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王宗汉(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53 评论:0

1935—


王宗汉,杨树专家。对山西杨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收集和保存了大量杨树种质资源,建立了中国最大的杨树基因库; 通过对杨树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的研究,不断筛选和推广一批杨树优良品种,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在杨树栽培技术上有新突破,实现了速生丰产; 通过对杨树 “小老树” 形成原因和改造的研究,探索出营造混交林的方法,提高了林分的稳定性。


王宗汉,1935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汜水县 (今荥阳市) 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种着数十株柿树,他从小随着祖父在柿树园内劳动,培育了对树木的浓厚兴趣。1942年以后,河南省大片土地相继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他家因靠近铁路、公路,经常受到骚扰、抢掠和蹂躏。国仇家恨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感到只有祖国的强大,才不会被人欺凌。中华民国时期,土匪横行、欺弱凌强,王宗汉的家也深受其害,于是他暗下决心,要好好念书,将来支撑门户。他怀着这种复杂的心情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没有了剥削和压迫,并有学校助学金的帮助,使他顺利地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1956年高中毕业后,他考入北京林学院 (今北京林业大学),衣、食、学杂费仍然全由国家资助。他怀着对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府的无限感激之情,刻苦学习。1960年大学毕业,考入该校的研究生班,受教于汪振儒先生,研读树木生理专业。
1963年底被分配到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工作。早期从事天然林经营研究,根据他的研究结果,提出了 “轻抚育、勤抚育”的经营方针,使宝贵的森林资源得以合理的利用和保护。
在“文化大革命” 的动乱年代,他仍断断续续地坚持研究工作。为提高板栗的嫁接成活率,他在1968年冒着风险,到山东、安徽、湖北等省进行考察。70年代初,山西北部数百万亩小叶杨人工林出现了大面积 “小老树”,他又和林场广大职工一起开展 “形成原因” 和 “改造方法” 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防止了 “小老树” 的扩大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到70年代中期,他又把研究方向引深到杨树的丰产栽培方面,从而带动了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杨树丰产林的发展。进入80年代,王宗汉相继主持杨树良种的引种和推广及杨农间作、沙棘良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等研究项目。1985年以后他主持山西省中德林业合作项目杨树育种工作,不遗余力地从国内外收集丰富的杨树基因资源,进行杨树的品种改良,为杨树生产,实现良种化、基地化、丰产化、优质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9年,他担任山西省植物学会理事,1982年任山西省杨树委员会副秘书长。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林木良种研究室主任、山西省中德林业技术合作项目中方专家组副组长。1986年晋升高级工程师。1991年任中德林业技术合作项目中方专家组组长。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提高杨树栽培技术水平


70年代初,山西省北部在50年代为防风固沙而营造的数百万亩小叶杨人工林生长急剧恶化,虫害蔓延,出现了大面积 “小老树”。由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科学研究所、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及生产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王宗汉参加并组织了此项工作。他通过详细的调查和全面分析后认为,由于50年代受苏联林学理论——立地条件越差造林密度越大的影响,使之栽植密度过大 (10 000株/公顷以上),林木营养区间狭小,林分提前郁闭。当林地停止中耕,土壤表层板结,降水难于下渗,造成土壤干旱,导致生长量大幅度下降。为此他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幼林疏伐、中耕除草、修枝除萌、防治病虫等。经改造的林分,林木生长量提高2~3倍。仅雁北地区改造面积就到达4万多公顷,增产木材80多万立方米。这项技术被推广到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等省、自治区。该项研究被评为山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
“小老树” 和虫害的大面积发生和蔓延,引发了王宗汉的深深思考,他感到大面积纯林潜伏着巨大的危机。除了小叶杨,还有没有更适宜的树种呢? 为此他进行过广泛的调查,查阅了大量档案资料。了解到在辽、宋时期,这里的丘陵、沟谷、河流沿岸曾生长着茂密的油松、落叶松和其他树种,只是由于战乱和过度垦殖,才沦为今日的沙荒,在环境和立地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的现在,这些树种能否再次在这里生长呢? 王宗汉又研究了现今残存树木的生长发育状况,并根据遗传特性,提出针叶松 “入晋下山” 的引种方针: 即将油松从海拔1 500米以上的山区,引种到1 0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同时再从内蒙古东北部引进樟子松。这两个树种在平原地区生长表现良好。实践证明用造林树种的多样化来预防 “小老树” 的再次出现,是完全可能的。现在的造林面积已近3万公顷,生长量已超过小叶杨2倍以上。
他在进行杨树 “小老树”研究时还发现,由于土壤中的碳酸钙淀积层——白干土根系不易穿透,也吸收不到下层土壤养分,严重影响着树木的生长。而中耕、疏伐、蓄水、灌溉可破坏白干土层,极大地促进树木的生长。他以此为楔机开始了突破杨树传统栽培模式试验。通过数年的实践,他探索出 “良种、大苗、大坑、深栽、稀植、中耕、灌溉、施肥、修枝” 等系列丰产栽培措施,使林木生长量提高5倍。并很快在全省推广。到80年代中期,杨树丰产林面积已达到6万多公顷。同时,这种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 “四旁”植树、农田林网,甚至针叶树的栽培上。由于他研究这项技术,最早始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为推动中国北方杨树丰产林发展和基地建设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因而获国家农业委员会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技术推广二等奖,并发表论文8篇。
80年代以后,为适应民用建筑材料的需要,王宗汉急农民之所需,利用杨树生长迅速和农区水热条件好的优势,把杨树丰产栽培技术,组装应用在杨农间作的立体种植模式上。通过对杨、麦生长节律的不同发育阶段对光能利用和根系在土层中分布特点的观测,以及经营措施与树木生长和作物产量关系的研究,最后得出这种栽培模式,提高了经济效益20%~30%,并且基本上解决了木材供求紧缺的问题。在这项研究方面他又发表7篇论文。
自从杨树丰产林和杨农间作在全省推广以后,地区间的发展很不平衡,造林技术和经营措施差异很大,从而影响杨树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他为了规范栽培技术,又多次组织人力进行调查,根据气候、土壤、水资源等条件,决定了杨树的品种及其栽培区划,制定了相应的生长指标,拟定出 《山西省杨树速生丰产技术规范》,由省质量标准局颁布执行。

致力杨树良种化


60年代,山西省尤其是北部地区引进大量杨树新品系,因筛选工作滞后,未能大面积推广。鉴于此,他从70年代初期多次组织科技力量先在雁北地区普查,后又推广到全省。根据生长量、适应性、抗逆性等质量和经济性状,筛选出群众杨、北京杨、合作杨、小黑杨、沙兰杨等优良品种。又具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状况、各地区气候和立地条件,进行栽培区划,制定出相应推广计划。到80年代初期,推广面积达到6万多公顷,在 “四旁” 和农田林网的栽植株数达到1.07亿株,增加蓄积量317.08万立方米,增加产值近3亿元。
为了使杨树品种不断更新,在他的倡导和组织下,又相继引进了I-214杨、I-72杨、I-69杨、西玛杨、阿旺佐杨。这些树种在相同立地条件下比群众杨、北京杨的生长量高1倍以上,因而成为它们的替代性品种,栽培面积达1.34万公顷。
随着光肩星天牛逐渐从河南省、陕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侵入,对杨树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杨树的生存受到威胁。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尽快找到适宜更换杨树的新树种。为此他多次到河南、陕西进行调研,陆续引进泡桐新品种: 白花泡桐、桐杂1号,桐选1号等。它们不但适宜性强,而且生长快,树干通直,经济价值大。为推广泡桐,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 《山西省泡桐栽培技术规范》,在短短的几年内,“四旁” 及农田林网的栽植株数就超过了杨树。但他并未就此停滞不前,还在不断探索,又着手和林木良种室的同事,从早期引进的毛白杨品系中筛选出抗光肩星天牛品种,现在已选出了倍体毛白杨等,在生产中已广泛推广,前景广阔。
山区一直是杨树引种的薄弱环节,他利用 “中国、德国林业技术” 项目收集的杨树丰富资源,选择比较耐寒的品种在山区进行试验,通过适应性和生长性状的测定,从欧洲山杨中筛选出3个品系,其生长量超过中国山杨2~3倍。被引种到东北和华北地区,生长仍然良好,只因扦插生根困难,限制了繁殖和推广,因此他又组织科技人员进行无性繁殖研究,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突破了生根技术。利用白化茎扦插、生长激素处理及嫁接等方法,使生根率达到90%以上。这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宗汉的研究还涉及沙棘领域,也有新突破。选出的维生素C类沙棘优树,其果实的Vc含量达到20毫克/克,超过前苏联同类优树的含量。经过改造的天然沙棘,产果量提高5倍以上。该项目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发表论文4篇。

主持“中德杨树育种”项目


山西省和原联邦德国黑森州共同进行的杨树育种项目从1984年10月开始到1997年9月结束达13年之久。立项时王宗汉参加了考察和论证,项目实施后先后担任中方专家组副组长和组长,全面主持技术工作。
由于山西北部树种资源比较贫乏,所以他和德方组长商定把基因资源的收集作为项目的研究基础。为此他和中外专家进行多次考察,收集国内外杨树品系近1 000个,数量之多居全国之首。同时他也感到这些品系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气候严酷的地区很难完善保存,因此在山西省的南、中部选建了两个基因库。在对基因资源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将一些优良品系作进一步测试和推广。针对山西北部恶劣的自然条件,他把抗寒、耐旱、适宜性强的品种作为主要育种目标。通过近1 000个杂交组合的可配性测定、苗期测试、区域栽培和各种性状的研究,筛选出一批生长量和抗逆性超过群众杨、新疆杨的品系。
他通过自己长期的实践,认识到小叶杨林形成“小老树”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树种单一。因此在进行杨树育种的同时,还进行了其他树种的引种和造林试验。引进的树种、种源和品系达到140多个。经过试验,已选出10个树种 (品系)作为造林树种,从而基本上做到了适地适树,实现了造林树种的多样性。
王宗汉所主持的 “中德杨树育种”课题经山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组验收,达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此期间,他发表论文近20篇,组织编撰并用中、德两种文字在德国印刷出版了 《中国黄土高原北部造林技术——山西省金沙滩中德林业技术合作项目十二年成果论文集》。
1997年6月,中国、德国林业技术项目召开了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他作为主要发言人,向26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代表展示和介绍了项目所取得的成绩,并作了题为 “山西省北部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的改进” 的发言,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热烈的讨论。同事们开玩笑地说,会议成了你的记者招待会了。

严于律己 育树育人


王宗汉的科研态度十分严谨,一年中要用大半年的时间蹲在林场和农村从事科研活动。同时他也十分重视田间试验调查。为了取得精确的数据,大部分测试工作他都力求亲自操作。例如他为了准确测定树木高度,用自己制作的10米长杆,并亲自举杆测定。有一次因风大,年青人想估测树高就可以了,他说不行,以后会出负数的,一直坚持到测完。
他在1965年就患了三叉神经痛,发作时疼痛难忍,需要治疗,而他蹲点的地方,大多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山区,缺医少药,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买了一套银针带在身上,疼起来他就照着镜子往自己脸上扎,有一次因消毒不好,引起了感染,很长时间才治愈。
“中德杨树育种” 项目开始时,大部分研究人员刚从学校毕业,缺乏实践经验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功。为了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适应工作需要,他言传身教,为他们讲授: 查阅资料、课题设计、试验地设置、室内田间测试、试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论文的撰写等等科研方法,使他们很快地成长起来,成为各专题研究的骨干。
他除了对青年人进行技术培训以外,还非常重视思想和素质教育。针对一些年轻人 “干林业又不爱林业” 的倾向,就结合山西尤其是雁北地区,林业对改善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条件、振兴经济和脱贫致富的重要性,教育他们热爱本职工作。在他的双重教育下,他们都逐渐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该项目在国外留学和进修人数达30多人次,无一人滞留国外。
在与德国专家的合作研究中,既要尊重对方的意见,又要适应中国的国情。他设置必要的科研环境条件,保证了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当立项讨论计划时,他根据自己的经验,觉得要进行杂交育种必须建立杂交房,但德方不了解情况,虽经激烈争论也未取得一致意见,直到工作开展以后,德方感到需要时,才引进了杂交设施,德方为此向他道了歉。像此类学术上的问题,有时双方也争得面红耳赤,但过后仍然友善相处。他们建立的这种互相信任,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的关系,保证了研究工作顺利地进行。

(李新平)


简 历


1935年6月 11 日 生于河南省汜水县 (今荥阳市)。
1956—1960年 北京林学院 (今北京林业大学) 学习。
1961—1963年 北京林学院研究生班学习。
1964—1980年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森林奖励经理研究组组长。
1978—1986年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工程师。
1981—1983年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林木良种研究室副主任。
1984—1990年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林木良种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山西省中德林业技术合作项目中方专家组副组长。
1991—1997年 山西省中德林业技术合作项目中方专家组组长。
1994年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主 要 论 着


1 王宗汉,刘怀德.杨树丰产林营造技术的研究.山西农业科学,1980,(27): 2~5.
2 罗龙,陈伯华,王宗汉.农林牧实用技术.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
3 王宗汉.杨树丰产林营造技术.山西林业科技,1983,(4): 1~7.
4 王宗汉,于若非.杨树丰产林考察报告.山西林业科技,1985,(3):2~5.
5 王宗汉,钟辉.河北杨生长特性调查.山西林业科技,1987,(4): 1~4.
6 王宗汉,吴明荪.雁北地区杨树“小老树” 改造方法和效果.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科研文集.北京: 学术书刊出版社,1989,270~280.
7 王宗汉.群众杨的引种和推广.见: 山西省林科所科研文集.北京: 学术书刊出版社,1989,25~29.
8 王宗汉,周洪.杨树丰产林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山西林业科技,1990,(2): 19~25.
9 王宗汉,贺义才.沙棘自然类型的研究. 山西林业科技,1991,(2):1~6.
10 王宗汉,杨培林.天然沙棘的生长习性和促进结实技术. 山西林业科技,1991,(2): 7~11.
11 王宗汉,石如玉.杨树枝条含水率动态研究. 山西林业科技,1992,(1): 1~6.
12 王宗汉,李新平,郭学斌.杨树种间生物学基础浅析.山西林业科技,1994,(4): 25~28.
13 王宗汉,周洪主编.山西杨树丰产技术研究.太原: 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
14 韩一凡,王宗汉,Grosscurth W.在中国的天然林分中选择及收集杨树种类.见: 周洪,Weisgerber H(德),王宗汉主编.中国黄土高原北部造林技术——山西省金沙滩中德林业技术合作项目十二年成果论文集.Dattendert: AND-Offsetdruch Battenberg,1997,25~31.
15 王宗汉,周洪,Siebert H(德) .杨树造林技术.见: 周洪,Weisger-ber H(德),王宗汉主编. 中国黄土高原北部造林技术——山西省金沙滩中德林业技术合作项目十二年成果论文集 .Dattendert: AND-Offsetdruch Battenberg,1997,141~146.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15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