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吴兆苏(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05 评论:0

1919—1994


吴兆苏,农业教育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致力于中国小麦的种类与分布、生态分类与区划、品质性状与抗穗发芽性遗传、抗赤霉病轮回选择育种等研究,为中国小麦遗传育种学科和生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吴兆苏,1919年10月12日生于福建省连江县。父亲系当地镇政府职员,兼做渔业小买卖。兄弟姊妹7人,吴兆苏排行第四。十多岁时父亲就因病去世,全家靠母亲及长兄和亲戚接济维持生计。母亲是典型的家庭主妇,勤劳、朴实、宽厚、仁慈,对子女教育甚严,她的优良品德和教诲对吴兆苏的成长产生了很大影响。那时,中国农业落后,粮食短缺,母亲经常教育子女节约粮食,爱护庄稼,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后来吴兆苏立志学农,献身祖国农业科教事业。他深知家境贫寒读书不易,十分珍视这个机会,发奋学习。
1938年,吴兆苏在连江中学高中毕业,且以优异成绩考入(重庆) 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一方面勤奋学习,以获得校方资助,一方面代人刻印蜡纸等获取一些补贴。在大学三、四年级期间,他还参加了由金善宝教授指导的小麦和烟草科学试验活动。1942年7月,学行兼优的吴兆苏大学毕业,获得农学士学位,随后到重庆烟类专卖局产制科工作,任科员。1943年他考人中央大学研究院农艺学部,1944—1946年作为周承钥教授的研究生,以蚕豆和黄麻为材料进行遗传学研究。在此期间,他还兼任农艺学部研究助理和农艺系助教。1947年,吴兆苏进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及农艺和植物遗传系攻读博士学位。他征得美国导师、国际植物育种学权威H.K.Hayes教授等同意,确定以植物遗传学专业为主,植物病理学及应用植物生理学专业为辅的进修计划,同时开展小麦抗病性遗传育种研究,并于 1949 年申请到一项特设奖学金(P.V.D.H.Fellowship) 资助。1950年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学位论文 《小麦抗叶锈病性遗传》发表于美国 《农艺学报》 (1953),被经典着作 《植物育种学》 (1955) 作为范例引用。
吴兆苏自幼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留美期间,他参加了中共外围组织 “明社”,并担任中国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 “学术小组工作委员会” 召集人、“中华农学会美国分会” 总务理事等职,团结留美学者,促进回国服务。1950年10月,他与前妻许如琛(已故南京大学教授) 克服种种困难,和第三批留美科学工作者一同回归祖国怀抱。回国后,他受聘为南京大学农学院农艺系主任、副教授。1952年南京大学农学院与金陵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他任副教授兼农学系副主任。1964年,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小麦品种研究室,吴兆苏任副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间,南京农学院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他担任副教授。1979年南京农学院复校,吴兆苏晋升为教授,兼小麦品种研究室主任。1984年南京农学院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他被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自40年代初以来,吴兆苏一直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和小麦研究。他参加过南大2419的选育和推广。1951年,他用普通小麦 (南大2419) 与圆锥小麦 (华西分枝-Tg) 杂交,后经多代选择育成了中国较早的种间杂交品种南农大黑芒。60年代通过复合杂交育成了早熟品种复穗黄,利用智利品种欧柔育成了钟山2号、钟山6号品种。除进行新品种选育外,他还在产量、品质、抗性等目标性状的遗传和机理,特别在小麦品种分类、生态区划、休眠特性与穗发芽、抗赤霉病轮回选择和馒头蒸制品质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先后发表论文80多篇。他经过3年的辛勤耕耘撰写出版了 《小麦育种学》 (1990,农业出版社)。这是他集几十年教学经验、研究心得和阅读体会之大成,很有参考价值,出版后受到读者欢迎,此书1992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二等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他先后担任 《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 (1983年出版,1985年获国家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和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一等奖)、《中国小麦品种志 (1962—1982)》(1986)、《作物育种研究与进展》 (第一集,1993; 第2集,1994) 等专着的副主编和有关章节的撰稿人,还参加了 《中国小麦栽培学》(1961)、《作物育种学》 (1981)、《作物育种学总论》(1994)、《作物育种学各论》(1997)、《中国小麦品种志》(1964)、《中国小麦学》(1996年出版,1997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等高校教材和专着的编写工作。其中《作物育种研究与进展》第2卷,作为第一副主编的吴兆苏,受主编委托负责该书的主编工作,从稿件的审阅、修改、定稿到编辑、加工、校对的细节都亲自把关,为此几乎付出了他生命中最后两年的全部心血。
吴兆苏曾于1981年12月率领由3所重点院校5位教授组成的小麦、大豆育种考察团访问美国,到美国农业研究中心和康乃尔大学等几所大学农学院进行学术交流。1985年他邀请澳大利亚高级小麦育种家G.M.Bhatt博士到南京农业大学举办 “小麦育种高级讲习班”,全国数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学习与讨论。1986年,他应邀分别赴澳大利亚、摩洛哥参加 “第四届国际谷物收获前穗发芽研讨会” 和 “国际小麦会议”,并宣读论文,还到悉尼大学植物育种研究所、I A Watson小麦研究中心参观访问,为扩大中国小麦学术界的影响做出了贡献。
吴兆苏还担任多种学术兼职及社会职务。1979年受聘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农业生物学科组成员,1984年受聘为国家科委协调攻关局国家重点攻关项目 “农畜育种技术及繁育体系”、小麦和太谷核不育小麦两专家组成员。他曾当选为中国作物学会理事,《作物学报》编委,江苏省农学会常务理事、名誉理事,江苏省种子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江苏省第三届至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九三学社南农支社委员。

开展中国小麦种类及其分布和生态区划研究


早在40年代初,吴兆苏就参加金善宝教授主持的小麦育种研究,包括中大2419 (后改名为南大2419) 的进一步鉴定、示范与推广。他在 《南大2419小麦》 (1957) 一文中全面论述了该品种的来源和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增产效果、栽培技术等,对其进一步推广、利用起了积极作用。南大2419既是中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之一,也是小麦育种中用得最多且最成功的骨干亲本之一,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1956年,南京农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协作开始了 “中国小麦的种类及其分布” 的研究。在金善宝教授的指导下,吴兆苏等对来自全国约2 000个县的5 545份小麦品种材料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分析,明确其分类学地位、分布情况及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品种类型的性状总体,结合其原产地的环境条件,对中国小麦进行了生态类型的生态区域的划分。明确了当时中国栽培小麦中96.5%的品种属于普通小麦种,含变种67个,其中新发现的变种5个,属于中国特有的普通小麦亚种 “云南小麦” 的变种6个。云南省是中国小麦的种和变种最丰富的地区,全国小麦5个种、101个变种中,除波兰小麦外,其他各个种及将近半数的变种在云南均有种植。他们根据品种的主要性状,结合原产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及耕作栽培制度,特别是小麦生长期间的气候条件,加以综合归纳,初步将中国生产上种植的小麦品种划分为14个基本生态类型。1962年,吴兆苏和薄元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 《论我国小麦的生态分类与区划》一文,对这项研究的意义、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指出,作为中国小麦生态分类的基本依据应包括: 阶段发育特性,生育期,有关产量结构特性,抗逆性 (对病虫害及寒害、高温、干旱、湿害、盐碱等的抗性和耐性),有关收获与加工特性,以及诸如幼苗习性、籽粒皮色及休眠特性、植株形态特征等6个方面的性状。这项研究成果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探讨小麦产量和抗赤霉病育种新途径


如何进一步提高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是小麦育种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自80年代初,吴兆苏主持开展了 “小麦育种中关键性状的机理、遗传及选育”、“小麦株型结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产、稳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及有关理论与方法”等国家和农业部重点研究课题。他和助手、研究生们在长江下游地区小麦品种演变研究中发现,单位面积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增长与籽粒产量的提高关系很大,而二者都还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尤其是收获指数。因此他们认为,通过选育使较高的生物量与较高的收获指数较好地结合起来,是高产育种的方向。在产量构成因素中适当增多结实小穗数和适当控制每小穗粒数,是发展每穗粒数而相对提高千粒重的方向,同时注意选育灌浆速率快而粒重较大的品种对早熟性和稳产性较有保证。他们还提出把植株的适当矮化与增大株高构成指数 (即任一节间长度与该节间加上其下一节间的长度之比值) 并列为提高产量的株型育种的基本指标。这些观点在后来的小麦高产育种实践中得到了运用和证实。他和助手魏燮中等还出版了 《小麦株型结构分析与产量育种咨询系统》 专着,对小麦高产育种中有关株型及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设计出可资参考应用的计算机咨询系统。
赤霉病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和东北东部地区小麦生产中最主要的障碍和难题。吴兆苏意识到,要使抗病育种有所突破,必须在方法和策略上有所创新。他根据多亲本杂交和轮回选择特别有利于将多种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积累控制某一数量性状的微效基因,保持育种群体的遗传变异性和创造性状自动控制最佳遗传背景等原理,提出了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建拓的育种方案及实施计划。即利用中国特有的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为遗传改良工具,选用遗传基础不同的抗源材料和优良农艺品种进行多亲本综合杂交,形成各有关目标基因交汇重组的杂种群体,然后通过表型混合选择与后代测定相结合的轮回选择建立和开拓以抗赤霉病为主的基因库。吴兆苏指出,在轮回选择过程中,各有利基因可得到积累而不利基因连锁则被打破,从而在提高抗赤霉病性的同时改进所需要的其他性状; 在群体改良过程中,陆续提取其中的优良可育株,分别纳入常规育种程序和轮回选择群体中,并可随时导入新的优异种质,使基因库得到进一步开拓。这种方案兼顾近期与长期育种需要,在实施过程中既能陆续发展新抗源,又能陆续育成综合性状优良的抗赤霉病新品种。
在1984年全国小麦育种学术经验交流会和1986年国际小麦会议 (摩洛哥) 上,吴兆苏宣读了 《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的建拓》论文,即刻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普遍认为,他提出的方案在育种方法上有创新,对解决像赤霉病这样的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他的主持下,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8省市10多个单位先后参加了协作试验。初步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切实有效的育种途径。这项研究是中国利用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进行小麦轮回选择及群体改良最系统和典型的实例。他和他的学生与助手蒋国梁等曾就此在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这项“小麦抗赤霉病性轮回选择及群体改良”研究成果获1996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二等奖。

开展抗穗发芽研究 倡导小麦品质改良


小麦收获前遇到阴雨潮湿环境,籽粒易在穗上发芽,导致小麦减产及品质劣化。早在20世纪50年代,吴兆苏就率先在国内对小麦品种种子休眠特性及穗发芽进行了研究。他及其同事选用26省区有代表性的地方品种335个和推广品种39个为试验材料,观察到品种的休眠期与冬春性或早熟性无关,而与种皮颜色有着显着的相关关系。红皮种子休眠期偏长,白皮种子偏短,但也有少数具稳定休眠特性的白皮品种。种子休眠期长短在地区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华北的品种多白皮而休眠期短,华南的品种几乎全部为红皮而具有一定长度的休眠期。他们认为,种子休眠期和皮色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其中雨水条件起着主导作用。由于休眠特性明显地反映了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农业条件,他提出应将种子休眠特性作为小麦品种生态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开始指导研究生就小麦种子休眠特性遗传、抗穗发芽鉴定技术、抗源筛选、抗性生理生化机制及遗传育种等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1987年,他在第四届国际谷物收获前穗发芽研讨会上宣读了题为《中国小麦品种之休眠特性和收获前穗发芽研究》 的论文,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作为他的学术思想的继续和发展,白皮小麦抗穗发芽性遗传机理与抗源种质创新研究已成为南京农业大学小麦品种研究室有特色的研究内容之一。
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小麦育种重视产量、抗病性及早熟性而忽视品质的选育。70年代中期,吴兆苏应中国农业科学院情报所之邀,组织翻译一些国外有关小麦品质方面的论文并撰写成《国外小麦蛋白质遗传育种研究的进展》 的综述,作为专刊出版。80年代中期,他积极倡导开展小麦品质遗传改良研究。在他的指导下,研究生陈绍军、马传喜等就面粉品质、馒头蒸制品质、面包烘烤品质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受到国内同行们的重视。1986—1990年,他的课题组与协作单位共同承担农业部重点课题“稻、麦、玉米品质性状遗传研究”。这项集体研究成果后来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一等奖(1992) 和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1996)。1994年他在刘后利主编的 《作物育种研究与进展》论文集中撰写了 《小麦品质遗传改良研究与进展》 的论文,基本上概括了中国自80年代初开始注意小麦品质遗传改良以来的研究情况。

尊师敬业 教书育人


吴兆苏是中国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金善宝教授所钟爱的学生和学术助手,对金老,他始终怀着无比崇敬的感情。他时常引用范仲淹的文句来颂扬金老的道德品格: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吴兆苏在大学执教40多个春秋,辛勤耕耘,桃李满天下。对学生,他视如亲生子女,护爱有加,言传身教,精心培育。他推崇中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学生寄予厚望: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自20世纪60年代起,吴兆苏共招收硕士生21名、博士生11名。对研究生培养,他强调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并举。对于后者,要求既要有广泛系统的基础理论,又要有坚实深厚的专业知识,既要有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尤其是田间试验技术,又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的方法论。因此,对每一个研究生,从课程选修、论文选题、试验设计与实施到论文撰写,他都要一一过问把关。他经常带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和思路。在品种选育上,他身体力行,带领研究生下田参加选种实践,结合实际讲解有关技巧和经验。除了在学业上严于要求、勤于指导外,他对研究生的为人处世更是耐心引导、谆谆教诲。他反复告诫他们,一个学有所成的人,一个真正的科学工作者,都离不开 “忠诚、勤奋” 四字。他不仅这样教人,也这样做人。大家都为他那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学风、不懈的进取精神和高尚的做人品格所折服而倍加自勉。对本科生的教育,他同样倾注了满腔的热情。1986年农业部向他颁发了 “部属重点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师” 证书,1991年国务院给予他 “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的表彰。
吴兆苏正直坦荡,宽厚待人。他常说,要对别人感兴趣,要从别人身上发现优秀的东西,研究别人的长处,向别人学习。他乐于助人,热心扶持后辈。别人向他求教,他总是耐心解答。在审阅他人稿件时,他总是先找出论文的优点和长处,再提出修改意见,不轻易否定。
吴兆苏豁达大度,幽默风趣,乐观坚强。几十年风风雨雨、曲折磨难,丝毫没有改变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即使在患癌症住院期间,他仍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在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的同时,在病床上继续阅读书刊,不时与同事、学生商讨科研工作和研究生论文,关心着 《作物育种的研究与进展》 (第2卷) 的出版发行,并开始考虑 《小麦育种学》 的再版事宜。
吴兆苏一生勤奋敬业、忠诚奉献,把毕生精力和智慧都献给他所热爱的农业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高尚的人格力量将永远激励着人们奋发前进。

简 历


1919年10月12日 生于福建省连江县。
1938年7月 毕业于福建连江中学。
1938—1942年 在 (重庆) 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42—1944年 任重庆烟类专卖局产制科科员。
1944—1946年 在(重庆) 国立中央大学研究院学习,兼任农艺学部研究助理和农艺系助教。
1947—1950年 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及农艺和植物遗传系进修,获哲学博士学位。
1950—1952年 任南京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1952—1979年 任南京农学院农学系副教授兼系副主任。在1971—1979年南京农学院与原苏北农学院合并为江苏农学院期间,任副教授。
1979—1984年 任南京农学院教授、小麦品种研究室主任。
1984—1994年 任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小麦品种研究室主任。
1994年6月20日 在南京逝世,享年74岁。

主 要 论 着


1 Wu,C.S. and E.R. Ausemus,Inheritance of leaf rust reacticn and othercharacters in a spring wheat cross.Agron.J.1953,45(2):43~48
2 金善宝,蔡旭,吴董成,吴兆苏.南大2419小麦.南京农学院科学研究专刊第1号.南京农学院,1957
3 吴兆苏,赵同芳.小麦品种种子休眠特性的研究.农业学报,1959,10(6): 461~474
4 金善宝,吴兆苏等.中国小麦的种类及其分布.南京农学院科学研究专刊第2号.南京农学院,1959
5 吴兆苏,薄元嘉.论我国小麦的生态分类与区划.中国农业科学,1962(11): 12~20
6 吴兆苏,周之杭.国外小麦蛋白质遗传育种研究.国外农业科技资料,1976 (3): 1~7
7 金善宝 (主编),庄巧生,吴兆苏等 (副主编) .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 (专着).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3
8 吴兆苏,沈秋泉,陆维忠等.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的建拓.作物学报,1984,10 (2): 73~80
9 吴兆苏,魏燮中.长江下游地区小麦品种更替中产量及有关性状的演变与发展方向. 中国农业科学,1984 (3): 14~22
10 吴兆苏.小麦品质改良问题.作物杂志,1985 (1): 2~4
11 Wu Zhaosu,Studies on dormancy and pre-harvest sprouting in Chinesewheat cultivars.Proc.4th Intern.Symp.of Pre-Harvest Sprouting in Ce-reals.Westview Press. 1987,408~413
12 徐成彬,吴兆苏.小麦收获前穗发芽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中国农业科学,1988,21 (3): 14~20
13 陈绍军,吴兆苏.中国馒头小麦品种的籽粒及面粉品质指标分析.福建农学院学报,1989,18 (增刊): 415~420
14 马传喜,吴兆苏.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品种间遗传变异及其杂种表现.谷类作物品质性状遗传研究进展.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58~161
15 吴兆苏.小麦育种学 (专着)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90
16 吴兆苏,陈绍军等.我国主要两麦区小麦品质性状的变异及相关.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1,14 (1): 1~5
17 魏燮中,吴兆苏等.小麦株型结构分析与产量育种咨询系统(专着).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18 刘后利主编,吴兆苏,米景九副主编.作物育种研究与进展 (第一集)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93
19 蒋国梁,吴兆苏.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研究Ⅲ.不同基础群体组建方法及其轮回选择探讨 .作物学报,1993,19 (5): 441~452
20 吴兆苏.小麦品质遗传改良研究与进展.见: 刘后利主编,吴兆苏、米景九副主编.作物育种研究与进展 (第2卷)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62~73
21 Jiang,G.L.,Z.S.Wu and D.C. Huang,Effects of recurrent selection forresistance to scab(Gibberella zeae)in wheat.Euphytica,1972:107~113
22 蒋国梁,吴兆苏等.利用显性雄性不育基因Tal进行小麦抗赤霉病性轮回选择群体改良效果的研究. 中国科学 (B辑),1995,25 (6):610~615
23 肖世和,吴兆苏等.从长江流域白粒小麦地方品种中开拓抗穗发芽种质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1995,28(1): 56~60
24 蒋国梁,陈兆夏,吴兆苏.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研究V.不同基因库群体改良效果的比较.作物学报,1997,23 (1): 34~38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16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