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熊季光(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68 评论:0

1903—1991


熊季光,蚕学家,中国近代蚕业开拓者之一。毕生从事蚕业教育和科学事业。曾参与创办四川大学蚕桑系、成都原蚕选种场、四川三台蚕种场。育成 “川一×华十”、“川蚕3号 (南6×苏13·蜀13)”等新品种。首次发现家蚕壁虱病(定名为家蚕虱螨病)。主持四川蚕业科研工作30余年,为蚕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熊季光,又名熊季鑫,四川省江津县人,1903年6月13日生,五兄弟中排行老五。6岁入私塾,14岁入龙门乡高等小学,17岁入江津县立中学。父辈及兄长三人务农,假期回家常参加农活。由于与农村劳苦大众相处日久,尝到务农之苦乐,立下学农志向。
1924年8月,熊季光考入南京东南大学预科读书。“五卅惨案”和“万县惨案”后,他参加了南京声援上海工人的罢工活动。1926年秋他在学校里参加国民党。当年10月北伐军攻下武昌,他便和几位同学一道去武汉参加北伐军。1927年2月因父病故,请假回家治丧后,到江津中山中学任教员兼教务主任。中山中学是一所私立学校,是中共地下党组织的联络点,讲授政治、经济常识和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熊季光讲政治课。“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县城一片白色恐怖。1927年5月,熊季光在中山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江津地下组织。在学校举行的孙中山总理逝世二周年纪念大会上,熊季光宣传新三民主义的三大政策;又因学生作文抨击反动当局,被逮捕。1928年2月,经地下党组织营救出狱,后去南京中央大学(原东南大学)农学院蚕桑系复学。在校参加驱逐腐败院长学潮,被推选为农学院学生会负责人之一。
1930年2月,熊季光大学毕业,到江苏淮阴农校任教员兼蚕科主任。1931年8月,回中央大学农学院任助教。1932年2月后,在安徽宿县第四职业中学和贵池县第五职业中学任蚕科主任。1933年7月,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夫妇二人自费去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农学部养蚕研究室,研修家蚕遗传育种学。
熊季光于1936年2月回国,任江苏省蚕丝试验场研究部主任。在此写出他的处女作《家蚕品种改良法》,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是中国家蚕育种新法的早期论着,介绍了日本的家蚕杂交制种优势利用技术等,有学科开拓意义。

致力开拓四川蚕丝科研教育事业


巴蜀有“蚕丛古国”之称。1925年为历史盛期,产茧71万余担,产丝近2000吨,川丝出口占全省外贸总值的三分之一。自1930年受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丝价暴跌,丝厂倒闭,桑树砍伐,蚕业衰败,1935年川丝产量不足150吨。
熊季光于1937年8月回川任蚕丝改良场技正、原种股主任。四川自行培育家蚕原原种、原种,制造农村用一代杂交种,即从这一年开始;良种白茧厂丝代替农家自繁自制的土种黄茧丝以及配套良法推广,也从此开始。
蚕丝是制降落伞等的军需物资。抗日和反法西斯盟军急需蚕丝,驱动着蜀地栽桑养蚕及茧丝生产的高速发展。1938年1月,省建设厅派熊季光任场长,创办三台蚕种制造场,兼三台蚕业推广区主任。1940年3月起,熊季光先后任省农改所蚕丝组主任,成都原蚕制种场场长,北碚蚕种场场长兼川东蚕业推广区主任,四川丝业公司总技师兼原种部主任等职。他主持制定了“四川蚕种制造监管实施办法”等四个条例。蚕业生产发展迅速。技术人才更加缺乏。他积极参与筹办四川大学农学院蚕桑系并兼任教授和系主任,挤时间备课,讲授家蚕遗传育种学。蚕桑系开办之初经费困难,熊季光等自愿义务讲课。1945年12月,他撰写“谈四川蚕业”一文,在《中央日报》刊载。
抗战期间,川丝因军需得以迅速发展,蚕业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1937年全川产土种黄茧丝146吨,1945年产白厂丝1972吨,培养出蚕业高中级人才1000多人,生产的蚕种还供给印度。他与留日学生以及外省荟萃于川的郑辟疆、费达生等尽了抗日救国之辛劳。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2月,熊季光任四川省蚕丝改良场场长,兼四川省南充高级蚕丝科职业学校校长。当时,蚕丝改良场的外省人员返回原籍,技术人员由53人减至20人。在全场经费逐年锐减的艰辛维持中,熊季光把桑和蚕品种的资源保存作为重点,从“华系”和“日系”的品保材料中,选育出“华十”、“瀛文”两个性状优良的蚕品种,作为科研贮备。熊季光任场长时作风民主,思想进步,在保护改良场财产迎接解放是出了力的。
1949年12月南充解放。川北行署于1950年3月制定了“川北蚕丝业由维持、恢复走向发展”的方针,熊季光续任川北蚕丝试验场场长,兼南充高级职业学校校长,蚕丝场和蚕丝学校在服务于生产中得到恢复发展。1952年3月他任西南蚕业管理局川北分局副局长,当年7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3年任四川蚕业改进处(设于南充)副处长,1954年2月任西南纺织管理局(设于重庆)蚕业处工程师。1956年8月起,任四川省蚕业管理局和四川省农业厅多经处工程师。几年的时间里,他在蚕业教学、科研、生产等岗位积极工作,参与制定全省蚕业发展计划,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团结广大技术人员协力工作,使四川蚕业展现出新的起色。
为加强科研,适应和服务于生产的发展,1958年3月,熊季光由生产战线转至科研,改组南充蚕种场试验部(原蚕丝改良场)为四川省农业厅蚕桑试验站,任工程师、副站长。国庆10周年时,他组织全站科技人员撰写出“射洪地区家蚕壁虱病的发现和防治措施”等5篇论文,又主编全站的试验报告为《蚕丝之光》和《蚕丝之花》两册文集印发。1961年2月,省农科所蚕桑系与蚕桑试验站合并,全省蚕桑科研力量集中于南充,成为四川蚕业科研的新起点。1978年7月,熊季光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为家蚕新品种的三次换代作出贡献


熊季光在家蚕育种学上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并注重理论指导实践。他是全国第一届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四川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顾问,参加审编《家蚕遗传育种学》一书。近40年来,四川家蚕新品种的三次换代,促进茧丝产量连续翻番,熊季光是作出了重大贡献的。
50年代初,按照蚕业恢复发展的目标,首先从蚕品种这个基础环节抓起。熊季光与陶代华、蒋同庆等一道,重新制定四川省家蚕选种和繁育制度,技术操作和鉴定规则,以及监管条例等配套法规。组织南充、北碚、成都、乐山等试验场站,采用纯系定向选育法,50年代中期育出一代杂交蚕品种“川一×华十”。60年代蚕试站继续选育复壮,不断提高农村单产和茧质,为四川蚕品种第一次换代,川丝上了一个新台阶,该品种应用至70年代末,获1978年四川省科学大会奖。
60年代,熊季光应用多雄杂交理论作指导,培育成“川蚕3号”(南6×苏13·蜀13)。这是国内首次育成和推广的多元杂交新蚕品种,受到蚕种场、农村、丝厂的多方欢迎,乐至丝厂等自动出资赞助推广。该品种获1978年四川省科学大会奖。“川蚕3号”不仅标志着四川蚕品种的第二次换代,在育种方法上更具有创新特色。《中国农业科学》1962年第3期刊载熊季光的论文“对家蚕育种方法的一些体会”,《蚕业科学》1963年第2期刊载出熊季光、阮光藻的论文“关于桑蚕杂交强势问题的研讨”。
70年代,四川蚕研所再育成七字号“781×782·734”等蚕品种,实现了四川蚕品种的第三次换代。该品种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至今仍是养蚕生产的当家品种之一。
蚕品种三次换代,使四川省的养蚕单产提高,总产茧量持续增长。
四川家蚕品种的培育,在熊季光的指导参与下,既出了成果,又培育了人才。他的学生有不少已成为新一代家蚕育种专家。

注重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熊季光具有蚕业多学科领域的学术水平,指导着各项科研业务的开展。四川涪江流域棉区的三台、射洪、盐亭等县,历史性蚕病连年成灾。熊季光组织蚕试站、西南农学院、绵阳专署的有关人员一道,去射洪县金华区书台乡水冲坝实地设点试验。于1959年首次在我国发现的家蚕壁虱病,定名为家蚕虱螨病(acariasis of silk-worm),是由虱状恙螨寄生蚕体引起的。日本在1917年曾有此病报道,但在射洪发现的新颖点是:虱螨的中间寄主是在蚕室蚕具中越冬的棉花红铃虫。针对虱螨的为害途径制定出防治办法,在我国蚕病学教材中,从此增添了虱螨病这新的一章。
他很注重新科技的引入,并悉心指导。如采用辐射育种技术,育成蚕品种“辐36 ·636×751”,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引入蚕用(昆虫)激素,研制出增丝剂“蚕研2号”,推广到全国20个产茧省区,获四川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金龙奖”。1959年,熊季光指导用多花授粉杂交法,育成新桑品种“6031”。他和张文明共同指导,用激光育种法育成桑品种“7681”。从地方桑资源中筛选培育出“南1号”、“转阁楼”、“充场桑”、“川852”等多个适应性强的桑品种,推广到全国产茧省区。
熊季光关心农村养蚕生产,关心良种良法配套,经常下乡调查指导。他倡导因地制宜的“四边桑”栽植形式,因时制宜的小蚕共育和土炕育、盒帐育等饲育方法,介绍新型高效蚕用消毒剂“801”等蚕药,主持和参加了全省10多个蚕茧基地县的考察论证。他对科技成果质量有严格的管理模式,认为实验室生产中试产品,提供农村生产应用的同时,每年召开一次农村应用现场考察座谈会,邀请同行现场检验和交流座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这就有助于科技成果成熟的稳靠性。1978—1990年,四川蚕研所共获省级以上成果奖励30项。蚕种、蚕药、蚕具等项成果的商品化率高,社会效益显着,得益于他的管理办法。

写下人生光辉的一页


熊季光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积极参政议政。1950年他担任川北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4年起,连续当选为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一、第二届会议代表。1963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会议代表。1978年起,连任全国政协第五、第六届政协委员。每次会前视察,他都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带到会上如实反映。1987年,他的“请促进四川蚕业科研与丝绸行业紧密结合案”,列为全国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417号提案。表述了同行心愿。
熊季光热心学会工作。1936年他参加中华农学会,1948年任中国蚕丝学会筹备委员。他是中国蚕学会的创办者之一。从1963年起,连任中国蚕学会第一、第二届副理事长,第三届顾问。他发起创办四川省蚕学会,从1963年起,连任四川省蚕学会第一、第二、第三届理事长,第四、第五届荣誉理事长,主编《四川蚕业》。在全国和省蚕学会上,他先后宣读了“略论蚕茧产值翻两番”、“四川蚕业发展及其现代化的初步设想”、“提高蚕茧质量、强化丝绸产品开发,培养专业人才”等多篇论文。“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迫害,却不计较个人得失。逆境中埋头译出近10万字的日文《蚕病防治手册》手稿,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他是四川省自然科学高级职称农业组评委,四川省科技成果评委会评委。
熊季光在晚年圆了他青年时的梦,写下了他人生最光辉的一页。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执行,改革开放,“四化”建设的方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激发着他意气风发,壮心不已。他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和四川省科学大会后,多次向党组织表示:“无时不想重返党的怀抱”。1981年1月30日,熊季光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此后,他深感责任重大,更加珍惜事业发展,更加重视人才培养,传授他多年积累的家蚕遗传育种技术知识。又指导制定所“七五”和“八五”科研计划。四川省丝绸公司筹建时,他热情地作了很多中肯的咨询和建议。患冠心病后装上心脏起搏器,在成都休养期间,还多次向省农科院谈他对蚕业发展的设想和建议。病中也惦记着蚕桑事业,1991年7月病逝前,遗嘱中对个人的微薄积蓄作了安排,个人藏书捐赠给单位图书室。临终时身着蚕桑研究所工作服,足见其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万家集


简 历


1903年6月15日 生于四川省江津县龙门乡。
1924—1926年 南京、东南大学预科学习。
1926—1927年 北伐第4军25师任连指导员(4个月)、江津县中山中学教员兼教务主任。
1928—1929年 南京中央大学(原东南大学)农学院蚕桑系复学,毕业。
1930—1933年 江苏淮阴农校蚕科主任,中央大学农学院助教,安徽第4、第5职业中学蚕科主任。
1933—1936年 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农学部研修蚕学。
1936—1937年 江苏省蚕丝试验场研究部主任,四川省蚕丝改良场技正、原种股主任。
1938—1945年 四川三台蚕种场场长,北碚蚕种场场长,成都原蚕选种场场长,四川农改所蚕丝组主任,兼任四川大学农学院蚕桑系教授、系主任。
1946—1951年 四川省蚕丝改良场场长,兼四川省南充高级蚕丝科职业学校校长。
1952—1953年 西南蚕业管理局川北分局副局长,四川省蚕业改进处副处长。
1954—1957年 西南纺织管理局蚕业处工程师,四川省蚕业管理局工程师,四川省农业厅多经处工程师。
1958—1985年 四川省农业厅蚕桑试验站工程师、副站长,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所顾问。
1950—1988年 川北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届会议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会议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届政协委员。
1963—1991年 中国蚕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第三届顾问,四川省蚕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长,第四、五届荣誉理事长。
1991年7月15日 病逝于成都。

主 要 论 着


1 熊季光. 家蚕品种改良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2 熊季光.谈四川蚕业. 重庆:中央日报,1945-12
3 熊季光.对家蚕育种方法的一些体会. 中国农业科学.1962(3):34~36
4 熊季光,阮光藻.关于桑蚕杂交强势问题的探讨.蚕业科学.1963(2):127~128
5 熊季光等. 家蚕新品种“南4×南5”选育报告. 中国蚕学会学术讨论会会刊.1963:114~116
6 熊季光,徐德祖,李应培等. 家蚕新品种“成2×成3”培育鉴定报告. 中国蚕学会学术讨论会会刊.1964:73~74
7 熊季光,徐德祖,李应培等. 家蚕新品种“南6×蜀13”培育鉴定报告. 中国蚕学会学术讨论会会刊.1964:72~73
8 熊季光. 四川蚕业发展及其现代化的初步设想. 四川蚕业.1980(1):1~4
9 熊季光译着.蚕病防治指导手册.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10 熊季光. 四川发展蚕丝大有可为. 四川省蚕桑丝绸学术讨论会文集.1981:6~8
11 熊季光.提高四川蚕丝产品质量的意见. 四川省蚕桑丝绸学术讨论会文集.1982:159~164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16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