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唐克丽(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69 评论:0

1932—


唐克丽,土壤学家。致力于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研究工作40余年,是我国土壤侵蚀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研究了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区域规律,指出了侵蚀最强烈的地区,是在降水量为400毫米左右的水蚀风蚀交错带。认为退耕上限坡度应由现行规定的25°降为15°~20°。提出了 “侵蚀环境” 的概念,拓展了土壤侵蚀的研究领域。
唐克丽,1932年8月5日出生在上海市一个手工业者家庭,祖籍江苏常州。父亲唐思诚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十分重视,要他们懂得奋斗,竞争,靠自己的真本事吃饭的道理,使得唐克丽自幼就养成了刚强、困境中不低头和自立的性格。
1948年高中二年级时,唐克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 “先锋社”。1949年9月转为青年团员。1950年考入山东农学院土壤农化系。大学期间她学习成绩优异,又是社会活动积极分子,担任全校歌咏队指挥,是一位称职的学生干部。
1954年8月,她大学毕业,怀着一颗火热的心,来到位于黄土高原的陕西杨陵镇的刚开始筹建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 (现在的水土保持研究所)。当时杨陵是县属的一个不通电的小镇,条件艰苦,她以苦为乐,投入新所建设工作。
1956年和1957年她参加了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奔赴陕、甘、晋、宁、内蒙古5省区。当时考察以步行为主,地学组只有她一位女同志。为了弄清土壤侵蚀规律,每天步行五六十华里,下沟上山,采样背土。她有先天性心脏病,一爬坡嘴唇就出现紫绀、气短。到了海拔较高的白宇山河源区,晚上到宿营地时,因缺氧出现短暂昏迷,第二天又照常踏上征途。一次参加甘南藏族自治州考察,因病掉队,仍以刚强的毅力完成各项任务,绘制了各类土壤侵蚀图,为日后从事土壤侵蚀学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9至1962年,唐克丽被派往前苏联科学院道库恰耶夫土壤研究所攻读学位,1962年以优异成绩获土壤侵蚀学副博士学位。
回国后,年已30岁本应做母亲的唐克丽,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事侵蚀模拟实验研究。然而在 “文化大革命” 中,她却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和委屈。1972年,在去粤南参加水土流失考察中,她拼命工作,任务完成后,引发了心脏病,卧床近1年。稍愈后,所领导有意调她到情报室工作。但她不愿放弃苦苦追求的科学人生,拖着病弱的身躯,又一头扎进土壤微结构研究工作中。从研制设备,制备土壤磨片、显微镜鉴、显微摄影直至洗印相片都是亲自动手,还自学掌握了当时尚未普及的彩印技术。终于取得了成绩,研究结果对于阐明土壤海绵性、古土壤与第四纪气候环境演变及北京猿人遗址古环境等方面有很大帮助。西北大学着名黄土学者王永炎教授致函说 “有关黄土—古土壤微结构的研究是我国首创”。她所制作的一套34张的土壤微形态幻灯片,成为国内很多院校和国外讲学的教材。1980年,她又受命在水土保持研究所组建我国第一个土壤侵蚀研究室。于是她搁下难以割舍的土壤微结构研究,挑起了研究土壤侵蚀学的重担。整个80年代,年过半百,身患多种疾病的她,以顽强拼搏的精神,足迹再次踏遍黄土高原。通过考察,她明确提出人为破坏植被和不合理开垦是水土流失加剧和黄河泥沙增加的主要原因。人民日报以《为什么黄河泥沙不见减少》 为题,刊登了她的主要观点,在国内、外影响很大。“七五”期间,唐克丽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有关土壤侵蚀课题,带领12个单位50余人的科学考察队伍,完成了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区域特征及其治理途径》专着。该项目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由于野外工作成绩突出,1986年唐克丽获中国科学院第二届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
进入90年代,是唐克丽一生中最忙、承担任务最多、学术思想最活跃、成果收获最多的时期。她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的 “黄河流域侵蚀、产沙与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 课题,提出了人为加速侵蚀在现代侵蚀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科学论断,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完成 《黄河流域的侵蚀与径流泥沙变化》 (主编) 和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 (副主编) 两本专着。同时主持国家科技攻关专题 “神木水蚀风蚀交错带生态环境整治技术及试验示范研究”,揭示了水蚀风蚀交错带为黄土高原强烈侵蚀区域的科学规律,鉴定专家委员会指出: 这是一项创新性的研究,在水蚀风蚀规律的研究领域填补了空白,并在指导环境整治上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在科研工作紧张进行的同时,她还带了10名博士生,所主持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按时建成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唐克丽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第一届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长期担任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连续三届担任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专业委员会主任。还担任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理事,曾先后组团参加第四、五、七届国际土壤保持会议。1994年受水土保持学会委托,率团访问台湾。她曾随中国科学院周光召院长赴美参加中美两院高级会晤,所作的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全球变化” 的讲演获得好评。她渊博的知识和流利的学术演讲赢得了国际和海峡两岸学术界的高度赞扬,并促成在大陆举办了第一届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讨论会。她先后访问了美、日、澳等国家,促成了中美、中澳、中日科技合作。唐克丽为发展我国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学科并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了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区域分布规律


研究侵蚀区域规律的主要目的是为区域治理开发提供土壤侵蚀分区系统。50年代,黄秉维、朱显谟等发表了土壤侵蚀分区图等文献,得到广泛应用。但受条件所限当时实际观测数据很少,社会经济因素也考虑较少。唐克丽等根据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营力和生物气候特征,自南而北划分为3个带: 森林和森林草原型的水蚀地带; 灌丛草原和草原型的水蚀风蚀地带; 荒漠草原和荒漠型的风蚀地带,下划分出25个二级区。该方案利用大量水文观测数据,综合考虑了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侵蚀和治理两方面的区域特征,专家评议认为该方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通过区域侵蚀规律研究,科学论证了侵蚀最强烈地区不是发生在降水量最多的水蚀地带,而是发生在降水量为400毫米左右的水蚀风蚀交错带。确定了该带片沙覆盖的黄土丘陵区为强烈侵蚀中心。“八五” 期间,她承担了国家攻关课题环境整治,在水蚀风蚀带的六道沟小流域设立了定位监测场和整治试验示范基地。首次研究了水蚀风蚀时空分布规律。查明该区全年风蚀水蚀交替进行和交互促进关系; 空间上水蚀风蚀呈迭加分布; 明确了防治措施配置的关键季节和关键部位; 填补了水蚀风蚀带侵蚀规律研究的空白。

提出了退耕上限坡度为15°~20°


以往研究坡耕地土壤侵蚀多未涉及坡耕地侵蚀过程机制及其定量问题。忽视了坡形发育特征,特别是忽略了坡耕地浅沟侵蚀量的问题,所测侵蚀量远低于实际。因此,关于坡沟各自侵蚀量对总侵蚀量贡献的固有观点需进一步研究论证。这是一个有关水土保持治理决策的基础性工作。唐克丽结合指导研究生在野外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田间定位观测和人工降雨模拟实验,并通过大量资料和样品的分析研究,提出若干新观点: (1) 坡耕地侵蚀发展过程及黄河大部分支流水系泥沙中养分含量接近耕层的研究结果证实,坡耕地 (含谷坡) 水土流失量占流域总流失量的60%以上; 在控制梁峁坡面侵蚀情况下,沟谷侵蚀量可减少25%左右,总侵蚀量可减少60%以上,进一步阐明了强化治理坡耕地的重要性。人为毁林毁草,包括谷坡在内的不合理开垦,是现代土壤侵蚀加剧的主要因素; (2) 首次系统研究了坡耕地侵蚀由片蚀发展为细沟侵蚀和浅沟侵蚀的垂直分异规律。细沟和浅沟侵蚀总量平均占全坡面侵蚀量的70%以上。25°坡耕地细沟浅沟带侵蚀量占全坡面侵蚀总量88.4%,其中浅沟侵蚀占总量的79.0%; (3) 黄土丘陵区发生浅沟侵蚀部位占沟间地面积的70%。浅沟侵蚀量占沟间地总侵蚀量的30%~70%。浅沟在22°~31°坡耕地上出现频率为75.5%,平均坡度为26.5°。发生浅沟的临界坡度介于15°~20°之间,可视为退耕上限坡度。依据人均土地占有量和生产发展程度,可分阶段降低现行规定的25°退耕坡度。

指出了人为加速侵蚀在现代侵蚀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80年代后期,土壤侵蚀学界出现了黄土高原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在现代侵蚀过程中的作用孰轻孰重的争议,直接影响到水土保持方针和治黄决策。唐克丽以其长期、系统的野外考察丰富实践,结合定位监测资料,在她的论着中明确指出: 黄土高原绝大部分地区自然生态平衡遭人为严重破坏,人为加速侵蚀在现代侵蚀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她以子午岭生态观测场大量实测资料表明,在自然生态平衡破坏情况下,坡面侵蚀与沟谷侵蚀量较自然侵蚀增长了数百倍,甚至千倍以上。另据1919—1984年间黄河干支流6450个水文站年、461个小流域年和1413个径流小区年的观测资料,植被覆盖率60%~70%的乔灌林地,减沙效益可达90%以上。茂密草地也能达到同样效益。实验研究和长序列资料分析证实,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现代加速侵蚀的主导因素。这一成果和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和高度评价。

用土壤微形态方法研究古土壤取得进展


唐克丽在应用土壤微形态方法研究黄土剖面古土壤发生学特征时,由于融合了地学—生物学,取得了与前人研究结论不同的新见解,对重新认识第四纪以来生物—气候环境演变,取得了若干突破性进展。她把黄土高原古土壤划分为残积型、残余型和埋藏型三类。 例如武功地区的��土, 国内、 外专家先后定名为栗钙土、灰褐色土、褐色土,认为其生物景观以草原或森林草原为主。唐克丽在划定为浅层埋藏古土壤基础上,应用微形态方法,鉴别了埋藏前后原生的和次生型碳酸钙特征,确定为森林型土壤,特别是第五层 “红三条”古土壤属典型森林土壤,证实当时的气候环境较现代为温暖而湿润。该研究见解打破了黄土高原无森林植被的固有论点。通过微形态研究,她提出黄土一古土壤序列不能作为气候干冷—暖湿突变性地质事件,期间经历了半干旱、半湿润的过渡时期。所谓的黄土沉积物也经历了一定的成土过程,犹如现代生物气候带的地理分异,显示了荒漠草原、干旱草原、森林草原和森林的区域分异和过渡。据此,她又提出地质时期侵蚀相对强烈期,不是发生在前人提出的降雨量较多的呈红棕色的古土壤时期,而是发生在隐藏于黄土沉积期的半干旱生态景观时期,相当于现代水蚀风蚀交错带半干旱脆弱生态景观。她的这些崭新学术见解,已由争议而逐渐被广为接受,并对第四纪以来气候环境演变及现代水土保持方略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此外,唐克丽还用土壤微结构方法,研究阐明了大寨海绵性土壤微结构的特性及其与土壤水、肥特性的机制; 分辨出北京周口店猿人洞堆积物是来源于洞外周围地区山丘坡积物及河流冲积洪积物,认为不能据此判断当时堆积物的形成环境。

拓展了土壤侵蚀研究领域


在研究坡耕地侵蚀过程和机理时,唐克丽发现了从梁峁坡面到谷坡的侵蚀发生发展过程,其侵蚀方式和侵蚀能量呈链状机制进行。由此提出了 “侵蚀链”新概念,使土壤侵蚀和力学相结合,拓展为土壤侵蚀力学新分支学科。她为博士生设计的 “坡沟系统侵蚀链动力机制模拟实验” 课题,揭示了坡面层流、细沟流、浅沟流和切沟流的水力学特性和产沙输沙的力学特征。以土壤侵蚀链为基准,研究得出侵蚀方式、侵蚀物质和侵蚀能量转化的动力机制,为确定不同地形部位土壤侵蚀的控制及退耕上限坡度,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我国的土壤侵蚀研究,长期来测重于水土流失及其对入河泥沙的影响方面。唐克丽把土壤侵蚀研究拓展到全球变化和防灾减灾领域,并提出了 “侵蚀环境”概念,认为土壤侵蚀不仅造成水土流失,且影响到土地退化、植被退化、土壤肥力退化,乃至土地沙漠化和岩漠化等不可逆转的境地,并激发或加剧洪、旱灾害。她所撰写的有关土壤侵蚀环境与全球变化及防灾减灾的论文,在国内、外受到很大的关注。她在子午岭林区开创的 “土壤侵蚀与生态环境演变”观测场,重演人为开垦破坏林草植被后的加速侵蚀过程,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并为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的评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悉心培养青年人才


唐克丽自1980年主持土壤侵蚀研究室的工作后,就为研究室的发展规划了一个蓝图。1988年起,她作为主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争取世界银行贷款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从立项、论证、答辩,到基本建设、仪器采购、争取课题、人才培养、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及追踪学科前沿,她呕心沥血,竭尽全力。1995年11月,经8年的奋斗,“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通过国家验收。1996年10月起,她担任实验室名誉主任。鉴于她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的奉献精神和突出贡献,1994年,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财政部授予她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先进个人金牛奖。
唐克丽学识渊博,甘为人梯,言传身教,先后直接指导和培养的青年人才有30多名,其中已毕业硕士生6名,博士生5名,现尚有在培博士生5名。其中有一些人已成为研究员、副研究员或科技领导成员。她培养的研究生有1名获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2名获省部级青年科技奖,1名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7名获方树泉奖学金。她三次被中国科学院和西安分院评为优秀导师。严谨、重实践是唐克丽培养青年人才的特点。
唐克丽把几十年探索的新思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的学生。为他们设计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实际和追踪学科前沿领域的新课题。如煤田开发区新生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问题; 水、风两相复合侵蚀规律问题; 坡沟系统侵蚀链动力机制问题; 人为加速侵蚀下土壤质量、演变及城市水土保持等。她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的学习,却把 “望子成龙” 的心血和精力给了她的学生。

简 历

1932年8月出生于上海市。
1950—1954年山东农学院土壤农化系学生。
1954—1958年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水保所前身)研究实习员。
1959—1962年原苏联科学院道库恰耶夫土壤研究所学习,获副博士学位。
1962年至今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工作。
1962—1980年助理研究员。
1980—1986年副研究员,土壤侵蚀研究室主任。
1986—1991年研究员,土壤侵蚀研究室主任。
1991—1996年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6年至今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12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