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邵力平(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69 评论:0

1926—


邵力平,森林病理学家。首次在中国红松疱锈病、红松松针锈病、兴凯湖松瘤锈病、落叶松心材变色与腐朽、落叶松癌肿病、落叶松褐锈病、阔叶红松林凋落物分解菌群落结构、红松树栖真菌群落、北方针阔混交林锈菌与锈病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为森林保护专业和森林病理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以及科学研究的开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邵力平,又名邵德芳,辽宁省辽中县人,1926年3月出生于农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他出生那年父亲就到县城投亲借钱经营小本生意。1933年邵力平被父亲送进县立第一完小读书,毕业后依父亲的打算学商业,入奉天三中 (商科) 读书,后学校改称为奉天第七国民高等学校。他厌恶商人,为了摆脱子承父业的安排,1943年考入哈尔滨农业大学农学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明白自己是生活在敌人的统治之下,民族受到歧视与压迫,对未来的生活前景茫然无知。大学一年级时,因为见到了日本籍教师没给敬礼,便挨了一顿毒打并罚跪15分钟,这件事更加使他体验了亡国之苦。1946年进入长春大学农学院,入学不久便亲眼目睹国民党政界腐败不堪的校风恶劣至极,特别是毕业后失业,更感到前途暗淡。1948年,他到哈尔滨科学院学习,学习结束后被分配到哈尔滨农业大学,在农学系和森林系任教,开始接受了共产党的主张,发誓辛勤工作,不求名利,只求对教育事业有所贡献。1955年调入东北林学院 (现东北林业大学) 讲授森林病理学课程。
他从教50年,始终不懈地致力于教学与科研工作,同时积极参加专业的社会实践和学科的学术活动。1960年学校成立了森林保护专业,当时处在教材、实验室、科研工作等一无所有条件下,他别无选择,下定决心一往直前,经过几年的努力使自己的工作走上正轨。他亲手操持建立专业、培养师资、编写教材、建立实验室、建立林病标本室和真菌标本室,为专业的迅速成长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在森林病理学与真菌学方面有,先后主讲过不同专业的森林病理学,森林保护专业的普通病理学、林病病原真菌学、真菌分类学、林病研究法等课程,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实习、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又不断地完善提高自己。在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过程中,开设了森林微生物生态学、高级真菌学、真菌与林病新进展等多门学位课。根据工作需要编写适合专业使用的各种教材与讲义。他主编的全国通用教材《真菌分类学》,填补了中国的空白。教材系统地介绍了先进的分类方法与分类体系,还编撰了与农林生产有关的菌种学,对真菌学的普及和中国真菌分类学的研究,都起了良好的作用,被评为林业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在教学过程中,他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效果,在讲解授课内容时,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为了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他亲自动手并带领同事们制作显微切片标本,凭借在中学时期学到的绘画写生技能,制作了大量的教学模型和绘制大幅彩色挂图,对教师讲课和学生学习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他在承担教学与科研任务的同时,积极组织和亲自参加各种科技书刊编撰工作,承担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许多条目释文撰写任务,同时承担了林业卷森林病理学分支的主编工作,参编《中国森林病害》、《中国乔灌木病害》、《中国实用菌志》、《林木病理学》、《杨树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等专着,并承担编委工作。晚年与项存悌教授共同编着了 《中国森林蘑菇》,出版后受到好评,这是迄今为止中国首版书籍之一。他通晓日语,能熟练地阅读、笔译俄、英版本的专业书刊,曾译过俄文 《植物抵抗性的生物化学特性》,由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多年来,他始终致力于森林病理学科的研究工作,对严重危害林区且发生面积又大的病害,以及被林业部列入攻关项目的重要课题,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并取得成果。他先后对红松疱锈病、红松松针锈病、樟子松松针锈病、兴凯湖松瘤锈病、落叶松褐锈病、落叶松心材变色与腐朽、落叶松癌肿病等重要病害进行研究,揭示了各种病害的分布、为害与损失、症状、病原、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并提出了可行的防治措施,共发表论文40余篇。
五针松疱锈病是举世闻名的危险病害,红松疱锈病是五针松疱锈病中的一种,但在西方已有研究结论,称红松在西方五针松疱锈病严重疫区不发病,经人工接种也不发病,据此认为红松对疱锈病有较高的抗性。在中国从很早在农业院校的植物病理学研究中就讲述过西方松类疱锈病,但一直未记载红松发生过疱锈病。50年代初,在辽宁省首先发现该病,不出10年黑龙江省也发现了此病,并且迅速蔓延。在这种情况下,邵力平教授向黑龙江省林业厅申报立题研究,通过3年的现场研究,终于揭示了红松疱锈病的分布实况、病原菌分类地位、病原菌的生物学及其传染途径,最终提出防治措施,研究成果被黑龙江省林业厅推广后收到显着效果。通过研究首次证明了红松疱锈病的病原菌同属于五针松疱锈病的病原菌种内,但又不同于西方的病原菌,鉴定为五针松疱锈病菌一个变型种,并据此同意接受“菌种的集合种”的学说。该研究成果获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三等奖。
杨树烂皮病,是一种普遍发生的病害,黑龙江省广泛栽植的杨树,因病害造成损失巨大,因而引起林业部和生产单位的重视,被林业部列为攻关项目,1989—1993年,他和项目牵头人项存悌教授组织人力开展该项研究,5年后提出了研究成果,包括综合防治技术在内,并由项存悌教授撰写了专着。研究成果于1994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从该项研究中证实了潜伏性侵染病害的理论的正确性,并将这种理论纳入教学内容中去。
他对林区普遍发生的立木腐朽现象,进行过长期调查与研究。在古老的立木腐朽理论的有关论述中,都认为变色是立木腐朽的第一阶段,但在林区看到的现象是所有的活立木都有变色现象。是否所有的活立木都发生腐朽?在小兴安岭设点研究落叶松心材变色与腐朽的关系,结果发现活立木变色是自然保护反应,任何刺激都能引起木材变色,变色色调与树种相关,与刺激因素无关。刺激木材变色的因素多种多样,自然界普遍存在,其变色都按年轮规律性分布的,因而腐朽发生的变色都有自己的规律,因此容易把腐朽变色与自然保护变色分开。研究还发现因不同菌类引起的变色和木材阳面材和侧枝向地面的自然保护变色。该研究曾获黑龙江省科技大会奖,用该理论指导某飞机制造厂选材时,节省了90%以上的由四川运来的紫果云杉木材,为节约利用木材方面作出了可喜贡献。
落叶松褐锈病,是中国与韩国特有病害,他带领同事们和研究生立项研究,弄清了病原菌及其生活史,提出了防治措施,丰富了森林病理学内容,增加了真菌学内容,又为生产提供解决病害的技术依据。
他在晚年还开展了真菌多样性的研究,研究森林凋落物中分解真菌的种群结构及其生态效应,为中国生态系统科学补上空白。与此同时,还研究了北方针阔混交林的锈菌与锈病,培养了博士研究生,并撰写出专着。
他对真菌分类学有专长,常为生产单位、防疫部门、水产养殖业和钢铁产业部门服务,受到有关方面的好评。50年代末期,嫩江流域发生严重污染,大量的死鱼,严重影响渔民生活,同时又因江水污染发生的黏絮状物堵塞电机冷却水管,严重影响钢厂供电,他应邀去嫩江,专门研究江水污染与钢厂堵塞电机冷却水管问题,经过1964、1965、1968年3年的努力,首次发现江河的污染源、大量铁细菌和水节霉,并提出水处理和控制污染源的措施方案。这是中国首次研究江河污染的记录。70年代,他还指导过省商品储运局,研究革制商品霉变问题,通过实验提出,使革制品霉变的真菌菌群和解决的途径,受到商业部的认同和好评。
他执教以后,一直是勤勤恳恳地学习,任劳任怨地工作。他曾先后任林学系副系主任、森林保护教研室主任、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森林保护学科带头人和博士研究生导师等职务。他有很强的组织工作能力,并且始终表现出豁达开朗、坚持原则、保证质量的严谨作风,深受领导与同志们的爱戴。1985—1997年,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二、三届成员,积极参加活动。在此期间,他也为东北林业大学的各专业学科建设以及博士生导师推选工作做出贡献。
除了繁重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他还热心于科学普及和学术活动。曾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真菌地衣系统学开放实验室第一、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东北林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学会真菌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 (1987—1990,1991—1993)、中国首届菌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林学会林病专业委员会委员(1987—1992)、黑龙江省林学会常务理事、森林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60—1964)、黑龙江省微生物学会第二、三届理事长、第四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黑龙江省食用菌栽培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等职。在受聘真菌、地衣系统学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期间,参与研究课题选题指南的拟订、评议申请立项、听取研究进度与成果汇报、选拟国际合作项目、学术报告等活动,对中国真菌地衣系统学研究的开展,科技队伍的建设与发展,都曾起到积极作用。任真菌学会副理事长期间,支持年青研究人员,开展学术交流与讲座活动,对中国真菌、地衣的研究起了推动作用。任黑龙江省食用菌栽培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期间,积极组织一批食用菌的栽培标准与产品质量标准拟订工作,对食用菌栽培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还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开展科普工作,多年来他经常到基层生产单位开设讲座或办短期培训班,对提高各县防治站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很起作用。
自80年代起,他就热心推荐优秀人才到国外留学,先后送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湖头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达14名,其中有的已回国就职。他还注重与国外科技界和大学建立友好交往关系,派人定期互访或邀请学者来华讲学,或共同商讨博士研究生的选题计划。自80年代初起,得到美国农业部的特许,与其林务局下属的南方森林实验站、洛杉基林业、草原实验站、中部山区科学研究站、中北部森林实验站、太平洋西北科学研究站、太平洋西南森林、草原实验站、和森林产品实验室等六站一室建立长期交换科技情报关系,免费提供所需信息与资料。这种交往对中国森林病理学与林学的发展壮大,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应邀任 《真菌学报》、《自然灾害学报》、《中国食用菌》、《食用菌》、《生物多样性》、《森林病虫通讯》、《生物技术》、《微生物学报》、《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等重要刊物的编委,还曾被聘为中国林业出版社特邀编审。他经常给刊物或专着审稿,尽到严格把关之责。
由于他在教学与科研上的成绩显着,曾被评为哈尔滨市优秀教师。自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是一位在国内外颇具影响的森林病理学家。

(孙正林 杨素华)


简 历


1926年3月4日 出生于辽宁省辽中县。
1943—1945年 在哈尔滨农业大学农学系学习。
1946—1948年 在长春大学农学院学习。
1948—1955年 在哈尔滨农学院任助教。
1956—1962年 在东北林学院林学系任助教、讲师。
1962—1980年 在东北林业大学任副教授。
1980—1985年 在东北林业大学任教授。
1985—1997年 在东北林业大学林学系任教授。

主 要 论 着


1 鲁宾阿尔齐覆夫斯卡娅 (邵力平译) .植物抵抗性的生物化学特性.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5,1956(再版) .
2 邵力平,方三阳,于诚铭等 .森林保护手册.北京: 农业出版社,1971,1973 (再版) .
3 邵力平,吴文炳,于勤. 中东杨叶锈病化学防治.东北林学院学报,1964,(3): 125~128.
4 邵力平,何秉章,潘学仁.落叶松人工林心材变色与腐朽.东北林学院学报,1978,6(1): 107~113.
5 邵力平等.红松疱锈病的研究.林业科学,1979,15(4): 119~124.
6 邵力平,何秉章,潘学仁.兴安落叶松癌肿病的研究.东北林学院学报,1979,7 (1): 27~31.
7 邵力平,鞠国柱.中国三种疱锈病菌孢子表面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东北林学院学报,1979,7(2):57~61.
8 邵力平等.红松疱锈病菌的鉴定.林业科学,1980,16(4): 279~282.
9 邵力平,项存悌.中国大环柄菇的研究.东北林学院学报,1980,8(4): 35~38.
10 邵力平,何秉章,杨殿清等.落叶松褐锈病的研究.东北林学院学报,1983,11 (4): 23~30.
11 邵力平,项存悌,张素轩等.真菌分类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12 邵力平等.红松松针锈病病原菌的研究.东北林学院学报,1988,16(5): 1~6.
13 薛煜,邵力平.兴凯湖松瘤锈病的研究.东北林学院学报,1990,18(1): 38~48.
14 邵力平,薛煜等.兴凯湖松瘤锈病损失量的研究.东北林学院学报,1989,(2): 1~5.
15 薛煜,邵力平等.兴凯湖松瘤锈病的组织病理分析.东北林学院学报,1988,16 (1): 10~13.
16 薛煜,邵力平等.樟子松松针锈病针叶内无机元素动态.林业科技,1992,17 (3): 21~24.
17 薛煜,邵力平等.兴凯湖松瘤锈病病健组织中主要有机成分变化极其对结实的影响.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2,20(3): 30~34.
18 项存悌,邵力平.杨树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2.
19 薛煜,邵力平等.樟子松松针锈病病原菌鉴定.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3,21 (1): 1~4.
20 Shao L P,Xue Y et al.The Study on Xingkai Lake Pine Gall-Rust. Pine-Rusts,1989.
21 薛煜,邵力平等.樟子松松针锈病与寄主叶绿素含量关系的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4,(3): 6~9.
22 薛煜,邵力平等.三种松干锈病组织病理学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5,23(6): 1~7.
23 薛煜,邵力平等.鞘锈菌属一新种.真菌学报,1995,14(4): 248~249.
24 薛煜,邵力平等.松栎柱锈菌对兴凯湖松细胞染色体的影响.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6,24(3): 32~35.
25 邵力平,项存悌. 中国森林蘑菇.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8.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10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