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潘家驹(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57 评论:0

1921—


潘家驹,农业教育家,棉花遗传育种学家。倡导修饰回交法改良棉花品种; 开展陆地棉突变性状遗传研究,鉴定出4个新的芽黄突变基因并转育成相应的近等基因系; 将该指示性状与杂交种子生产相结合,开辟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 培养了大批作物遗传育种专业人才。
潘家驹,1921年9月7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县 (今绍兴市)。父亲潘之顺是药剂师,母亲周淑琴是家庭妇女。父亲可能出于对自己职业的偏爱,要七个子女中年长的三个都去从医,排行老大的潘家驹自然是首选对象。
绍兴,群贤荟萃,人杰地灵,这片江南沃土曾培育出众多的风云人物,也对潘家驹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1935年潘家驹从绍兴私立成章小学毕业后转入省立绍兴中学学习。1941年高中毕业,适逢绍兴沦陷,他和同学数人背乡离井,去内地避难,危难中他考入上海内迁湖南祁阳的新中工程公司,任钢铁化学分析室实习生。在此期间,潘家驹亲身经历了抗战时期十分艰难困苦的生活,感受到后方人民积极支援抗战的爱国热情,这一切深深激励着他奋发向上。潘家驹边工作边学习,于1944年考进了重庆中央大学医学院。因当时远离家乡,经济上无接济,只能靠微薄的助学金度日,经当时任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主任的金善宝教授同意转学到农艺系就读,从此,潘家驹的一生与祖国农业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1948年8月,27岁的潘家驹大学毕业,留在中央大学农学院任助教,并兼读农艺系研究生,在卢浩然教授指导下从事黄麻生长发育的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潘家驹任着名棉花专家冯泽芳教授的助教,冯先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高尚品德和孜孜求知的精神使他获益匪浅。潘家驹关心政治,钻研业务,努力工作,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潘家驹主持南京农学院棉花遗传育种工作,从事陆地棉、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经多年努力,筛选出了一些较优良的组合。正当潘家驹踌躇满志、欲展鸿图之时,“文化大革命” 开始了,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几近瘫痪,潘家驹也被定为 “反动学术权威”,下放到学校实验农场劳动,后南京农学院并入地处扬州的江苏农学院,他到该校任教。1980年潘家驹随南京农学院迁回南京。
全国科学大会开创了科学的春天,也给潘家驹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干劲倍增,勤奋工作,成效卓着,先后成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并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30多篇,有6项科研成果获奖。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
潘家驹曾任农业部教材指导委员会作物学科组组长、副组长,中国棉花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棉花学报》 编委,江苏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江苏、河南、山东等省农业科学院也聘请他为顾问或兼职研究员。

提出修饰回交法在棉花育种中应用


早在20世纪50年代,潘家驹就对棉花性状遗传产生了浓厚兴趣。棉花的性状成千上万,多数经济性状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负相关,这种负相关严重制约着棉花品种改良的顺利开展。因此,如何克服、缓和这种负相关,就成为育种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潘家驹在长期的育种实践中发现,要克服、缓和性状间的负相关,关键在于促进不同品种之间非同源染色单体间的物质交换,即基因的交换和重组。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大胆革新,提出 “修饰回交法”,即在几个轮回亲本相同、供体亲本不同的双亲本简单回交方案中分别选择具有相同遗传背景而又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单回交品系进行互交,必要时还可选择理想品种作为供体亲本进行再一轮的回交选择和系间互交,从而达到克服、缓冲性状间负相关的目的。为了验证这一设想,潘家驹试验了将近10个春秋。在实验农场的试验田里,他白天亲手配制杂交组合,反复观察记载杂交、回交后代的表现,晚上制订近期杂交计划,整理分析已取得的观察记载结果,每年的暑期,他都是这样在实验农场度过的。另外,他还在江苏省灌南县等地开辟试验基地,进行育种材料的多年多点选育与鉴定。功夫不负有心人,论文《修饰回交法在培育优质、抗病、高产陆地棉新品种中的作用》发表后,立即被一些育种单位应用于育种实践。几年后,这些单位普遍反映,修饰回交法是选育棉花新品种的好方法。“修饰回交”理论1990年通过农业部成果鉴定,并被编入农业部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 《作物育种学》。
在应用修饰回交法改良棉花品种的实践中,由于黄萎病分布广、类型复杂、危害严重,潘家驹对棉花黄萎病抗性遗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他于1982年在学校专门建立黄萎病圃,筹建黄萎病实验室。为了摸清国内棉花黄萎病分布情况、发病程度、品种抗性等,他多次带领学生赴山东、河南等棉区实地考察,搜集各种菌源,江苏省境内的南通、常熟等黄萎病高发地区更是经常见到他的身影。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潘家驹对棉花黄萎病抗性遗传的复杂性、鉴定方法的多样性问题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尤其对长期争论的究竟是单基因质量性状遗传还是多基因数量性状遗传,有了更明确的结论,即棉花黄萎病抗性遗传的主要方式是单基因显性遗传。

利用芽黄标记性状进行杂交棉种子生产


80年代以后,潘家驹在进行棉花性状遗传研究的同时,也对棉花杂种优势利用进行了探索。早在1957年,潘家驹与冯泽芳教授合译《棉花遗传选种文献摘要》 时对国外棉花杂种优势的研究状况已有所了解。随后,他开展了对海岛棉、陆地棉种间杂交及棉花品种间杂交的研究,并筛选出一些优良组合。但“文化大革命” 使这项研究工作中断,直到1979年他才把当年的研究结果整理成文,发表了 《陆地棉、海岛棉杂交育种研究初报》等几篇论文。1980—1986年,潘家驹应邀赴美国、瑞士、墨西哥、新西兰等国家参加国际棉花学术会议,每次会议都涉及杂种优势利用问题,他深知这一问题的意义和难度,决定对中断多年的这一课题继续进行研究。1981年底,他在完成与美国德克萨斯州农业试验站的合作研究后,立即回国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根据已掌握的文献资料及在国外合作研究的体会,潘家驹从腺体、蜜腺、卷曲叶、长柱头、芽黄等众多的棉花突变性状中选择芽黄作为指示性状应用于杂交棉制种研究,以提高工效。他的工作得到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和农业部的支持,先后委以 “陆地棉芽黄突变型遗传及在育种上应用”、“芽黄标志棉花雄性不育性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陆地棉芽黄基因鉴定及在育种上应用” 等课题研究的任务。工作开始时,潘家驹首先对国内外27个芽黄突变体进行等位性测验,共鉴定出V18、V19、V20、V22四个新的陆地棉芽黄基因。这一成果得到权威性的美国棉花遗传命名委员会的认可,并被列入棉花突变基因目录。随后,他对带有芽黄性状标记的陆地棉品系,尤其是北京农业大学提供的核雄性不育系81A,进行了研究,发现81A的不育基因与国内发现的msc1、msc2 、msc3三个基因是非等位的,和芽黄基因是完全连锁的,出苗期通过叶色观察就能鉴别出棉苗育性,为棉花标记性状用于杂交棉制种开创了先例。1989年,潘家驹培育了几十个芽黄基因的近等基因系,首次报道重叠基因V16、V17有剂量效应的表现。根据多年多点不同芽黄天然异交率和不去雄人工辅助授粉的试验测定,证实芽黄作为一种指示性状在后代出苗期就能清楚地区分真假杂种,从而使利用棉花天然授粉生产杂交种子成为可能。这一研究成果为中国杂交棉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为了加速育种进程,潘家驹和他的课题组又对棉花半配合材料 (Semigamy) 有性过程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培育出一些较理想的父系单倍体材料。他和助手合着的论文 《棉花半配合材料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首次在国际上报道了棉花半配合发生的细胞学机制,认为以优良的棉花半配合突变型为亲本,与具有理想性状的授予亲本杂交,并在后代中选择具有该理想性状的单倍体材料,经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即有可能选育出基因型纯合综合性状优良的二倍体材料或品系; 供育种单位应用,从而达到加速育种进程的目的。这对提高杂交棉培育的效率有重要参考意义。
潘家驹还十分关心各种可能用于杂交棉的育种方法研究,通过多年转育 “三系”材料,已使南京农业大学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室成为国内较丰富的 “三系” 基因库。
潘家驹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上先后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多篇被英国 《作物育种文摘》摘录。《陆地棉芽黄突变体的遗传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和 《棉花雄性不育种质的收集、研究和利用》两项成果分别于1990年、1996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潘家驹的工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浓厚兴趣,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学者经常与他书信往来,或索要论文或探讨问题; 国内育种单位也经常来人来信,请求指导或索要亲本材料,他都一一允诺,毫无保留。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潘家驹不仅是一位棉花遗传育种学家,也是一个出色的农业教育家。他从一名大学助教到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未离开过教育岗位,为中国农业战线培养了众多专业技术人才。
潘家驹教书育人,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给本科生讲授“遗传学”、“作物育种学” 等课程,课前认真做好备课笔记,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晰; 板书一笔一画,端端正正。他注重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常把生产和科研中的实际问题穿插于课堂内容中,同时把学生直接带到田间手把手指导。他常说: “农业工作者面对的是不会说话的庄稼,如果只重理论,忽视实践,一切等于零。”
潘家驹除给研究生上好 “遗传育种”、“专业英语” 等课程外,更多的时间是带着研究生走进棉花试验田,进行现场教学指导。他要求研究生从播种、杂交到收花、考种都要亲自动手,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他也非常注意研究生 “做人” 的培养,对每一个招收的研究生都要亲自面试,强调品学兼优、德才兼备。他培养的20多名硕士生、博士生,思想端正,学风严谨,工作勤奋、踏实,已成为主产棉省的遗传育种研究骨干。
1988年受农业部委托,潘家驹主持南京农业大学承担的优质棉基地县 (市) 技术人员培训任务,4年里为山东、浙江、江苏3省的27个优质棉基地县培训了400多位学员。为使理论和实践结合,潘家驹把教室搬到实验农场的棉花田间,不顾年迈体弱,坚持和学员同吃同住同商讨,培训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也给学员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直至今天,不少学员出差南京还要常来学校探望他。
潘家驹曾任农业部教材指导委员会正、副组长,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本科生教材 《作物育种学总论》,参与统编教材 《遗传学》等多部着作。《作物育种学总论》获1996年农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农业部、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多次授予他 “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教师”等光荣称号; 1990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向他颁发了从事高等教育工作40年荣誉证书。

忘我工作 无私奉献


潘家驹出生在中国共产党诞生那一年,旧社会,他亲眼目睹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黑暗,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对党、对祖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自己几十年的工作和生活历程中,他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下放农场挑大粪、拉板车时也丝毫没有动摇过这一信念。
高等学校,按规定教师可以不坐班,潘家驹却几十年如一日按时上下班,他认为,教师在办公室上班有利于活跃工作和学习气氛,便于大家联系交流,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在他的带动下,教研组其他教师也都正常上下班,并融洽相处,拧成一股绳。几十年里,教师之间从未红过一次脸,这不能不说是作为课题组负责人的潘家驹以身作则带来的良好结果。
地处南京西郊30公里的江浦农场是学校的实验农场,棉花试验田就在那里。每年夏天,素有火炉之称的南京,一般上午10点多钟之后田里就很难见到人了,可潘家驹不到太阳晒头顶是不会离开田间的。他语重心长地说: “学校是放暑假了,可棉花不知道暑假,一年中最热的日子正是工作最忙的时期,杂交、自交、选种、记载这些重头戏不唱好,明年的工作怎么做? 今后的工作怎么做?” 潘家驹像棉花一样 “抗旱耐热”,但不像棉花一样 “怕涝怕渍”。1994年6月,一场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水淹没了试验田,正处盛蕾初花期的棉花面临没顶之灾,已届古稀之年的潘家驹带领青年教师、研究生冒着倾盆大雨坚守田头两天两夜,硬是把试验材料从 “龙王嘴里”夺了回来。
潘家驹对工作精益求精,对一些细枝末节也从不马虎。见过他书写文字材料的人都有同感,无论是向上级写汇报材料,还是向同仁、学生写的普通信函他都是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在方格稿纸上写错一个字,他总是在另一纸上补写好,然后剪下来贴上去。他常对研究生说: “细致耐心是农业科研人员必备的素质,很难想象一个做事马马虎虎的人能从试验田里取得成千上万的精确数据。”文如其人,字同其身,端端正正,踏踏实实。
随着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增加和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90年代以来,无论是课题组还是潘家驹个人经济上都比以前宽裕了,但他仍然保持一贯的艰苦朴素作风,看到实验室里个别研究生对实验器材不注意爱护或有浪费现象,他就用抗战期间重庆前中央大学做实验时连盖玻片、载玻片都要定量分配作例子进行教育。这几年,学校考虑到潘家驹年事已高,出差时安排人员陪同或送他到车站码头,他都坚决不接受,他说,教育科研任务繁重,不如利用这个时间多到教室去看看,多到棉田去转转。有一次他到地处黄海边上的大丰市去考察棉花,学校决定派小车送,他给大家算了一笔帐,乘长途车来回只需六七十元,而用小车没有六七百元跑不下来,他硬是挤上了长途班车一路风尘赶到大丰。潘家驹平易近人,待人一视同仁,办公室里来个县长,他起身让座,热情接待; 来个棉农,同样和颜悦色,有求必应。
潘家驹的高尚品德和简朴作风,正如他亲手培育的盛开的棉花一样洁白无瑕。他的长者风范早已深深印在棉花工作者心中。1998年8月潘家驹从事棉花科技工作整整半个世纪,与他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伴邵学芝劝他该歇歇了,可他说: “能上班工作是我最幸福的事。”衷心祝愿潘老健康长寿!

简 历


1921年9月7日 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
1948年8月 毕业于前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同年起任原校农艺系助教兼读研究生。
1953—1954年 任南京农学院讲师。
1954—1982年 任南京农学院副教授。
1955年 任南京农学院硕士生导师。
1983年 任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1986年 任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主 要 着 作


1 潘家驹.陆地棉海岛棉杂交育种研究初报.南京农学院研究简报总第一期,1979 (6)
2 潘家驹.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相关与遗传力 .江苏农业科学,1979 (4)
3 潘家驹.陆地棉第12染色体易位断点的图谱定位.南京农学院学报,1982 (4): 17~32
4 潘家驹.陆地棉标准系、等基因系和替换系的初步介绍.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3 (1): 1~3
5 Pan jiaju. The development of cotton breeding programs in P.R.China New.Zealand.Agronmy Society Specification,1986 (6)
6 潘家驹.陆地棉单体测验与应用.中国棉花,1986,13 (3): 5~11
7 潘家驹.棉花的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及进化.国外农学—棉花,1988,5~6
8 潘家驹.半配合突变体及HEHP品系在棉花育种应用上简介.棉花文摘,1990,5 (2): 1~6
9 Pan Jiaju et al. Genetic identification of virescent mutants and their utilizationin hybrid cotton production as an indicative character in upland cotton,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tton.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214~221
10 Pan Jiaju et al. A brief summary of studies on the inheritance of virescentmutants and their utilization in hybrid cotton production. World Cotton Re-search Conference-1 Brsibane,Australia Feb. 13~17,1994,61
11 Pan Jiaju et al. A brief summary on the inheritance of cotton resistance toverticillium dahliae. World Cotton Research Conference-1.Brsibane,Australia Feb. 13~17,1994. 91
12 潘家驹等.棉花黄萎病抗性遗传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4,18(1): 9~19
13 潘家驹.陆地棉芽黄转育系应用于杂种棉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8 (3): 1~5
14 潘家驹等.作物育种总论.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15 潘家驹.棉花育种学.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09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