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沈国舫(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06 评论:0

1933—


沈国舫,着名林学家,林业教育家,森林培育学家。不断系统总结森林培育方面的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的进展。在立地分类评价和适地适树、混交林营造、速生丰产林培育、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及城市林业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填补了许多空白。在担任北京林业大学校长期间,对学校建设做出了卓有成效的业绩,推动了全国林业高等教育的发展。着力于中国森林可持续发展及林业发展战略等宏观研究,对林业重大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沈国舫,1933年11月 15日生于上海,原籍浙江嘉善。中学时代他是在名牌中学上海中学度过的。他聪颖好学,成绩优秀。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农业大学。
1951年7月,他被选派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公派出国留学生,专业方向定为造林。8月中旬,周总理亲自设宴为他们饯行。到苏联之后,他被派到着名的列宁格勒林学院学习。只身一人,又不懂俄语,生活、学习都面临着很大困难。他边学俄语,边跟班上课,每天学习时间长达13个小时以上。2年过后,他完全跟上了学习进度。在这种环境中,他产生了作为一个中国学生的荣誉感和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强烈责任感。经过刻苦努力,他成了班上学习尖子,5年中全部课程的学习成绩均为优秀,他完成的固沙造林的毕业论文,被作为优秀论文选送到列宁格勒市参展。学业期满后,于1956年7月回到了祖国。
回国后,他被分配到北京林学院 (现北京林业大学) 工作,在造林教研组任助教。他积极熟悉国内情况,了解学科发展前沿,钻研基础理论,参加生产实践,同时开展科学研究。1960年晋升为讲师,担任了教研组副主任,开始带研究生。1961年初,他被委任为中国第一本全国通用统编教材 《造林学》 的编写组组长,在较短时间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文化大革命” 期间,他坚信祖国需要绿化、绿化需要人才,继续钻研业务、学习外语、参加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从没有荒废光阴。
1979年,他考入英语培训班,次年参加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香港组织的微机培训班。他以造林学科理论和造林生产实践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突破口,在立地分类、适地适树、混交林营造、造林密度、抚育间伐、速生丰产林、石质山地造林技术和城市林业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华北石质山地立地分类评价和树种选择的研究”、“油松混交林的研究”、“树种抗旱特性及其机理的研究” 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奖励。他主持制定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技术政策,确定了太行山绿化方针,主持起草了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区恢复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考察报告》等。1980年他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任教授,担任了博士生导师,为中国指导了一批造林学博士,为祖国的林业建设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科研、教学人才。从1986年起,沈国舫担任了北京林业大学校长。他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使北京林业大学走在了同类院校的前列。沈国舫1993年当选为中国林学会的理事长; 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8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作为全国第八、九届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他积极参政议政,对中国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在林业发展战略及宏观决策研究方面,对林业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92年至今他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1997年至今是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现国家科学技术部) 中国农业及农村科学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1996年至今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6年至今为林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 1987—1996年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顾问。他还担任了 《林业科学》、《森林与人类》、《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英文版) 主编。
由于沈国舫在教学、科研、管理中做出了突出成绩,获得了多项奖励和荣誉。获得了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国家教育委员会(现国家教育部) 优秀教材奖、国家优秀科技图书奖各1项。据不完全统计,他已经发表论文110多篇,出版着作6部。1987年他被授予林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91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还荣获了首都劳动奖章及全国 “五一” 劳动奖章。

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造林学做出重大贡献


1956年夏,沈国舫开始在北京林学院工作的时候,造林学科正处在全面学习苏联的阶段,国内正有一位苏联造林学专家在学校讲学,全国各地都派人来听课,由于缺乏中国自己的研究资料,当时造林方面的书籍也几乎是各种俄译中专着的一统天下。各高校的造林学教学不仅在体系上,而且在内容上都深受苏联的影响。讲课离不开苏联的例子,甚至用欧洲赤松造林作为讲造林学各论的范例。虽然这对中国的林业科技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造林学是有明显地域性的,机械照搬别国的理论和方法,必然会出现与本国国情格格不入的情况。
沈国舫在回国的头几年,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积极开展对中国特色的造林技术的研究。他结合当时正在开展的北京西山绿化活动,确定了以造林技术上最难对付的华北石质山地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便找到普遍的造林技术规律,从而充实造林学科的内容。他深入全国各主要林区进行专业调查,北到小兴安岭林海; 南下热带南海沿岸; 西进干瘠黄土高原,不断增进对中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林业生产的认识。他只身一人到林场和工人一起造林,收集整理工人群众和基层技术人员的经验。通过几年的磨练,于1961年以编写组长身份主持编写了第一本《造林学》全国统编教材,该书当年就由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受到国内林学界的普遍欢迎。这本《造林学》是实现中国化造林技术第一步目标的重要标志,不仅在体系上与苏联的造林学相比有许多改进,而且在内容上反映了中国造林技术的进展,突出了中国大面积山地造林的特点。在此之后,他还参加了第二代造林学教材及“干训班” 教材 《林学概论》 的编写工作。
他作为郑万钧先生的主要助手,参加了 《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一书的编纂工作,经过2年多的努力,于1978年正式出版。1993年,他又和黄枢同志一起主编了 《中国造林技术》 一书,并撰写了总论部分。该书正式出版后受到普遍好评,被评为国家级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此后,他还将继续主持编写重点教材《森林培育学》,并与同事和学生们一起组织编写系列专着,为发展中国林学学科作出新的贡献。

将适地适树研究推进到定量阶段


沈国舫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适地适树方面的研究工作。他一方面进行大面积人工林调查,探索树种适生立地的现实表现,另一方面又在立地研究、树种生态习性研究及定位造林试验等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在造林地的立地评价和分类研究方面,他从最初介绍的乌克兰学派波氏学说并使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研究,到应用多元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以树木生长效果来评价立地的研究工作,这就把立地研究推进了一大步。早在70年代末,他就与同事和学生们一起完成了 “北京西山地区适地适树的研究”,从立地分析和评价开始到立地分类和按类型选择树种为止,充分利用长达20多年的观察积累的资料,又通过大面积调查取得的多个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效果的丰富数据,再应用先进的统计分析方法,得出了符合实际、适于推广的结论。在当时,这项工作是使适地适树研究,实现了从定性的经验阶段向定量的科学阶段发展的一个突破,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堪称范例,使中国的研究水平大大接近了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的同类研究水平,这项研究成果曾广泛被国外文献检索体系所引用。
在80年代,沈国舫进行了多树种立地评价和适地适树研究工作,并对太行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进行了抗旱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为适地适树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除此而外,他在适地适树的理论认识方面,特别是在总结国内大量造林生产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适地适树从认识论和辩证思维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赞同。

混交林营造和造林密度研究的领路者


他在50年代就在北京西山布置了一批混交林试验点。从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开始对西山地区试验性和生产性的人工混交林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这项工作具有观测期长、内容广泛和结论可靠、实用等特点,在当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此后,他又带领学生们对华北地区一些主要混交类型,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特别是把混交林的生物量和养分循环方面的研究提高到了生态系统研究的水平。1993年,他又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进行混交林树种间相互关系机制的研究,探讨树种间的互补竞争以及生物化学关系,展示了混交林树种间关系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在他的主持下,北京林业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合作对混交林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杨树、刺槐混交林为主体,研究用材林树种和固氮树种间的关系; 以落叶松和水曲柳混交为主体,研究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混交关系。他主持召开了全国混交林与树种间关系的学术讨论会,并与他人共同主编了 《混交林研究》一书。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使得中国混交林的研究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为指导生产提供了依据。此外,他们还从根系分泌物中分析到了60多种生化物质,并初步揭示了部分物质对种间关系发生的作用。
1965年,他和学生一起发表的 《丛生油松穴内间伐问题的研究》,以油松幼林中的密度作用规律为例,系统地说明了如何正确认识种内个体间相互关系的实质,澄清了当时存在的一些模糊观念,对正确处理造林密度问题起到了促进作用。他在造林密度领域的贡献还在于,广泛收集了中外各种造林密度试验结果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他对人工林中密度作用规律及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作了详尽精辟的分析,这些观点已写进了造林学教材的有关章节。1978—1981年间,他带领学生做了 “北京西山地区油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的研究”,其成果为北京市林业局采纳,作为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的技术指导依据。他对从日本引进的密度效果研究、密度管理图制作技术及以此导出的系列研究,既采取了热情支持的态度,又保持了冷静的头脑,提出要以实践为检验标准。在他的关心下,有关同志在日本的密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纠正了原来的某些缺陷,发展了合理密度的新观点。

提出林木速生丰产指标的第一人


他从60年代开始就研究和探讨了林木速生丰产指标这个造林学中的重大问题。经过10多年的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和理论思考,在1973年的全国造林工作会议上,他首次提出了分区域的林木速生丰产低限指标,即平均生长量达到每年每亩0.3立方米 (华北山地)、0.5立方米 (东北山地) 和0.7立方米 (南方山地),简称3-5-7指标。1979年他又对华北中原平原补充提出了平均生长量达到每年每亩1.0立方米的丰产指标,并对这套指标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论证,对相应的技术措施作了深入的论述。这些建议和论述对于后来造林技术规程的制订、发展速生丰产林的规划,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1983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联合主持制定12个重大领域技术政策,他被指定为其中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技术政策的主要起草人。他主持起草的《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技术政策》及其背景材料在专家论证中得到通过,1985年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蓝皮书的形式予以公布。这项技术政策,深刻地论述了在中国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必要性、可能性、生产潜力、丰产指标、地区布局、技术措施及经济政策等问题,对 “七五”、“八五” 期间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的计划立项和实施、对有关林木速生丰产的科研攻关课题的立项和实施,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项成果和其他技术政策一起,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他在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探索中国林业发展战略和倡导城市林业研究


沈国舫从90年代开始,越来越着重于对林业宏观问题的探索。他在1990年参加了在蒙特利尔召开的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第十九届世界大会,1991年参加了在巴黎召开的第十届世界林业大会,撰写了多篇文章介绍分析了世界林业科技发展趋势。1993年他组织了新一轮林业发展战略的讨论,主编出版了 《中国林业如何走向21世纪》论文集。1993年秋他参加了在蒙特利尔召开的北方和温带森林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成为国际林业界有名的 “蒙特利尔进程” 的发端。会后,他积极从事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宣传普及和探索论证工作。1995年他应国家教育委员会邀请做了 《走向21世纪的林业学科发展趋势及高等人才的培养》 的专题报告,其中对林业的位置变化及林业学科的发展趋势,做了精辟的分析,得到了广泛赞誉。他在1996年及1998年两届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连续做了 《中国森林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及 《现代高效持续林业——中国林业发展道路的抉择》 的学术报告,从战略的高度分析了当前中国林业的形势,提出了中国林业发展的方向和指导方针,在林业宏观决策方面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得到了多方面的高度评价。在1997年由中国林学会和加拿大林学会联合召开的 “面向21世纪的林业”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他的报告得到了与会人士的充分肯定。此外,他作为山区综合开发专家委员会顾问及结合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工作需要,撰写的 《山区综合开发治理和林业可持续发展》、《西南资源金三角生态环境建设探析》、《把营林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提高森林生产力为中心的基础上来》等文章,都从不同角度为林业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沈国舫从90年代初就开始倡导城市林业的研究,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城市林业学术讨论会,并在会上做了重要发言,促成了中国林学会城市森林研究会的成立,并支持各地进一步开展城市林业研究工作。他本人从1996年开始主持了北京城市林业研究项目,与学生们一起共同探讨城市林业发展的特殊规律。他所做的这些富有成效的工作,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林业分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治学严谨 师者风范


在中国林学界,沈国舫以治学严谨而着称。他刻苦读书,认真钻研,不断探索,执着追求。早在留学期间,他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不只看一本书,而是广泛涉猎专着和林业刊物。早在50—60年代,他读遍了所有当时可能得到的本领域业务书刊。为了扩大知识面,打好基础,他还读了不少自然地理、地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和农业科学方面的书籍,他总是将博览群书作为一种人生高级享受和追求。在 “文化大革命” 逆境中,他利用空闲时间,逐字逐句读完了世界林学名着《实用育林学》、《森林生物地理群落学原理》,并通读了一大批俄文、英文的文学名着。从80年代他担任了学校领导职务以来,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一如既往,继续努力钻研。广博的知识、开阔的眼界,使得他在工作和研究中得心应手。
作为一位着名的林业教育家,他十分热爱教书育人的事业,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树人的工作之中。对教学工作,他一贯认真负责,许多研究也是与教学工作密切配合进行的。虽然肩上的行政管理担子越来越重、时间越来越紧,但他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工作。
他之所以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除了时代所提供的机遇之外,主要取决于他全面发展的素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早在1949年,他就加入了共青团,196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始终抱着坚定的政治信念,具有崇高的理想,并能够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漫长的岁月里,他总是严以律己、正直无私、积极进取、淡泊名利,不断地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在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热情,既敢于大胆负责,又善于团结群众协作共事。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他讲究科学思维、实事求是,有很强的逻辑性、系统性和计划性,能把原则性和灵活性较好的结合。他自觉全面发展自己的素质,在口才、文采、外语、文体爱好等诸方面都很突出。在中国林学界,他是一个突出的代表人物,享有很高声望。

(铁铮)


简 历


1933年11月15日 出生于上海市。
1950—1951年 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肄业。
1951—1956年 苏联列宁格勒林学院林业系学习。
1956年 在北京林学院 (现北京林业大学) 任助教。
1960年 在北京林学院任讲师。1980年 在北京林学院任副教授。
1981—1984年 任北京林学院副教务长。
1984—1986年 任北京林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 副校长。
1986年 在北京林业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6—1993年 任北京林业大学校长。
1993年 任北京林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3年 任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1993—1997年 任中国林学会理事长。
1994年 任《森林与人类》杂志主编。
1995年 任《林业科学》杂志主编。
1995年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8年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主 要 论 着


1 沈国舫.林学概论.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2 黄枢,沈国舫主编.中国造林技术.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3 沈国舫.编制立地条件类型表和设计造林类型的理论基础.见: 编制立地条件类型和设计造林类型论文集.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58.
4 沈国舫,富裕华,陈义.丛生油松穴内间伐问题的研究.林业科学,1965,(4): 292~298.
5 沈国舫,造林讲座.林业科技通讯,1974,(10); 1975,(8) .
6 沈国舫.营造速生丰产林的几个技术问题.见: 国家林业总局主编.林业发展趋势与速生丰产林经验论文集,1978.
7 沈国舫.北京市西山地区适地适树的研究.北京林学院学报,1980,(1): 32~45.
8 沈国舫.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技术政策,见: 国家科学技术委蓝皮书10号,1985.
9 沈国舫.关于大兴安岭北部特大火灾后恢复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考察报告. 见: 国务院专家组考察报告汇编.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1~20.
10 沈国舫.对发展速生丰产林有关问题的思考.世界林业研究 ,1992,(4): 67~74.
11 沈国舫.走向21世纪的林业学科发展趋势及高级人才的培养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教学改革.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2 沈国舫.中国森林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见: 中国林学会、加拿大林学会主编. “面向21世纪的林业” 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林业出版社,1997,1~8.
13 沈国舫,翟明普.混交林研究.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14 沈国舫.现代高效持续林业—中国林业发展道路的抉择.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8,(2): 38~45.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11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