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毛达如(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10 评论:0

1934—


毛达如,植物营养与施肥科学家,农业教育家。长期致力于土壤、植物营养与施肥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在推荐施肥工作中,对多点动态聚类分析、土壤肥力模糊评判和施肥决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建立了适合于不同条件的 “土壤—肥料—作物—气候” 多因素综合施肥系统,突破了施肥模型应用的时空范围,在我国北方三省二市应用取得了显着效益。在农业教育研究中,提出在 “教学—科研—推广” 中,建立农科实践教学体系和拓宽专业口径的 “基础+模块” 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在土壤学界享有威望。
毛达如1934年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自幼爱好音乐。严格的家庭和中学教育,给他在如何做人和做学问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2年他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1956年作为本校研究生,在X. K. 阿沙洛夫(Acapob)教授和彭克明教授指导下,从事玉米营养与施肥研究。其间,先后对查哈尔平原,张北坝上,昌黎滨海,北京西山第三纪红土进行了土壤调查与研究,参加了乌苏里江流域荒地考察,多次到京郊进行教学实习和生产劳动。无论是在课堂、实验室,还是在农村,他都积极向上,严格要求自己。严谨、艰苦、丰富的大学生活,使他增长了才干,树立了为祖国农业发展建功立业的志向。1958年,他通过了研究生论文答辨并被留校工作,从此,肩负教学、科研双重重担。一踏上工作岗位,他就将有机肥料资源利用和生物能源开发结合起来,对沼气利用,高温堆肥,腐殖酸肥料的效应和机理进行了研究。
早在70年代,他就结合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的综合治理,对植物营养快速诊断技术进行了探索。从1980年起,他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黄淮海平原施肥技术专题近20年。
在60年代和80年代,两度倡导奠定了肥料定位试验的基础。于1981年采用3×3+1设计,在原北京农业大学昌平试验站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可用于数量化研究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并在土壤有机质累积、降解和磷肥后效迭加的数量化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十几年来,该试验为国内外3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提供了科研基地和试验土壤,共发表论文32篇,为北京地区土壤肥力、肥料效应监测和基础科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他在长期的科研和教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研究方法对科学研究的极端重要性,一再强调,任何一门生物学科都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系统,因此植物营养研究法也必须是一个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方法论体系。他将专业知识与方法论密切结合,发表了多篇研究方法论文,并在1994年,用系统论的观点主编了国内第一本植物营养研究方法教材。他对原北京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的许多重要研究项目的研究路线和方法亲自审定,经常向学生介绍国内外科学研究和研究方法动态,对学科研究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
从80年代起,他先后任原北京农业大学主管教学副校长,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农业部教育司司长。1995年,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为中国农业大学后,任该校首任校长。他怀着崇高的责任感和严肃的科学态度,深入教学和教育管理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每次出国考察或与外宾谈话,都悉心了解国外教学和教育发展情况,及时吸收、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努力探索教育规律,对教学、教材改革、人才培养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主持建立了 “教学—科研—推广” 体系中的农科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拓宽专业口径的 “基础+模块”人才培养新模式。两校合并后,他重点抓 “211工程” 立项和机构改革两件大事,提出 “五统一” 管理方案,使学校从 “平衡过度” 进入 “稳步发展” 的阶段。改革和发展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毛达如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8名,出版着作7本,发表论文60余篇,获科技成果奖8项,教学成果奖2项,“外国专家工作”成果奖1项,但严谨求实的科学家风度依然,普通人民教师的本色未变。
毛达如不仅具有顽强拼博,开拓进取的精神,而且很讲究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音乐素养。正如他自己所说: “校长犹如乐队指挥,要指挥全校演奏出美妙和谐的乐章”。

提出 “因土壤肥力施肥”理论


毛达如根据肥料效应时空变异规律与施肥调控的关系,提出因土壤肥力施肥的理论。在肥料效应空间变异上,他着眼于土壤肥力因子模型化和土壤肥力水平的模糊评判; 在肥料效应的时间变异上,他着眼于肥料后效的定量评估和气候年型变化的贝叶斯判别,综合运用一切现代技术手段,对肥料效应时空变异规律进行定量检测和施肥调控,主持建立了现代推荐施肥技术体系。这一体系主要包括5个系统:
1. 土壤电超滤—连续流动分析仪—计算机联用施肥系统(E. C. C. 系统);
2. 多点动态聚类分析施肥系统 (DCA系统);
3. 土壤肥力模糊评判施肥决策系统 (SFFE系统);
4. 土壤—肥料—作物—气候综合施肥系统 (IFR系统);
5. 轮作施肥调控系统 (RFM系统)。
以上5个施肥系统构成了一个能够依据肥料效应时空变异规律进行数量化施肥调控的推荐施肥技术体系。
该技术体系应用的时空范围较为广阔,时间长达10余年,北至内蒙古、南达河南,推广区域包括栗钙土、褐土、潮土和水稻土等不同类型土壤,推广实践进一步证明了 “因土壤肥力施肥” 理论的科学性和施肥技术体系的可行性。该项成果已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九五” 期间在黄淮海平原地区作更大范围的推广。

建立我国第一个析因设计肥料长期定位试验


国内外绝大多数肥料长期定位试验都是简单地对比试验,不适于数量化研究的需要。毛达如主持制定的氮、磷、钾3×3+1设计的有机肥和化肥定位试验,可用于氮磷化肥效应的析因分析和回归分析。这在国内尚属首例,国外也不多见。在他的主持下,以这一设计为基础,重点解决了以下两个问题:
1. 在国内首次运用腊塞尔 (Russel) 土壤有机质量半衰期(t1/2) 递变公式,对我国北方石灰性潮土有机质变化规律进行了数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分解系数为正值,有机质减少一半的时间大约为25年,有机质含量逐年降低,而在施肥条件下,分解系数为负,说明施肥能促进土壤有机质累积。
2. 在长期定位试验中引入裂区设计的短期肥料试验,研究了北京地区石灰性潮土磷肥迭加效应特点,并建立了作物持续高产和土壤持续供磷之间最佳平衡的施肥调控模型,提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条件下,一年施用135千克/公顷P2O5磷肥可持续高产并使土壤磷的储备得以维持或缓慢提高,从而找到了我国北方轮作高产的磷肥合理施用途径。

主编了国内第一本植物营养研究方法教材


他强调,科学研究的成败取决于方法论的正确与否。植物营养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科学,为之服务的研究方法也必须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方法论系统。从这一观点出发,他提出了近代植物营养科学的方法论,并主编了国内第一本植物营养研究方法教材。与此相适应,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开设了综合实践教学课,以生物试验为主线对各种研究方法需要什么,讲什么。教学效果和学生毕业后实践表明,新的植物营养研究方法教材和教学思路,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他还对二次、0.5次等多种多项式肥料效应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正交趋势系数施肥模式的建立和Dolitie回归分析法进行了改进和简化。
作为学科带头人,毛达如在中—德合作研究的基础上,在国际知名植物营养学家H. 马斯纳尔 (Marschner) 教授的支持指导下,1990年组建了国内第一个植物营养系。他还主持参加植物营养应用基础研究,积极倡导应用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结合,提高了这两个研究方向的总体水平。他先后获得的植物营养和施肥研究成果奖主要有: 1987年获农业区划一等奖; 1988年在国家十二个重要领域的农业政策研究中获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经委表彰奖; 1988年获黄淮海平原开发试点,国务院表彰二等奖和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990年小麦生产管理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1年黄淮海平原主要施肥模型和施肥决策系统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3年北纬40°机械化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高效生产系统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5年营养胁迫条件下植物根际效应及适应性机理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7年可持续农业发展中作物综合优化施肥技术体系研究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深化教育改革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型


毛达如对高等院校内部体制结构、专业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索、研究和改革。主要成果有:
1. 通过国内外教材比较研究,提出国内农科教材改革方针
国内教材建设五点方针是:
(1) 高起点、内容新,全面系统反映学科当代发展水平和趋势,及时更新和补充新内容;
(2) 一个学科至少应有一套反映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组合的系列教材;
(3) 大学教材应向高质量、多样化方向发展,以拓宽学生专业视野;
(4) 在内容安排上应贯穿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和少而精的原则;
(5) 增加实践内容比重。重视实验指导,课程设计,习题集等配套教材建设。
在他的倡导下,一批国内新编教材和国外引进教材不断出版,对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2. 拓宽人才培养专业口径,提出 “基础+模块” 的组合教学新模式
毛达如提出 “基础+模块” 的 “网络式” 人才培养新模式。它包括三个基本点: 一是学生入学后按系学习共同基础理论和技能,突破以往狭窄专业框框束缚; 二是各系课程均包含共同基础和专业方向二个阶段; 三是按照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三个系统设置必修、选修和试验教学环节。实践表明,这一改革成果,进一步加强了基础知识,拓宽了专业领域,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加了学生毕业后被择优录用的概率和增强了在实践工作中的应变能力。
3. 提出 “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 的农科四段实践教学体系。
毛达如针对我国农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长期以来基础不厚、专业较窄、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状。研究了国内外,特别是西欧、日本、美国等国先进教学经验,提出大学生四段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段,农事实习: 学生在一年级到农场、试验站或农村进行农事实习,增加对农业、农村、农民 “三农” 的认识。
第二段,作物生产责任田: 学生在二年级在教师指导下种一小块责任田,增加对农作物从种到收生物学特性和生产过程的认识。
第三段,科研训练: 学生在三年级结合专业学习,参加教师有关的科学研究,增加对科学方法论的认识。
第四段,“教学—科研—推广” 综合教学实践。
增强了咨询、示范、推广综合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前在农村基点用3个月左右独立综合实践活动,与农民和生产结合。四段实践教学体系,寓政治思想于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上述教学研究成果在1989年、1993年分别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在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中推广。


长期主持CIAD中德合作研究项目
促进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的全面发展


“CIAD项目” 即 “北京农业大学综合农业发展项目” 是德国对外经济合作部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资助的国家级农业技术合作项目,1984年经中德两国政府签约,由中国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 和德国霍恩海姆大学执行。历经10年,进行了14个农业应用课题研究,为学校建立了11个现代化实验室,组建了一个综合农业发展中心,为我校培养博士21名,培训高级人才50名。他们大都成为学校的学科带头人或跨世纪人才。该项目获国家级奖3项,省部级奖20项。毛达如作为中方主要负责人促成项目建立、实施和发展,并使之发展为与国际接轨的农村区域发展高学科 (RRD)。因此于1996年获农业部及国家外专局 “外国专家工作” 成果奖。
毛达如在担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后,明确提出,中国农业大学必须努力实现 “211工程” 的跨世纪目标。他和校党委一起制定了中国农业大学 “1995—2005” 年跨世纪 “211工程” 建设与发展十年规划。提出在全校实现 “五统一”: 统一规划、统一机构设置、学科调整和人事管理、统一教学、科研、后勤管理和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国内合作交流和联系。领导全校师生为建设一所 “高层次、综合性、多职能、国际化” 的新型中国农业大学而努力奋斗。

简 历

1934年4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
1952—1956年在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学习。
1956—1958年北京农业大学农业化学专业研究生。
1958—1990年历任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农化教研室副主任、土化系副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1991—1994年农业部教育司司长。
1994—1995年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院长。
1995年至今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植物营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09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