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
沈德绪,园艺教育家,果树育种专家。在果树新品种选育及育种方法研究方面做出了成绩,育成黄花和杭青等梨新品种; 主编出版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果树育种学》等4本,出版了 《柑橘遗传育种学》等专着,为园艺教学和果树育种工作作出了贡献。沈德绪,1923年11月2日生于浙江省嘉兴县新塍镇。1935年进嘉兴二中学习。1937年11月,日军入侵嘉兴,学校被迫解散,他背井离乡到安吉山村避难。因求学心切,于1938年2月翻山越岭至于潜,再搭船绕道桐庐、金华,经永康至丽水碧湖,就读于当时的浙江省立临时联合中学。1942年,日军进犯丽水,学校被迫解散,沈德绪和8个同学变卖衣物,凑钱往福建避难。途中常遇敌机轰炸扫射,沈德绪衣物失窃,身无分文,饥病交加。幸遇爱国人士嘉兴秀州中学校长顾惠人在江西赣中开办基督教联合中学,遂前往投奔,在赣州继续读书一年,完成了高中学业。这段颠沛流离的生活,磨炼了他刻苦学习、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意志。1943年夏,江西全省会考和升学考试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进当时迁址于贵州湄潭的浙江大学农学院园艺系,这是他一生中关键性的转折,确立了今后学习和事业的方向。
在湄潭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国家提供的伙食费很少,沈德绪参加工读,获得少量报酬贴补生活。他深感求学机会来之不易,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并热心于公益活动。在学生自治会中,他被选为生产部长,带领同学种植蔬菜,养家禽,改善伙食,深得老师和同学的赞赏,还获得竺可桢校长授予的大功奖。他业余爱好广泛,曾被选为学生部康乐部长,带领同学开展文娱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他组织的海吼歌咏队,大唱抗日歌曲,唤起抗战到底、争取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成为当时校园里艰苦环境下的一个欢乐集体。1945年抗战胜利后,浙江大学迁回杭州原址复学。1947年夏,沈德绪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被选留在园艺系任助教,兼职筹建园艺场,开展果树、蔬菜的引种工作。1956年起,他开始着重于果树育种的教学和研究,并以桃、梨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引种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实生选种和杂交育种。即使在政治运动频繁的年代,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处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也坚持试验研究从未间断,一批可贵的育种材料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这些既是现场教学的好材料,也是他育种的原始材料,为以后出成果、出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8年,科学的春天到来了。他更加精神焕发地投身于教学和科研。这一年,他被首批列入中国果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并被推选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 《果树育种学》的主编。1985年,他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果树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同年,浙江农业大学果树学科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学科,他任学科负责人。
1983年以后,沈德绪在教学方面主要侧重于研究生培养,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5名,还将其中的一部分推荐出国深造。科研方面着重于桃、梨等果树的杂交育种,并结合进行性状遗传规律,早期鉴定和果树童期等理论研究,为加速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结合培养研究生,加强生物技术在果树育种上应用的研究。他在果树育种研究方面成绩显着,共获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4项,其中有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和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各1项。
沈德绪热心社会工作,曾任浙江省园艺学会理事。1977年学会恢复活动后,历任常务理事、副理事长。1985—1993年间,还连续担任两届理事长。1957年,他应中国园艺学会邀请,负责编辑出版中国园艺方面公开发行的 《园艺通报》杂志,3年共连续出版了3卷13期,对传播科技知识、交流技术经验起了良好的作用,并为以后 《园艺学报》 的编辑出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89年,他被选任为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1993年,中国柑橘学会成立,他被选任为首届副理事长。1983年他还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全国农业系统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专业评议组成员,曾参加1983、1985和1989年三次全国性评审工作。
沈德绪平易近人,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对同事、对晚辈,无论工作、生活,总是关心备至。他在课堂上是严师,课后与学生打成一片。他的备课教案井井有条,且每年都充实新内容,做到不断完善提高。他工作一贯认真细致,一丝不苟,重要的事都作详细的记录,保存着大量个人档案,包括手稿、笔记,会议资料、照片、信件,等等。由于他活动领域广泛,保存的材料丰富、完整,杭州市档案馆已将他列为科学家档案保存的典型,分期分批地收藏他的档案资料。他办事非常重视工作方法和效率,除了思想高度集中,充分利用时间外,所用的资料、档案、工具、物品都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因此功效倍增。浙江电视台高度评价他的这种优良作风,曾以 “效率教授”为题,对他作过电视报道。
严于律己 教书育人
沈德绪在学生时代受到师长们爱国主义思想和 “求是”、“勤朴” 校风的熏陶,亲身体察到在当时学校几度搬迁的十分艰难困苦条件下,老师们仍孜孜不倦,忠诚教育事业,忘我地培养青年一代,深感教师职业之崇高。因此,大学毕业被留校任教,正符合他的第一志愿。他决心向师长们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全身心地倾注于教育事业。他常说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且自己首先应该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学生树立模范形象。他热爱教育,也热爱园艺专业,在教学岗位上,高度负责,精益求精。他先后主讲过遗传学、果蔬选种及良种繁育学、果树育种学、园艺植物遗传学、果蔬育种进展及现代果蔬科学等课程。他先后主编了4本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园艺系用的课本,缓解了园艺类教材不足的状况。他知识面广,学术造诣深,并勤于动手。他掌握嫁接、修剪等操作技术,在田间设置直观教材,还亲自制作标本,绘制图表,拍摄照片,形成系统的教学辅助材料。沈德绪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并且十分讲究教学法。在浙江农业大学他第一个举办电视教学现场观摩会,深受与会者好评。他从教至今已有50多年,曾6次荣获上级颁发的优秀教学工作奖。
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科研相辅相成
沈德绪在学生时代就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除认真学好必修课程外,还亲自动手种植蔬菜,把课堂学习到的园艺知识在生产实践上应用,边学边做。毕业后从教期间兼管园艺场筹建工作,他吃住都在场内,和农工们打成一片,开展果树和蔬菜的引种工作,从规划设计到建立生产园和标本园,处处亲自动手,以后又开展蔬菜和果树的选种和育种工作,长期坚持在生产第一线。他深知 “育种工作是属于应用范畴,育种者必须参与实际操作”。他主讲遗传学课程,能够很好地指导育种实践,有效地提高育种效率,而通过各种选种育种的实践活动,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丰富和验证了教学内容,因而收到了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效果。早在40年代,他与其师吴耕民共同进行蔬菜引种和选育种工作,曾从杭州市郊古荡的农家萝卜引种后经7年系统选择,育成了全国闻名的浙大长萝卜。后又从国内外引进的番茄品种中选出早雀钻、真善美等品种,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成为浙、沪一带50—60年代的主栽品种。在桃、梨等果树的育种工作中,他也十分注重实践。在 “文化大革命” 的动乱年代,他 “独居” 在该校设于临安山区的果园中整整达6年之久,亲自保护了从校园搬迁过去的一大批桃、梨等果树育种材料,进行连续观察记载,保证了数据、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以后陆续育成许多新品种奠定了基础。深入第一线,亲自动手的育种工作实践,使他在果树育种上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同时,研究成果也为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中国现代果树育种学科的带头人
从50年代起,沈德绪就从事果树育种和遗传学的教学、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61年受农业部委托,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 《果树选种及良种繁育学》 上卷果树部分。1980年主编全国统编试用教材《果树育种学》,1986年经修订作为正式教材出版。1993年他又主编完成配套教材 《果树育种实验技术》,作为果树育种学教学中的实验、实习指导教材。1947年,沈德绪筹建园艺场时就开始了果树引种工作; 50年代中期,在引入127个桃品种和68个梨品种基础上开展了引种和杂交育种工作。1967年选育出桃新品种‘林玉’,1966年和1968年分别选育出梨新品种杭青和黄花,以后又育成了绿云、雅青、西子绿、新杭等系列配套梨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产生了显着的经济效益。沈德绪注重育种中性状遗传规律等理论方面的研究,先后发表 “梨早实性遗传的研究” 等学术论文60多篇,出版 《园艺植物遗传学》、《番茄研究》、《桃、李、杏樱桃育种进展》等专着或译着等7部,还编印了 《果树育种选择》、《果树育种参考资料》和 《梨育种研究》等资料,为中国现代果树育种学科的发展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最近,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获得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的 《柑橘遗传育种学》专着,对中国柑橘育种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沈德绪还曾发起成立全国性的桃研究协作组和华东地区梨育种研究协作组,以后得到农业部的肯定和支持,下达协作课题项目并予以资助,有效地推动了有关研究工作的开展。自 1978年以来,他主持全国性的果树育种研讨会5次; 主持全国果树育种学统编教材编写组会议6次; 他本人还应邀到全国20个省市作果树育种的专题报告70余次,深受同行们的欢迎。
果树实生苗开始结果迟,使果树育种的周期长,进展缓慢。沈德绪认为,加速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是果树育种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他以此作为育种理论研究的方向,结合桃、梨、葡萄、柑橘等果树品种选育,从性状遗传规律、早期鉴定和缩短童期等三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研究。他首先从广泛收集种质资源入手,进行详细的观察比较,开展不同年份的较大规模杂交育种,在杂交时选配遗传上不同生态型的童期短的亲本组合,以奠定早实性种质基础; 对所获得的杂种群体或个体,按其童稚度进行早期鉴定,以预选出早结果的株系; 同时还应用综合农业技术措施,包括应用激素等手段调控生长和开花结果,以缩短童期。此项研究坚持多年,试验结果证明了梨实生苗可以采取措施,使其在第二、三年时开花结果,比常规育种方法缩短2~3年,以此加快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试验过程中,他还发现了一些早实性的种质,可供进一步研究利用。根据研究结果,他着述了 《果树童期与提早结果》 一书,提出 “童期可以缩短”的创新论点,深得同行们的支持和赞赏。上述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果树童期及其调控”、“果树育种中的早期鉴定” 等4项立题资助和有关部、省级的 “果树种质特性及遗传规律研究”、“梨育种研究” 等4项立题资助,有力地推动了此项研究进一步深入。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的进步和发展,沈德绪还进行基因的检测、克隆及基因调控等新技术育种研究,走在国内同类研究的前列。他是中国现代果树育种学科的带头人。
沈德绪多年来一直坚持体育锻炼。虽已年逾古稀,但工作起来仍精神饱满,精力不减。最近几年,他还积极参加长跑、乒乓球、自行车等各项比赛,获得了学校授予的 “发展学校体育运动突出贡献先进个人” 的荣誉称号。如今,他自觉体力、年龄还是壮年,心理年龄是青年,并风趣地说自己 “贡献年龄还是少年,应该任重道远,老当益壮,多做贡献”。
沈德绪从教50年来,勤于工作,乐于奉献,为中国的园艺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崇高的声誉。他已被列名入传 《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当代自然科学家传》、《当代中国科技名人成就大典》及 《世界名人录》。他曾说: “生命在于运动,力量来自锻炼,天才在于勤奋,效率来自方法,生命的价值在于贡献”。1990年,国家教委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上面写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王元裕)
简 历
1923年11月2日 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县。
1936—1937年 在浙江省嘉兴二中学习。
1938—1942年 在浙江省立临时联合中学学习。
1942—1943年 在江西赣江基督教联合中学学习。
1943—1947年 在浙江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47—1954年 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浙江农学院园艺系助教。
1954—1978年 任浙江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讲师。
1978—1981年 任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1—1985年 任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5年至今 任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 要 论 着
1 沈德绪,徐正敏.番茄研究.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7
2 沈德绪. 果蔬选种及良种繁育学 (上册) .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61
3 沈德绪,陈华清.桃果实和种胚发育的研究. 园艺学报.1962,1(1)
4 沈德绪,华英.玉露桃实生后代的变异和选种研究. 园艺学报.1962,1 (3)
5 沈德绪.柑桔实生树的遗传动态与实生繁殖和选种问题。园艺学报.1963,2(4)
6 沈德绪,李载龙,郑淑群.梨早实性遗传的研究.遗传学报.1978,5(3)
7 沈德绪,李载龙,郑淑群.梨物候期间的相关性和相关遗传. 园艺学报.1980,7(4)
8 沈德绪,景士西,陈振光等.果树育种学.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
9 沈德绪,李载龙,郑淑群.梨杂种在生长量与童期相关问题的研究.园学艺报.1982,9(4)
10 沈德绪,林伯年. 园艺植物遗传学.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5
11 沈德绪,景士西,陈振光.等果树育种学.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6
12 Shen D,Lee T. The origination and evolution of peach germplasm.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 1988
13 沈德绪,林伯年.果树童期与提早结果.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
14 沈德绪,魏文娜,林伯年等.果树育种试验技术.北京: 农业出版社,1992
15 Shen D,Lin B,Chen D. Recent advances in Chinese pear breeding and ge-netics in China. Acta Horticulturae. 1994 (6): 367
16 沈德绪,王元裕,陈力耕. 柑橘遗传育种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