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1999
辛德惠,着名土壤学家,农业科学家,教育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70年代初提出了 “浅井—深沟体系”,对改良河北省黑龙港地区乃至整个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具有理论及实践上的意义,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被曲周人民誉为 “改土治碱,造福曲周” 的功臣。80年代后,创立了 “泛生态学”——普适性工程生态设计及理论。较早地采用系统论的方法综合考虑人类社会发展问题,为生产—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文化—技术的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操作方法。辛德惠,1931年12月24日出生,祖籍辽宁省开原县。其父是开原县城外屯子里的农民,家境贫寒。“九·一八”事变后举家人关逃难到北平。在日本侵略者铁蹄下艰难的亡国奴生活中,辛德惠度过了少年时代。生于忧患的辛德惠对旧社会的苦难生活和黑暗统治刻骨铭心,遂积极追求真理、投身革命。1949年他在北京通县潞和中学加入共青团,1950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后,在大学二年级时便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尤其是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并努力实践,逐渐形成了基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革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也成为他个人人生的宗旨。
1954年他大学毕业留校任教,1958年在职赴莫斯科大学生物土壤系读研究生,1962年获得生物科学土壤部门副博士学位(Московскии университетим. Ломоносова) 后回国继续任教。史无前例的 “文化大革命” 开始后,为躲避农大校园的喧闹,1969年他和当时在北京林业大学任教的妻子刘一樵到云南边陲的森林中劳动。
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棉花会议上,发出了合理开发地下水、科学治理旱涝盐碱地的指示。辛德惠终于可以学有所用,有了为人民效力的机会,心中激动不已。从滇回京不久,他就抛家舍子,毅然与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石元春等6名教师一起率先奔赴河北曲周,开始了他一生为之呕心沥血的黄淮海平原盐渍化低产地区综合治理与发展的伟大事业。作为两位主参人之一,他于1975年总结并提出了综合治理盐渍化低产地区旱涝盐碱浅层咸水的 “浅井—深沟体系”,实践中效果显着,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和国际同行们的关注。这期间,他开始关注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研究和运用新兴的系统论思想和方法,结合实际研究和应用,建立了自己的农田生态系统理论。1990年在 “七五” 专题研究中,他正式提出了 “普适性工程生态设计及其理论 (泛生态学)”。
辛德惠既是理论的创新者,又是伟大的实践者。“七五” 期间,他主持 “邯郸地区5县4万公顷盐渍化中低产田改造方案”、“涿鹿河川—丘陵春麦区”、“邯郸市马头攻关试区市郊型农业发展生态设计”,指导邯郸市 “菜篮子工程” 的工程生态设计与论证,均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1993 年指导并初步完成“区域农业—农村持续发展系统决策和设计的现代信息工程系统”; 1994年完成 “宁波围涂造地综合开发的总体设计”; 1997年开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点项目——高产农业生态系统机理研究。多年的中低产区到高产区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研究,使辛德惠的 “泛生态学” 理论得以日益升华和证实。1996年辛德惠在全国人大组织的学术会议上发表了 《我国粮食问题和农业—农村发展战略》论文,提出了他自己的有关国家粮食安全系统战略思想,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重视。
在长期从事科研和生产实践的同时,辛德惠也十分注意学术组织的建设。在他的领导下,北京农业大学 (1995年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为中国农业大学) 于1980年建立了曲周实验站(任站长),1990年建立了市郊型马头实验站 (任专题主持人),1982年建立了农业生态研究室,后来改为农业生态教研室 (任主任); 1992年农业生态教研室与环保专业综合为农业生态和环境科学系 (为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4年建立了农业生态研究所(为名誉所长) 及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1995年建立了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 (为资源与环境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校学位评审委员会成员),分别为研究生、本科生和大专生开设了7门课程,形成了结构合理、有效运作和不断发展的科研集体。在总体思想指导下,他重视发挥不同学科 (如土化、农学、气象、生物、数学、自动化、环保、地理等)学生的综合优势。他鞠躬尽瘁,甘为人梯,促进了本学科发展,培养了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目前他的学生已分别承担或主持教学、科研、开发工作,成为所在单位的学术骨干。
辛德惠长年在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从事综合治理与发展的科研、教学、推广工作,同时还开辟了山区、荒漠化地区和高产区的工作,在农业工程科学技术领域、农业发展、培养人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突出贡献。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被北京大学土地科学中心聘为学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997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委员会第七届评审组成员,1998年任教育部第四届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先后荣获包括 “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务院嘉奖令、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华农业科教农业科研贡献奖等在内的国家、省部级多种奖项及荣誉称号。
改土治碱 造福曲周
黄淮海平原在我国东部,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由黄河、海河、淮海三大水系冲积而成的自西而东倾斜向海的低平原。其中0. 2亿多公顷耕地里盐渍化土壤占1/6强 (现在已大大减少),易涝易碱的土地更多,主要分布于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山东省鲁西北地区、河南省豫东和豫北地区、江苏省徐淮地区、安徽省淮北地区以及京津二市一些地区,形成了一个盐渍化类型的巨大表生地球化学带,在人们从事耕作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低质量的盐渍化农田生态系统。位于河北省南端的曲周县是盐碱地的重灾区,是个 “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 (民间谚语) 的地方。明崇祯年间,县志上就有 “曲邑北乡一带,盐碱浮卤,几成废壤,民间赋税无出” 和当地贫苦农民冒着危险,违反禁令以淋小盐为生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后这个老根据地的经济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仍然非常贫困。在1973年开始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旱涝盐碱地综合治理” 研究中,辛德惠教授作为两位主要参加人之一承担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黑龙港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研究” 中河北省曲周县盐碱地改良的课题。根据国内外长期改良盐碱土经验和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 “季风区盐渍化低产地区综合治理” 的思路,即针对该类型地区障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采取综合措施,对春旱、夏涝、土地盐碱瘠薄和浅层地下水咸的综合危害进行综合治理,制定方案。通过试验研究,于1975年总结出一套综合措施,简称 “浅井—深沟体系”,即以深浅井和深浅沟工程系统为基础,农业措施与农田水利工程、生物工程及田间配套工程相结合,对旱涝碱咸薄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基本生产条件,把盐渍化低产农田生态系统改造成为高产农田生态系统,建立了第一代 (张庄,1973年)、第二代(王庄,1978年) 试验区,经过多年的运行,取得了显着生产—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提高了土壤肥力和抗旱涝灾害能力,林木覆盖率提高了 1倍以上,一代试验区粮食产量由1054.5千克/公顷提高到1989年的11115千克/公顷,经济总收入由35.89万元增加到475.36万元 (人均超过1000元),引起了国家重视和国际上的关注。1979年后建设了0.187万公顷的综合治理区,试区样板也同样引起国际关注,经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考察论证,认为曲周试区的科技成果是有效的、可靠的,并于1982年确定了该基金会在中国的第一个最大的农业项目——曲周县北部1.87万公顷盐碱地综合治理区的外资项目,辛德惠主持了该项目区的工程设计和技术指导,项目完成后,获取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曲周项目区到1989年,4年共增产粮食10718万千克、棉花1692.5万千克、收入24929.36万元)。
随后,辛德惠主持了 “六五”、“七五”、“八五”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黄淮海平原盐渍化低产地区综合治理与综合发展配套技术研究”,“浅层咸水型盐渍化低产地区综合治理与发展” 及“盐渍化地区治理区高效持久综合农业的优化决策和综合技术”研究。
1985年辛德惠在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 “六五” 期间总结 “系统理论及应用——黄淮海平原盐渍化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综合发展配套技术研究” 和同年在国际盐渍化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论文中正式提出了完整的方法论: 改造与调控盐渍化农业生态系统的工程生态设计与多层次人工控制系统的建设。指导了 “七五” 科技攻关研究,设计了曲周县周围盐渍化地区 (丘县、鸡泽、广平、肥乡4县)4万公顷的改造方案,取得了可观的综合效益。20余个 “春播秋收” 终于换来了曲周翻天覆地的变化,仅1985至1989年4年累计增产粮食达24354万千克; 棉花4769.9万千克; 农村经济总收入6.12亿元。巨大的成功,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曲周人民分别在曲周实验站和中国农业大学校园内立碑,刻上 “改土治碱 造福曲周” 和中国农业大学参加这项工作的老师的名字,表达他们的无比感激之情。近年来,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100多位专家先后慕名到曲周考察盐碱治理,对中国人创造的奇迹惊叹不已,国际土壤学会副秘书长、着名土壤学家萨博尔契教授称: “中国盐渍土的改良工作是世界一流的。”
创立泛生态学
七八十年代,系统科学在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而人类社会面临着日益严重的5大社会问题 (粮食、环境、资源、能源、人口) 的挑战,联合国 “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实施,揭开了人类未来发展的划时代大事业的序幕。1995年,美国人莱斯利·布朗认为,中国人正在丧失养活自己的能力,将造成2030年世界粮食的短缺,据此,他提出了 “下个世纪谁来养活中国” 的问题,在中国和世界上引起强大反响。而忧国忧民的辛德惠早在他着写的 《农田生态系统概论》 (1983) 一书前言中,就估计了未来的世界粮食安全形势,并指出 “为解决粮食问题,我国应做出自己的贡献”,该书较早地采用系统论的方法综合考虑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在盐渍化农田生态系统的改造与调控的长期研究过程中,辛德惠和他的科研集体得出了系统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模型,并在长期的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发展了系统思想和方法,创立了“工程生态设计的方法与理论”。在 “七五”攻关研究中,辛德惠在曲周试区、邯郸市菜篮子工程等方面运用了工程生态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在农业—农村综合发展中,逐渐形成并于 “七五”攻关完成时 (1990年) 正式提出了 “普适性工程生态设计及其理论——泛生态学”。这是他领导的科研集体在长期研究与实践基础上共同努力的成果。
工程生态设计的方法与理论,是以取得综合效益 (生产—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技术) 为目标,以求实现高效持久农业—农村发展,以综合设计新思路为特征,统筹大科学知识,对不同类型 (农田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村镇生态经济系统、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基层干部素质的培训系统等)、不同层次 〔区域农业—农村发展、生产系统 (全程技术)、管理系统、市场系统等〕、不同规模 (市级—县级—乡镇级—村级—农户和跨区域规模) 农业—农村的生产—经济—建设系统 (即泛生态系统) 进行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运作的工程科学技术中的一个新方向、新学科。(注: 生态工程设计是单项设计,为工程生态设计的一个层次)。工程生态设计方法与理论已定为农业生态研究所和农业生态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辛德惠认为,泛生态学是在时空坐标上,以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圈、生态圈,以及生产圈、技术圈、经济圈、社会圈 (人文圈)、文化圈为基础,以系统思想—系统方法为指导,以泛生态规律为依据,运用工程生态设计 (泛生态设计) 方法,统筹大科学知识,从我国基本国情为出发点和归宿,逐步分阶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和加速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为总目标,以研究、认识、优化设计和建设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泛生态系统 (包括人工生态系统、生态经济系统和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中的农田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农业—农村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工业—城市生态系统、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智能化信息工程系统、微生态系统),促使 “生产—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文化—技术” 大系统协同发展、同步提高,最终建设优化泛生态圈,形成泛生态经济、泛生态社会、泛生态文化和泛生态世界的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综合性新科学。
辛德惠在大科学、系统思想—系统方法、泛生态系统和泛生态圈、泛生态规律、我国农业—农村持续发展战略、泛生态设计等诸多方面有自己的见解、实践和创新。如将系统定义为: “宇宙无限时空坐标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二者相互作用中的一切客观存在 (单元),都是系统。” 系统由一定类型和数量的组元(要素、子系统) 按一定规律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而形成一定形式的整体结构; 在运行、演化的运动过程中,结构内组元所处地位不同,其中关节点组元起关键作用; 组元间具有一定的可变关系,通过组织 (自组织、他组织),表现出组元自身功能和系统的综合功能; 系统实体之外为环境,并在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和相互作用过程中存在、变化和发展,从而构成系统整体; 随人的实践和认识范围而定其边界,大而有外、小而有内的多层次性和熵构成与熵变化的特点,而表现出一定的形态,不同层次的系统都处于多重场内,在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综合中呈现其本质。
他坚信泛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具有无限生命力和活力,并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从广度和深度上去研究,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迎接未来挑战的一个理论基础和可操作方法。
在这个理论指导下,辛德惠主持了邯郸市马头攻关试区市郊型农业发展的设计 (1990年),涿鹿河川—丘陵春麦区发展的设计 (1991年),曲周县四疃乡 “试验—示范—推广—培训—门市服务—市场”一体化设计,均已取得良好效益和预期成果。1994年完成了宁波沿海滩涂造地综合开发总体设计,已通过论证 (为国内领先水平),为大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在上述基础上,在辛德惠指导下初步建立了农业—农村持续发展的现代信息工程系统。
竭尽余力 死而后已
生于忧患的辛德惠,对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有着深刻的认识,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更是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为自己的人生指南。他以系统思想—系统方法为桥梁使哲学与科学融合,以博大精深、多元综合的学习原则与利国、利民、忘我、无我的修养追求相统一,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基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革命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他几十年来一直在低产、贫困、落后的地区工作,治碱经年,积劳成疾,而始终能够 “甘之如饴,乐此不疲” (自述)。
70年代,辛德惠等选择了曲周县4大碱村中最严重的张庄改土治碱,与农民们一起住破土房,吃高粱面,喝盐碱水,白天挥锹铲土、修渠挖沟,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挑灯夜读,研究治碱方略。如此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经年累月,千里碱滩终于得治,而他自己却鬓染白霜,积劳成疾,血肉之躯终于不支。1986年底辛德惠在曲周工作时突然发作心肌梗塞,医院两次向学校和家属下病危通知书。住院期间,地方领导和老乡以及他的学生、同事前来探望,他却抓紧时间研究课题,帮研究生修改论文,与地方领导商讨农业农村发展问题,向工人、农民了解情况……半年后,他的心脏病得到了控制,左臂却没有脉搏,医生再三叮嘱他不能劳累,不能激动,否则他会有生命危险。可是一出院,他又进入了忘我的状态。
辛德惠关心生产实际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唯独忘记了他自己,也忘记了自己的家庭。他在曲周治碱期间,妻子刘一樵还在云南边陲,两个孪生女儿托付给了邻居老太太,儿子托付给了爷爷奶奶,他自己一年四季扑在盐碱地的综合治理工作上,孩子瘦弱多病,妻子身心交瘁,直到医院诊断出妻子患的是白血病,他痛心疾首,却没有更多的时间给妻子以慰藉和照顾。1989年7月,刘一樵重病不治,而他自己当时正在拖着重病的身子忘我工作,赶到医院时妻子已经撒手而去,这造成了他终生的悔恨和遗憾。
辛德惠生活上漫不经心,有时候饿了就简单地煮点吃的,但一转身就会忘记,常常把饭糊在锅里。妻子去世后家里没人照料,常常一片凌乱。他的个人生活算不上美满,甚至是不幸的,他根本就不关心自己,而对他人、对自己的工作、对国计民生却倾注了自己无私的关心和全部的精力。作为着名科学家,他平易近人,不摆架子,人们都喜欢跟他接触,他一生在许多地方工作过,其中多数是比较艰苦的地区,从农民、工人、当地同行到地方领导都有他的朋友。曾经有他的一个学生介绍一位素不相识的青年来找他,这个青年要出版一本学术着作而没有资金,辛德惠认为这本着作有一定学术价值,就欣然解囊相助。
辛德惠一生淡泊名利,孜孜不倦地坚持在生产一线搞研究,不仅考虑科学技术问题,也考虑社会问题,生产中的实际需要都是他研究的课题。这位 “务实” 的科学家,务的是生产上的实际,名利对他来说无异于粪土。他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在学术理论研究上立足实际,高瞻远瞩,七八十年代时他提出的许多观点有的已经为实践所证实,有的如今仍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他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地生产一线,惜时如金,以至坐卧行走都在思考问题,甚至抽不出足够的时间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理论专着。他原本是一位土壤学家,但长期的生产实践使他向着跨专业、跨学科的方向发展,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使他着迷。普遍联系和开放的系统思想也渗透到他对学生的教育中。他向学生们布置课题,往往只是指出一个方向,从来不做具体安排,而是支持学生们去做全面的探索,去经受全过程的锻炼。所以,在许多青年学者热衷于搞高精尖课题,忙于着书立说发表论文时,辛德惠的弟子却坚持眼睛向下,立足生产实际,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也同样生机勃勃,而且更加贴近生产实际。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党员、普通教师、普通科技工作者,并不认为自己当选为院士是自己个人的荣誉,而认为是社会对他所在的集体工作成果的承认和鼓励。他曾经表示: “今后已别无选择,为了未来事业,竭尽余力,死而后已” (自述)。退居二线以后,他甘当人梯,为年轻人创造条件,鼓励青年人勇担重任,在各个方面全力支持年轻人进步。目前,他的很多学生已经独当一面,或主持国家重点攻关研究项目,或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
辛德惠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抒写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他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后辈坚持立足实际,坚持面向人民,勇攀科学高峰,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美好未来,也为全人类的幸福,努力奋斗!
简 历
1931年12月24日 | 生于北京。 |
1950—1954年 | 在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学习。 |
1954—1999年 | 在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
1958年12月—1962年12月 | 在莫斯科大学生物土壤系读研究生,获生物科学土壤部门副博士学位。 |
1973—1999年 | 参加黄淮海平原盐渍化地区综合治理曲周试验区的国家重点项目和科技攻关专题的科研工作[1973—1980年为主要参加人,1980—1987年和1991—1996年为曲周实验站站长;“六五”、“七五”、“八五”黄淮海平原区域治理项目主要参加人和曲周试验区专题主持人。 |
1990年 | 建立市郊型马头实验站,任专题主持人。 |
1991年 | 为河北省涿鹿县试区主持人。 |
1982年 | 建立农业生态研究室 (后改为农业生态教研室),任主任。 |
1992年 | 农业生态教研室与环保专业综合为农业生态和环境科学系,任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
1994年 | 建立了农业生态研究所,任名誉所长。 |
1995年 |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1997年 | 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产农业生态系统机理研究”主持人,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七届评审组成员。 |
1998年 | 任国家教育部第四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
1999年5月27日 | 病逝。 |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16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