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汪懋华(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32 评论:0

1932—


汪懋华,农业工程学家,教育家,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高等农业院校农业工程学科及农业工程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对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及教育实施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汪懋华,1932年11月11日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县。父亲早年离家远走,靠母亲做手工养育长大。家境贫寒使汪懋华养成了勤奋刻苦的学风,中学时代学习成绩一直稳居前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给他带来了继续深造、接受高等教育的希望,1951年秋天他终于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农机系。一年后,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中,在该系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五年的大学生活有两件事对他后来的发展影响颇深: 一是入学不久到实习农场参加为期半年的全过程北方农艺实践和农业综合专题学习,通过与农户的直接接触和农学各领域的入门实践,使他懂得了作为一个合格的农业工程师,不仅要学好相关的科学理论,还要与农民兄弟有更深一层的感情和掌握必要的农艺知识; 另一件事是大学二年级时应国家需要,他作为带队的3个负责人之一,率领37名同学赴华南垦殖局农场参加热带橡胶基地机械化垦荒。在那里,他被分配到海南岛的一个机械化垦荒队,面对广阔无垠的荒野,在艰苦的劳动环境中再次体会到了工程实践的重要性。这次垦荒的经历使他后几年在理论学习上游刃自如。1956年1月,汪懋华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毕业于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业机械化系。大学毕业后他又考上了留苏预备生,学校基于汪懋华的学习潜力和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建议他改学农业电气化。赴苏前他用一年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了电气工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到苏联后在准备学位课程考试的同时,又主动到各相关实验室独立完成了苏联电气工程类专业教学大纲要求的全部实验作业,这些都为他后来的学习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机电工程复合型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在苏联着名的电力拖动与自动化学者纳扎洛夫(Г. И.НАЗАРОВ) 院士的直接指导下,三年半的留学生涯使他阅读了许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名着和论文,进一步拓宽了科研思路,开阔了学术视野。1962年他在莫斯科农业机械化学院以全优的成绩取得了副博士学位。
回国后,汪懋华开始承担专业教学工作,并主动负起专业实验室的筹建和各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他经常深入农村和农场进行社会调研,积极思考着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尽快用于发展中国的农业电气化。不久遇上 “文化大革命” 学校几度搬迁,直到1980年迁回北京才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科研条件。尽管如此,在动荡的年代,汪懋华始终想方设法积极参与专业生产实践和技术革新,并尽一切可能追踪国外电子科技的最新发展。20世纪70年代电子技术尤其是集成电路的突破性进展,使他敏锐地感觉到由信息科技推动的技术革命浪潮正在到来。他及时组织教研室教师系统地学习了新一代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为相关专业的教师开设了电子技术进修课程,从知识结构上做好了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准备。20世纪80年代初微处理器在国内刚一露头,汪懋华率先将它成功地应用在农机车辆性能检测和养禽设备自动化等农业领域。
1984—1990年汪懋华受聘担任了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副院长和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副校长,主持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国际合作等工作。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担任了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兼 “农经、农工”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农业工程学科组组长。1985—1990年他受聘于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顾问团,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现任农业部科技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 “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顾问组”成员,并兼任国内7所高校的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
1991—1993年汪懋华曾作为国家教委首位派往亚洲理工学院任职的客座教授。回国后作为学科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部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培养年轻学术队伍上。
在国际农业工程领域,汪懋华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学者。他先后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农业工程专家组成员,国际农业工程协会农业电气化与能源理事会副主席,意大利波罗尼亚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国际俱乐部正式成员,英国CAB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bstracts”(农业工程文摘)、“Food Con-trol” (食品控制)、荷兰 “Computers &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农业计算机与电子学) 和曼谷 “AAAE International Jour-nal” (亚洲农业工程学报) 等4个国际性专业学术刊物的编委。此外,他还是英国农业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兼电子与计算机应用专家组成员,美国农业工程师学会会员和亚洲农业工程师学会终身会员。

中国农业工程学科与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1984年秋天,汪懋华出任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副院长,当时中国农业工程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如何进行改革以适应中国农业“两个转化” 的客观需要。上任伊始,他与学院其他主要领导一起根据国际农业工程蓬勃发展的形势和新技术革命浪潮,提出了尽快实现国际接轨的改革目标。汪懋华在农业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举行的各种有关农业教育的工作会议上反复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改革设想,他认为,20世纪后半期世界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国内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国农业的两个转化及中国农业工程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反过来农业工程学科新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将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因此,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课程体系乃至学校的名称都需要有一个相应的系统调整或改革,在学校的发展战略上应该突出体现工程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指导思想。在当时翁之馨校长的主持下,经他积极倡导,提出论证并与学校其他领导共同努力,经国家教委正式批准于1985年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正式更名为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这次更名不仅实现了学校学科体系和专业设置的重大调整和拓宽,对中国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体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1985年2月汪懋华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业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兼 “农业经济、农业工程” 学科组召集人,随即参与了中国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及学科专业目录调整的研究。他多次主持了全国性的研讨会,在工作中紧密依靠老一代专家学者,团结中、青年学术骨干,根据国内外农业工程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提出了一个适于中国国情发展需求,与国际科技发展相接轨的完整的农业工程学科体系改革方案。1997年中国农业工程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学科结构体系中的工科门类下属一级学科,涵盖着包括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4个二级学科,是国民经济发展影响重大的综合性学科。该学科在全国范围内现有14个博士点、41个硕士点,每年为国家培养数千名不同层次的农业工程技术人才。由于他对发展中国农业工程高等教育的贡献和影响,1996年教育部批准由他主持了有全国11所农业院校参加的 “面向21世纪高等农业工程本科人才的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的教育部重点资助科研项目,并聘请他为顾问组成员。
汪懋华十分重视国际农业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创新成果。1985年他出访英国西尔索农业工程学院并缔结了两校间的合作协议,这一合作对促进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1989年9月他作为 “89’ 北京国际农业工程学术研讨会” 的执行主席,成功地主持了在中国首次举办的农业工程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对促进中国农业工程界与世界各国同行以及海峡两岸农业科技界的学术交流,有重要影响。

中国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早在大学时代,汪懋华就有为中国农业发展造福农民的抱负。后来他的足迹始终是沿着这条准则向前延伸的。1965年,汪懋华带领几名教师到顺义县陈各庄蹲点,他考察了当地的实际需求,创造性地研究出一种 “无塔式自动化供水系统”,让村办养殖场和全村农户用上了自来水。这项成果引起北京市科委的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现场会向各区县的农村养殖场、卫生防疫部门和部队营区推广。后来北京市自来水公司将他的设计思想进一步完善成为 “压力罐式自来水供水系统”,并在全国推广使用,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
1958年,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业电气化系成立,开始进行农村供电和电能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电子信息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汪懋华敏锐地感到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农业是大有可为的领域,随即着手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1978年在他的推动下成立了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第一个自动化教研室。他在带领教师系统地跟踪学习微电子技术的同时,主动下农村和工厂去寻找应用对象,先后成功地完成了电热育苗、农业环境控制装置以及用于水泥厂自动配料和拖拉机修造厂零件清洗自动线的电子顺序控制器等。1980年学校迁回北京,他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完成了 “拖拉机牵引性能综合测试方法” 和“基于微处理器的农业机械多用测试仪” 的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并形成产品获得了1987年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为了改变中国养禽业技术落后、城镇居民禽蛋供给长期匮乏的问题,农业部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大规模地推广机械化、自动化养禽技术。根据这种形势,他通过亲身考察调研,发现孵化机是一种典型的时变对象,研究它的控制方法不仅在自动化学科领域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能显着地提高我国养禽业的经济效益。对此汪懋华连续为数名研究生制定了详细的攻关技术路线,在实施过程中与企业密切结合,紧紧围绕企业产品技术革新与开拓产品技术市场的要求,从大型孵化机温度场的检测入手,确定了采用自适应控制和模糊控制等最先进的控制策略。1988年他带领研究生终于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微电脑孵化机控制器,随后又发展成为二级分布式孵化厅控制系统。该课题于1993年和1995年两次获北京科技进步三等奖。采用这项科研成果的北京西山孵化设备厂生产的新型孵化机,在1993年获国家星火科技进步奖,1995年获国家新产品奖。汪懋华不仅在农业科研领域硕果累累,还在有关的工业控制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应用性成果。例如他主持的与深圳合作设计的 “汽车安全性能全自动检测线”,承接的 “北辰集团应用PLC进行高层电梯控制系统技术改造” 等工程项目,均在实际中获得可靠的应用,并产生了显着的技术经济效益。作为中国农业高等院校电气自动化类专业中唯一博士点的学术带头人,汪懋华率领着学科梯队经过20年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在教学和科研诸方面攀上了一个又一个新高峰。

报效祖国,再着新章


1991年1月4日,汪懋华作为中国首位派往亚洲理工学院任职的客座教授,登上了开往曼谷的班机。这是一所按照最先进的欧美教学模式建立的国际性研究生院,教授多来自发达国家。汪懋华此行与其说是殊荣,不如说是去接受挑战。他不负国家重托,在两年里开出了4门研究生课程,参与培养了4个专业十余名研究生,后来甚至出现了许多学生争他作导师的局面。两年任期将满,汪懋华和夫人收拾行装准备回国,来自苏格兰的诺斯院长接受大多师生要求婉留汪懋华。诺斯院长两次派人来京恳请中国有关方面同意汪懋华继续留任,并承诺将给予额外优厚的补贴。但这一切最终未能改变汪懋华应召归国的决心。当时在亚洲理工学院的中国学子都十分敬佩汪懋华的学识和人品,纷纷向使馆反映他在泰国为祖国争得的荣誉。我驻泰李世淳大使并专门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欢送宴会,亚洲理工学院的主要领导人都出席了这次宴会,并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汪懋华回国后根据20世纪90年代国际农业工程的发展趋势,带领博士生和硕士生将学科发展方向定位在 “农业生物图像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和 “精细农作” (Precise Farming )技术体系研究两个全新的领域。1995年他开始指导博士生运用图像处理的理论进行苹果品质检测与分级,1996年又用小波算子优化图像处理算法并成功地应用于奶牛的体型评估。为提高视觉技术用于水果分选的速度,他指导学生进一步研究了并行遗传算法和基于人工神经网络与模糊控制的混合算法,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国内外学术同行的高度重视。“精细农作” 是将当代信息高新技术与农学、农业工程技术集成用于作物 “高产、优质、高效” 的现代化农田精耕细作技术,它已成为世界上发达国家面向21世纪,为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生态环境的最富有吸引力的前沿性研究领域。汪懋华认为,对 “精细农作” 的研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其技术系统应用发展的本身。它提供的技术思想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认识方式,将使人们对科学利用农业资源潜力和作物生长管理观念及模式上都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其影响将更为深远。特别是他敏锐地感到在开拓新的前沿性科技研究领域中,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起跑线拉近了距离,从诸如 “精细农作” 这样的领域实现技术上的跨越,将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目前,他一方面指导研究生进行着有关“精细农作” 技术应用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一方面认真研究总结国外实践的经验,根据中国国情找准自己的切入点,力争在新世纪到来之际能逐步开花结果,为推动中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进程作出实际的贡献。
在学科梯队中汪懋华既是一位威信很高的学术带头人,又是具体工作中的普通一兵。由于他在国内外身兼多种学术职务,工作非常繁重,但科研上依旧坚持亲自动手并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设计。尽管汪懋华已年愈花甲,可当他带领电梯控制课题组赴现场安装调试时仍和大家一起钻进井道查号接线,以至现场外单位工作人员谁也料想不到眼前满身油泥的竟是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攀登犹知脚力健,只计前程不计年。在汪懋华明天的科研日程表上,他还有许许多多创新的事要做。

简历


1932年11月11日 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市 (原兴宁县)。
1951—1952年 在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一年级学习。
1952—1956年 在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机械系学习。
1956—1958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
1958—1962年 在莫斯科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学院电气化系攻读副博士学位。
1962—1984年 任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电气化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系副主任。
1984—1990年 任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副校长、教授。
1991—1992年 任曼谷亚洲理工学院 (国际性研究生院) 教授。
1993年至今 任中国农业大学 (东校区)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

主要论着


1 汪懋华. 80年代国内外农机化新技术. 北京: 科学技术普及出版社,1984
2 汪懋华,电子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发展与加强研究工作雏议 .农业工程学报,1986 (2): 1~10
3 汪懋华. 农业工程学科和专业建设问题的探讨 .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86 (3) 26~32
4 孙宇瑞,汪懋华. 微机化电孵化机温度场实时检测系统的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1987 (1) 59~67
5 Wang Maohua. A Portable Microprocessor-based Instrument for Field Ma-chinery Testing,“Engineering Advances for Agriculture and Food”,Pro-ceedings of 1988 Jubilee Conference of IAgrE,UK.,Butterworths Publish-ers,England,August 1988. 379~380
6 Wang Maohua. (Editor in Chief),Potentialities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in Rural Development,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gr.Eng. (89-ISAE). Vol. Ⅰ,Ⅱ.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Beijing.,1989
7 孙宇瑞,汪懋华. 孵化厅两级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研究.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92 (2): 48~53
8 Wang Maohua. 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for Agriculture,Keynote paper,Proceedings of 92-ISAE International academice Publish-ers,Beijing,1992
9 Wang Maohua.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to Support SustainableAgriculture in China. Keynote Paper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in Asia & Pacific Region,Proceedings: "Advancesi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Vol. Ⅰ,JICA,RISTEK,Bogor,Indonesia,1992
10 Wang Maohua. Evaluation on Priorities for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in China,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griculturalEngineering,AIT,Bangkok. December,1992.
11 刘禾,汪懋华. 水果果形判别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研究.农业工程学报,1996(1) 37~42
12 Wang Maohua.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for Chinese Agricultural Engineers Key-note Paper,Proceedings of 96-ICAE,Aug.,1996
13 Lin Xuelian,Wang Maohua. An Algorithm of Crop's Image Edge Detecting Based on Local Fractal Image Self-Similarit,Croatia. Proceedings of26th International Sysmposium < Actual Tasks on AgriculturalEngineering>,Feb,1998
14 Xu Juan,Wang Maohua. Parallel Processing in Apple Grading with Machine Vision,Accepted by the Proceedings of 26th International Sysmpo-sium<Actual Tasks o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Croatia. Feb,1998:69~76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12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