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吴守仁(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32 评论:0

1916—


吴守仁,土壤学家。长期从事土壤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系统地研究了塿土的蓄水能力和养分丰缺指标,并提出了科学施肥方法; 对塿土的氮素转化规律、损失途径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发展西北地区旱地农业作出了贡献,培养了大批人才。
吴守仁,1916年5月12日生于陕西咸阳市秦都区吕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吴景文以望子成龙的心愿于1925年送他在村塾开始读书,1931年考入省城陕西省第一师范学校。入学后不久就发生了日本侵略军侵占我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全国救亡运动如火如荼,他也积极地投身到这一斗争中,接受了进步思想的影响和熏陶,逐渐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抗日斗争的胜利。他参加了摧毁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推翻戴季陶和1946年冬的一二·九游行示威等进步活动。1937年他中学毕业后,不久就发生了日本侵略军企图侵吞我中华民族的七七事变,在这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他抱着发展农业生产、支援前线的决心,考入西北农专 (西北农业大学前身)。1944年毕业后立即投身到良种推广工作中。1945年在西北农学院附设高级农业职业学校 (陕西省农业学校前身) 任教。开始了教学生涯,并继续从事抗日救亡的宣传与鼓动工作,鼓励有志之士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6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向各解放区发动了疯狂进攻,同时在蒋管区出现经济危机,通货膨胀达到惊人的程度。当时学校里的国民党党棍、特务横行,吴守仁同广大师生团结一起同反动势力进行了坚决斗争。1948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向西府地区进行猛烈进攻,反动当局企图将西农迁往四川,他为维护教育事业和国家财产,以西农附高领导人之一的合法身份参加由地下党领导成立的西北农学院 “应变委员会”,是该会的委员,同反动当局进行面对面的斗争,为阻止迁校和保护学校财产作出了贡献。1949年2月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立志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1949年8月,吴守仁调入西北农学院农业化学系任教,并受院党委的委托,在虞宏正、兰梦九等老一辈农业化学家的直接指导下着力于教学改革,带领同学投入到生产实践中,走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学道路。1950年在兰梦九教授指导下,编辑了一本 《米丘林学术论文集》,收集了当时社会上有关米丘林学说和威廉斯有关土壤学方面的短篇论文。1954年去北京参加威廉斯土壤学习班,提高和充实他的学术造诣。此后,他被推选为中国土壤学会理事和 《土壤通报》编委。他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带领同学深入农村和农场进行生产实习和调查研究,撰写了许多极具实用价值的科学报告。对大荔、银川等地盐碱土的形成及改良提出了建议,制定了周至地区潜育土改良规划等等,这些都为提高粮食生产起到巨大作用,倍受群众的欢迎。1957—1960年他赴前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进修学习。
1962年他同研究生一起从事��土水分状况的研究, 从理论上分析并总结出我国农业生产中实行耕作保墒的传统经验。1974年他带领西北农学院部分师生深入到宝鸡市进行测土施肥的试点及田间试验等工作,制定出氮、磷、钾的丰缺指标和 “因地定产、计划用肥” 的科学施肥方案,获陕西省科学进步三等奖。
1979年吴守仁赴美国、印度等国进行旱地农业的科学考察,回国后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深入细致分析,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撰写了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论文和教材。1986—1990年他身患癌症,曾两次进行手术切除和长达近两年的化疗,可他从没有因此而停止教学和科研工作,坚持与病魔作斗争,如期完成了他承担的国家重点课题《有机肥对作物营养和土壤肥力作用机理的研究》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该课题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吴守仁是陕西省土壤学会筹建人之一,并历任一、二、三届副理事长和全国土壤学会理事、陕西省科协第二届委员、西北农业大学校务委员和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也是西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创始人之一,曾任该系系主任20余年。1989年离休后,仍坚持整理多年积累的科研资料,同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关心国家大事,坚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为党的事业献计献策,鞠躬尽瘁,从不休止。吴守仁在他80余年的生涯中,总是以兢兢业业,敬业爱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不息的精神赢得人们称颂。


总结了我国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
揭示了深耕蓄墒中耕保墒的作用机理


陕西关中渭水一带、山西晋南、甘肃陇东等地属于黄土高原的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水分条件往往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我国劳动人民在同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为保蓄天然降水的 “蓄墒、保墒、提墒” 旱地耕作法,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为了揭示 “三墒” 旱地耕作法的科学机理,吴守仁在1961—1965年期间对关中塿土的蓄水保墒动态变化,进行了4年的田间连续测定,总结出了在180厘米的土层范围内可贮蓄水分稳定在480毫米左右,其中对农作物生长的有效水分约占一半。在一般情况下,土层中这些贮水量可以保证作物抵御60天左右的连续干旱,并可能获得300~350千克的中等产量。此外,他认为只要在180厘米范围内,蓄水达田间持水量状态,再采取麦糠或秸秆覆盖抑制土壤蒸发,土层中的贮水就可基本保证一季作物全生育期的正常生长发育之需要,这一重要科学论断已被生产实践得到了充分证实。关于耙耱等中耕措施所创造的疏松土幕是否能减少或防止毛管悬着水的蒸发,在国际上曾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看法。吴守仁在分析我国农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在1961—1987年期间,对这个问题进行全面地研究,认为休闲的裸地如不采取耕作保墒措施,土壤水分的蒸发损失非常强烈,可占到同期降水量的50%以上; 疏松表土能显着抑制蒸发,表面上盖沙,效果更好; 当土壤含水量降低到14% (接近于萎蔫湿度) 时液态水的流动还仍在进行,故采用中耕松土能及时的阻止下层水分向上的移动,达到抑制地面直接蒸发的目的,松土后在上下层间形成了一定温差,使上层蒸气压增高,促使水蒸气向下层移动并在下层凝结,湿润下层; 而且上面干土层形成,使土壤导热性能降低,干土层起到了 “凉棚” 作用,大大的降低了土层水分的蒸发损失。他通过用土柱模拟蒸发试验,得到了同样结果。吴守仁还以在大型渗漏计中的实验资料,提出灌溉地区,在播前可一次性深灌,并采用表面覆盖技术可保证单季作物丰收的节水灌溉技术。上述这些科学论断不仅丰富了土壤物理学基本理论,而且对旱作农业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生产实践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系统地论证了黄土地区
土壤氮素转化规律及损失主要途径


氮素的供应状况是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但氮肥利用率却常常低于50%,在西北地区黄土性土壤中则更低,仅有30%~40%。吴守仁在他古稀之年,为了探究其原因,便从事塿土中氮素转化及气态损失、铵的晶格固定、旱地土壤中氮素反硝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取得了重要进展。
吴守仁通过10年的田间试验论证了有机一无机肥配合使用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指出塿土上若一次氮肥使用量超过作物1个月左右的吸收量,不仅对作物无益,反而会因氮素损失,污染环境。关于石灰性土壤中氮素损失途径,吴守仁用他的多年研究资料充分证明,若以铵态氮肥为主,氨的挥发损失在这些土壤上相对的有所增强,但是总量并不高。而若以硝态氮肥为主,则反硝化损失占到一定的比例,并且其强度受到外界许多条件的影响。因此他认为,石灰性土壤中氮素的气态损失是以氨挥发为主的说法,是不够确切的。
关于黄土性土壤铵的固定机理,固定态铵的有效性等问题的研究,在吴守仁工作之前尚未见到系统报道。为此他与助手、研究生们一起对塿土矿物组成、固定态铵总量、固定铵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有效性等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塿土中铵的固定量因土层而异: 覆盖层、粘化层和母质层分别为48.2、112.2和55.2毫克N/100克土。其中不被作物利用的分别为20.2、20和17毫克N/100克土,这样,在覆盖层和粘化层中,对作物有效的固定态铵量总计为每公顷约9750千克纯氮。因此他认为塿土这样巨大的固铵能力,无疑会阻止气态氨的挥发损失。这与他前数项研究的结果——塿土中氨挥发量不高的结论完全一致。
关于氮素的反硝化损失问题,常常被认为是水田嫌气条件下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而吴守仁同他的研究生们利用气相色谱等研究方法,对旱地土壤氮素反硝化损失作了深入研究,其结果为: 塿土中的氮素反硝化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与所施肥料的种类有关,其次是与土壤湿度和气温的变化有关。从肥料种类来看,若施用铵态氮肥,反硝化损失则很少。若使用硝态氮肥,其反硝化损失较多。从土壤湿度和气温来看,当湿度降低到15%以下和气温在5℃以下,其反硝化损失量几乎测不出来。但当湿度高出田间持水量,温度达到15℃以上,随着温度的上升,反硝化过程迅速增强,从而氮素的损失也逐渐增大。由此可以推想, 在关中地区��土中, 冬季反硝化作用很微弱, 而夏季降雨过后或灌溉后的最初几天,使用硝态氮肥,由反硝化造成的氮素损失则会很大。
这些重要科学论断不仅系统地从理论上揭示了黄土地区土壤氮素转化规律,氮素损失主要机理和途径,而且,在生产实践中,对于指导合理施肥,提高氮肥利用率有重要作用。尤其对旱地土壤氮素的反硝化损失及与环境因子关系的论述是他对这一领域的重大贡献。

克己奉公 为农业教育事业贡献毕生精力


吴守仁从事农业教育事业约50年。1961—1982年担任西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系主任。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作风清廉,刚直不阿,工作坚持原则,以事业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他的领导下,全系师生融洽相处,教师队伍稳定,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他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教育青年学生 “学农、爱农、务农”,立志为农业科技事业奋斗终生。
他尊重人才,在加强土壤农化系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建设诸方面有很大功绩。他担任系主任初期,正值该系师资力量薄弱,“断层” 现象非常严重,他甘为人梯,创造条件,选送多名教师出国进修。他关心青年教师成长,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检查教学效果,促使他们迅速成为教学骨干力量。他一贯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教育思想,为改善教学条件付出了艰辛劳动。1960年从苏联回国后,在国家经济暂时困难时期,他克服重重困难在西北农学院筹建了西北第一个同位素实验室,他组织建立了农化试验站、玻璃温室,为广大师生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场所。根据农业生产实际需要,早期将宁夏和陕西大荔盐碱土改良作为校外教学基地,70年代在岐山县马江乡建立了以测土施肥为主的教学实验基地。这些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使土壤农化系不断发展壮大,为国家特别是西北地区培养了大量的不同层次的教学和科技人才。
吴守仁朴实无华,工作踏实,实事求是。他自己承担的课程,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深得历届学生好评。他经常深入基层,与农民同吃同住,调查采访,掌握详细的第一手材料。结合生产实际,多次为农民举办 “科学施肥”、“肥料知识” 培训班,为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深受群众欢迎。他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就在他古稀之年离休以后,不顾体弱多病,亲身去当年蹲过点的岐山县马江乡,看望那里的干部群众,考察指导农业生产,为当地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和设想。
吴守仁以治学严谨,一丝不苟而着称,他认为发表文章一定要有科学态度,对生产负责。从不为追逐名利而写文章。对论文中的数据、观点,他反复推敲,深思熟虑,因此,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考验。对于旱地土壤反硝化研究,他同助手及研究生进行了连续几年的试验,夜以继日进行田间测定,关键数据他亲自观察、记录,得出具有独到见解的结论。
作为一名土壤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他的同行们对他的良好学风和高尚的品德,有口皆碑,奉为楷模。

简 历

1916年5月12日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吕村。
1931—1934年在陕西省第一师范学校学习。
1934—1937年在陕西省西安高中学习。
1937—1942年在西北农学院学习。
1942—1944年在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工作。
1944—1945年在陕西省户县师范任教。
1945—1949年在西北农学院附设高级农业职业学校任教。
1949—1957年在西北农学院农业化学系任教。
1957—1960年在前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学习。
1960—1989年在西北农学院(后改为西北农业大学)任教。
1990年6月离职休养。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15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