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卢良恕(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10 评论:0

1924—


卢良恕,农业科学家,小麦遗传育种栽培专家,农业宏观发展战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主持育成 “华东6号” 等系列小麦良种,提出了稻麦两熟地区小麦增产配套技术,推动了小麦育种和栽培学科的发展; 开拓了中国食物结构与发展研究的新领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农业发展战略观点,为国家制定重大规划和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先后主持了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生产力研究”、“中国农业现代化理论、道路与模式研究” 等国家重大课题研究,并组织了多次区域农业开发考察,率先提出中国将走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 之路,为国家农业宏观决策作出了重要贡献。
卢良恕1924年11月3日,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幼年时,父亲不幸因病早逝。受过高等教育的母亲胡丽安面对灾难仍坚韧刚强,默默地承受巨大的悲痛,独自挑起了哺育卢良恕弟兄的重任,又将全家迁往杭州。
卢良恕在杭州读初中不久,抗日战争就爆发了,国难当头,全家随外祖父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到达贵阳,在贵阳清华中学完成高中的学业。当时,目睹祖国的大好河山满目疮痍,半壁江山落入日本侵略者手中,卢良恕的心情十分沉重,深深地感受到了国难深重、民不聊生的痛苦。他下定决心要勤奋学习,用自己的满腔热血报效祖国。当时,卢良恕常与同学们走上花溪中学后面的 “大将山”,谈论社会上流传的各种各样的 “救国论”,寻找安邦济世之道。
卢良恕的外祖父胡仁源是中国着名的教育家,任过北京大学校长等职。他认为 “民以食为天”,任何时候都少不了农业。因此,就建议卢良恕去学农,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早一天吃饱肚子,都能有强健的体魄。从此,少年卢良恕依照外祖父的意愿,立下了投身农业的志向,他决心用自己的双手让国家的仓廪实、衣食足,用辛勤汗水和智慧让祖国的农业尽早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从那时起,农业成了卢良恕一生魂牵梦绕,难舍难分的事业。
1943—1947年,卢良恕在成都金陵大学农学院攻读农艺专业。毕业后,由当时的系主任、着名玉米专家吴绍骙教授力荐到前中央农业实验所麦作系从事小麦研究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卢良恕主要从事小麦遗传育种、品种资源整理利用研究,对苏、皖、浙、闽四省300多个地方品种的生态类型、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及时写出了论文报告。他和育种组的同事们较早地研究揭示出中国南方小麦在早熟性、丰产性、抗逆性 (抗锈、抗寒、抗干热风) 方面的遗传规律,有效地选用杂交亲本进行复合杂交和温室加代工作,加快了育种进程。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先后育成了华东3号、6号、8号和10号等小麦新品种,其中华东6号表现最突出,具有早熟、高抗条锈病等优良性状,成为中国南方最早育成的早熟、抗锈、丰产新品种之一,在长江中下游稻麦两熟区大面积推广,增产15%左右。20世纪50年代末期,他及时提出作物栽培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科学发展方向及良种良法要配套和区域化、规范化、指标化的现代栽培技术体系的构想,强调作物耕作栽培要以生态、生理、生化为基础,是一门密切联系生产的综合性应用科学。20世纪60年代初针对南方麦区春季多雨的情况,他提出一套以选育良种、培肥地力、开沟排水 (防治湿害) 和合理密植为中心的增产配套技术,并重视从个体和群体、生长和发育及地上和地下部分 (根系) 的协调关系上加以阐明,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南方麦区的全面增产,并对我国作物栽培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卢良恕通过长期的农村蹲点、实地考察和科研工作的实践提出: “科技必须为农业生产服务,要合理安排好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技术推广工作”; “生产一科研一教育”、“研究一示范一推广” 和 “实验室一试验田一农村基点” 的三个三结合的新构想,并专门发表了文章加以阐述。这些论点和作法在当时及至今都具有较高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20世纪80年代卢良恕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以来,率先倡议并主持开展了 《中国粮食与经济作物发展研究》和 《我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主持人)。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和组织了 《中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5年)、《国务院关于 “九五” 期间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6年) 等多项国家重大规划和政策的制定以及国家有关农业和科技的高层次决策咨询活动。由于他多年来的重大成就和贡献,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的首批院士,并被推选为副院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卢良恕先后主持了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生产力研究”,“中国农业现代化理论、道路与模式研究” 等重大项目,并取得了新的成果和进展。1992年作为首批大陆着名科学家访问台湾时,他提出我国将走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 之路的观点,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卢良恕还先后对江苏、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地以及云、贵、川资源 “金三角”,甘肃河西走廊,陕西黄土高原,东北三江平原,西藏 “一江两河” 地区和台湾食品工业的发展等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考察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科学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其中不少已为国家和地方的决策部门所采纳,成效十分显着,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振兴做出了贡献。
卢良恕现任中国农业与农村科学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主任委员、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他是十二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农学会会长、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委员兼农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农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职。卢良恕还多次率团到国外考察和讲学,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对外交流和科技进步。

风餐露宿,育出小麦新品种


小麦是中国人民仅次于稻米的重要口粮。历史上由于条锈病流行、产量一直很低。1950年就遇到全国条锈病大发生,损失小麦约60亿千克,差不多是全中国人一个月的口粮。因此,迅速培育出抗锈病小麦新品种,提高小麦产量不只是育种工作中的迫切任务,更是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存具有重大意义的现实问题。
卢良恕时年26岁,正值年富力强、风华正茂的时候,面对全国锈病如此流行,作为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品种研究组的组长,他找到当时着名小麦育种家梅籍芳教授,表示不育出抗锈小麦品种誓不罢休的决心。梅教授深受感动,亲自出马领导小麦抗锈的研究工作,全面开展了小麦抗锈新品种的选育。
1952年,为加快育种进度,卢良恕采取了杂交亲本复合杂交、早期进行抗锈鉴定和温室加代等办法。初夏的南京,烈日当空,卢良恕天天都冒着酷暑下去查苗、挂牌、记载、目选,中午回来时,都是大汗淋漓,精疲力竭。由于他们的辛勤工作,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课题组已先后育出了华东1号、3号、4号、6号、8号和10号等8个品种 (品系),其中以华东6号最为突出,表现早熟与高抗条锈病等优良性状,成为中国南方较早育成的丰产、抗锈新品种之一,在江苏、安徽等地大面积推广。这不仅促进了南方小麦的增产,还丰富了小麦遗传育种的理论,为加速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对育种工作者而言,品种资源蕴藏着选育新品种的希望。为了育成小麦新品种,卢良恕与同事一起对长江中下游小麦地方品种资源做了系统的基础性研究,对苏、皖、浙、闽四省300多个地方品种进行了收集和分类,他通过对这些地方品种的生态类型、生物学特性、形态与经济性状的研究,把300多个地方品种划分为早熟与中熟两大类,并提出了早、中熟两大类品种的成熟期、品质、抗性特性。这项应用阶段发育等生物学理论所取得的研究结果,为他们掌握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规律和地方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积极探索,推动农业现代化


1965年12月2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卢良恕作为人民代表端座台下,当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要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时,卢良恕与其他人大代表一样心潮激荡,起立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从此以后,卢良恕的心中从未停歇过对中国农业现代化这一宏大课题的思考。他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亲自领导、组织了建设 “太湖现代化科学实验基地” 的工作,他亲手种过现代化样板田,并主持过多次 “农业现代化科学讨论会”,在以后所进行的方方面面的工作中,他始终把那些具体的、直接的问题归置于农业现代化这一总体目标之下加以联系和思考,并常常提出不同寻常的判断和见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高度计划的经济体制被逐步打破,农业现代化面临新的内容与机遇。此时,他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历程,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他在多篇文章中都反复表达了这样一种认识,即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是必由之路。只有农业现代化,才能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农业现代化核心内容就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采取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经营管理,建立现代化的农业体系。
20世纪90年代初,积多年农业现代化研究经验的卢良恕,主持了 “中国农业现代化理论、道路、模式研究”,这项研究,因为其内容的基础性和社会关键性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列为重点项目。卢良恕作为第一主持人,在长达3年的课题研究中,经常与项目其他研究人员一起,系统研究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观点、实践问题甚至具体实例问题。在他的总体思路把握下,经过38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该研究成果汇成85万字的《中国农业现代化理论、道路与模式》 一书,并由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鉴于其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和出版质量,该书于1997年荣获国家图书奖。

革故鼎新,力促农业科技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出现了少有的黄金时代,横遭10年 “文化大革命”浩劫,重新恢复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更期盼有一个新的飞跃。1982年7月,卢良恕被组织任命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在当时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的大力支持下,他选择了一条积极、稳健的推行改革道路,提出了要建设科研工作新秩序的思路。他认为没有秩序就没有效率,也就没有科学发展,很快,中国农业科学院即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工作制度,各项工作开始纳入了新轨道。
面对蓬勃发展的国际国内农业科技发展形势和新技术革命浪潮,他与其他院领导一起,快刀斩乱麻,对内迅速抓了四方面工作,即: 一抓科研管理和业务建设; 二抓专业学科建设; 三抓人才队伍建设; 四抓科研设备条件建设。对外,也狠抓了四个方面工作,即: 一抓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 二抓面向新技术革命,为发展农业科学服务; 三抓面向各级领导部门,为宏观决策服务; 四抓面向全国,为各级农业研究机构服务。在此后的一段时间,他根据科学研究发展新形势的需要,领导筹建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计算机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等单位。在他亲自主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宏观研究队伍发展很快,初步形成了综合所和专业研究所互相联系、分工协作的研究层次和队伍结构,为国家宏观决策经常提供科学的咨询意见。
为解决传统农业科技研究体制上的某些薄弱环节,他与有关专家提出了改革中国农业科研体制的建议,即国家一级的农业科研机构,应以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在全局性、关键性、基础性和方向性的研究方面发挥作用,侧重解决全国农业生产中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的科学技术问题,并努力做好为全国的服务性工作; 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应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适当安排应用基础研究,并相应承担有关的国家研究任务; 地区(市) 级农业科研机构,要按农业经济区划和农业生态条件合理布局,主要搞开发研究,也可安排一些区域性研究工作; 高等农业院校则要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他认为这种分工的实现,要靠科技政策的指导、要靠行政的协调、要靠经济杠杆的调节。20世纪80年代中期,卢良恕还多次向国家建议,从农牧渔业产品销售、收购和出口额中,征收一定比例的技术改进费,主要用于发展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改进工作,并从完成国家农业生产任务的增产增收部分中,征收一定比例的金额,作为农业科技发展基金。
卢良恕十分关注国内外农业科技的新动向。1984年他曾建议,对中国农业高新技术要加强领导,组织协作,制定研究开发计划,重视人才培训,并增加经费投资。1987年他又从战略高度提出: 要尽快制定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规划; 集中力量建设好一批重点实验室; 有目的地开展双边、多边合作; 集中财力,认真评价、鉴定、推广现有农业的高新技术科研成果; 加强科技情报工作等建议。他的这些建议和想法为中国尽快抓好高新技术研究工作,规范生物技术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抓住时机,开拓食物研究新领域


1978—1984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以年均7.5%的速度递增。但是,单一的粮食生产使部分地区出现区域性、结构性粮食过剩,导致了 “卖粮难”。1985以后,全国连续4年粮食产量徘徊,主要农作物减产。粮食生产的这种大起大落给中国居民的食物消费带来了非同寻常的影响。
这个时候,卢良恕意识到中国人民正处在食物选择的十字路口。1988年,他与7位科学家起草了 《我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研究》建议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对这项研究工作十分重视,及时地组织高层次的专家进行了评审。与此同时,卢良恕与6位主持人联名在1988年3月 3 日 《人民日报》 头版发表了“我国食物发展的战略与途径” 重要文章,阐述了基本战略观点与对策,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基金会作为特别重大项目迅速立项并给予资助。
在1988年到1991年的3年研究过程中,卢良恕提倡把食物发展研究和学术活动结合起来,把软科学研究与政府决策咨询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研究成果的应用,扩大了该课题的社会影响和效果。通过广泛听取各位专家意见,反复推敲,结合中国人口数量和资源总量的实际情况,课题组最后提出了 “调整、优化、配套食物结构” 的食物发展战略。
1990年,中国科技年会在北京图书馆大礼堂举行,卢良恕应邀向与会者800多人报告中国食物结构及发展战略,他在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诸如把 “传统的粮食观念转变为现代的食物观念”; “在充分利用现有15亿亩 (1亿公顷) 耕地的同时,面向整个国土,综合开发食物资源”; “种植业应当从二元结构(粮食一经济作物) 向三元结构 (粮食一经济作物一饲料作物)转变”; “把畜牧业作为一个产业来看待必须要大发展”,等等,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关注。
在这期间,卢良恕还多次到全国各地传播他的食物发展思想,推动各地食物结构研究,并就筹组 “国家食物与营养委员会” 和制定 “中国食物发展纲要” 等问题向国家提出建议,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初,食物结构研究有了丰富的科学成果,出版了一套180万字的系列丛书。在此基础上,在国务院主要负责同志的领导下,卢良恕亲自参与了 《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 的制定工作,该纲要于1993年由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这是中国食物发展史上的第一部纲要,对正处于食物结构模式选择的全体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有利于其选择正确的食物发展道路。

走遍东西南北 ,真知源于实践


卢良恕在工作已做到把全国生态自然条件烂熟于心,这与他经常深入各地了解各方面情况是分不开的。
1992年6月,在访问台湾归来不足一个月,卢良恕完成了对西藏 “一江两河” 的考察,与此同时,也实现了走遍了中国版图上的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夙愿。
卢良恕十分注意借鉴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农业科技管理经验,他先后到英、美、法、德、日、俄、瑞士、澳大利亚、墨西哥、菲律宾及韩国等20多个欧美和周边国家考察、讲学和签定双边合作协议。他的很多见解和思想,与他能够正确分析、评价和吸取国外的先进做法和有益经验有密切关系。他无论在国内调查,还是到国外考察,从来都“不打无准备之仗”。每到一地考察,他都必先调来材料,了解所要考察地区的情况,做到 “心中有数”,到现场看、听、查、问,便能了解新鲜东西,知道深层情况。这样使有限的考察时间得以充分利用,能够及时吸取最新的经验,了解更多情况,这是他考察工作事半功倍的方法之一。
在全国各地的考察中,卢良恕去得最多的就是攀西一六盘水地区了。该地区位于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的地区,既有“三线” 建设时期建成的国家钢铁、有色金属、煤矿、电力基地,又有风光旖旎、气象万千的农作物资源与气候条件。20世纪80年代以来,应四川省政府邀请,卢良恕已带领专家组九上攀西地区。他认为攀西是中国西部地上地下资源富集的 “聚宝盆”,资源富集程度与配套组合程度世界罕见,是农林牧渔综合开发不可多得的 “宝地”。由于他和专家组的多次实地调查和广泛呼吁,攀西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九五”期间,云贵川资源 “金三角” 地区已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水平也因而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博闻强记,数人格尽显魅力


卢良恕具有令人惊讶的记忆力。他的许多报告和讲话不但观点鲜明,而且数据丰富,尤其是有关农业发展的主要数据和内容,都记得准确无误。198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采访他时,卢良恕从中国人民的营养现状到食物发展战略措施,从国内状况到国外情况,一连报出食物与营养方面的许多数据,使在场的记者十分惊讶与折服。卢良恕的记忆力,一半要归于他记忆天赋的 “内因”,另一半则要归于他的 “外因”。这外因就是他的勤奋与专注。他自己常说,勤奋才是成功的阶梯。他平时十分重视积累,把一切资料、书刊视为财富。他的书房里四周全由高高的书架围着,一屋的书籍资料也码放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探手可取。一有时间,他就阅读、摘录资料,还经常做些剪集。即使外出,他也是每天早晚看书、看材料、翻阅报刊,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获取信息,并及时记录心得体会和要办的事项。
卢良恕从事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数十年,一直保持着知识分子所特有的严谨作风,从不放过每一个细小错误。他身兼几十个职务,各种学术和社会活动甚多,但他忙而不乱。通过周密计划和提早安排,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他还善于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特长,并广泛征求意见。卢良恕性格开朗,心胸开阔,待人诚恳,平易近人,他经常开导身边的年轻同志要认真学习、多读书、多实践、多思考,办事则要踏踏实实,从小做起。无论白天的工作多么繁忙,一般晚上他都把当天材料看完和批阅好,做到当日事当日毕。
作为一位具有战略眼光和管理才能的农业科学家,卢良恕善于把个别的、具体的、零碎的事物联系起来,从中融汇、提炼,上升到理论的、抽象的、整体的和有规律的高度上来分析。他还敢于说真话,勇于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出发,阐述他认为是正确的观点。
半个世纪以来,卢良恕踏踏实实,认真钻研,积极探索,努力开拓,不断创新,为发展农业和科技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现在他虽已年逾古稀,但仍南来北往,东来西去,执着地追求,辛勤地耕耘。他说,我要继续为发展中国现代农业和农业科技事业贡献我的全部力量。

简历


1924年11月3日 出生于上海市。
1943—1947年 在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 (获学士学位)。
1947—1949年 任原中央农业实验研究所麦作系技佐。
1949—1958年 任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粮作系、小麦品种和栽培研究组组长 (助研)。
1958—1966年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办公室主任、科研处处长、江苏太湖农业科技样板组组长 (副研)。
1966—1973年 “文化大革命” 后期任江苏省 “五七” 干部学校农业生产组组长。
1973—1978年 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室、粮作研究室负责人。
1978—1982年 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院长 (研究员)。
1982—1987年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988—1994年 任中国农学会会长、名誉会长,国家发明奖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

主要论着


1 卢良恕,等 . 小麦抗锈丰产新品种选育,华东农业科学通报,1960(2): 54~62
2 Lu liangshu. Pres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Productionin China. Philipp J Crop Sci,1984,9 (1): 5~12
3 卢良恕.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发展战略设想,中国农业科学,1986 (6):1~11
4 卢良恕 .兴起中的中国立体农业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5 卢良恕 .农业区域开发技术对策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
6 卢良恕. 中国农业发展与科技进步.见: 卢良恕文选.北京: 山东科技出版社,1992
7 卢良恕.论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中国农业科学,1993 (1): 1~12
8 卢良恕. 中国小麦栽培研究新进展.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9 卢良恕. 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10 卢良恕.农学基础科学发展战略研究.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1 卢良恕.21世纪中国农业科技展望.济南: 山东科技出版社,1993
12 卢良恕.论中国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中国软科学,1995(10): 10~19
13 卢良恕.90年代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展望,大自然探索,1994 (4):1~12
14 卢良恕. 中国大麦学.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15 卢良恕等. 中国农业持续发展和综合生产力研究.济南: 山东科技出版社,1995
16 卢良恕.用现代食物观念指导结构调整,实现新增粮食一千亿斤.科技日报,1995-10-28
17 卢良恕.更新观念: 建设现代农业基础产业.人民日报,1996-01-17
18 卢良恕.21世纪的农业和农业科学技术.科技导报,1996 (12): 1~7
19 卢良恕,等.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理论、道路与模式. 济南: 山东科技出版社,1996
20 卢良恕. 面向21世纪,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7 (4): 3~15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08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