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
王恒立,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主持或合作主持育成华北187、石家庄52、54、徐州8号、北京8号和 “丰抗号” 系列冬小麦品种20余个,在生产上广为种植;在全国协作攻关中倡导育种材料交流和穿梭育种; 在北部冬麦区开拓矮化育种,为发展中国小麦生产和育种事业作出了贡献。王恒立,1919年7月12日生于江苏省镇江市的一个小康家庭。父亲是职员,善经营; 母亲善良能干,有文化,懂中医,几个舅父均为秀才。他排行第七,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备受双亲宠爱,但他心里早就料到,将来照顾家庭的重担迟早要落到自己肩上。所以他从小读书就十分勤奋,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由于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较早、较多,王恒立的中文基础水平较高。
1934年王恒立随父到上海,入育才中学就读,1936年转浦东中学。这二所学校均为美国教会所办,学习生活比较安定。1937年 “七七” 事变后,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扩展和许多学校的西迁,1938年秋王恒立转至四川万县金陵中学继续上课,1939年考入永川第三中山中学学习。这时国家经济败落,人们流离失所,王恒立家境日见困难,仅靠当时在邮政汇业局工作的大姐资助,才得以完成中学学业。
1940年王恒立考入成都金陵大学农艺系。应该说他选择学农并无特殊的考虑,只是觉得该校是当时西迁的着名学府之一,将来找工作可能容易些,而且招生季节正好和中学毕业时间衔接。然而,就是这一选择使他与农业结下了终生之缘。1944年春,王恒立以优异成绩在金陵大学农学院结业,获“斐陶斐”荣誉奖,并留校做李景均教授的助教,直到1948年秋赴美国深造为止。李景均当时讲授生物统计学,在成都颇负盛名,王恒立后来赴美进修生物统计学和这一时期的工作有密切关系。
大学毕业后,为进一步充实自己,王恒立一直考虑争取去美留学的机会,但由于经济拮据而作罢。1948年,由于向亲友求借到十两黄金,才能办理自费留美手续,并进入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院攻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在美期间,他一边读书,一边做家庭临时工,每天搞卫生、做饭、打扫庭院,借此解决食宿和学杂费乃至攒钱还债和养家。为了节省开支并如期完成学业,他从不到其他地方观光,一心用在做功课上。1950年3月,他顺利获得了硕士学位。
随后王恒立转至衣阿华州立大学进修生物统计学。此时,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新中国的诞生激发了万千海外游子的拳拳爱国之心。1950年秋,他放弃了在美国再呆二年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这一难得的机遇,毅然投奔祖国怀抱。对于这一决定人生的重大选择,王恒立从来没有怀疑过它的正确性,以至在他晚年脑部受创伤患精神恍惚症时,每当谈及这一问题他总是很干脆地说: “我的决定没有错,作为中国人就应该学成回国,为祖国服务。”
王恒立回国后即被分配到北京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 (1957年后改为中国农业科学院) 麦作研究室工作,从技术员、副研究员到研究员。从1950年到1990年退休这40年间,由于形势的变化和工作需要,他的工作场所变动比较频繁: 1954年以前下乡蹲点总结河北、山西小麦增产经验; 1954年秋到1958年在石家庄与河北省农科所协作开展小麦杂交育种; 1959年到江苏协助徐州农科所搞小麦育种; 1960年 “上山下乡” 运动中调青海工作站驻点; 1964年在北京郊区顺义县蹲点搞 “样板田”; 1965年在河南安阳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内筹建 “抗锈育种站”; 1972年下放北京市后被派到北京市东北旺公社试验站蹲点开展小麦育种工作; 直到1978年从北京市回到中国农科院后,才在工作上相对地稳定下来。频繁的工作变动对一个学有所长、正值壮年的知识分子来说可能意味着年华和才华的某些浪费,所幸的是他基本上没有离开小麦和育种专业。王恒立每次都能积极服从组织安排,满腔热情地迎接新任务,开创新局面,进而出色地做出成绩。对此,同事们戏称他是 “随遇而安的创业者”,“到处开花”。这些话语虽略带一丝苦涩,但也确实反映出王恒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善于利用基层工作条件脚踏实地干出成果的敬业精神。
1980年5月到1981年5月,王恒立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开展合作研究。他别开生面地采取 “跟班劳动”的方式,作为该校小麦育种课题组的成员参加一个麦季的育种科学实践,从对比中获取教益。临回国前还专门考察了美国西部产麦州的州立农学院与农业试验站以及位于墨西哥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访问期间,他对国外先进的科技装备和科研管理,特别是在小麦育种中各种研究机构及相关学科通力协作的做法感受至深。回国后他利用各种机会向上级部门汇报这一情况并在各地育种单位做了报告,同时结合国内实际谈了自己对开展小麦协作育种的一些看法。这些看法对后来中国小麦育种攻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王恒立在金陵大学当助教时管理过生物统计和田间技术的实验课,他的硕士论文是关于格子方的设计与分析,之后又有一段时间专修生物统计学,在这一学科领域有一定的造诣。回国后在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针对当时作物遗传育种工作者数理统计知识普遍欠缺这一问题,他曾在所在单位多次举办培训班,讲授生物统计学,并撰文介绍和普及一些常用的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对提高作物育种工作者的研究水平有良好的作用。60年代初,他又与庄巧生、沈锦骅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小麦性状遗传力和亲本配合力的研究,把遗传力的概念及作用介绍到国内,促进了数量遗传学在中国作物育种领域的应用研究。“六五”全国小麦育种攻关期间,在陕西杨陵组织召开第一次大型学术讨论会后,他与庄巧生共同主编 《小麦育种理论与实践的进展》论文集,推动了协作攻关单位间的经验交流。在 《小麦育种学》(1978) 和 《中国小麦学》 (1996) 两本专着中各撰写了品种间杂交育种一章,后者可以说是他一生从事这一专业的经验总结。
王恒立一生从事小麦遗传改良工作,曾主持、参与主持和合作育成优良小麦品种20余个,为中国小麦育种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作出了贡献。他曾担任中国农学会和中国作物学会理事、作物学报编委、作物杂志主编,农业部小麦生产顾问团成员以及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顾问。1993年王恒立到美国探亲,不幸摔倒,脑神经受伤,记忆力明显衰退,虽经治疗身体逐步康复,但已不能在他所热爱的小麦育种事业中再发挥余热,未免使人感到遗憾。
“我不信育不出好品种”
王恒立在大学学的是农艺学专业,但对生物统计颇感兴趣,做过这门课程的助教。1950年在美国获取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后曾慕名到衣阿华州立大学专攻生物统计学。回国后由于当时该学科受到批判摩尔根遗传学的株连,没有用武之地,遂改行从事小麦育种工作。从他回国到退休的40年中,尽管工作地点频繁改动,但由于锲而不舍的努力,他终于先后育成了20余个用于生产的优良小麦品种,其中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华北187,石家庄52、54,徐州8号,北京8号、10号,有芒白4号,丰抗2号、8号、13号。
石家庄52、54是王恒立早期在石家庄与河北省农科所合作育成的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品种。
石家庄52的组合是胜利麦×石特14的后代。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前期在黄淮冬麦区广为种植的北京8号,也是王恒立于1955年春在石家庄配置的碧蚂4号×早洋麦的后代。1959年秋他去徐州开展合作育种前,从石家庄带回近20个他认为表现突出的F3代株系,其中的一个株系后来经在北京进行两次个体选择育成了北京8号。该品种与石家庄54是同一组合、不同F2单株的后裔,其突出优点是早熟、高抗条锈病、籽粒外观品质好,适应性广。
石家庄54的组合为碧蚂4号×早洋麦,该二品种对条锈病和秆黑粉病抗性强,秆较强,口紧不落粒,早熟,适应性好,比对照碧蚂1号增产15%以上。石家庄52水旱地均可种植,主要分布在河北省中南部; 石家庄54秆较矮,抗倒伏,适宜水浇地种植,70年代初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推广,年最大面积曾达133万公顷以上,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徐州8号是王恒立在徐州早期育成的另一具代表性的品种。王恒立赴江苏省徐州设点,开展协作育种工作。利用1959年从石家庄带去的碧蚂1号×苏联早熟1号组合的早代材料继续选育而成的。1962—1965年在江苏淮北片良种区域试验,比对照碧蚂1号增产24.5%。徐州8号主要分布在淮北和鲁南,年最大推广面积达33万公顷以上。
作为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尽管在所外蹲点,他对丰抗8号、2号、13号等品种的选育与推广还是付出了很大努力,经常给予关心与指导。这批品种后来分别获农业部及北京市技术改进一等奖和农业部技术进步三等奖。此外,他还参加了华北187 (北京50年代中后期推广)、有芒白4号 (北京70年代中后期推广)等小麦品种的决选和示范推广工作。
“搞育种的思路要开阔,做法要灵活”
“搞育种的思路要开阔,做法要灵活”,这是王恒立对青年育种工作者最爱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在育种工作中的一些经验谈。
他在育种中善于根据所研究的问题和具体条件采用相应的策略,并随时注意吸收经验而不拘泥于习惯做法。下面是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刚参加课题工作的年轻人对育种材料不熟悉,在选用杂交亲本和配置组合时往往不知所措。王恒立则强调提出将亲本材料按其主要性状或特点进行归类,如矮秆、早熟、抗病、丰产、优质类等,每类再以其综合性状或丰产性分别予以加权,然后根据育种目标拟定可供采用的组合模式,在此基础上依照每种模式中各类材料得分的情况进行筛选,最终确定最优方案。这样就可以在五花八门的品种材料中理出一些线索,也便于年轻人顺应性状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总结提高亲本选配的经验。
见矮就留。70年代初,王恒立被派到北京市东北旺公社试验站蹲点搞小麦育种。那时受赵洪璋育成矮丰3号的启发,看到黄淮冬麦区已逐步实现半矮秆化,而北部冬麦区尚迟迟未动手,于是决定开展矮化育种工作。他以曾在山东生产上亩产千斤的中秆品种蚰包为亲本配制了几个组合,发现其F2代出现极少数矮秆超亲的单株。鉴于北部冬麦区还没有较好的矮秆或半矮秆亲本,而且半矮秆性状属隐性遗传,并从已有的材料看,还不是单基因控制的,为了在矮化育种的开始阶段突出矮秆目标,并力求与其他优良农艺性状相结合,便作出在F2代 “见矮就留” 的决策,以便在下个世代通过基因重组而逐步改造。依据这一指导思想,王恒立所在课题组率先在北部冬麦区育成了一批以蚰包/036、5238/036为代表的半矮秆材料。这批材料株高75~80厘米,越冬性好,抗条锈病,中熟,落黄好,成熟正常,后为北京地区的矮化育种打下了材料基础。利用这些材料随后育成了可在北京郊区应用的第一个半矮秆品种冬协2号。河南省农科院用蚰包-036//山前麦中选出的#9615品系作亲本,先后育成了豫麦13、豫麦23等颇有影响的高产品种在河南广为种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实践进一步明确了在矮源不丰富或不理想的情况下开展矮化育种,配制组合不一定非局限于矮/矮或矮/中高模式不可,带有矮秆基因的中/中或中/中高模式只要处置得当,也可以得到农艺性状好的半矮秆后代 (尽管比例小),但在配置这类组合时要注意选用综合性状优良的亲本,而且F2代分离群体要大。
捻穗授粉。20世纪70年代初,墨西哥INIA专家访问中国,在北京市东北旺公社试验站示范介绍了捻穗授粉法,很多人只是看新鲜,对此法抱观望态度。王恒立则一眼看中,力主采用。实践证明此法快速、高效、结实率好,随后迅速被育种单位所采用。
穴播早代材料。80年代初,王恒立从文献上了解到国外有采用穴播法种植F3代及以后材料的做法后,立即引用以取代习惯上的点播法,并在安阳开展试验,取得了一系列数据,认为此法在矮化育种上有其利用价值,因为半矮秆基因型的分蘖多斜出,与高秆分蘖的上举长相不同,可以区别开,而穴播则可大大节省用地且能保证全苗。此法之长短且不论,这种大胆尝试各种方法的举动足以表明王恒立对育种材料处理的灵活多样性。
“育种材料交换,可以不要,但不可以不给”
“育种材料交换,可以不要,但不可以不给”是中国小麦育种科技攻关参加单位之间共同制定的一条 “行业自律” 准则,对促进材料交流、提高育种成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个准则的制定与实施渗透着王恒立的很大心血。长期以来,中国育种单位“划地为牢”,育种材料 “近亲繁殖”,已是习惯成自然的做法,大家心安理得,熟视无睹。强调要改变观念,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大力提倡育种材料交流,开展 “穿梭育种” 和异地选择鉴定工作,作为 “六五” 全国小麦育种协作攻关课题专家组成员的王恒立对此大声疾呼,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组织实施北方冬麦区武功—郑州—济南—徐州和北京—石家庄—安阳两条线的穿梭育种。他更是身体力行,每年夏收前总要到上述各地参加观摩、评选和确定交换育种材料。后来陕7859和豫麦29就是在这一思想引导下育成并得到迅速推广应用的小麦品种。应该说,穿梭育种是 “六五” 到 “九五” 中国小麦育种攻关中具有改革开放意义的一件盛举,而在其中唱主角的是王恒立。
“只讲耕耘,不问收获”
作为国家一级科研机构的成员,王恒立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全国的小麦育种工作搞上去。在他从事小麦研究的40多年中,由于工作需要,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 “外勤”,而且工作场所常有变动,对此,他以大局为重,从没有抱怨过。每到一地,他总是全力以赴,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工作,搞得有声有色,颇见成效。“只讲耕耘,不问收获”是他自己对工作态度的比喻,也是他人格形象的真实写照。他总是这样认为,个人事小,而发展国家的小麦育种事业事大。小事服从大事,这是理所当然。几十年中,他几乎跑遍全国小麦主产区的各个育种单位,到处传送育种材料、信息和经验,直到晚年退休后仍经常深入科研生产第一线,帮助基层育种单位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对此,曾聘请王恒立为顾问和客座研究员的几家单位都这样认为,他对各地育种单位的支持 (包括技术的和非技术的) 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要远大于他帮助育成的几个有名品种所产生的影响。此话可谓一语中的。
除关心全国小麦育种工作外,王恒立对自己的育种课题也几乎到了着迷地步,常常是一走进小麦试验田就会忘掉一切,甚至忘掉下班和吃饭时间。他在北京市东北旺公社试验站的同事们现在还经常提到这样一件事: 从试验站到他家只有十几里路,可几年过去了,他也没有记住中间的几个岔路口,有时回家就拐错弯; 但他对试验地的育种材料却记得一清二楚,常常不用记载本就可以说出各种主要材料的名称、特点,甚至其在田间的行号。
王恒立一生淡泊名利,甘当配角。他对物质生活从来不苛求。晚年时他已是全国着名的小麦育种家,但从来不摆专家架子,不搞特殊化,无论外出参加会议,还是下乡蹲点,他总是以普通农业技术人员自谦,随遇而安,能工作就行。在工作中,他善于与人合作共处,从不计较什么名誉地位,无论是在他所在的研究室还是在协助组织全国小麦育种攻关工作中莫不如此。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他与着名小麦遗传育种家庄巧生合作共事的几十年中,甘当配角,主动相助,从未发生过什么矛盾,二人并肩战斗,相辅相成,愉快地完成了所承担的各项任务。这种以工作为重、开诚布公、长期合作的精神至今仍为他们的同辈及后来人所称颂。
王恒立性格爽朗,说话干事干脆利落,直来直往,敢于坦言自己的观点。在待人接物上,他实事求是,只要认识到自己的失言或过错,就能立即承认并改正,从不文过饰非。在学术方面,王恒立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说 “大话”,碰到这类事情,他不但不顺水逢迎,还会直抒己见,而不考虑是否会得罪某些 “权贵”。例如,前些年国内由于有人凭借其行政声望而猛炒某一小麦所谓“高产” 品种时,他不但不在 “鉴定意见” 上签字,而且还在杂志上撰文阐明自己的观点。
王恒立一向乐于助人,他中文水平较高,文笔简练、达意、快当,经常协助研究室处理一些文字难题; 平时不论谁请教他一些专业问题或修改文章,他都有求必应,细心指点。1964年课题组在京郊顺义县蹲点时,他经常用自行车后座带人来往于乡间考察通道上,庄巧生就是主要受惠人之一。在生活上,他经常拿自己的稿酬或资金帮助课题组内一些学员购买书籍或资助有困难的同事。由于他平易近人,组内同事们有事总爱找他商量,请他拿主意、想办法,他也以助人为乐,因此深受周边同志的爱戴。
简 历
1919年7月10日 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
1934—1936年 在上海育才中学学习。
1936—1937年 在上海浦东中学学习。
1938—1939年 在万县金陵中学学习。
1939—1940年 在永川第三中山中学学习。
1940—1944年 在成都金陵大学农艺系学习。
1944—1948年 任金陵大学助教。
1948—1950年 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
1950—1951年 在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进修。
1951—1955年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技术员。
1955—1980年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副研究员。
1980—1981年 在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进修。
1981—1990年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
1990年 退休。
主 要 论 着
1 王恒立.早洋麦在河北省安国县发展的可能性.农业科学通迅,1953,328~330
2 王恒立等.1954年河北省安国基点早洋麦示范工作报告.农业科学通迅,1954,611~614
3 王恒立.小麦有性杂交选种的几个田间技术问题.农业科学通迅,1955,595~596
4 王恒立. 目前田间试验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初步改进意见.农业科学通迅,1956,516~519
5 王恒立.人民公社各种作物大面积产量估计方法.农业科学通迅,1959,480~481
6 庄巧生,沈锦华,王恒立.自花传粉作物性状遗传力的估算和应用.作物学报,1962,1 (2): 179~196
7 庄巧生,王恒立等.冬小麦亲本选配的研究.Ⅰ杂种第一代优势和配和力的分析.作物学报,1963,2 (2): 117~129
8 王恒立等.冬小麦性状遗传力的初步研究.作物学报,1963,2 (2):177~184
9 王恒立.品种间有性杂交.小麦育种学.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6,46~82
10 王恒立.北京地区小麦矮化育种的初步经验.作物学报,1981,7(2):101~109
11 王恒立.我国小麦育种协作攻关的进展.见: 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农牧鱼业科学技术成就征文汇编,1984
12 王恒立.改进小麦育种方法的探讨.中国农业科学,1987,20 (6): 1~9
13 王恒立.小麦育种若干技术和策略问题的探讨.见: 小麦育种理论与实践的进展.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1~20
14 庄巧生,王恒立.小麦育种理论与实践的进展.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
15 王恒立.开展小麦超高产育种之我见.作物杂志,1990 (1) : 6~7
16 王恒立.小麦白粉病防治对策.作物杂志,1992 (1): 1~2
17 王恒立.品种间杂交育种.见: 中国小麦学.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317~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