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王高顺(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55 评论:0

1920—1981


王高顺,蓖麻蚕科学家。曾培育出蛹能过冬的蓖麻蚕新种,找出蓖麻蚕过冬及防治软化病和微粒子病的方法; 总结改进推广蓖麻蚕饲养制种技术等,为我国蓖麻蚕的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王高顺,又名大高。1920年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1943年7月四川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助教3年。早期研究柞蚕蛹营养,1944年 《四川大学营养学报》 发表了他撰写的 《柞蚕蛹营养价值研究》一文。1946年7月,应聘到台湾蚕业改良场任技士,不久晋升为技正。1948年7月回到大陆任浙江省蚕桑试验场研究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王高顺于1951年3月调到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从事实验生物基础理论研究和蓖麻蚕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在朱洗教授领导下,进行家蚕混精杂交、蓖麻蚕品种培育、驯化、蚕病防治以及蚕的化性人工控制等课题研究,均取得显着成绩。蓖麻蚕的驯化研究课题曾获得中国科学院研究成果集体3等奖。1955年晋升为副研究员,是当时中国科学院的中青年科技骨干。

攻克蓖麻蚕生产中的技术难关


朱洗教授与世长辞后,中国科学院张果、王高顺等与其他科技人员一道,把蓖麻蚕事业接了过来,承前启后,一如既往,兢兢业业,在蓖麻蚕投产之前,通过科学实验,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过冬问题 蓖麻蚕是不休眠的多化性绢丝昆虫。我国大部分温带地区,冬季霜后落叶,缺乏饲料,蚕遇到越冬的难关。为了解决蓖麻蚕越冬问题,王高顺等曾作了多方面的研究,一是从冬季生长的野草中发现蒲公英、飞轻和野蓟叶能顶替蓖麻叶作蚕的饲料保种过冬; 二是将蓖麻叶或樗树 (臭椿树) 叶烘干磨成细粉配之以黄豆粉、石花菜等配制成人工饲料,使蚕渡过寒冬。后来发现彻底解决蓖麻蚕过冬最好的办法是在华南地区蓖麻冬不落叶的地方保种过冬。另一个途径是培育越冬新种。1954年王高顺等用樗蚕与蓖麻蚕种杂交,培育出蛹能越冬5个月的新种,解决了蓖麻蚕的过冬问题。
过夏问题 蓖麻蚕是在原产地高温多雨生态环境条件下衍生的。对高温比较适应,但仍有一定极限。王高顺等从实验中得知,蓖麻蚕引进我国后,夏季常遇高温。当温度超过30℃时,小蚕尚能生长,壮蚕(4龄后)则死亡一半以上,所结的茧不正常,蛹翅充血,腹部干瘪,不会羽化。恒温在32℃以上,则大小蚕都要死亡。蛹和卵对高温的耐力更差,老蛹(蛹复眼变色后)耐力最差,在30℃中两天,化蛾后展翅不好,所产的卵只有半数能孵化。超过32℃卵基本上不发育。通过试验和生产实践发现,只要使室内气流畅通,注意补湿,蓖麻蚕就不致受到高温为害,解决了过夏的难题。
蚕病防治问题 软化病和微粒子病是蓖麻蚕的两大恶疾。王高顺等试验研究发现,软化病是因饲养管理不善,蚕儿体质孱弱,被一种球菌寄生所致。只要沿用家蚕预防软化病的办法,即蚕室、蚕具用福尔马林、漂白粉等药物进行彻底消毒,并进行卵面消毒,基本上可以预防此病发生。对微粒子病也可沿用家蚕预防为主的办法对母蛾实行显微镜检查,淘汰有病的蚕卵,并杜绝环境传染等,只要精心饲养,做好消毒防病工作,就可以使蚕无病或减少罹病。
改进饲养和制种技术 王高顺在试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1) 蓖麻蚕的良种繁育要制度化和规范化,即沿用家蚕良种繁育3级繁育4级制种的方法,结合蓖麻蚕制定了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普通种的饲育型式和蚕种的合格标准。(2)蓖麻蚕与家蚕不同,养蚕环境必须通风,尤其是夏秋高温季节,切不能看到日中高温而紧闭门窗。遇到高温干燥气候时,蚕可以喂以湿叶,养蚕室可浇水以防闷热。(3) 为了保持叶质新鲜,稚蚕期可搞湿盖育或防干育。壮蚕期注意贮叶,可洒喷水于叶面,使叶保鲜。(4) 保持蚕座干燥清洁,熟蚕必须排屎完了其体透明而上蔟,防止蚕排尿污染蚕茧。(5) 在蔟中及采茧之后,制种用的蛹茧与蚕卵,都要保护在通风良好而湿度较高(相对湿度在75%以上) 的环境中,可将水直接喷洒于茧上及产卵场所的竹匾上。(6) 将种茧串挂或平铺放置均可,但要注意蛾子羽化之后有垂直面可以依附,蚕蛾才能展翅良好。(7) 产卵母蛾必须经过显微镜检查,确无病毒的蚕卵才能作种。
他总结的这套饲养制种技术,在蚕区已普遍应用。

走出实验室,深入农村推广饲养蓖麻蚕


为了使蓖麻蚕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生产,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根据安徽省的要求,派王高顺领队,组成工作组,于1955年4月15日到达安徽,进行蓖麻蚕科技开发。王高顺等到达安徽后,除了对当地献计献策之外,还帮助培养专业干部,较系统地介绍养蚕、保蛹、制种、保卵、防病、种植蓖麻、茧丝利用、养蚕计划安排等知识。协助合肥蚕试站繁育各级蚕种。亲自动手,手把手地传授养蚕制种方法。下乡巡回进行技术辅导。通过一年的共同努力,安徽省当年共养蚕种4967盒,平均盒产鲜蚕茧14千克,共收茧69681千克,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扩大推广积累了经验。

转战广东省,扩大推广养蚕成果


1956年,广西省芩溪县农业局邓启辉等用木薯叶试养蓖麻蚕成功。这一成果逐步在该县附近及与广东省毗邻的县推广。
湛江地区是广东省的木薯主产区,也是广东省开发木薯蚕的主要基地。地区建有一家蓖麻蚕研究所。1963年,王高顺应省和地区的邀请,带领工作组去推广安徽省开发蓖麻蚕的成功经验,与当地主管部门一道,开展调查研究,宣传发动群众养蚕,筹办良种繁殖场站,建立农村技术推广网络,培训干部,蹲点搞样板,总结交流经验。加上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了鼓励养蚕的优惠政策,大大调动了农民养蚕的积极性。全专区当年养蚕种27万多盒,总产茧皮199. 5吨,成为全国养蓖麻蚕最多的专区,比当年在安徽省的推广面积更大,做法更为完善,尤其在科研结合生产方面,如培育推广蓖麻蚕新品种 “湛生一号”、“高州一号”等,依靠技术进步,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1963年11月,广东省科委、农业厅在湛江市召开蓖麻蚕生产总结会议,邀请有关省区参加,与会代表受到很大启发,实质上为蓖麻蚕进一步在全国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会议期间,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接见了王高顺,对他们科研结合生产、深入生产第一线,作出卓有成效的成绩,给予高度赞扬。

促进广西木薯蚕茧丝生产的崛起


广西素有 “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区山多田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虽然工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种植木薯较多,每年播种面积15万公顷左右,约占全国播种面积三分之二。但农村的商品经济仍然十分落后,轻纺工业发展很慢。广西是全国利用木薯叶养蓖麻蚕首创地区,养木薯蚕饲料充裕,得天独厚。因此,广西各级党政领导为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对利用本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开发木薯蚕生产比较重视,已把它列入议事日程并作出规划,决定由农业厅主管蓖麻蚕的试验、研究、示范和推广。1956年,省农业厅在邕宁五塘兴办了国营蓖麻蚕良种繁殖场,并采用 “派出去、请进来”和办短期训练班的办法学习蓖麻蚕饲养技术,培养专业人才,积极发展蓖麻蚕生产。
1963年冬,在广东省湛江专区蹲点的王高顺,赴广西考察,在考察期间,区党委书记安平生会见了他,区计委、科委、农业厅等领导与他进行了座谈。他积极为广西发展木薯蚕献计献策,提了很好的建议,他认为: (1) 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等自然条件很好,各地农民历来有种木薯的习惯,量大面广,养蓖麻蚕勿须为之专门种植饲料,是我国最理想的木薯蚕茧、丝生产基地,并可作为全国蓖麻蚕试验研究中心和品种保育的基因库。(2) 要使这项产业尽快开发,政府必须下决心,增加资金投入和制定开发木薯蚕的优惠政策。(3) 蚕业科研、教育、生产、加工、销售一起抓,当务之急是成立生产专业管理机构和科研机构。(4) 开展多层次、多型式的养蚕技术培训,逐步形成一支专业技术队伍和从上到下的技术推广网络和服务体系。(5) 尽快筹办一批与发展生产相适应的良种繁殖场站,为蚕农提供良种。广西自治区的领导对王高顺的意见十分赞赏。为了使这些意见落到实处,经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同意,王高顺接受邀请去广西共同开发木薯蚕生产。
1964年初,王高顺把该所的昆虫室大部分科技人员都带来了广西,并分赴各地、县场站直接指导工作,意想不到当年全区饲养木薯蚕种113万盒,产茧皮1430吨,全区10135个人民公社,有70%都饲养木薯蚕,其中岑溪县,社社队队养蚕,平均每户养蚕种一盒以上。全区年产量已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
“蓖麻蚕的饲养方法”是以中国科学院实验研究所牵头,广东、广西有关单位参加的课题,1964年6月15日荣获国家科委发明奖。
196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聘任王高顺为广西蚕业指导所所长。王高顺认为,要力求避免当时一些科学研究、成果推广与生产脱节的现象。省 (区) 一级把生产管理、技术推广、繁育良种和干部培训集为一体,既有利于精简机构,统一指挥,指导生产,又能较快地推广新技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生产。这个指导思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有特定的意义。实践已证明,它对促进蚕业科学技术进步和推动广西的蚕业生产发展,均起了很好的作用。
王高顺是个科技工作者,也是一个具有高度事业心、责任心的宣传家和实践家。他在广西工作期间,80多个县、市都留下他的足迹和汗水,对领导、干部、农民,逢人就宣传广西发展蚕业生产的优越性,宣传发展养蚕对国家、农民和活跃农村经济的好处。他不仅注意发展蓖麻蚕,同时积极提倡发展桑蚕和在桂西北柞林较多的林区发展柞蚕。
他对广西蚕业指导所的创建,结合生产开展科学试验,协助制定广西蚕业生产近期计划和长远规划,干部培养,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制定技术规程,推广科学养蚕技术,促进广西蚕业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均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广西木薯蚕生产鼎盛的1956年,全区产木薯蚕茧皮1740吨。为了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在短期内,还相应地建成了南宁、田阳、桂林三家绢纺厂,填补了广西没有绢纺工业的空白;桑蚕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王高顺、钱惠田等指导下,广西蚕业指导所梁桂全等开展 “利用光照解除柞蚕滞育的研究”,解决了广西的柞蚕留种是一个重大突破,这一成果1980年获得自治区农牧业优秀成果三等奖。

培养科技人才,教书育人


1977年,王高顺已年近花甲又从上海来广西,把主要精力用在帮助培养蚕业科技人才上,应聘为广西农学院蚕桑专业主任。对专业的学制长短、课程设置、教学作风、科学研究、学生工作以及教师的聘任等,都一一过问,把自己的学识和经验一心贡献于学校建设,为蚕业的振兴和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王高顺长期身患高血压病,1980年发作过中风疾病后,仍把个人健康置之度外,1981年长途跋涉到黑龙江省蚕业研究所联系协作事宜,回上海后于9月23日因心脏病突然发作,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他为振兴我国蚕业奋斗了终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留下了 “春蚕至死丝方尽” 的奉献精神。为了纪念蚕业科技界的先辈,中国科学院于1981年10月3日在上海市龙华革命公墓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1983年广西刊印了王高顺《蓖麻蚕文集》。

罗恒成


简 历


1920年10月 24 日 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
1943年 毕业于四川大学蚕桑系。
1943—1946年 任四川大学助教。
1946—1948年 任台湾蚕业改良场技士、技正。
1948—1949年 任浙江省蚕桑试验场技正兼研究部主任。
1949年 任浙江省温岭德明中学教师。
1949—1951年 任浙江省台州农校教师。
1951—1981年 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技佐、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64—1967年 兼任广西蚕业指导所所长。
1978—1981年 挂职兼广西农学院蚕桑专业主任。
1981年9月 23日 逝世于上海。

主 要 论 着


1 王高顺. 柞蚕蛹营养价值研究. 四川大学营养学报. 1944
2 朱洗,王高顺,蒋天骥,林志春,王幽兰. 蒲公英代桑育蚕的试验报告.科学通报. 1951,3 (4)
3 朱洗,张果,王高顺,林志春,蒋天骥,王幽兰. 家蚕节食却病研究报道.科学通报. 1952,3 (4)
4 朱洗,王高顺,何家玉,庞诗宜. 家蚕混精杂交的研究. 实验生物学报.1954,4 (1)
5 王高顺,何家玉,庞诗宜. 蓖麻蚕的交尾产卵及孵化的研究. 农业学报.1954,5 (4)
6 王高顺,何家玉. 蓖麻蚕的眠起和吐丝的处理. 农业学报. 1954,5 (1)
7 王高顺,何家玉,庞诗宜. 各种蓖麻叶饲蚕的价值. 农业学报. 1954,5(1)
8 王高顺,何家玉,庞诗宜.与蓖麻蚕软化病作斗争的经过.农业学报.1954,5 (1)
9 王高顺. 蓖麻的种植法. 农业学报. 1954,5 (1)
10 朱洗,张果,蒋天骥,王高顺,何家玉,王幽兰,庞诗宜,关爱华. 请大家注意养蓖麻蚕. 农业学报. 1954,5 (1)
11 朱洗,王高顺,何家玉,庞诗宜. 家蚕混精杂交中受精选择的研究. 科学通报. 1954 (3)
12 王高顺,唐佩娴,蔡聿彪. 青霉素对蚕的影响. 蚕业科学通报. 1957,3
13 王高顺,何家玉.蓖麻蚕与樗蚕杂交培育越冬杂种简报.科学通报.1957,20
14 王高顺,费襄. 以漂白粉预防蓖麻蚕软化病的研究. 蚕丝通报. 1958,4(1)
15 王高顺. 饲育蓖麻蚕的几点补充. 蓖麻蚕文集 (第二集). 1959
16 王高顺. 近年来各地推广蓖麻蚕的经验. 蓖麻蚕文集 (第二集). 1959
17 王高顺. 从广东合浦县推广蓖麻蚕谈起. 广东蚕讯. 1962
18 王高顺. 发展蓖麻蚕养殖事业,支援农业生产. 光明日报. 1963-01-31
19 王高顺. 几年来蓖麻蚕的发展和研究概况. 蚕桑通报. 1959,5
20 王高顺. 巴斯德的贡献与扑灭蓖麻蚕微粒子病. 广东湛江蓖麻蚕科研简报. 1963 (10—11)
21 王高顺. 温度对柞蚕蛹发育的影响. 环境因素控制柞蚕化性的研究,提高柞蚕制种效率的研究 (试验报告). 1959
22 王高顺. 蓖麻蚕的人工饲料. 蚕业科学. 1979,5 (2)
23 王高顺. 蓖麻蚕从科研到生产. 广西农业. 1964,5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13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