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茆智(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11 评论:0

1932—


茆智,农田水利学家,教育家。长期从事作物需水规律与农田灌溉研究与教学工作。20世纪50年代提出依据水汽扩散原理计算作物需水量的半经验公式,20世纪60年代开拓橡胶灌溉试验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出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需水与灌溉的实时预报方法、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时空变化规律分析、计算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利用作物受旱复水后生长与耗水的 “反弹” 效应指导作物节水灌溉的观点与方法。对提高中国作物灌溉技术有重要贡献。
茆智,1932年9月20日生于江苏省江浦县一个知识份子家庭,父亲茆礼恭于20世纪20年代毕业于东南大学理科,终生在中学及大学任教。茆智上小学,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为逃避日本侵略军,他举家逃离敌占区,经湖北、湖南、贵州,最后到四川。中途不停的搬迁,他只上了两年小学,主要随父、母学习,于1944年考入四川合川县国立第二中学。茆智怀着 “学好本领、驱逐日本侵略军、振兴中华” 的抱负而刻苦学习。1946年,国立第二中学迁回江苏,改为江苏省立常熟中学,茆智随迁,继续在该校上完初中。1947年考入南京市立第三中学。在南京耳闻目睹旧社会的黑暗与腐败,受到进步同学的影响,怀着盼解放的心情,1949年4月终于迎来了南京的解放。此后,他热爱共产党,热爱新中国,要求自己对国家有所贡献,并响应号召,主动停学半年,全力投入南京市军管会清查档案的工作。1950年夏,南京市第三中学毕业。
少年时期,茆智在四川农村多次遇到山洪暴发江水泛滥,目睹淹地、毁屋、灾民流离的惨状,考大学时,选择了水利专业,决心学会治水、防灾,造福于人。1950年考入南京大学水利系(1952年并入华东水利学院,现为河海大学),并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急需科技人才,与全国工科大学生一样,茆智被提前一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分配到河北农学院水利系任教,同年末又被选派到天津大学随苏联专家学习农田水利。1955年高校院系调整时,茆智被调入武汉水利学院农田水利系,并继续在此随苏联专家学习。
1955年以后,茆智一直在武汉水利学院任职,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从事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等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培养研究生。20世纪60年代,他率师生20余人赴海南岛开展橡胶灌溉试验,住茅棚、食番薯,以身作则,师生共同努力,在国内外无橡胶灌溉先例的条件下,取得系统成果。20世纪70年代,在高校比较空闲的条件下,他自找事做,不计报酬,赴湖北、河南、广西调查研究,为学校培训灌溉管理及灌溉试验人才,历时5年。随着改革开放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形势的到来,他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科研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主持7个国家科研项目,均出色完成任务,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1995年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其他奖励10余项。主编和作为主要参加人编写国家级、部级规范4种,专着、教材4本,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多篇。1986年代表中国水利学会农田水利专业委员会,赴西藏讲学,克服缺氧、重病的困难,圆满完成任务。1989年,在57岁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还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土地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和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常务理事。他出色的科研成果,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应邀赴英、美、法、葡、阿根廷、泰、菲、日等国讲学和在国际会议上做报告10余次,主持5项国际科研项目,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评选为现代最优秀500名学术带头人之一。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农田水利专家。

作物需水规律与节水灌溉机理的探讨


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以水汽扩散原理为基础的推算水稻需水量半经验公式: 作物需水量及其变化规律是科学灌溉的基本依据,需水量计算历来是国内外灌溉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20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卡尔波夫来中国传授国际先进灌溉技术,把当时国际上主要采用的计算需水量方法归为以 “水面蒸发量为指标” 和以 “作物产量为指标” 两类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是先算出全生育期总需水量,再按一定分配比例算出各阶段需水量。当时随专家学习的茆智认为,水面蒸发量、产量以及需水量都是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这两种方法都是用一种结果去推算另一种结果的纯经验方法,不尽合理; 总量是分量合成的,先算总量后按分配比例确定分量更是本末倒置。他认为合理的应是根据需水量的成因,用影响需水量的直接因素,分阶段地计算需水量。于是他大胆探索,大量分析中国观测资料,连续3年亲自作田间试验,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了以水汽扩散原理为基础,以日照、气温、风速与栽培水平为指标的分阶段计算水稻需水量的方法,这一方法成为中国最早的按成因理论计算需水量的半经验方法之一。虽然当时中国尚未引进英国人提出、后为世界推崇的彭曼法,但茆智所提方法的主要因素和计算精度与彭曼法相类似,这一方法在中国南方一些灌区采用,20世纪60年代初,亦被前苏联及越南水利刊物介绍。
20世纪80年代提出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需水量与灌溉的实时预报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茆智率科研组研究节水条件下作物需水规律。他们在中国北方 (河北望都县、唐海县)、南方 (广西桂林市、湖北荆门市) 布站开展田间试验,大量地吸取国际先进理论与方法,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需水量与灌溉的实时预报方法。这一方法,在河北、广西、湖北一些市县应用,促进了节水、高产,亦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与国际灌排委员会专家的高度重视,认为比联合国现今向世界推荐的方法更先进、更实用。美、加、葡、波等国同行和一些国际科研机构提出要与茆智进一步合作研究,他亦应邀十几次出国讲学和在国际会上做报告。这一成果被水利部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获1995年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茆智和他的研究组在作物需水规律方面的开拓性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发挥了作用,在国际上也有很大影响。
20世纪90年代提出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时空变化规律和指导作物节水灌溉的新途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节水成为中国灌溉和农业中的突出任务,茆智率科研组对作为作物节水灌溉理论依据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以及非充分灌溉原理的研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3个研究项目,他们在南方的广西桂林和湖北荆门,北方的河北望都和唐海布站连续进行7年田间试验,攻克难关,取得出色成果: 提出了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与主要气象因素有密切关系的观点以及生产函数时空变化规律的理论与方法,为国内外探索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时空变化规律的理论与方法开拓了新的途径。在节水机理方面,他提出了作物早期和中期受轻度、中度干旱再复水后对生长、耗水会产生 “反弹” 效应的理论,并探讨了 “反弹” 机理,揭示了 “反弹强度” 与受旱时期、受旱程度的关系,提出了利用 “反弹效应” 指导节水灌溉和非充分灌溉的方法,为作物节水、丰产探究了新的方向。这些成果已在河北、广西、湖北数十万公顷稻田中应用,1994年被水利部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1995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选为10年来全国突出优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成果,获1995年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些国际机构为了推广中国经验,立为国际合作项目,与茆智及其小组合作研究,茆智被欧洲共同体选为6国合作在华研究节水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也被国际水稻研究所、国际灌溉管理研究院、国际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澳大利亚) 选定为在华合作研究水稻灌溉项目的中方负责人。一些国外硕士申请当他的博士生。茆智及他领导的研究组,已受到国际上的重视。

橡胶灌溉研究的开创者


20世纪60年代以前,国内外尚无橡胶灌溉的实践,更无人进行研究。而橡胶园多分布在雨季旱季分明的地带。中国橡胶种植区也常受干旱影响,橡胶灌溉有增产的可能性。为此,国家把“橡胶灌溉研究” 列为重点项目,由茆智承担。经过4年的试验研究,对橡胶的灌溉效应及其原理、需水规律、灌溉制度、灌水方法到海南岛橡胶灌溉区划、胶园灌溉系统规划设计均做了深入的探讨,取得系统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其中许多成果,成为开发海南灌区的重要依据。

推动中国灌溉试验事业的发展


茆智认为,许多重要的作物灌溉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其基础是灌溉试验的成果,而中国灌溉试验底子薄、条件差、技术水平不高,发展灌溉试验事业,特别是提高试验的质量与水平,是灌溉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任务,自己也把促进灌溉事业的发展作为国家有所贡献的实际行动,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满怀热情地投身于灌溉试验事业。他主编全国 “灌溉试验规范”,撰写灌溉试验专着与教材,分析我国试验中的问题,引进国际先进经验,提出众多改进技术,经常到现场指导试验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后,他率小组为全国及许多省 (直辖市、自治区) 共举办灌溉试验培训班10余期,培训试验骨干500人,几乎占了中国试验技术骨干的一半,许多试验人员称茆智举办的培训班,是灌溉试验的黄埔军校。茆智还招收其中优秀的试验站站长和技术骨干人员为他的研究生,前后培养了近10人,他们为提高中国灌溉试验水平,促进试验现代化起着核心作用。他还被推选为全国灌溉试验网学术组首席专家,茆智对发展中国灌溉试验事业沤心沥血,为中国灌溉试验站工作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艰苦奋斗,忘我工作


茆智一贯生活简朴,住家距学校有1小时车程,为了工作,除节、假日外,常一人住在校内,从青年到老年,几十年来一直在学校大食堂用餐。他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可以耐艰苦,以苦为乐。在湖北做水稻试验时,他住在靠近试验田的农家堂屋内,而不住稍远的招待所,在海南岛做橡胶试验时,他住在试验胶园的茅棚内,既无电、也无自来水,还经常受蚊子叮咬、受蛇蚁的侵扰,在5千米以外的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里为他留有住房,但他为了有利于观测试验,在茅棚里住了3年而从未住入该楼房。1986年赴西藏讲学时,他去洋八井海拔4400米处考察地热大棚内的灌溉系统,由于缺氧、过度疲劳休克倒下,经抢救送回拉萨,刚一恢复,就又为写汇报材料工作到深夜,次日上午在汇报会上又再次倒下送医院抢救。这次查明是因缺氧、过度疲劳和高山反应变成了间质性肺水肿,病灶靠近心脏,有生命危险。但他经救护脱险后仍很乐观,心系工作,打听的是他们赴藏团的情况。回校后3个月内一直身体很虚弱,医生给他开了休息一个月的假条,但他未用假条,也未向领导诉说,而是照常工作。此阶段内他两次出差外地主持 “灌溉试验规范”讨论会,完成 《规范》修改工作。直到老年,他仍然是为了工作,不畏严寒酷暑。每年约一半时间出差在外,冬天冒风雪,夏天顶烈日,出没在农田里、渠道上。他曾说,“正因为我吃得简单,住得简单,又常劳累、奔波,不用减肥,不愁发胖,也不愁靠什么消磨时光,所以我身体十分健康。” 忘我工作、艰苦奋斗成为他一贯的作风,这也是他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保障。

简历


1932年9月20日 出生于江苏省江浦县。
1950—1952年 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
1952—1953年 在华东水利学院 (现河海大学) 水工结构系学习。
1953—1955年 任河北农学院 (现河北农业大学) 助教。
1953—1955年 在天津大学随苏联专家进修。
1955年至今 任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原武汉水利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导师。

主要论着


1 茆智,李文渊.农作物灌溉制度及田间耗水量试验研究问题.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1959 (1)
2 茆智.水稻需水量计算.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81 (7): 9~16
3 茆智.灌溉效益模拟试验.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87(10): 8~12
4 茆智,李远华.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的原理、绘制与应用 .水利学报,1988 (1): 1~12
5 Mao Zhi. Calculation of Evapotranspiration of Rice in China. Soil and WaterEngineering for Paddy Field Management,1992: 21~31
6 Mao Zhi. Study on Evaluation of Performance on Irrigation Systems,Main-tenance and Operation of Irrigation /Drainage Schemes for Improved Perfor-mance,1993 (5)
7 Mao Zhi,Forecast of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ICID Bulletin,1994 (1):23~36
8 茆智,等.灌溉管理手册.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9 茆智,崔远来,李新健.我国南方水稻水分生产函数研究.水利学报,1994 (9): 21~31
10 Mao Zhi.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Watet-Saving Irrigation for Rice,Irrigation Schedul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1995 (9): 141~145
11 茆智,李远华,李会昌 .逐日作物需水量预测数学模型研究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5 (3): 251~259
12 茆智 .水稻节水灌溉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7 (4): 45~48
13 Mao Zhi and Cul YL. Water- Yield Function of Rice and its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Innovation Issues Irrigation& Drainage,1998 (9): 213~220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09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