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
彭镇华,森林生态学家,林木遗传育种学家。率先运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与森林生态学原理,在长江中下游重点血防区主持 “以林为主,抑螺防病,综合治理与开发滩地”研究,获得重要突破; 主持的 “长江中下游滩地和低丘综合治理与开发” 项目,为区域治理、国土整治提供了宝贵经验。还在 “杉木地理种源实验研究” 中作出了贡献。彭镇华,1931年12月20日生于江西省景德镇。祖籍江西省吉水县尚贤乡黄竹溪村。祖父彭增秀为瓷行老板当帐房先生,父亲彭尉廷在瓷行当工人。1933年父亲开始弃工经商,在长江下游的南京、镇江、扬州一带贩运瓷器。此后两年便定居扬州,并开了一爿瓷器店。这期间,因祖父告老还乡,彭镇华随祖父回乡,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全家始得在江苏扬州团聚。
彭镇华自幼刻苦好学,勤于耕读。在江西省吉水县农村10多年间,祖父家教甚严,只要有学习机会,便勉其求学。平时,他帮家里干些农活,读过两年私塾,后又去新学堂求学一年。1944年秋,彭镇华考取吉安县立中学学习一个学期,终因家境拮据而辍学。1946年春,彭镇华进扬州私立慕究理中学学习,直到初中毕业。
吉水县在中国历史上素有 “江南才子之乡” 的美称,是大文学家欧阳修、民族英雄文天祥之故里,加上又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带,进步思想与文化气息甚浓。彭镇华就是在这种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十分浓郁的环境中接受熏陶,对他日后的成长与进步影响颇深。
1949年5月,扬州解放,慕究理中学停办,彭镇华转学到另一所教会办的美汉中学上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彭镇华与同学们组成的 “哆来咪歌咏队” 走上街头,迎接解放军,歌颂共产党,其中演唱的 “倒蒋大合唱”、“生产大合唱” 等革命歌曲曾一时轰动扬州城。由于彭镇华学习成绩优秀,思想进步,且有出色的组织才能,1951年被学校广大学生推举,出席了扬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高中毕业的彭镇华于1951年9月考取安徽农学院林学系;1956年本科毕业,留校任教。两年后,经全国统派留苏学生统一考试录取,于1960年秋赴苏联列宁格勒林学院,在着名植物解剖及生理学教授雅申科博士指导下,通过 《应用显微放射自显影技术研究32P、45Ca、14C在松、槭幼苗组织中的分布与运输》论文答辩,如期完成学业,获生物学副博士学位。1964年7月学成回国,在安徽农学院林学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林业研究所所长。1996年3月奉调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彭镇华从事森林生态、国土环境治理、植物遗传育种与栽培等教学科研40年,出版学术专着3部,主编学术着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共获科技成果奖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部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农业部丰收奖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1项。他曾获安徽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他任林业部、卫生部 “兴林抑螺” 工程顾问、全国山区综合开发专家组成员,曾获得优秀教学成果奖、全国绿化奖章等多项表彰。1995年至今任 《应用生态学报》 副主编,《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主编,1995年任安徽省生态学会理事长、安徽省林学会常务副理事长,1996年任全国核农学学会常务理事,1998年任中国林科院木材科学茅以升科研专项奖励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长期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注重与生产实际结合,注重高新技术应用,注重技术集成与创新,是组织中国多学科、多部门、多层次的力量进行国土整治与开发的开拓者之一。
抑螺防病林理论在国际血防领域的创造性突破和贡献
血吸虫以钉螺为寄生媒体,因其繁殖力强,随水漂移和人、畜、野生动物交叉感染等,构成世界血防难题,长期困扰和危及74个国家2亿多人口的身体健康。除日本等极个别发达国家耗巨资实施水泥护岸工程奏效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直沿用药物防治为主的措施,既污染环境,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且难以控制血吸虫病流行。为此,国家于 “七五” 中期开始探索攻克国际血防难题。“八五” 期间,彭镇华主持林业部、卫生部重大科研项目 “以林为主,灭螺防病,综合治理开发滩地”研究,率先提出运用生态学原理、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进行综合防治的理论,从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入手,以切断人畜与疫水接触感染传媒为手段,探索了一条兴林、治贫、抑螺、防病的成功之路。彭镇华在占中国有螺面积95%以上的血防重点区——湖区五省滩地建立了19个试验点和由20多个县组成的试验示范区,采取以林为主的生态工程和生物措施,在不同滩地类型营造抑螺防病林近4万公顷,使大面积螺源滩地得到有效治理和合理利用。试验区滩地螺情下降80%以上,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下降50%左右,急感发病率几乎为零,阳性螺点基本消灭。该项目研究实现直接经济效益近15亿元,综合效益60多亿元。在1992年北京国际血吸虫研讨会上,世界卫生组织血防处处长Mott博士盛赞该项目研究是世界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的方向,为中国乃至世界血防对策开辟了综合防治新途径。他的 《中国新林种——抑螺防病林研究》理论专着,首次系统阐述了运用生物技术和生态学原理改善湿地环境,达到抑制血吸虫中间寄主——钉螺孳生的机理,建立了适应不同滩地类型的造林抑螺防病生态工程模式,形成了一整套技术经济指标体系。这项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996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长江中下游丘陵、湿地建立以林为主的复合生态系统
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广阔丘陵、湿地属于林区—耕作区—水区两个结合部的特殊地貌类型,具有人口相对集中、环境相对恶化、经济相对贫困的特点,是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八五” 期间,彭镇华主持由国家计划委员会下达的国家重点攻关项目 “长江中下游滩地和低丘综合治理与开发”,运用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在长江中下游五省一市 (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低丘、滩地的典型地带,建立了13个试验点和24种林业持续高效的复合经营模式,试验点造林面积达733公顷,辐射试验示范面积11万公顷,有效地改善了水土条件,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实现直接经济效益近33亿元,综合效益130多亿元。此项研究突破了传统的丘陵、湿地的研究方法,提出 “六个结合” 和 “四高” 的指导思想,即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相结合,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结合,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项目与当地经济建设相结合,多部门、多学科相结合,科研、教学和生产相结合,以及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益。极大丰富了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与实践,为区域治理、国土整治提供了宝贵经验。此项研究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获1998年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林木遗传育种、植物花卉辐照,以及不同种源、种群无性系木材性质变异等研究领域的独特创新
彭镇华自1964年留学苏联获生物学副博士回国后,从未间断林学和所学知识的应用,成为中国较早进行林学核能利用的开拓者之一,在遗传育种、植物花卉辐照技术以及不同种源、种群无性系木材性质变异等研究领域取得研究成果。
70年代初,彭镇华潜心研究中国主要树种——杉木的起源、类型、选育、栽培、利用,深入南方15个省 (自治区) 杉木产区调查研究,发表了 《杉木北移皖东丘陵地区的栽培研究》、《论杉木起源》、《大别山区不同类型杉木的研究》等论文20多篇,为中国系统研究杉木起源做出贡献。“六五”、“七五” 期间,参加国家攻关项目 “杉木地理变异和种源区划分” 的研究,营造试验示范林26.6万公顷,年均创直接经济效益6亿多元,此项目1987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彭镇华独立完成了 《中国杉树》、《大别山五针松》等两部专着。尤其是《大别山五针松》一书,除系统研究该树种外,五针松组起源中国的研究成果具有开创性意义。
自60年代初起,彭镇华潜心于生物物理方面的应用研究,他先后对用材树种、经济树种、果树及花卉等数十种植物进行辐照与注入研究,培育出9个菊花新品种和 “浓香型矮化水仙”(已获发明专利)。近年该专利已分别在北京、上海、合肥等地形成年产4万头矮化水仙的批量,市场走俏,年销售收入近70万元。
彭镇华作为国家“八五”攻关专题“短周期工业用材林木材性质研究” 的主要完成人,主持不同种源、种群无性系木材性质变异的研究,为定向培育实现林木生长数量与质量统一提供了理论依据。其研究成果,已纳入《中国主要人工林树种木材性质》专着,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998年获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艰苦朴素 献身林学教育科研事业的楷模
彭镇华幼年、少年时期成长在江西山区。由于受进步思想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从小养成了艰苦朴素、自强不息的性格。在吉安上中学时,由于家居农村,每隔半月都要徒步一日往返近百里地回家背米到学校,以节省上学的费用。以至日后,他的儿子初中毕业,为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他把儿子送到远离合肥的桐城县中学就读。“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农学院被迫下迁农村,分成三处办学,彭镇华一家人分成两地,当时女儿、儿子年幼。彭镇华一面承担教学任务,接受 “劳动改造”; 一面顶住挨批判的政治压力,帮助妻子江泽慧操持家务,相互支撑着度过艰难的岁月。那时,彭镇华的家里经常成为林学系、教研组和老师们商讨工作的场所。他坚信党一定能粉碎 “四人帮” 反党集团,迎来教育、科技的春天。1978年,安徽农学院回迁合肥原址,恢复办学秩序。彭镇华又全身心投入林业高等教育和科研事业上,四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林业高层次人才。他基础理论扎实,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在教育、科技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特别是在 “八五” 期间,他主持的两个重大科研课题,组织和指导五省一市数百人的科技骨干队伍协作公关,使大批青年科技人才迅速成长。他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7名,博士研究生5名。
彭镇华的工作十分繁忙,最近又承担了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立项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中国森林生态网络系统工程建设研究”。初步提出了建设中国森林生态网络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初步框架。他经常深入实际,总结经验,提出了以林木为主体,乔、灌、草立体开发,点、线、面协调配套,集约式动态发展的复合森林生态网络系统。按照这个科学构想,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土地条件下进行适合于该区域经济与环境发展的林种、树种、技术、投入规模、经营目标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形成人与自然、森林与环境、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格局。还提出了政策保证、组织保证和技术保证。目前他正在为构建全新的中国森林生态网络系统工程积极探索,默默耕耘,精心策划,争取为发展21世纪的中国林业多做一份贡献。
此外,彭镇华还从1995年起,兼任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开放研究站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博士、博士后导师、安徽省山区综合开发专家组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 他还担任了国家级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园顾问; 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开发示范区顾问等职。1996年任中国农业原子能利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继续为中国林业教育和科研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蔡登谷)
简 历
1931年12月20日 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
1951—1956年 安徽农学院林学系学习。
1956—1958年 安徽农学院林学系任助教。
1958—1960年 北京外国语学院和北京农业大学进修俄语和生物物理学。
1960—1964年 列宁格勒林学院学习,获生物学副博士学位。
1964—1968年 安徽农学院林学系任助教。
1969—1978年 安徽农学院林学系任讲师。
1979—1986年 安徽农学院林学系任副教授。
1986—1996年 安徽农业大学森林利用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
1996年 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 要 论 着
1 彭镇华. 中国新林种——抑螺防病林研究.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2 彭镇华等.长江中下游低丘滩地综合治理与开发研究论文选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3 彭镇华.兴林灭螺论文选集.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4 彭镇华.大别山五针松.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5 彭镇华.中国杉树.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6 彭镇华. 以林代芦,灭螺防病,治理和开发三滩.安徽农学院学报,1990,(增刊) .
7 彭镇华.以林代芦,灭螺防病的复合效益研究.见: 国际血吸虫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8 彭镇华.从长江中下游“兴林灭螺” 和 “低丘滩地”开发两项目谈整治与开发相结合.见: 王志宝主编.森林与环境.中国高级专家研讨会论文集.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9 彭镇华.林农复合系统汛期前后钉螺密度变化及其防治对策.应用生态学报,1994,5 (4): 425~427.
10 彭镇华.有螺滩地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的建立及其效果分析.见: 王志宝主编.森林与环境. 中国高级专家研讨会——兴林灭螺论文集.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11 彭镇华.杉木起源研究.安徽农学院学报,1984,11 (2): 23~32.
12 彭镇华.大别山杉木主要自然类型的研究.安徽农学院学报,1987,14 (1): 35~44.
13 彭镇华.杉木生长冠型因子的地理变异研究.安徽农学院学报,1991,18(3): 172~180.
14 彭镇华.大别山主要自然类型杉木的物理力学性质比较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7,24 (1): 1~7.
15 彭镇华. 离于注入杨树和银杏的同工酶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21 (3): 255~259.
16 彭镇华.离于注入引起银杏种子M1代染色体畸变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21 (3): 286~289.
17 彭镇华.离子束应用与生物品种改良的研究进展.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21 (3): 295~298.
18 彭镇华.桑天牛成虫行为及雄虫辐射不育的研究.见: 兴林灭螺论文集.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19 彭镇华.花卉辐射育种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5,25(1):89~91.
20 彭镇华.论中国森林生态网络系统工程.经济日报,199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