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倪达书(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07 评论:0

1907—1992


倪达书,原生动物学家,鱼病学家。在原生动物研究中发现新种新属,其中肠唇鞭虫的结构及分类、豚鼠肠道原生动物形态及分类得到国内外的重视; 在我国首次发现草鱼病病原隐鞭虫(Cryptobia sp.)及其防治药硫酸铜; 创建太湖淡水研究室; 创立稻鱼共生理论。为我国防治鱼病和稻田养鱼事业作出了贡献。

倪达书,1907年8月22日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农民家庭,为长子。父亲倪德裕,母亲顾杏云。8岁时就读本村小学,1919年初小毕业,成绩名列第一。1920年夏季,升入江苏省立第三师范附属小学,1923年高小毕业,被保送升入江苏省立第三师范。级主任兼语文教师是后来成为着名国学教授的钱穆(宾师);博物学教师吴碧芗是湖北武昌高等师范薛德育教授的门生,知识广博,对倪达书日后专修动物学影响很大。1928年,倪达书考入南京第四中山大学生物系 (后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在中学和大学期间,在体育运动方面很出色。
1932年4月,中央大学校长张乃燕辞职,教育部派段锡朋接任,学生们将段轰出了学校,5月初,教育部下令学校解散。当时,经陈义介绍,倪达书到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进行泽蛙肠道寄生纤毛虫的研究。9月,中央大学开始甄别登记,倪达书获动物学理学士。以后在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师从王家楫研究原生动物。1932年夏和1933年夏,两次参加中国海滨生物学会在厦门大学召开的海洋生物研究会,倪达书学习了分离海洋甲藻壳板的技术,为后来研究海南甲藻壳板形态打下了基础。由于倪达书虚心好学,埋头试验,勇于实践,这时期连续发表了10多篇寄生和自由生活原生动物研究论文和10多篇海洋甲藻类研究论文,从研究助理擢升为研究员,并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声誉。1946年,倪达书去美国深造,在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原生动物的研究。1948年12月31日,他谢绝了导师的挽留,返回祖国。回国后,在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当时,中央研究院决定随国民党政权迁往台湾,倪达书毅然决定留在大陆。1949年,上海的解放指日可待,倪达书被推选为中央研究院员工联谊会主席。在上海解放后的第三天,身负重任的上海市军管会负责人、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专程到中央研究院看望、慰问留在大陆的全体职工,并鼓励他们为祖国服务。倪达书以员工联谊会主席的身分陪同陈毅同志。党和政府对科学工作者的关怀,使倪达书受到很大的鼓舞。几天后,成立了上海市军管会接收中央研究院沪区办事处委员会,由李亚农负责,中央研究院的王家楫、吴学周和倪达书三人为委员。
1950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上海成立,倪达书即转入该所任研究员,并到无锡蠡园联系建立太湖淡水研究室,先从事五里湖的浮游生物研究,后进行鱼病学研究,至1984年一直担任鱼病学研究室主任,其中1978—1984年任该所副所长。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被推选为国际原生动物学家协会终身名誉会员。他是湖北省政协委员、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水产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渔业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理事长、中
国原生动物学会理事长、中国鱼病研究会主任委员和 《水生生物学集刊》、《水产学报》、《动物分类学报》编委。

长期从事原生动物研究,为我国鱼病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倪达书从事原生动物研究近60年,发表了自由生活和寄生原生动物的研究论文30多篇,发现了许多新种、新属。其中 “关于肠唇鞭虫的结构及分类”和“豚鼠肠道原生动物的形态及分类”的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美国 《形态学杂志》(J. Morphology)上,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 他创造的木炭画法绘制的几百幅原生动物图,形态准确,栩栩如生。这些成果为外国学者所引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动物系认为他的研究观察精细,成绩优异,授予他美国科学家协会终身会员的荣誉称号和一把象征打开美国科学家组织大门的 “金钥匙”。
1931年后,倪达书共发表有关甲藻研究论文18篇。他从甲板的形态,特别是从过去一直是研究空白的腹区甲板着手。他的研究表明,腹区甲板由左右前板、左右鞭毛孔板、连接板和后围板6块小块组成,这是多甲藻目(Peridinales)各科、属的基本结构,比较出各科、属中甲板的形态恒中有变,变不离恒的特性,作为科、属演化途径的标志,从而鉴定其分类系统。这样的分类系统反映客观事实,是一创见,许多结果已被P.P.格拉西 (Grasse)主编的 《动物的特性》 (Traite de zoologie) 采用、论证。30多年后的1971年,E.R.考克斯(Cox)以扫描电镜对甲藻的观察进一步证实了倪达书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发现。

创立了中国鱼病学研究,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


1951年,倪达书领导草鱼死亡原因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他们在江苏无锡、苏州、吴江和浙江吴兴县菱湖镇等主要养鱼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在无锡河埒口发病严重的鱼池,首次发现引起草鱼大量死亡的病原体为一种隐鞭虫(Cryptobia sp.),并很快筛选出0.7毫克/千克的硫酸铜能有效地杀灭这种病原体,使鱼病防治工作迈出了第一步。1953年,倪达书和他的同事们在菱湖镇的一间破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鱼病工作站。他们以顽强的工作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逐渐形成了以中国鱼病学理论用于鱼病防治的研究方法。不久,发表了我国第一批鱼病学研究的论文,提出了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混合堆肥饲养鱼苗,漂白粉在食场周围挂篓和硫酸铜挂袋等一系列简便易行、效果显着的防治鱼病的方法;在一般饲养管理方面提出了 “三消”(池塘、鱼体和饵料消毒)、“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饵)等养鱼事业中的重要技术措施,深受渔民的欢迎,也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赞扬,并沿用至今。1956年,倪达书关于中国淡水鱼类鱼病防治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为了推广这些成果,他们开办了短训班、讲习班,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鱼病科技工作者。倪达书亲自编写教材,讲课,这些被培训的人员现在都成了我国淡水鱼类养殖和鱼病学研究的骨干力量。
40多年中,倪达书先后发表鱼病学研究论文30多篇,其中,“多子小瓜虫的形态、生活史及其防治方法和一新种的描述”,受到中国科学院的嘉奖。1960年11月在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宣读的 “鱼类水霉病的研究”一文,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在该报告的基础上,经过大量补充研究,出版了 《鱼类水霉病的防治研究》专着,叙述了水霉病的研究简史,水霉菌的形态、繁殖、生态和生活史; 对湖北省鱼类体表和鱼卵上常见的水霉菌种进行了分类鉴定,描述了6个属、13个种,其中厚壁丝囊霉为一新种; 研究了水霉的性质,经反复试验证实,水霉菌是腐生性的,它不感染健康无伤的鱼,而寄生于体表受伤的鱼和刚死的鱼卵上。倪达书认为活细胞具有抗霉素。抗霉素很可能寓于粘液分泌细胞所分泌的粘液中,细胞一死,就停止分泌粘液,水霉菌孢子很快寄生上去。组织病理学观察证明,水霉菌丝只在已经坏死的组织生长,这表明是腐生性质,由此找到了用万分之四的食盐和万分之四的小苏打合剂浸泡受伤的鱼或已患轻度水霉病的鱼,从而取得治疗鱼病的效果。这项研究成果获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草鱼烂鳃病的研究Ⅰ细菌性病原的研究” 和 “粘细菌烂鳃病和白头白嘴病的病原生物学及其防治”两项研究成果获1978年湖北省科学大会奖。另外,倪达书主编的 《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第二版,1973)和参加编写的 《湖北省鱼病病原区系图志》 也获1978年湖北省科学大会奖。
倪达书强调科学研究要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努力为国民经济服务。所以,他着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发现的近百种鱼病,已研究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使我国池塘养鱼常见鱼病基本上得到控制。在倪达书的带领下,我国鱼病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而且培养了从鱼类病毒学、鱼类细菌学和鱼类寄生虫学的学科齐全的鱼病学科研人才以及防病养鱼专家,使我国的鱼病工作者从50年代初期的少数几个人,发展到遍及全国各地的一支强大的技术队伍,其中包括各水产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生产单位的科技人员。这为我国发展渔业生产和鱼病防治作出了重大贡献,倪达书是我国鱼病学的创始人。倪达书主持编写的 《草鱼生物学与疾病》和 《中国鱼病学》等专着,将留芳百世。

从事中国稻田养鱼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促进我国稻田养鱼业的发展


倪达书对稻田养鱼有深入的研究,并创立了稻鱼共生理论。50年代,倪达书就开始对传统的稻田养鱼进行总结,在 《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第一版,1961) 中写了 “稻田养鱼”一章,并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提倡稻田养鱼。但我国历史上稻田养鱼主要是利用稻田水体饲养少量食用鱼,由于缺少科学的指导,技术水平低,产量不高,作用也不大,所以未引起稻作和养鱼专家的重视,到60年代出现衰落的状况。人口日益增多,粮食和动物蛋白的需求十分迫切,必须改革传统的稻田养鱼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972年,倪达书带着稻田养鱼的新设想,到武汉市东湖养殖场农业队进行实验。经过三年的研究,每亩养鱼稻田增产稻谷8%~43.7%,实现了稻田养鱼、以渔支农的设想。以后又在实践中认识到稻鱼之间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互利共生的关系,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为了探索这一功能的作用,并用于指导生产实践,1980年初,在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的支持下,73岁高龄的倪达书奔赴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桃源试验站,亲自选择稻田养鱼的试验基地,进行 “稻田养草鱼种及其生态功能的研究”,同时,多次深入到湖北省黄陂、黄冈、红安等县实地指导。1983年9月,该项成果通过了中国科学院成果鉴定,并获1983年度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这项成果提出了稻鱼共生理论,阐述了稻田养草鱼种的生态功能。这一功能具有促稻增产的作用,早稻小区正交对比试验结果,平均增产7.3±4.5%;大田示范对比结果,增产幅度在4%~25%之间,平均为10%以上。这一功能还有保鱼健康少病的作用,使每亩稻田能收获优质草鱼种350尾以上; 另外,可节省稻农中耕除草劳动,减少孖孳生及蚊虫传播某些疾病。农渔结合的研究,制定了稻田养鱼的技术操作规程,确定了稻鱼配套的几种形式,并进行了农渔结合试点,解决了稻鱼矛盾,妥善地将水稻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一体化生产,在稻田养鱼生产实践上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
这项研究在理论上有创新,阐明了稻鱼共生关系及其生态功能,国内外稻田养鱼史上尚未作过这样系统的研究。1989年10月,在 “亚洲地区第二次稻鱼农作制的研究与发展”学术讨论会上,这项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赞赏,誉为首创稻田养鱼的理论。
1981年8月,倪达书给中央领导写信,他从稻田养鱼的意义、优越性到推广试验的科学论证,从提高稻谷产量和鱼种收入,到组织稻作、植保、土肥、水产等专家的共同合作,都作了详细阐明,并建议国家水产总局把稻田养鱼技术下达到各地的水产研究单位和技术推广站,向稻区农民示范推广。他的建议很快被采纳。随后,对倪达书的事迹和稻鱼共生理论作了宣传报道。这样,中国水稻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生产技术革命,就在倪达书的推动下蓬勃开展起来。
1984年,农牧渔业部组织由四川省水产局牵头,北京、河北、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17省市自治区承担的“稻田养鱼技术”推广项目,倪达书等6人为推广稻田养鱼技术指导小组成员,进行大面积推广。到1986年,全国稻田养鱼面积超过1 500万亩。这项推广成果获1986年度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倪达书创立的稻鱼共生理论,经过实践检验,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生产实践又丰富了他的理论,1990年,农业出版社出版了倪达书等编写的《稻田养鱼的理论与实践》专着。
倪达书还是一位鱼类养殖学家。他不但研究鱼病病因,还从发展抗病力强的鱼类养殖品种、防病治病及改进饲养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经他提倡并亲自参与的养殖团头鲂研究的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他主张选育优良品种,移植武昌鱼与杂交丰鲤至全国各省市,促进了淡水鱼产量的提高。1959年,他在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报告的“草、青、鲢、鳙的饲养方法” 论文,研究了四大家鱼与养殖有关的生物学特征,鱼苗的采捕和运输,鱼苗培育方法,夏花养成鱼种的方法,成鱼饲养,几种主要鱼病的防治方法等,受到各国代表的赞扬,许多方法沿用至今。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倪达书发现传统的池塘养鱼技术中存在着一些弊病,如鱼种并塘越冬,上市不均衡,养殖周期太长,优质鱼太少等,妨碍着池塘养鱼业的发展。他进行了 “池塘饲养鱼类优化结构及其增产原理” 的研究,研究结果证实,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淮河乃至黄河中下游部分地区,在冬季大部分时间里,鱼类仍然需要摄食补充代谢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因此,他不主张鱼种密集越冬,并在晴暖的冬天补充饵料,这样不仅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发育,而且有利于增强鱼体健康和抗病力。改革传统的鱼种并塘密集越冬为夏末秋季放鱼种,养殖周期可由三年缩短为两年,并节省80%的鱼种池。通过对适宜草鱼生长的食物结构及其需求量的测试,得出青、精饲料合理搭配和投喂量的数据,满足了草鱼营养的需求,控制了水质的恶化。这种以青饲料为主的养殖模式可降低生产投入,提高经济效益,适合我国的国情。研究结果还证实,传统的“一草养三鲢”不能充分发挥草鱼和鲢、鳙种群间的互利协调,它使池塘能量转化效益偏低,也因鲢、鳙密度太大,经常过量施肥,易引起水质恶化,极易诱发草鱼生病。因此将草鱼与鲢、鳙的比例结构改为1.5~2.5∶1,这样,不但可免除鱼池施肥,也可提高优质鱼产量。经过改革的池塘养鱼制度,免除鱼种并塘密集越冬,调整适宜鱼类生长的食物结构和饲养鱼类种群结构,利用鱼类自身防卫系统的防病能力,增强鱼体抗病力,优化池塘生态环境,建立了一套新的防病养鱼技术规程,有效地提高了草鱼的成活率、产量和效益,是池塘养鱼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重大成果。
倪达书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前夕,他谢绝了导师的挽留,毅然从美国返回上海。回国后,他努力开创中国鱼病学,使中国鱼病学研究水平跨入世界前列。在原生动物学、海洋甲藻、鱼类养殖学、鱼病学、稻田养鱼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共8项,各级评选的优秀论文奖8项。
倪达书治学严谨,他写的或修改的论文,连错别字也不放过;对学生们的要求也很严格,以至他的学生和同事对他很敬畏。

汪建国


简 历


1907年8月22日 生于江苏省无锡县。
1932年 中央大学动物系毕业,理学士。
1932—1940年 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原生动物研究助理至研究员。
1941—1943年 任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1944—1949年 任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1946—1948年 派往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动物系为研究学侣。
1950—1989年 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1950—1984年 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病学研究室主任。
1978—1984年 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
1978—1983年 任中国水产学会第二、三届副理事长。
1985—1989年 任中国原生动物学会理事长。
1985—1989年 任中国水产学会鱼病研究会主任委员。

主 要 论 着


1 Dashu Nie. On some intestinal ciliates from Rana limnocharis Graven-horst,Cont. Biol. Lab. Sci. Soc,China,8 (1932),6: 183~199
2 Dashu Nie. The structure and division of Chilomastix intestiales Kuczyn-ski,with a note on similar forms in man and other vertebraters. J.Morph.,82 (1948),3: 287~330
3 Dashu Nie. Morphology and taxonomy of the intestinal protozoa of theguinea-pig. Cavia porcella,J. Morph.,86 (1950),3: 381~494
4 Dashu Nie. Dinoflagellate of the Hainan region Ⅰ~Ⅷ: 1936~1944
5 倪达书. 草、青、鲢、鳙的饲养方法,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论文集.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9
6 倪达书. 鱼类水霉病的防治研究.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2
7 倪达书主编,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第二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3
8 倪达书等.稻田养鱼的理论与实践,北京: 农业出版社,1990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09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