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
王树安,小麦栽培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 “吨粮田” 建设的主要先行者。从事作物高产、高效、抗逆理论与技术研究,参与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与开发,为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研究建立小麦—玉米两茬平播亩产吨粮技术体系,在华北平原广泛应用; 主持全国吨粮田定位建档追踪研究,总结出不同类型吨粮田模式及技术; 研究提出小麦节水高产技术体系,已在生产上推广。王树安,1929年7月7日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1949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南京大学农学院,从此开始了他的农业科学生涯。1953年他进入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读硕士研究生,主攻作物栽培学。1956年完成研究生学业后,在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作物栽培组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并曾任教研室主任和农学系主任。1990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40多年来,他坚持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在作物栽培与耕作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一项 (大集体)、二等奖一项; 农业部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 (大集体)、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 河北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一项。由于在农业科学研究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国家教委、国家科委1990年授予他全国高等学校 “先进科技工作者” 称号,并荣获1997年度 “中华农业科教奖”。他曾担任中国作物栽培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农学会副理事长、农业部小麦专家顾问组成员、北京市人民政府小麦专家顾问团成员、国家科委农业及农村科学技术专家咨询首批专家、农业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86年和1993年两次去德国考察并与德国霍因海姆大学开展合作研究;1987年应日本技术振兴会邀请去日本考察,并在日本作物学会年会上宣读 《中国小麦生产历史与现状》论文。
兢兢业业抓教学
1956年,王树安研究生毕业后就一直辛勤耕耘在大学讲台上。他讲课一丝不苟,狠抓教学质量。他认为,课堂教学是大学学习的重要环节,讲课不完全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还要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应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讲究讲课艺术。他事先认真备课,不断训练自己的口才,增强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趣味性。他主讲的 《作物栽培学》、《作物形态建成》等课形象生动,学生们都爱听,课堂气氛很活泼。农学学科实践性强,学农、务农首先要爱农,他在担任农学系主任期间,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农思想,经常教育学生要有埋头苦干、乐于奉献的精神,同时狠抓实践教学,与同事们一道研究制订了农学专业“四段实践教学法” (第一学年农事实习、第二学年田间实验与生物学观察课教学、第三学年科研训练、第四学年生产实习)。这个教学法经过多年运行,效果很好,受到国家教委的重视和奖励。
在教学中,王树安一贯主张在加强基础课的同时扩大专业知识面,他为学生开设了多门专业选修课和必修课,如 《作物高产理论与技术》、《作物形态建成》、《作物生理》 等。90年代,他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 《作物栽培学各论 (北方本)》,力求理论与实践结合,已被北方各农业院校选用。
在研究生培养中,王树安重视因材施教,严把质量关,尤其对博士生,他从做人、处事、敬业、求知、创新等多方面提出高标准,严加要求。他在主持博士生读书报告会上,针对研究生中存在的问题语重心长地强调四点: 一是做人堂堂正正、治学博大精深,才是表里如一的博士生; 二是科学要讲认真、勤奋与务实,不容想当然与掺假; 三是在借鉴与追踪中求创新,简单重复将一事无成; 四是工作方法要抢时间、讲高效、戒苟且、忌拖拉。不论科学研究、行政工作、社会活动多么繁忙,王树安从未脱离教学第一线。为了不误课时,他经常从外地出差回来顾不上休息,甚至饿着肚子赶到教室。一上讲台,他就滔滔不绝,妙趣横生,把学生引入佳境。
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王树安还十分关心教师的成长、实验室的建设和教学体制改革。近年,他主持了国家教委 “高等农林院校面向21世纪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教材和课程改革与实践” 重大课题研究,正在组织全国12个高等农业院校的有关人员开展调查研究,计划构建中国这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目标。
抗逆栽培结硕果
在科研工作中,王树安历来重视理论研究与技术研究相结合,紧密联系生产实际,为解决中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重大理论和技术问题孜孜探索。1983年,他参加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与农业开发” 国家攻关项目的课题,主持以河北吴桥、东光两县为基点的龙王河试区综合治理与农业开发工作。他率领北京农业大学的部分教师进驻吴桥县,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当地科技人员的配合下,在范屯乡建立了农业实验站。龙王河地区历史上旱涝碱薄,作物产量很低,农民生活贫困。王树安和其他科技人员一道,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在总结当地农民经验基础上综合分析,根据滨海盐土的碱水和浅层淡水交错区的土壤水盐时空运动变化规律和作物机能适应性特点,提出了以土壤改良和作物抗逆栽培协调并举,发挥工程控制、栽培调节和利用作物机能补偿的多维技术互补效应,实现抗逆增产的技术路线。在小麦抗逆栽培研究中,他和科技人员通过不同时期过量施用氮肥和灌水方法的试验,发现前期肥水过重是造成小麦后期贪青倒伏的根本原因; 在基肥适当、前期肥水控制条件下,拔节后重施氮肥不会引起贪青,反而可起到防止后期早衰、增加穗粒重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前期的一切措施都必须立足于发挥中后期肥水增产作用的论点,并认为促进根系发育,保持后期根系活力是小麦抗逆高产的基础。通过实验总结与系统研究,他们相继提出了以打破犁底层、重施磷肥、中后期追施氮肥、提高后期根系活力和叶片光合效率为主要内容的 “冬小麦抗逆栽培法”和“棉花抗逆增产技术”、“低产土壤改良技术” 等。这些作物抗逆栽培技术和“四维治水时空调节技术”、“软管灌溉技术”等的全面应用,使龙王河试区30万亩盐碱地得到综合治理,示范区粮食增产60%,皮棉产量翻一番。“冬小麦抗逆栽培技术” 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年国务院决定表彰在黄淮海农业开发试点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16位科学家,王树安是其中之一,并受到李鹏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
心血倾注“吨粮田”
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单项作物抗逆增产技术的成功,王树安开始考虑全年两茬作物的高产问题。冬小麦、夏玉米两茬平播是龙王河试区粮田主要种植方式。相对来说,冬小麦在光合生理上是C3作物,生长在多风干旱的条件下,且后期高温逼熟; 玉米是C4作物,生长在高温多雨季节,灌浆在秋高气爽的时段,因而夏玉米的增产潜力比小麦大。然而长期以来,当地夏玉米产量仅与小麦相近,有时还低于小麦。通过调查分析,王树安等认为这主要是 “重夏轻秋” 的传统观念所致。为保证小麦生产,当地特别强调小麦适时播种,所谓适时,传统的观念是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一定要在秋分时节抢种小麦。从收麦到种麦,有多少时间给玉米就长多少时间,因此,夏玉米只能种植生育期很短的早熟品种,甚至不惜对玉米 “砍青”,抢种适时麦,严重限制了玉米产量潜力的发挥。针对这一主要问题,王树安从全年均衡增产的角度出发,提出 “小麦让路,解放玉米,实现退一进二” 的新思路,即把小麦播期推迟10~15天,让出250~300℃有效积温给夏玉米,夏玉米改早熟品种为中晚熟品种,充分发挥玉米的后期增产潜力,并研究晚播小麦增产技术,达到全年小麦、玉米双高产。王树安认为,实施这一战略性转变,通过综合配套技术的运作,在总热量并不十分充裕的黄淮海平原地区实现亩产吨粮是完全可能的。1986年,他带领科技人员正式开始了 “小麦—玉米两茬平播亩产吨粮技术体系” 的攻关研究。
在中低肥力土壤上实现亩产吨粮指标,其技术难度是相当大的。王树安进一步提出要应用系统论观点,把周年两茬粮食生产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研究系统中的作物、气候、措施之间的关系,资源统一运筹、作物合理搭配、技术综合优化,才能充分利用资源,使有限的生产条件发挥更大的作用。“退一进二” 的总体决策也要具体化、指标化,应主攻晚播小麦亩产400千克、夏玉米亩产600千克的全年一体化高产配套技术。针对晚播麦的生育特点,王树安及其课题组人员采用 “大群体、小个体、高经济系数” 的高产途径,通过增加基本苗确保穗数、通过改进播种质量、施足磷肥、春季晚用肥水、控制营养体、促进穗发育的一系列措施,确保晚播不晚抽穗、稳定千粒重、高产不倒伏,从而实现亩产400千克。夏玉米则采取“一密四晚”栽培法,即改过去的窄行稀植为宽行密植,运用中晚熟品种、晚定苗 (减少弱株率)、晚追肥 (大喇叭口期追肥)、晚收获等措施,使亩产达600千克以上。1987至1988年,在140亩中低肥力土壤上获得了亩产吨粮的记录,1988至1989年,建成3 000亩吨粮田,并经农业部组织的专家组测产验收。“吨粮田” 技术至此趋向成熟并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专家们评定该技术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重要突破,在黄淮海平原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这顶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吨粮田” 的成功,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重视,全国各地也纷纷掀起了吨粮田建设的热潮。
面对全国吨粮田建设蓬勃发展的态势,王树安及时冷静地提出要因地制宜,切不可一哄而起、不顾客观条件和科学要求盲目推广吨粮田技术。1990年他在北方吨粮田技术高级研修班上强调,要实现吨粮田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必须建立起吨粮田的科学标准,对所需的各项条件和适用范围进行科学论证,要建立系统的田间档案,并在技术配套上下功夫,而且要有严格的验收制度,也就是说吨粮田技术推广应纳入科学化管理轨道。为促进全国吨粮田建设的健康发展,王树安受农业部委托主持全国吨粮田定位建档追踪研究。他在全国不同生态区选择已稳定或接近年亩产吨粮的中、高产地区建立14个位点,其地理位置横跨5个气候带,代表着水田、旱地类型约2.64亿亩,覆盖面积达7.8亿亩耕地,占全国耕地的48%,由全国11个省 (市) 的8个农业科学院所、5个农业校系共同参加这个课题的实施。3年的系统观测研究明确了中国各地区各类型吨粮田的产量现状及综合效益,阐明了实现吨粮的必需条件及指标,提出了达到吨粮的途径及配套技术体系; 论证了吨粮田增产的农艺原理与技术路线,指出了发展吨粮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编制了发展吨粮田规划及措施。这项大规模的研究工程不仅取得了直接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节水小麦谱新篇
在推广吨粮田技术的过程中,王树安也看到了华北地区粮食生产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不足。全年亩产吨粮需要灌水300米3,而河北省平均每亩耕地只占有水资源量167米3,沧州地区平均每亩耕地占有水资源量112.6米3。尽管吨粮田的水分生产率要比一般高产田提高60%以上,但从长远持续发展看,必须解决高产与缺水的矛盾。1990年,王树安和兰林旺率领研究人员又开始了比吨粮田技术每亩节省灌溉水100米3的 “节水型吨粮田技术” 研究,主攻目标是小麦节水高产技术,因为北方小麦生长在一年中最干旱的季节,麦田用水占农业总用水量的70%,具有较大的节水潜力。
麦田耗水由降水、灌溉水和土壤水三部分组成。一般麦田春季灌水3次,灌溉水几乎占总耗水的一半。王树安及其课题组人员分析了这一传统灌溉制度的弊端,认为大量消耗灌溉水的结果是使小麦生长期间腾出的土壤库容小,2米土体容不下麦收后雨季大量降水,每年约有80~120毫米降水入渗深层,进入地下水或径流丢失,这既是水资源的浪费,又造成土壤氮的流失和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如果把土壤有效水的利用率提高,则汛期降水便可全部保持在2米土体中,做到 “伏雨春用” 以节省春季灌溉用水。因此,王树安等提出以消耗土壤水为主的新观念,以此为突破口,提高水分利用率,从节水和高产出发,对土壤类型、土壤肥力以及施肥、灌水、品种、播期、密度等技术进行了全面的适应性研究。通过5年的努力,形成了 “发挥小麦深层根系功能和2米土体的贮水潜能,以利用土壤水为主,关键时期补充灌溉水为辅,通过技术补偿实现节水高产相统一” 的总体技术路线和由八项关键性补偿技术组成的节水高产技术体系,即①通过底墒水调整土壤贮水; ②适当晚播减少前期耗水量,及前期上层土壤水分不足对穗数的不利影响; ③增加基本苗; ④增加基肥中氮素比重,提高前期生长势来补偿; ⑤集中施用磷肥 (全年磷肥集中给小麦),促发深层根群,以提高土壤深层水分利用率; ⑥增大前、中期吸磷强度,缓解后期磷的供需矛盾; ⑦把补充灌水时间推迟到拔节至孕穗期,以求穗数、粒数、粒重兼顾; ⑧选用早熟、多花、中粒型耐旱品种以全面适应上层土壤水分亏缺的条件。在综合技术的补偿作用下,实现了春灌一水亩产达400千克,比现行麦田灌溉制度每亩节水100米3,水分生产效率达1.1千克/(毫米·亩),使节水、高产相统一。该技术不需增加投资,可操作性强,河北省决定在全省推广,并名为 “吴桥模式”,到1997年已推广250余万亩。该技术也已被列为 “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项目推广计划。1998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产之路再攀登
针对中国人多地少、人增地减、资金不足、资源有限的国情,多年来王树安每到一处总是强调要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抓住高产农田不放松、抓住高产高效的方向不动摇。他结合吨粮田实践,阐明高产与高效同步的可能性,在综合技术的作用下 “报酬递增”是可以实现的。不断总结与探索高产途径和技术成为他始终坚持的科研方向。
在长期的作物高产探索中,王树安日益感受到理论研究的重要性,要用理论指导实践。80年代以来,国内外围绕作物产量形成生理基础的研究十分活跃,特别是源库理论深入发展,源库关系调控机理已经在群体、个体、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开展了探索。王树安敏锐地意识到产量形成理论研究正在孕育新的突破,而理论的突破将带来作物高产技术的新变革。他鼓励博士生和研究人员要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开拓前进。他是 “八五”国家攀登计划项目 “主要农作物高产高效抗逆生理基础研究” 的倡议人之一,并在该项目中主持 “高产条件下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规律与调控机理”研究课题,重点研究作物产量源库生理与调控机制。几年来,他们围绕如何提高源器官质量、减少库器官退化、实现源库高性能协调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并在玉米不同自交系和杂交种源性能特征、小麦和玉米花粒退化机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已先后在 《作物学报》和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上等发表十几篇论文。
在源库生理研究的基础上,王树安正带领科技人员开展作物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的攀登。他和众多有识科学家一样,认为未来中国能够自己养活自己,21世纪16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从现在开始抓紧研究对策,一方面要继续改造中低产田,大力发展吨粮田,另一方面要组织科技力量开展高产农田超高产研究,探索一熟年亩产1 000千克,两熟年亩产1 500千克,三熟年亩产1 800~2 000千克的作物超高产科学工程,为未来做好科技储备。
“马扎教授”奔波忙
在繁忙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余,王树安每年都要抽出时间到各地农村传播科技知识、推广技术成果。早在1974年,他就主动走出校门,来到河北省晋县和石家庄地区从事小麦丰产技术指导,深得当地干部和群众的好评,当地农民称他为 “小麦王”。80年代初以来,他以河北省吴桥县作为研究和推广的基点,长期深入农村开展技术指导工作。在小麦生产管理的各关键时节,他亲自为群众授课,每次全县来听课的有数百人,县长、县委书记都听过他的课,许多村、乡的广播嗽叭反复播放他的讲课录音。他还经常到田间地头和农民交谈,手把手指导农民科学种田。他常年在北京和吴桥两地往返奔波,吴桥是京沪线上的一个小站,他从吴桥回北京常常只能买到无座车票,一站就是六七个小时。有一次他有事要乘夜里23时的火车返京,县科委主任留不住他,只好送给他一个简易的小 “马扎”。从此,他经常提着马扎上车,提着马扎下车,当地农民称他为 “马扎教授”。他到吴桥,走到哪都有老乡和他打招呼,和他谈庄稼,吴桥人对他太熟悉了,就连小学生看到他也会嚷嚷 “王教授来了,马扎教授来了”。
王树安是农业部小麦专家顾问组成员,河北省许多县、市聘他为科技顾问,他的足迹遍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山西等省,他以满腔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到各地讲学、考察、分析和指导,解决当地生产实际问题。对各地出现的高产典型,他总要亲赴现场,认真学习,吸收经验。
近水楼台先得月。王树安特别关心北京郊区的农业生产,并为京郊粮食生产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70年代初,他参加的由蔡旭教授指导的小麦高产技术研究小组,在北京郊区马连洼首次获得小麦亩产千斤的纪录。从80年代起,他被北京市政府聘为小麦技术顾问,每年在生长季节进行现场指导,在冬季经常为基层技术干部讲课。90年代初,他和有关单位共同主持开展了京郊吨粮田技术研究,经3年努力,在顺义县取得了 “北纬40°机械化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亩产吨粮技术”成果,并获北京市和农业部科技进步奖。近年来,为挖掘京郊粮食生产潜力,他又主持了 “北京机械化条件下全年高产高效技术体系”研究,正在探索冬小麦—移栽夏玉米的超吨粮技术途径,受到各方面重视。
王树安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农业科教和生产事业上,常年累月奔波,节假日也很少休息。他曾患过胃病、肝炎、脑血栓,但精神乐观,工作不间断。他常说: “我已快70岁了,还有许多设想没有实现,必须抓紧时间。”他的忘我工作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他的学生、同事和所有接触过他、熟悉他的人。
1996年,河北省沧州市人民政府为感谢王树安及其合作者对沧州农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在中国农业大学校园内树立“沧州铁狮” 一座,铭文如下:
公元一九八三年,沧州所辖吴桥、东光两县龙王河流域,列入国家攻关试区。中国农业大学王树安、兰林旺、程序教授,舍安逸、别亲情,先后率师生赴试区主持攻关。他们冒暑寒,入田间,苦苦探求; 居陋室,食素餐,孜孜细研。十五载披星戴月,十五载栉风沐雨,十五载岁月蚀人,十五载矢志不移。心血终结硕果: 吨粮田、节水麦、开心棉、四维治水、软管灌溉等二十余项重大科技攻关获得成功,多项获国家及省、部科技进步奖,在全国推广。昔日盐碱荒滩已成为林茂粮丰、五业发达的富饶之乡。鉴于此,国家及省、部领导亲临试区视察,给予高度评价。鉴于此,沧州人民感激至极,敬赠石雕沧州铁狮一座,以志永念。
简 历
1929年7月7日 生于安徽省蚌埠市。
1937—1943年 在蚌埠市读私塾和小学。
1943—1949年 在蚌埠市崇正中学学习。
1949—1953年 在南京大学农学院农学系学习。
1953—1956年 在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学习 (研究生)。
1956年至今 在北京农业大学 (现中国农业大学) 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曾任教研室主任,农学系主任; 1990年评为博士生导师。
主 要 论 着
1 王树安.采取科学措施改造低、中产田.人民日报,1982-03-04 (3)
2 王树安,刘兴海.粒用苋营养品质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5 (3): 21~23
3 王树安,刘兴海.冬小麦抗逆栽培技术原理的研究: I.打破犁底层对小麦根系发育和抗逆性的影响.华北农学报,1986(2):1~5
4 王树安,陈国平,恽友兰.进一步发展京郊粮食生产战略决策的建议——论京郊平原的第五次种植制度改革.北京农业科学,1989(4):1~4
5 王树安,兰林旺 .从吴桥看 “吨粮田” 推广的可行性.农民日报,1991-01-07(3)
6 刘巽浩,王树安.高产高效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方向: 谈高产并不一定低效.人民日报,1991-02-01 (3)
7 王树安.吨粮田技术.北京: 农业出版社,1991
8 王树安,兰林旺.我国的吨粮田建设与发展.吨粮田经济效益研究.北京: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
9 王纪华,王树安.不同粒重小麦的源性状研究.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2(8):10~14
10 Wang Shu-an. Intensific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rop produ-ctive system,i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1993
11 王树安,王纪华.杂种小麦源库基本特性研究.作物学报,1994 (4):18~22
12 王志敏,王树安.小麦茎秆贮藏物质积累与再运转.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4 (4): 16~20
13 王树安. 中国吨粮田建设.北京: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
14 王树安.作物栽培学各论 (北方本)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15 赵明,王树安.作物产量研究的 “三合结构”模式.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5 (4): 30~35
16 王树安,王纪华,王志敏.玉米、小麦花粒发育与穗粒数调控研究.见: 第五届全国作物栽培生理学术会论文集,1995
17 王志敏,王树安.小麦幼穗器官中蔗糖降解酶的活性与分布.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5 (2): 15~19
18 王树安,兰林旺.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报告.见: 小麦节水高产技术研究.北京: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
19 王纪华,王树安.玉米籽粒发育的调控研究.Ⅲ.组织培养条件下的化学调控机理探讨.作物学报,1996 (2): 28~32
20 王纪华,王树安.玉米籽粒发育的调控研究.Ⅰ.不同基因型玉米籽粒发育特点及其生理生化基础.中国农业科学,1996 (3): 17~21
21 王志敏,王树安.小麦穗粒数的调节.Ⅰ.开花前穗发育过程中的果聚糖代谢.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6 (5): 15~19
22 王志敏,王树安,苏宝林.小麦穗粒数的调节.Ⅱ.开花前遮光对穗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华北农学报,1997 (4): 11~16
23 王志敏,王树安.试论农田作物栽培系统.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7 (4):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