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王连铮(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77 评论:0

1930—


王连铮,农学家,大豆遗传育种学家。主持或共同主持育成黑农16、34、35等高产高蛋白大豆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考察、收集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并开展有关研究,探索大豆生物技术研究,初步建立大豆遗传转化的载体和受体系统; 在发展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和科技事业上作出了贡献。
王连铮,1930年10月 15 日出生在辽宁省海城县腾鳌镇。他的童年和小学时期都是在这个依山傍水的小镇度过的,小镇周围有广阔的田地,农民们在地里种着各种各样的禾苗和蔬菜。每年春季他都要随祖母一起给自家的果树松土、施肥、灌水、剪枝,这使他不仅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也初步认识了农民劳作的艰辛,为以后立志学农和从事农业埋下了种子。1943年他在腾鳌镇念完小学,便考上鞍山市工科国民高等学校读书,那时他的父亲在鞍山市开办一家小型玉米面加工厂。这一时期日本侵略军在东北实行血腥统治和残酷压迫,人民饱受屈辱与苦难。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东北回归祖国怀抱,王连铮内心充满了喜悦,从此彻底结束了亡国奴的生活,并为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1946年5月王连铮进入沈阳中学进修班,1947年2月考入沈阳市东北中山中学高中部,他勤奋好学,每天清晨天没亮就起床,刻苦背诵如笛福的 《鲁滨逊漂流记》、莎士比亚的 《威尼斯商人》等英文名着,对自己的学业有着一番计划安排。然而,席卷全国的爱国青年学生反内战、反饥饿运动如火如荼,点燃了每一个中华儿女赤诚的心,王连铮决然参加了中山中学的罢课、游行示威,有一次还进行一天的绝食。自此,他更加认清国民党统治的黑暗与腐败,在思想上开始倾向进步。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王连铮遂于当年12月报考东北工业高级职业学校和沈阳农学院,均被录取,他选择了沈阳农学院。一个月后,该校迁往哈尔滨市并改为东北农学院,从此,他开始系统接受马列主义思想教育、党史教育和各种专业课的学习,1949年9月17日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5年半的学习期间,他系统学习农学专业的31门功课,并主攻俄语,取得优异成绩; 同时还积极参加学校的社会活动,先后担任了系学生会主席、院学生会福利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和院学生会副主席。1954年5月从东北农学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央林业部调查设计局工作,曾作为林业部实习考察组的俄文翻译赴苏联考察。
1957年5月王连铮主动要求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被分配到育种系,先后从事小麦和马铃薯等育种研究。他刻苦钻研,善于合作,经常深入田间观察记载、授粉杂交等,并通过引种鉴定和比较试验,同李景华、滕宗璠等共同筛选出白头翁(Anemone)、波兰1号 (Epoka) 和米拉 (Mira) 等优良马铃薯品种,1959年开始在黑龙江省推广应用,其中米拉已在全国推广3 000多万亩。他还参与了 “克新1号” 的杂交和选育工作,该品种是20世纪70至90年代许多省区马铃薯的主栽品种,推广面积达5 000多万亩,1987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1960年1月王连铮考取了留苏研究生,同年10月,婚后不久在夫人李淑贞支持下赴苏联莫斯科农学院学习,留苏期间先通过研究生考试,后改为进修,主修农作物遗传和育种。
1962年10月从苏联回国后至1987年11月,他一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从事大豆研究,先后担任生物物理研究室副主任、作物育种所负责人、大豆研究所所长、农科院副院长和院长。1983年2月他出任黑龙江省副省长,同时兼任黑龙江省农科院院长至1987年12月,在此期间,他主持或共同主持选育出黑农10、11、16、24、26、34和35号大豆优良品种,并主持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搜集与研究工作。1981至1989年在主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资助的 “加强大豆科学研究以促进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发展” 项目时,他积极倡导选育推广新品种、增施肥料、缩垄增行、化学除草、精耕细管、防治病虫等农业技术,以及聘请国外专家、培训人才、增添设备等配套措施,使全省大豆总产增加83.0%,单产提高29.3%,对促进黑龙江省及全国大豆生产起了积极作用。1987年12月他调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一年后改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兼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1991年5月农业部任期满后又回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主持院务工作,直至1994年11月。其间,于1991年起他担任了中国科协副主席的职务,积极参加农口有关学会的工作和国际交流活动。王连铮在繁忙工作中始终坚持专业课题研究,并培养了3名硕士、3名博士和1名博士后。共发表论文、着作120多篇(部),译文50多万字。他与王金陵先生共同主编的 《大豆遗传育种学》 (科学出版社,1992) 是国内具有权威性的专着,受到同行的好评; 他与美国魏特威尔及余友泰、孙颔合着 《温饱十亿人》 (他用英文写了八章) (Feeding a Billion.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USA) (1987),先后在美国、中国和日本出版。
王连铮在国际上亦有很大的影响,他是美国密执安大学名誉校友 (1982),苏联 (1988)、俄罗斯 (1992)、印度农业科学院(1994) 外籍院士,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理事 (1988—1991),亚太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理事会常务理事 (1991—1995),英国国际农业生物科学中心理事会理事 (1994—1997)。1993—1994年他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为顾问到印度尼西亚、越南、孟加拉调查了解大豆科研和生产情况,曾多次做学术报告,并提出在亚洲发展大豆生产和科研的建议,受到了有关国家的重视。1994年他在第五届世界大豆研究会议上系统分析了世界大豆科研、生产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1998年9月,他与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Greenwood教授共同主持了在北京召开的亚太地区农业持续发展高级研讨会,并在会上做了学术报告,有力地推动了这一地区各国的交流合作。1997年他还担任了美国 《作物生产》 杂志的编辑。
在国内他曾担任黑龙江省原子能农学会理事长,黑龙江省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植物栽培遗传育种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四届、五届副主任 (常委委员),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学会第五、六届副会长,中国作物学会第四届副理事长、第五届理事长,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现任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农学会第七届副会长,中国种子协会第二届理事长,中国作物学会第六届理事长兼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

育成黑农16、26、35、34等系列大豆品种,并在育种方法上有所创新


中国是栽培大豆的起源地,黑龙江省是中国大豆的主要产区,大豆生产占全国的35%,出口量占全国的80%~90%。王连铮在黑龙江省工作了30年,主要精力就花在大豆的遗传改良和栽培技术研究上。1962至1966年,他曾对大豆和玉米营养生理进行过研究,明确了大豆在肥力低的条件下施氮肥效果好,在肥力高的条件下施磷肥效果好,施硫酸铵比对照增产显着,且优于等量氮的硝酸铵和硝酸钠; 发现玉米红 (紫) 苗产生的原因是生理上缺乏速效磷氮,施用速效磷氮可防止出现红苗,并增产27%。这些结论已分别为 《大豆生理》 (1981) 和 《玉米栽培生理学》 (1984) 所引用。
在大豆的育种理论与方法方面,他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他提出适当降低株高以解决倒伏问题的四种改良途径: ①利用无限结荚习性大豆与有限结荚习性品种杂交; ②有限结荚习性品种之间杂交; ③用60钴处理有限结荚习性品种; ④从农家品种筛选矮秆及半矮秆材料。他采用增加组合数量、加大优良组合群体、在不同肥力水平下鉴定后代和辐射后代材料等做法,对提高选择效率都有明显效果。他强调,选育高产、高蛋白大豆品种,要选择优点多、性状可以互补的亲本进行杂交; 选择无限结荚习性品种和有限结荚习性品种杂交其后代遗传多样性丰富,性状分离大,有利于选择。黑农35和黑农34两个大豆品种的育成,较好地解决了高产与高蛋白的矛盾,就是很好的例证。对杂交后代宜加大F2群体,一个优良组合要种植万株以上,使下年的株行有百个以上可资比较和继续选择。在选择抗倒伏性和丰产性时,应将杂交后代连续多代在高肥水下进行鉴定。他与王彬如共同主持选育的黑农16大豆品种系利用60钴辐射处理五顶珠×荆山朴杂交的F2,再从其后代中选择育成。此品种是70年代黑龙江省中南部的主栽品种,比对照增产13%,累计推广面积达1 000多万亩,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他们主持育成的黑农26,是利用60钴辐射处理创造的秆强、荚多、早熟突变系哈63-2294为母本,与晚熟、秆弱但高产的吉林小金黄1号为父本杂交育成,1970年在不同肥力条件下鉴定均表现优良,经产量试验表现突出,适于机械化栽培,小面积亩产达250千克,1975年由黑龙江省审定推广,1984年被认定为国家推广品种,累计推广3 000多万亩,1984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970年,他以黑农16为母本,以地理远缘的高蛋白、秆强、高产、晚熟的日本品种十胜长叶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对后代高肥水鉴定和多次个体选择后育成了高产、高蛋白大豆品种黑农35和黑农34。黑农35株型收敛,系主茎型、亚有限结荚习性,节间短、结荚密、叶片上举,通风透光好,结荚部位高适于机械化栽培,秆强、抗倒伏,增产潜力大,且具有抗旱性较强、病毒病轻、抗灰斑病的特点。经连续5年分析,其籽粒蛋白质含量为45.2%。1990—1991年黑龙江省高寒地区大豆高产栽培示范,黑农35两年在海伦县60 121亩土地上获得了平均亩产214.5千克的高产记录。该品种已分别于1991、1995和1996年通过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全国品种审定,目前,已累计推广1 265万亩,并向日本出口11.92万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是王连铮在大豆育种上取得的又一突出成果,1994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1年以来他带领的课题组,在“黄淮海地区大豆育种和良种繁殖”研究中已培育出100多个新品系,其中不乏增产15%~30%的优系,正分别参加9个省市区的产量试验鉴定中。

主持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考察 进行特性鉴定与分类研究


中国的野生大豆资源分布极其广泛。野生大豆染色体数目与栽培大豆相同,相互杂交可育,后代结实正常,是改良大豆很有潜力的近缘种。1979年王连铮参加了全国野生大豆资源考察与搜集工作,并主持和组织了黑龙江省有关科研单位20多人开展本省的考察和研究,明确了中国野生大豆生长的东部和北部界限。3年内共搜集到本省野生和半野生大豆576份,其中蛋白质
含量在48%以上的有45份,蛋白质含量在52%以上的有4份,是品质改良的优异来源。经过多年对大豆籽粒的化学成分分析,王连铮等发现野生大豆蛋白质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低、亚麻酸含量高,而栽培大豆与此相反,半野生大豆则介于两者之间。这种差异应是不同进化程度的反映,所以大豆籽粒生化组成可以作为研究大豆进化程度的依据之一。
王连铮对于野生大豆的分类也有一些新的看法,他认为半野生种 (Glycine gracilis) 不宜作为独立种,应定为变种。1927年Б.В.Скворцов将菜豆地中夹杂的百粒重在4.4克的大豆定为独立种Glycine gracilis Skv.。王连铮等认为这一定名不妥,其主要原因是: 物种是分类中比较稳定的单位,不同种常存在生殖隔离,种间性状界限明显,而Glycine gracilis与野生种容易杂交,没有生殖隔离问题,性状差异不明显,多杂生在小豆、菜豆地中,没有大的群落分布,因此将其作为野生大豆的变种为好,即Glycine soja var. gracilis (Skv.) L.Z.Wang。王金陵教授等也赞成这种意见。
野生大豆作为一个独立种,其内部如何分类也存在不同意见 。Б.В.Скворцов (1927) 和В.Б.Енкен (1959) 将野生大豆分为两个或四个变种。王连铮等经过考察并和植物分类学家周以良教授等多次研讨认为,这些变种都不够稳定,作为变型较为妥当,因此按叶型将野生大豆分为以下4个变型: (1) 狭叶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f.lanceolata,(2) 短叶野生大豆f.brevifolia(Kom.et Alis) L.Z.Wang,(3) 线叶野生大豆f.linearifoliaL.Z.Wang,(4) 宽叶野生大豆 (新组合变型) Glycine sojaf.ovata (Skv.) L.Z.Wang。因为野生大豆叶型性状明显,按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区分。这次全国野生大豆资源的考察与搜集,为深化中国大豆生态学、品质化学、遗传育种以及起源、进化等方面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丰富了大豆基因库,特别是在野生大豆中除发现某些蛋白质含量极高的变型外,还发现一批高抗孢囊线虫病的材料。黑龙江省农科院已利用半野生类型的熊岳小黄豆育成了黑农小粒豆1号,经审定已推广,并出口到日本;同时鉴定出半野生大豆——应县小黑豆为高抗孢囊线虫病的种质,已在育种中广泛利用。

追踪科学前沿 开展大豆基因工程研究


植物基因工程使基因转移突破了传统的分类界限,并从表型选择深入到基因型选择,而不受环境和显隐性的干扰,这是常规育种梦寐以求的新境界。王连铮较早地认识到这一新兴技术的重要性,在当时能否通过农杆菌介导实现大豆基因转移的问题尚未明确时就开始进行试验并于1982年报道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1980至1985年他主持开展了大豆基因型致瘤及基因转移的研究,筛选出易致瘤品种94个,并获得无菌愈伤组织,经检测,其中有含胭脂碱的,证明Ti质粒作为载体已将胭脂碱基因转移到大豆基因组,得到了整合和表达,而且经过63代继代培养仍能表达,说明已稳定保留在大豆基因组。该项研究1984年获黑龙江省政府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他在主持不同农杆菌菌系对大豆不同基因型致瘤反映的研究中,从15个农杆菌系中筛选出4个致瘤好的菌系,从2 765份大豆品种资源中鉴定出858份好的受体材料,初步建立了大豆基因工程的载体和受体系统以及大豆体细胞实验系统和外源DNA提取导入的一套实验技术。该项研究于1991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现在,他正积极进行大豆抗食心虫和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研究。因为大豆再生极为困难,他通过几年试验,目前已明确了一些基因型如黑农35、鲁豆10、泗豆11和吉林13等容易再生,并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黑农35、黑农37和合丰35栽培大豆品种中。同时正在构建既抗除草剂又抗食心虫的质粒,以便转入到栽培大豆品种中去。

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农业发展


在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期间,王连铮对全省如何实现粮食稳产高产问题曾指出: “推广早熟抗灾和高产品种,提高种子纯度,重视有机肥和改进化肥施用法,及时防病、治虫、灭草,适当扩大水稻、玉米面积等措施,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这一思路受到黑龙江省委的高度重视并决定付诸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他认真听取各级干部和广大科技人员的意见,精心组织了全省范围几大作物的科技攻关,带动各地市县搞攻关田,推动低产变高产,使全省粮食总产量有3年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他多次到三江平原作调查研究,与省、地、县领导研讨开发三江平原的大计。王连铮提出 “挡住外水,排出内水,以稻治涝,因地制宜” 的治理方针,并于1984至1986年修建了同抚大堤,拦住黑龙江水进入三江地区防止淹没已垦土地; 1986至1987年确定了修建浓江鸭绿河和七星河工程,疏浚河道,清淤排水,解除了原有400万~500万亩农田受涝灾的威胁,当年开垦新荒地300万亩。在上述水利工程和治理三江平原的决策中王连铮起了关键性作用。如今,这片土地正在为全省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新贡献。王连铮十分重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国内试验的工作,引进和推广日本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并聘请日本专家原正示教授在全省和全国培训班上讲课和做试验示范,就是一个例子。这项工作在黑龙江省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目前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已在全国推广了2亿多亩面积。王连铮在担任副省长的5年时间里,由于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经过上下各方的努力,全省粮食总产于1983年在历史上第一次突破150亿千克大关,达154.9亿千克;1986年达177.6亿千克,连续上了两个台阶。
1987年底王连铮调北京后,工作任务是面向全国的农业和农业科学。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发展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增加粮食和棉花生产、控制棉铃虫为害、科技兴农、科技扶贫等重要建议,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其中有8份报告被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有5份报告以参阅文件形式转发各地。如关于棉铃虫综合防治问题的建议,李鹏总理收到报告后当即批示陈俊生国务委员召开会议研究和落实。在国家“八五计划”开始前,他主动走访国家有关部委汇报农口情况,为农作物杂种优势、国家良种工程等农业科学研究积极争取了项目。在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的7年时间里,他深入院属各研究所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在上级支持和全院职工努力下有10个研究所新建了试验楼、部分研究所扩建了实验室和中试车间,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在他任职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共获得494项科研成果(平均每年70项),其中52项获国家级奖;1994年中国农科院获得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的称号。

深入实际 勤于奉献


王连铮无论是在农业战线从事科研工作还是担任领导职务,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务实和奉献。每次工作变动,他都服从组织需要,并且干一行就钻一行、爱一行。1954年他作为品学兼优的高才生分配到北京工作,在这里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但在向科学进军的鼓舞下,他主动要求到黑龙江省农科所充实基层科技力量。1957年9月他刚调到哈尔滨不久,松花江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特大洪峰,市区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他毫不犹豫地积极投身到防洪斗争中,并获得了市防汛模范光荣称号。1970年3月,组织决定让他从小麦、马铃薯育种以及大豆生理研究转做大豆育种工作,当时距春播只有一个多月,他充分利用这个短暂时间,虚心向老专家和同行请教,面对一万多份试验材料,连续每天夜里3点多钟起床加班做准备,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当年的播种工作。他的这种敬业实干精神,使他很快熟悉并进入该专业领域中。“文化大革命” 期间,因他曾留学苏联被打成 “苏修特务”,正常的研究工作受到冲击,但他始终不忘科研,即便在受到批判的时候仍坚持详细观察田间试验材料,深入农村地头查看不同品种在生产上的表现。回本单位后,虽然 “靠边站”,但他没有任何抱怨,凭着对党的无比忠诚和坚强的信念,一心扑到科研工作上。在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期间,他深入到所有的69个市、县和农场进行调查研究,认真了解农业生产情况,为果断决策打下坚实基础。
1987年底他调到北京工作后,总是利用每一次出差机会,详细了解农村生产工作情况,积极帮助当地了解信息,拓宽思路,指导工作,并将了解到的情况写成调研报告向上级反映,为决策部门提供建议。现在,尽管他的科研和社会工作十分繁忙,他仍精力充沛地活跃在实验室和试验地进行大豆育种、大豆基因工程研究和各种学术活动中,为中国农业科学和生产的发展默默地奉献。

简 历


1930年10月15日 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腾鳌镇。
1948—1954年 在东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
1954—1957年 在林业部调查设计局工作。
1957—1960年 在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系工作。
1960年1月—1960年10月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
1960年10月—1962年10月 在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学习。
1962—1969年 任黑龙江省农科院生物室副主任。
1970—1987年 在黑龙江省农科院任大豆研究所所长,作物育种所所长,研究员 (1983),黑龙江省农科院副院长,院长。
1983—1987年 任黑龙江省副省长,常务副省长。
1987—1994年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兼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
1988—1991年5月 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
1991年至今 任中国科协副主席。
1995年至今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主 要 论 着


1 王连铮等.大豆氮磷营养的初步研究.植物生理学通讯,1966 (5):33~41
2 翁秀英,王彬如,王连铮等.大豆辐射育种的研究.遗传学报,1974,1 (2):157~169
3 王连铮,商绍刚.氮磷营养对大豆生长发育以及氮素累积的影响.中国油料,1979(2):48~54
4 王连铮等.大豆的氮磷营养试验报告.中国农业科学,1980(1):61~69
5 王连铮等.大豆高产品种选育的研究.黑龙江农业科学,1980(1):11~17
6 王连铮等.黑龙江省野生大豆的观察研究. 中国油料,1980(3)
7 王彬如,王连铮等. “黑农26”大豆品种选育推广的研究.大豆科学,1982,1 (2):149~156
8 王连铮等.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报告及观察研究.植物研究,1983,3 (3):116~130
9 王连铮,尹光初,邵启全等.大豆致瘤及基因转移.中国科学 (B辑),1984 (2):137~142
10 蒋兴村,邵启全,王连铮等.含T-DNA大豆细胞系的建立.中国科学(B辑),1985 (11):1 004~1 008
11 Wang Lianzheng et al. T-DNA transfer in soybean.Proceedinge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ybean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CroppingSystems. revised edition,Tsukuba,Japan.1996,165~170
12 王连铮,尹光初,邵启全.大豆基因工程的受体系统 (1989年出版英文版) .哈尔滨: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99
13 隋德志,王连铮,尹光初.大豆幼胚培养经体细胞胚再生植株.科学通报,1987 (21):1 679
14 Wang Lianzheng. Feeding a Billion.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王连铮写了八章).1987,1989年出版中文版,1989年在东京出版日文版
15 王连铮.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如何实现高产稳产的问题.中国农业科学,1989,22 (1):1~5
16 王连铮,王金陵.大豆遗传育种学.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2
17 王连铮.我国大豆生产的现状及如何提高产量的问题.大豆通报,1993 (1):4~8
18 王连铮.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1~176
19 肖文言,王连铮.大豆幼荚子叶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作物学报,1994,22 (6):665~670
20 王连铮,胡立成.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35的选育及大豆矮化育种等问题.中国农业科学,1995,28 (5): 38~45
21 Wang Lianzheng.Soybean breeding using nuclear techniques. In “PlantMutation Breeding in Asia”,China Agricultural Pres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1996,89~102
22 Wang Lianzheng.Soybean breeding for high yielding and high protein co-ntent.In “Seed Industry and Agrucultural Development”,China Agricu-lture Press,Beijing.1997,159~167
23 Lianzheng Wang.Soybean:A world-wide crop. In Proceedings of WorldSoybean Research Conference V.edit.Banpot Napompeth,Kasetsart Uni-versity Press,Bangkok.Thailand.1997,517~520
24 王连铮,叶兴国等.黑龙江省及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的遗传改进.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8,20(4):20~25
25 Wang Lianzheng.Crop productiv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Crop Sciences. Recent advances,edit. Amarjit S.Basra. The Food Pro-ducts Press,New York. London. 1998,301~308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14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