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
牛若峰,农业经济学家。为恢复与重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作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是农业技术经济学奠基人之一。并与郭玮博士共同研究揭示了国家工业进程中中国经济偏斜循环与农业曲折发展的周期规律性,开创了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为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牛若峰,字子耕,河北无极县人,1928年5月25日生于王村一个雇农家庭。父亲、叔父先为地主做长工,后租地务农,母亲勤于手工纺织,挣点钱弥补生计。因人多家贫,自幼参加劳动,难以温饱。9岁那年他家乡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政权,才得以上学读书,11~12岁时担任抗日儿童团长,1940年进入晋深极县第八高小,1942年日本侵略军举行 “五一” 大扫荡,我冀中抗日根据地遭受严重摧残,牛若峰从此丧失了读中学的机会。失学后,随父母在家租地务农。苦难的童年,造就了牛若峰孤僻而倔强的性格和一个无产者的心态。但少年牛若峰并不恢心丧气,积极协助村里文教主任和教师办小学,从1945年1月起,正式担任供给制小学教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牛若峰更积极参加村里的革命活动,1946年9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被选为党的村支部书记,1947年2月至1948年5月,在无极县第四、第三区人民武装部担任武装动员和支前干事。
1948年5月至10月,牛若峰奉调在河北平山中共中央华北局党校二部 (南下干部培训部) 学习,同年12月南下,到达河南禹县,被分配到中共中央中原局机要科任干事,1949年5月任中共中央华中局机要科干事。
牛若峰在中原局和华中局 (后改为中南局) 工作时,结识了他尊敬的革命老前辈邓子恢、杜润生等人。在邓老的支持下,牛若峰于1950年1月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合作社系攻读供销专业,不久学校选派牛若峰赴苏留学。1952年4月进北京俄专学习俄语,同年9月赴苏联,在列宁格勒农学院经济系攻读农业经济管理,1957年6月获农业经济学士学位,7月初回国,怀着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组 (1958年5月建所) 任研究实习员,1963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
1964年4月,牛若峰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室任编译组组长。1972年2月下旬,牛若峰奉调从 “五七” 干校回到北京,被安排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所 《农业科技通讯》编辑组,做编辑和副组长,为向农村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做了不懈的努力。
焕发青春,恢复与重建农业经济研究所
“文化大革命”后,全国科学大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相继召开。牛若峰称之为 “迟来的春天”,为他的科研生涯带来新的机遇。1979年4月,他重新回到离开15年之久的农业经济研究所,开始从事真正的科学研究,并参与研究所的恢复重建,先任领导小组成员,1981年10月任副所长,1983年2月任所长,1988年扩大为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担任中心主任和所长,直至1990年11月底卸任。1980年1月晋升副研究员并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7月晋升为研究员并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勤奋敬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倾注于研究所的发展、管理和研究生教学工作。
牛若峰担任所长期间,主持制订了研究所的规章制度和两个五年发展规划,分成几个研究方向: 农业发展研究、农业技术经济研究、农村合作经济研究、畜牧经济研究、农产品成本与价格研究和国际农业经济研究,每个方向都由资深的和发展潜力较大的科研人员做学术带头人。研究室大体上按照研究方向设立,相对稳定。作为所长,一贯坚持研究为经济建设服务,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与农业部、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保持经常联系,主动汇报,争取支持,寻求课题。
同时,牛若峰积极开展农业经济学科的国际合作。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农业经济研究所相继与福特基金会、美国农业发展协会、温洛克国际农业协会和菲律宾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争取到9名研究生资助,并陆续派出留学,组织本所同国际水稻研究所、法国农业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加拿大IDRC、澳大利亚ACIAR、昆士兰大学、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和国际热带作物研究所等单位进行合作研究,使本所相当多的科研人员参加或主持过国际课题研究,出国进行合作研究和专业考察,还邀请着名经济学者哈佛大学教授彼得·蒂默博士和科罗拉多大学教授查里斯·郝博士来所分别讲授 “农产品价格政策” 和 “资源经济学”,培训所内外干部。
牛若峰作为知名学者,相继应邀赴美国、加拿大、苏联、波兰、匈牙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着名大学、主要科研机构和国际研究中心讲学,以及到农村访问考察,三次参加美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1986年和1987年参加在北京召开的 “国际农村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国际农村就业战略和政策讨论会”和 “走向2000年的亚太地区经济讨论会”,1990年参加在夏威夷召开的 “亚太地区农业与贸易讨论会”,1991年8月参加在东京举行的国际农业经济学会21届大会,1993年参加在北京召开的 “国际持续性农业与农村发展研讨会”,通过发表论文和讨论发言,宣传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成就,交流学术观点,让世界了解中国,也使自己更多地了解世界。
牛若峰热衷于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1989年7月参加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举行的海峡两岸农业经济学者座谈会,并被推举为大陆方面的联络员 (台湾方面的联络员为台大农经系主任陈希煌教授)。在学会理事长领导下,牛若峰积极筹措,促成“9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学术讨论会” 于1992年8月在北京举行,会后主编出版了 “9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1993年12月第1版); 1993年7月,他与其他几位学者一起赴台湾进行了第一次访问考察,事后执笔写了长篇报告。这些活动有利于增进海峡两岸农经学界相互了解,促进祖国统一。
随着工作局面的打开,牛若峰的社会兼职增多,曾任原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农业组召集人,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评议委员会委员,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三届委员、第四届常委,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青年部主任委员和 《农业经济问题》 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经济卷》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现为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中国农业经济学会顾问、《农业经济问题》和 《中国农村经济》两杂志编委,并为若干院校的兼任教授。
情系农业经济,促进学科发展
严谨治学,注重调研,独立思考,直抒己见,是牛若峰的一贯学风。近20年来他情系农业经济,在国外农业经济、农业技术经济、农业发展与工农关系、农业产业化经营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出版着作14部,发表论文和报告50多篇,有的在美国 《农业经济杂志》 发表或被选入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针对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适时提出颇有见地的观点,在农经界产生了一定影响。例如,针对中国长期不讲经济效益,1978年就写出 “农业生产经济效果概念和计算方法”,提出由产量核算转变为效益核算。1979年5月讨论农业现代化时提出,“我国应当实行以土地替代型为主和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的技术创新路线”,认为 “高度的土地生产率和较高的按人口平均农畜产品占有量” 与 “高度的劳动生产率同样重要”。20世纪80年代初,他系统地研究了农业科研成果经济评价方法,揭示了科技进步的连续性与农业生产率增长的相关关系,阐明了科技成果利用对提高农业生产的贡献与分配机制,与合作者共同提出进行经济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得到普遍应用。1983年,当有人对农业技术经济能否成为独立学科提出疑问时,他指出 “农业技术经济是一门新兴学科”,系统地论述了该学科的对象、内容、任务和作用,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它与西方 “农业生产经济学” 的区别,对于同行们达成共识起了促进作用。稍后,牛若峰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农业体制变革的经验教训,认为农业体制改革的最大功劳是重建了农户经济,但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只是 “完成了一半的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另一半应当是明晰产权、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接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深入研究揭示了长期以来中国农业阶段性波动与经济发展战略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初与郭玮博士共同研究揭示了 “中国经济偏斜循环与农业曲折发展” 的周期性规律,较早地判断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国家工业化步入了中期发展阶段,国家不应再汲取农业资金剩余,而应转向工农业协调发展。接着研究了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农业发展政策方向,强调由过渡性 “双轨制” 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单轨制,坚持市场取向,以法治农,同时由数量型增长转变为效益型增长,增加农民收入。
20世纪90年代后期着重研究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最早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产物,加速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和战略方向,是引导小农户进入大市场的有效组织形式,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多元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为农业产业化经营设计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和运作系统,给出了政策方向,界定了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强调是市场行为,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受市场需求扩张程度所决定。该项研究的许多观点已被政府决策参用,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
牛若峰一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农业技术经济到20世纪90年代研究农业产业化经营,走遍许多省区进行宣讲推广,为基层提供咨询; 并多次参加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农业部和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关于农业改革与发展政策的讨论,对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牛若峰参加或参与主持完成了多项重大课题,其中 “农业科研成果经济评价方法”,1983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一等奖;“国外农产品流通若干问题研究”,1985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中国粮食和经济作物发展研究” (主持人之一),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年的中国” (农业报告负责人),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研究” (主持人之一),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兼任教授和研究生指导教师,认真备课授课,不断更新教材,注重选材育人,坚持德才兼优,精心指导,严格要求,言传身教,共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13名,他们大多成长为所在单位如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农业部、国务院研究室、中央政策研究室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以及一些大学的业务骨干,好几位弟子担任副司长或大公司总裁,有的已晋升教授,在各自的岗位上贡献才智。
牛若峰的科学论着、研究成果和推广工作,为提高干部业务水平,促进决策科学化,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作出了重要贡献。享领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特殊津贴。
简历
1928年5月25日 出生于河北省无极县王村。
1945年1月 参加革命,曾任小学教师,从事地方武装工作。
1948—1950年 中共中央中原局 (先在禹县,后迁开封)、中共中央华中局 (武汉,后改为中南局) 任机要科干事。
1950—1952年 中国人民大学合作社系攻读供销专业。
1952—1957年 北京俄专二部学习俄语,列宁格勒农学院经济系留学,攻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
1957—1964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
1964—1969年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室编译组组长。
1969—1972年 辽宁兴城砬子山 “五七” 干校劳动。
1972—1979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农业科技通讯》 杂志担任编务、编辑、副组长。
1979年至今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领导小组成员、副所长、所长,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论着
1 牛若峰.农业生产经济效果概念和计算方法.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0
2 牛若峰,刘天福.农业技术经济手册.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3
3 牛若峰,何桂庭,朱希刚,曹世杰.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利用的经济评价.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5
4 牛若峰.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发展农业商品经济的若干经验.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调查与研究,1986
5 牛若峰.中国农业阶段性波动与经济发展战略的关系.农业经济问题,1988(10): 9~13
6 牛若峰.农村经济手册.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9
7 牛若峰.论只完成了一半的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农业经济问题,1990(7): 11~17.新华文摘,1990 (10): 53~56
8 牛若峰,郭玮等 .中国经济偏斜循环与农业曲折发展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9 牛若峰 .再论科技兴农的源流和相关政策问题 .农业经济问题,.1991(7): 3~8
10 牛若峰 .中国经济偏斜循环中的农业发展 .见: 中国百名经济学家自述: 我的经济观 (第3卷) .南京: 江苏出版社,1992: 723~761
11 牛若峰 .论向市场经济过渡与农业发展政策方向 .农业经济问题,1993 (8): 21~26
12 牛若峰 .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论坛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13 牛若峰 .农业经济与宏观问题研究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4 牛若峰 .国家工业化发展阶段与宏观政策方向 .农业经济问题,1995(1): 16~20
15 牛若峰 .二○○○年中国的农业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16 牛若峰 .市场农业发展与体制创新——对农业产业化的经济学考察 .农民日报,1997-01-01
17 牛若峰 .中国农业的变革与发展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18 牛若峰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框架 .中国农村经济,1997 (5): 4~8
19 牛若峰 .农业产业化: 真正的农村产业革命 .农业经济问题,1998(2): 27~31
20 牛若峰 .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