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
谢建昌,土壤农业化学家,从事植物营养和肥料方面的研究工作40多年。早期参加低产白土、冷浸田和低产红壤性水稻土的肥力特性与改良的研究工作,后来又从事土壤镁素和镁肥施用的研究,取得显着成绩。自70年代起,开展我国土壤钾素研究,在推动以增施钾肥为主的平衡施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曾长期参与土壤学会的组织工作,为学会工作的繁荣和国际合作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谢建昌,1929年11月21 日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老粮仓。在小学和初中读书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全国的抗日救国运动风起云涌,大大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同时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1945年至1948年在湖南省立第一中学读高中期间,他进一步看清了政府的反动统治本质。1948年他考入广西大学农学院农学系,当时也正值反动统治摇摇欲坠之时,同时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使他看到了中国新的希望。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 “护校”运动和反饥饿反迫害大游行。紧接着他和同学们满怀喜悦地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这时,他在学校的活动也愈来愈受到大家的认可,担任了学生会主席,直至大学毕业。在这段期间,学生会的活动很多,这对他是一个很好的锻炼,特别是提高了组织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承担各种任务,奠定了基础。
1952年大学毕业后,谢建昌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中低产田改良的工作中去。有十来年的时间他常去农村调查和住点,从事各种试验工作。为了不影响工作,他的夫人胆囊炎动手术和生第一个孩子时,他都在野外未归。
70年代,针对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问题,谢建昌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土壤钾素供应能力评价和钾肥合理施用的研究工作上了。他及时向中央有关部门介绍我国南方土壤缺钾和钾肥效果的有关情况,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他参加了由国家科委组织的对青海盐湖的考察和开发论证,提出了我国对钾肥的需求前景,为国家的肥料生产决策提供了依据。为了有效地组织南方各省的钾肥试验研究,避免重复,他曾上书原农业部部长何康,建议成立钾肥试验协作组,这一建议被采纳并于1981年开始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平衡施肥工作的顺利开展。
谢建昌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所长期间,工作谦虚谨慎,充分发挥民主,受到了大家的拥戴。他做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生活节俭,从不浪费公家财物,即便是陪外宾考察,他自己也尽可能地另找便宜住处。
谢建昌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的奖励。他在土壤钾素研究和钾肥推广应用上做出的贡献以及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和合作研究中的显着成就,引起了同行们的广泛赞誉。谢建昌是国际肥料协会 (IFA. 巴黎) 设立的 “国际肥料奖” 的第一位获得者。
谢建昌曾任中国土壤学会第五、六、七、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六、七届理事会秘书长,为中国土壤学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是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四届理事会的理事。他还担任过第十三届国际土壤学会水稻土肥力组副主席、国际肥料发展中心 (贝尔格来德) 理事 (1983—1987年)。在国内外的土壤肥料学界享有崇高的威望。
我国低产土壤改良与利用的早期研究者之一
谢建昌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先后参加了江苏太湖地区低产白土、华中地区冷浸田和低产红壤性水稻土的调查研究工作,阐明了低产田的成因、类型和改良途径。他先后在江苏武进、江西资溪和进贤等地设点,进行低产土壤的改良试验。他根据白土型低产田土壤淀浆板结、有机质和磷钾等养分缺乏的低产性状,采取深耕结合大量施用有机肥和增施磷、钾肥等措施获得了显着的改良效果。他还针对华中地区结板田和板砂田等低产红壤性水稻土严重缺磷的状况,较早开展了在这些土壤上施用钙镁磷肥的试验。结果表明,钙镁磷肥一般都增产20%左右,有利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江西,当时群众有盲目施用石灰的习惯。于是,谢建昌开始对石灰的肥田作用、石灰施用的有效条件、石灰和绿肥的配合施用、石灰效果的持续时间以及以石灰石粉代替石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石灰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有机质分解的观点,为石灰的合理施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种植绿肥是当时改良低产土壤的一项重要措施,谢建昌带领研究人员对不同绿肥的根系特性作了研究,发现根的阳离子交换量、根的吸收面积与根的呼吸强度等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绿肥对难溶性物质的利用能力的差异,为根据土壤条件选择绿肥提供了理论依据。他从事的有关土壤改良方面的研究结果,除发表在有关刊物上外还集中反映在 《怎样改造低产冷浸田和白土》与 《华中地区水稻增产中的土壤肥料问题》二本册子中。
我国土壤镁素和镁肥施用研究的开创者
鉴于镁是植物生长必需的中量营养元素之一,土壤镁素含量低,就要影响作物产量。60年代初,谢建昌对南方土壤镁素的含量、分布与镁肥肥效进行了研究,是我国这一领域研究的开拓者。通过对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的镁素形态和有效性的研究,他发现南方红壤除个别母质发育者外,其镁素含量普遍偏低,特别是广东西部由浅海沉积物和花岗岩发育的砖红壤,含量极低。随后进行的镁肥肥效试验表明,镁肥对多数作物效果明显。从1985年开始,谢建昌又与美国矿业公司 (IMC) 合作,对硫酸钾镁肥 (商品名称施宝密) 中钾与镁的效用进行了剖析,在南方对20多种作物所进行的200多个田间小区试验表明,除水稻外镁对大多数作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他还对影响镁肥肥效的因子进行了研究。鉴于中国南方所处的生物气候条件,土壤中的含镁矿物已分解殆尽,土壤供镁潜力低,而作磷肥施用的钙镁磷肥可以提供镁素来源,但广东、海南等省很少施用这种肥料,因而使一些缺镁土壤镁素收支严重不平衡。谢建昌还发现由于钾肥的逐渐推广施用,土壤中的交换性钾/镁比增大,不但影响了镁的吸收,也使钾肥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因此建议南方各种经济作物应配施一定量的镁肥。他的观点对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的镁肥施用提供了决策性的依据。
中国土壤钾素与钾肥合理施用研究的奠基人
谢建昌在李庆逵院士的早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从60年代后期就开始了他一生中花费精力最多,也是取得成果最为丰富的钾素研究工作,他所领导的钾素课题组从事钾的研究已达30年之久。他和课题组的科研人员首先对中国60种代表性的土壤进行了生物耗竭试验,比较了不同土壤的供钾能力,并用化学和物理化学的方法对土壤钾素有效性进行评估,这些方法后来均为国内同行所采用,对全国的钾素研究起到了推动和指导作用。他在1974年提出的采用速效钾和缓效钾相结合来判断中国当季土壤的供钾能力; 用缓效钾来反映土壤供钾潜力的观点,已被广泛采用,并成为中国土壤钾素研究的经典。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土壤的供钾状况,谢建昌根据土壤缓效钾含量,同时参考室内外钾肥试验结果以及主要粘土矿物的分布,将中国主要土壤的供钾潜力分为从极低至极高7个等级,并据此绘制了全国供钾潜力图,这在国际上也是一次创举,获得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盛赞。
他领导的钾素课题组还研究了土壤水分、温度和铵态氮等因素对土壤钾素释放、固定的影响。对影响钾肥肥效的各种因子也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一个突出的事例是他们发现在缺钾的土壤条件下施用钾肥,可降低活性还原物质,提高水稻氧化还原电位,从而有利于水稻生长。正是由于钾肥这种在增强作物抗逆能力方面的作用,在异常的气候条件下才更显出钾肥的效用,这也是为什么钾肥的效果常因各年份的气候不同而异的原因所在。
谢建昌是国内最早开展钾肥推广示范的科学家。继60年代中在粤西地区进行了水泥窑灰钾肥大量试验后,于1970年起在广东、江西和江苏部分县进行了钾肥的推广示范,以后又在江西余江 (1978)、浙江金华 (1979) 和广西柳江 (1981) 开展了大面积的示范。自1988年起又与加拿大钾磷研究所协作在江苏的十多个县市的多种作物上进行了以增施钾肥为主的平衡施肥试验,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1995年江苏省农林厅在全国率先开展的农田 “补钾工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谢建昌所从事的土壤钾素和钾肥的研究工作在他一生的科研工作中写下了最为辉煌的篇章。他的研究成果和对中国土壤钾素和钾肥研究的贡献,获得了国内外一致的认可和赞誉。在1993年国际肥料协会授予他 “国际肥料奖”时,国际同行们都称他为“中国钾肥之父”。
中国土壤学会工作的重要组织者
谢建昌大学毕业分配到土壤研究所还不到二年,就被派到北京参加筹备全国土壤肥料学会和中国土壤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这是中国土壤科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会后他作为学会理事长的秘书处理学会日常具体工作。中国土壤学会几乎历届代表大会,谢建昌均作为秘书处成员参加会议的筹备和具体组织工作。1987年担任学会秘书长以后,在学会理事会的领导下,和学会办公室同仁的配合下,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领导才干,把学会办得比以往更有生气,获得了全国土壤学界的好评。在长沙召开的土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是有史以来开得最成功的一次,不但会议规模空前,而且学术交流形式活泼,各项活动安排有序。那次会议开成了代表满意,地方承办单位也很满意的会议,为以后的类似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领导土壤学会积极开展国内学术活动的同时,他还进一步扩展了学会与国际土壤学会以及其他有关组织的联系和交往。他组织了65名中国代表参加了在日本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土壤学会大会,提交论文100余篇,这是中国土壤学会历次参加国际会议规模最大、提交论文最多的一次。他还受国际土壤学会的委托,筹划了会后在华为期7天的4条路线的考察,参加考察的有来自十多个国家的128位代表。由于精心组织和各地的密切配合,参加考察的代表们满意而归,纷纷寄来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近年来谢建昌还致力于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增强了海峡两岸土壤工作者的联系和了解。
根据多年学会工作的体会,谢建昌先生总结出做好学会工作的三条重要经验: 一是坚持民主办会,充分发挥学会在团结广大会员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是要积极开展高质量的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因为这是学会的首要基本任务; 三是从事学会工作的人员要有敬业和奉献精神。他在学会工作中的出色工作赢得了土壤学界的好评,为中国土壤学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的积极倡导者
自改革开放以来,谢建昌每年都要接待多批外国专家。他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让他们与中国的科学家们进行广泛接触,并建立直接联系,促进了中国土壤肥料学界与国外的交流。他还负责筹组了一些国际会议。1986年他在南京主持召开了有100余名国外学者参加的 “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旱地土壤施肥与管理国际学术讨论会”。从1984年到1996年,他与国际钾肥研究所 (IPI)协作,组织召开了8次国际钾素学术讨论会,每次讨论会都讨论一个有关钾素研究的主题,如钾氮关系、钾与作物品质、钾与作物健康、钾的测定方法等。每次讨论会后都出版了论文集,这对促进我国土壤钾素的研究,提高研究水平起了很大的作用。近年来与法国钾氮公司 (SCPA) 协作在全国6个城市召开了蔬菜平衡施肥试验示范与讨论会,纠正了各地在蔬菜施肥中偏施氮肥而不注重养分平衡的习惯。他在负责组团参加在日本召开的第十四届土壤学会大会及会后在华的考察后,作为国际土壤学会水稻土肥力组的副主席,又协助筹备了在泰国召开的国际水稻土肥力会议。1996年,世界磷肥研究所等组织在印尼召开 “亚太地区农业持续发展讨论会”,谢建昌作为执委会委员,组织了国内代表与会并作报告,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在肥料研究领域的影响。
谢建昌先后与一些国际组织如美国矿业公司 (IMC),加拿大钾磷研究所 (PPIC)、国际钾肥研究所 (IPI)、法国钾氮公司(SCPA) 和以色列死海公司 (Dead Sea Works Ltd) 等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进行了多年的协作,开展的研究项目包括不同土壤的供钾特征与钾肥效果、新垦红壤旱地土壤养分特征与施肥效应、平衡施肥试验与推广示范、钾氮相互关系、硫酸钾及硫酸钾镁肥对经济作物和蔬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效用等。这些合作项目均获得了较好的结果。此外还与一些国际组织合作编辑或翻译出版了一些书籍和小册子以及缺素挂图等,对促进全国的平衡施肥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二十年来,他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并在会上作学术报告,受到了国际同行们的广泛欢迎。
团结同事和提携后人的楷模
谢建昌深知科学的发展要依靠新人。他从事科研工作40年,所领导的课题组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这与他知人善任,能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有关。在学术研究上,他从不以 “权威” 压人,对年轻的科研人员,他总是给予热情鼓励与扶持,在工作中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提供方便。
他的学生近几年一直在国外学习和工作,他始终和他们保持着联系,向他们介绍国内的形势,介绍中国土壤科学的发展前景,希望他们从国家利益出发,能学成回国为祖国的现代化出力。他利用出国的机会和中国留学生谈话,教育他们以各种方式报效祖国。对熟悉他的年轻科技工作者来说,他既是一个严谨的老师,又是一个慈祥的父辈。与他接触过的晚辈们,无不为他的人格所折服,都愿意和他做朋友。
1995年,他的一个学生从国外学成归来,谢建昌亲自到火车站迎接,并呼吁研究所为其创造较好的科研工作条件,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他学生的办公地点一时难以解决。谢建昌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把自己的办公地点让出,这使他的学生非常感动,觉得自己应该努力工作,以报答老师的培育之情。
他的学生回国后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今已走上了研究所的领导岗位,但谢建昌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学生的工作。他的一些国际合作课题也都交与学生负责,而自己甘当人梯。这种为人师表的无声语言,无时不在激励着后辈们努力工作。
简 历
1929年11月21日 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老粮仓。 | |
1937—1942年 在五师附小学习。 | |
1942—1945年 在宁乡县春元中学读初中。 | |
1945—1948年 在湖南省立第一中学读高中。 | |
1948—1952年 在广西大学农学院农学系学习。 | |
1952—现在 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 | |
1961—1986年 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 |
1983—1986年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所长。 | |
1987—1995年 中国土壤学会秘书长。 | |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16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