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庞金宣(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06 评论:0

1931—


庞金宣,林木育种专家。长期从事林业教育及林木育种的科学研究工作。在刺槐、榆树、杨树等树种的遗传改良上进行了深入研究,选育了 10多个优良品种。尤其是通过杂交创造性地选育出了耐盐碱的窄冠型杨树新品种和窄冠白杨1~6号新无性系。为中低产盐碱农田林网建设及林粮间作提供了适宜的品种,对平原农区林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庞金宣,河北吴桥人,1931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本村上过5年小学,他的少年时代,正值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家乡处于沦陷之时,他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烧杀掳掠,饱尝了做亡国奴的滋味,立志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富强贡献力量。1945年家乡解放。1946年他在担任小学教师期间,深感文化水平太低,萌发了继续学习深造的念头,先后到解放区办的山东大学预科班及渤海区干部学校农林队学习。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渤海区农业试验场任保管员、记账员、练习生,在那里他接触到了农业科学,看到试验场的庄稼长得比周围都好,因此,他下决心要学习农业科学。经他多次要求,组织才批准,于1951年11月到山东农学院附设农校森林科学习,当时的任务是边学习边做学生工作,对于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庞金宣来说,困难很大。整整2年的时间,他白天跟班上课,晚上补习初中的课程,经常学习到深夜。每当教室和宿舍的灯熄灭了,就到路灯下、厕所里去看书。他就是凭着这股钻劲,刻苦学习,到毕业时终于成了年级里最优秀的学生之一。1953年留校任助理教师,1954年4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经组织批准报考山东农学院,当时该校除林学系参加全国统一招生外,其他系一律内部招收在职干部及农校毕业生,无奈他只好报考园艺系。由于他以前学过2年林业,特别是受苏联改造自然计划的影响,认识到森林在改造自然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对林业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暗下决心,终生献身林业建设事业。录取后不久他就给华东农林部写信,申述愿意学林的理由,经华东农林部批准,才转入林学系森林经营专业学习。195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他又赴南京林学院,在着名林木育种学家叶培忠教授指导下进修林木育种,这时的叶老已年过六旬,但仍忘我的工作,叶老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使他从此与林木育种结下了不解之缘。“文化大革命” 期间,庞金宣没有放弃林木育种事业,经常骑车外出考察,南到大运河畔、北到黄河岸边,沿途访问群众,收集了大量树种资源及林业生产的第一手材料。70年代以后,他一头扎进了林木育种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之中,夜以继日地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
几十年的艰苦创业,获得了丰硕成果。他的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了省部级及国家级奖励。1988年和1995年山东省两次授予他“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称号; 1988年人事部授予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称号; 1992年又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同年12月11日,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93年山东省教育委员会、人事厅及国家林业部分别授予他 “优秀教师”称号; 1996年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授予他“绿化先进工作者”称号。

对刺槐良种选育的贡献


刺槐原产美洲,19世纪末引入中国,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水土保持及速生用材树种。但长期以来,生产上缺乏良种选育,随意采种造林,致使种群良莠不齐,严重地影响了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庞金宣早在60年代,就深入山东、辽宁等刺槐主要栽培区,调查刺槐的种内变异,研究了一套优树选择的标准和方法,并选出了一批优树。这些成果在1972年全国林木良种协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并编入《刺槐》 书中,为科学地开展刺槐良种选育,奠定了基础。从1973年起,他又收集 “省选”及 “自选” 刺槐优树无性繁殖材料50余份,建立了无性系对比试验林,通过8年观测对比,选出了优良无性系——石林刺槐。该无性系具有树干通直、速生性强 (其单株材积超过对照50%以上) 的特点,是全国最早选育的刺槐优良无性系之一。为了尽快用于大面积造林,在良种选育的同时,还成功地进行了石林刺槐组织培养繁殖研究,并获得了一批自根苗。他利用刺槐容易根插的特点,实现了石林刺槐的快速繁殖,由于该项研究良种选育与推广方法配套,对今后刺槐良种选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成果获得了1983年山东省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石林刺槐仅山东省就推广2万多公顷; 一个轮伐期可增产木材30万立方米,价值可达1亿元。此外,庞金宣还与他人合作,进行了刺槐单倍体诱导研究,首次培育出刺槐花药植株。该项研究对刺槐遗传理论研究及育种实践具有重要价值。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林木杂交育种的典范


7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在不足30年的时间里,庞金宣潜心研究林木杂交育种技术,已圆满地完成了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达的 “榆树杂交育种”、“白杨派杂交育种” 和 “耐盐碱杨树新品种选育”3项课题,培育出一批林木优良无性系品种,成为卓有成效的林木杂交育种研究的榜样。
榆树杂交育种 榆树是华北 “四旁” 绿化和丰产林建设的主要树种。他从1972年开始,收集了全国各地榆属十几个种作亲本,进行了30个组合的杂交,获得了5 000余株杂种苗,又从中选出优良单株无性系,在山东、江苏省的11个试验点上进行了无性系测定,历时12年,最后选出了优良无性系——鲁榆(杂) 1号。该品种的特点是主干圆满通直、生长快、平均单株材积比普通白榆高70%以上。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组,认为 “该研究在榆树杂交无性系选育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榆树良种选育提供了系统的成功经验。” 鲁榆 (杂) 1号新品种在山东、河南、宁夏等省、自治区被广泛引种推广,对“四旁” 绿化及丰产林建设具有重大贡献。1985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白杨派杂交育种 在一次利用会议上,有人认为,农田林网是 “胁地一条线,增产一大片”,胁地一条线是阻碍农田林网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庞金宣听到此话,触动很大。他深知,农田林网及林粮间作,是平原农区林业发展的方向,解决胁地问题至关重要。他认真地分析了胁地的主要原因是树冠宽大,因此他下决心培育窄冠形的杨树新品种。从1974年起,他收集了符合育种目标的南林杨、毛白杨、响叶杨、毛新杨、新疆杨等十几个白杨派种及杂种作亲本,进行杂交育种研究,历经20年艰辛,终于培育出6个窄冠形白杨派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突出特点是: 树冠小、根系深、根幅小、生长快、材质好。试验证明,用窄冠白杨新品种进行间作,不仅农作物基本不减产,而且能够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直接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他为农田林网及林粮间作,解决了一大难题。鉴定委员会的专家们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成果 “属国内首创,达国际领先水平”。1991年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2年又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耐盐碱杨树新品种选育 山东大部属黄淮海平原农区,有大面积的中、轻度盐碱农田,盐碱是这些农田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农田林网及林粮间作是生物改碱、保障农田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长期以来,缺乏适宜的树种。为了培育适合内陆中、轻度盐碱地农田林网及林粮间作的杨树新品种,他先后于1978年和1982年采用较耐盐碱、速生、优质的山海关杨与树冠窄的塔形小叶杨作亲本,进行杂交育种,通过17年的试验和选择,培育出了鲁杨6号、鲁杨31、鲁杨69、鲁杨70等4个耐盐碱窄冠形杨树新品种。他的这一成果受到了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鉴定委员会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 “育成的无性系耐盐碱能力较强、冠形窄、生长快,为中轻度盐碱地农田林网及林粮间作提供了新的杨树良种,在同类研究中具国内领先水平”。1988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窄冠白杨间作成果的推广


庞金宣不仅重视林木育种研究,而且更关心他的成果推广和应用。他从多年基层林业生产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 “种树胁地” 的思想在人们头脑中已根深蒂固,窄冠白杨的推广、应用任务十分艰巨。从1985年起,经过10多年的窄冠白杨间作效益的研究,他从生态学、生理学的角度得出窄冠白杨间作基本不减产的机理。为了提高可信度,他连续4年邀请山东省知名农林专家进行了农作物测产验收,并撰写了 《杨粮间作生态学基础初步研究》、《适用于农田林网及林粮间作的杨树新品种——窄冠白杨》、《窄冠白杨间作效益的研究》 等文章,介绍了窄冠白杨的特性;论证了窄冠白杨间作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 提出了窄冠白杨间作的最佳模式与技术措施,对窄冠白杨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技术指导作用。1991年他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郑世锴研究员联合成立了全国窄冠白杨推广协作组,并在济南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窄冠白杨推广协作会。这次会议对窄冠白杨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他在山东惠民县联伍乡建立的窄冠白杨间作试验示范林,约40公顷,成了山东省窄冠白杨间作的样板,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参观者,山东省林业厅的一位领导看后高度评价说: “真是远看林海茫茫,近看麦浪滚滚啊!”
在庞金宣的积极倡导下,窄冠白杨间作与林网,在平原农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到1995年,仅山东省就建成了窄冠白杨间作林约1万公顷、窄冠白杨林网约0.7万公顷。

锲而不舍 顽强拼搏


纵观庞金宣在林木育种战线上工作的40年,可以说是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40年。
林木育种周期长,要出成果,至少需要10多年,甚至20年,人生能有几个20年! 许多人望而生畏。庞金宣是党培养的知识分子,他怀着振兴林业、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毅然投身于林木育种研究之中,并为之付出了他的全部心血,他无怨无悔。
庞金宣是一名优秀教师,从未因搞科研而耽误教学。他的科研成果都是在完成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后,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在他的教学生涯中,几乎没有寒暑假,即使是春节,也只在家里呆1~2天就又出差了。他的时间,总是排得很紧,经常是除了上课就是出差,很少休息。
林木育种既要有聪明的智慧、敏锐的眼光,又要做具体的工作。如从收集杂交亲本到杂交、育苗、试验等每一项工作都得亲自去干,至于吃苦受累更是常事。70年代交通不便,他经常骑自行车到林场、农村试验林去调查,所走的路线除了山路就是山路,一天颠簸百十里是常有的事,遇到雨天,道路泥泞,还得扛着自行车走。
庞金宣在科研中一贯勤俭,如出差乘火车,从不坐卧铺,即使坐汽车也不搭出租; 他是一知名专家,照理有些林场可以用车来接他,可他宁愿搭公共汽车、租自行车,从不 “兴师动众”。由于科研的急需,他个人掏出3 000元,封了自家的阳台当温室,没有一句怨言。
干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些试验项目常因自然或人为原因而中途夭折,遇到挫折,他从不气馁。1979年他搞臭椿、苦楝的耐盐试验,造林才一年,一场大雨把苗子冲了个精光; 更可惜的是,他有一片榆树试验林,已经7~8年了,可赶上村里调地,硬是把快要鉴定的成果全都毁了,他非常痛心,还是咬咬牙,继续干着他的事业。
庞金宣工作至今,曾有两次不幸的大事,他真是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硬是没有耽误自己的事业: 第一次是刚满18岁的大女儿因病去世,在老家带着两个小孩的爱人,因常思念女儿而大病缠身,他回家仅照顾几天,就赶紧回校,投身到教学与科研中去; 第二次是1996年7月,他的大儿子因车祸丧生。人们常说: 老年丧子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已65岁高龄的庞金宣痛不欲生,茶饭不思。但他很快冷静下来,出事后的第二天一大早,就找他的助手安排工作,处理完丧事,他又出现在试验地里。
庞金宣以他顽强的意志,超人的付出,攻克了一个一个科研难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中国林业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庞金宣虽然已年近七旬,但他仍然一如既往,现在又承担了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新的研究课题,继续拼搏,他要把全部智慧,奉献给祖国的绿化事业。

(刘国兴 朱英群)


简 历


1930年1月22日 生于河北省吴桥县庞庄。
1946—1947年 任该村小学教师,在山东大学预科学习。
1948年 在该村务农,渤海区干部学校学习。
1949—1951年 任渤海区农业试验场保管员。
1951—1953年 在山东农学院附设农校学习。
1953—1954年 任济南农业学校教师。
1954—1958年 在山东农学院学习。
1958—1980年 任山东农学院助教、讲师。
1981年 任山东省林业学校讲师、高级讲师。

主 要 论 着


1 庞金宣.林业现代化与林木育种.山东林业科技,1980,(4): 7~10.
2 庞金宣.邹平县韩店公社肖镇林业队,山东农学院树木遗传育种教研室.利用组织培养繁殖林木良种苗的研究初报 . 山东农学院学报,1980,(1): 79~83.
3 庞金宣,孙仲序.刺槐无性系良种选育研究报告. 山东林业科技,1982,(4): 1~10.
4 庞金宣.刺槐优良无性系——“石林” 的修枝.山东林业科技,1984,(1): 3~5.
5 庞金宣.榆树杂交育种研究报告.山东林业科技,1984,(4): 1~12.
6 庞金宣.白杨派树种杂交育种研究报告. 山东林业科技,1986,(4):5~12.
7 庞金宣,张顺泰. 白杨派树种杂交育种研究续报. 山东林业科技,1988,(1): 13~18.
8 庞金宣,吴行华,王建全.杨粮间作生态学基础初步研究.山东林业科技,1990,(杨树增刊): 74~83.
9 庞金宣,卢胜西.混林农业是我省平原农区林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见: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主编.平原林业发展道路探索.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180~184.
10 庞金宣.窄冠白杨5号、6号的选育. 山东林业科技,1992,(1):49~53.
11 庞金宣,郑世锴,刘锡鹏 .适用于农田林网及农林间作的杨树品种——窄冠白杨.林业科技通讯,1992,(8): 10~12.
12 庞金宣.林木育种与高效林业.山东林业科技,1994,(增刊): 106~109.
13 庞金宣,刘国兴.窄冠白杨6个无性系的形态特征. 山东林业科技,1995,(2): 5~8.
14 庞金宣,刘国兴,张又鹏.窄冠白杨间作效益的研究.山东林业科技,1995,(5): 32~35.
15 庞金宣,刘国兴,张又鹏.耐盐杨树新品种选育. 山东林业科技,1996,(6): 5~10.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09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