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
刘竹溪,农田水利学家,教育家。中国泵及泵站专业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创办了中国第一个 “泵及泵站”教研室,先后主编全国通用教材《水泵及水泵站》和《中国泵站工程》等着作。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取消排灌泵站中 “三阀” 的创议,为中国机电排灌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竹溪,1923年7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一个商人家庭。1931年至1937年就读于河北省立第二模范小学,毕业时正值“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随家人逃离家乡,去河南省郑州避难。1938年6月全家返回沦陷后的保定,9月至1941年7月就读于保定师范初中部,1941年9月至1944年7月就读于北京市立高级中学 (原河北高中)。毕业后母亲病故、父亲年迈,留在保定照管家务。抗战胜利后,河北农学院恢复招生,1946年9月至1950年7月在河北农学院农林工程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为水利工程系) 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当时学校主讲教师大多家住北京,校内助教比较少,他同时担任几门课的助教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工程建设任务繁重,1951—1953年连续3个暑假均带领学生参加测量,先后勘查测量了渤海湾滩涂、河北省柏各庄国营农场场址、冀中地区潴龙河108千米的河道等。1953—1955年主讲测量学。1954—1955年主讲结构力学,1954年晋升为讲师。
1955年8月全国第二次院系调整时,随河北农学院水利系调至武汉水利学院,为52级和53级学生主讲木结构和钢木结构两门课程。1956年2月,为了开出 “农业供水及凿井” 新课,奉派参加高等教育部在新疆开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57年7月毕业后返校筹备成立中国第一个 “农业供水及凿井、水泵及水泵站” 教研室,并任教研室主任、院务委员会委员。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1983年晋升为教授,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起任中国水利学会泵站工程学组组长、泵及泵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92年批准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加速泵站建设,首先提出取消排灌泵站必须 “三阀”配套的创议
众所周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的机电排灌设施非常落后,技术力量十分薄弱。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农业建设的展开,中国的机电提水排灌事业也得到迅猛发展。尤其在1958年全国生产 “大跃进” 的年代,各地排灌泵站工程相继上马; 当时由于水泵配套的闸阀、底阀和止回阀 (以下简称三阀) 的生产严重滞后,赶不上需要,大大影响了工程建设和投产。而当时领导部门又规定: “排灌泵站必须三阀配套齐全”。对此,刘竹溪根据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泵站类型繁多的情况提出: 泵站的阀件配备,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泵和装置形式以及泵站水锤分析来合理配置,可以根据其具体条件取消其中一阀、两阀或三阀。这对于减少设备投资、降低能量消耗、简化操作程序、防止水锤破坏事故、加速泵站建设以及大量现有抽水设备的挖潜和改造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58年春首先在安徽省合肥附近兴建的兴集两级泵站 [泵口径36英寸 (91.44厘米)] 与安徽矿业学院电机教研室一起进行了国内首次取消 “三阀” 试验; 1960年在甘肃省兰州地区张家台泵站 (泵扬程130米) 等20余座泵站进行了取消止回阀的试验; 1961年湖北省科委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召开了现场会,会后拨专款修建了专用试验站; 武汉水泵厂也大力配合,在厂内专门修建试验装置,并在武汉市郊的泵站进行了现场试验; 1962年该课题招收了研究生; 1963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第一期复刊号发表了 《关于取消排灌用离心泵抽水装置中 “三阀” 问题的探讨》 论文; 1964年在湖北省鄂城杨家港、孝感县田家岗、武汉市东西湖李家墩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10余座电灌站进行了现场试验; 1973年在山西省万荣县西范 (泵扬程150米) 和临漪县夹马口 (泵扬程70米) 等高扬程电灌站以及武汉市宗关自来水厂一级站 (泵船) 进行了试验。1978年在武汉水利电力学报上发表了 《事故停泵水锤简易计算方法》论文,该文并被收集到1980年中国农机学会出版的 《排灌机械论文集》 中。
关于取消排灌泵站中 “三阀” 的创议和研究成果,得到了全国同行的认同和采用,在中国泵站建设中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如1960年甘肃省严重干旱,但是省水利厅库存2000多台农用泵由于 “三阀” 不配套,不能及时投入抗旱。后经刘竹溪的论证,该省作出了 “泵扬程在70米以下的泵站均取消止回阀” 的规定。该省最大的景泰川泵站 (一期工程) 的大型水泵装置中均未装止回阀,多年运行良好; 1973年汉口宗关自来水厂的五台机组经试验后全部取消止回阀,每月不仅节电3.6万千瓦小时,而且避免了因突然停电而造成的事故停泵水锤破坏事故。
开创 “水泵及水泵站”科研和教学
刘竹溪于1957年在国内创建了中国第一个 “泵及泵站” 教研室,并于1961年、1982年和1986年3次编着出版全国高校通用教材 《水泵及水泵站》,该先后两次获水利电力部高校水利电力类专业优秀教材二等奖。1988年编着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有关泵站水锤专着 《泵站水锤及其防护》,1993年全面总结40年来中国泵站工程建设的丰富经验,主编出版 《中国泵站工程》专着。为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动态,先后翻译和校译了英、俄、日等文种的有关机电排灌方面的论文资料10余篇。全文校译公开出版的书籍有: 1990年出版的 [俄] В.Ф.切巴耶夫斯基主编的 《泵站设计与抽水装置试验》、[日] 农林水产省构造改善局主编的 《泵站工程设计规范》,1992年出版的 [英] V.P.瓦山德尼博士着 《水力机械理论》等。先后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有20余篇。其中 《泵系统水锤模型相似理论分析及其应用》获水电部1988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泵系统水锤理论及试验研究》获国家教育委员会1993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刘竹溪一生结合我国生产实际问题做了大量工作,1972年带病完成了湖北省光化县朱岗电灌站的结构设计; 1978年建立了中国第一座水泵全特性试验台,并进行了湖南省岳阳电厂循环水系统用泵 (ns = 330) 全特性试验,河北省马头电厂循环水系统事故停泵水力过渡过程模型试验; 1984年进行了河南省郏县恒压喷灌系统水力过渡过程试验; 1989年北京市京西第二水源工程水力过渡过程电算; 1992年进行了沙市阀门厂空气罐式两阶段缓闭止回蝶阀性能测试和湖南省临湘县黄盖湖电排站3#机组发电改造可行性研究及技术设计。1993年获中国专利局颁发的自压式多功能程控止回阀发明专利。
自1962年招收研究生以来,他共培养国内外研究生11名、进修教师20余名。国内其他水利农业院校中最早主讲《水泵及水泵站》课程的教师多半是接受过他的指导培养的进修教师、本科毕业生或研究生。这些人中现在大多已成为博士、教授、高级工程师,分布在全国有关大专院校科研、设计和生产管理部门,成长为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在他的领导下,教研室自1957年成立以来,由小到大,由单科教研室,已发展成为我国机电排灌工程技术研究和信息交流中心。中国水利学会泵及泵站专业委员会、全国泵站科技信息网、水利部泵站测试中心、机电排灌研究所等学术机构均挂靠在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的这个教研室里。
克己奉公 严谨治学
刘竹溪讲课重视基本概念的阐述,重视逻辑推理,贯彻少而精和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善于引用新观点、新理论、新科研成果创造性地阐述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课程的系统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非常满意。他指导学生结合生产进行的毕业设计和科研成果,如湖北省云梦县云梦大闸大型排水站、河南省淅川县香花电灌站、甘肃省榆中三角城12级提水电灌泵站、安徽省的少先电灌站等,均被生产单位采用并得到很高的评价。
刘竹溪从事泵站科学研究、水利教育事业40余年,培养的学生或进修教师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们在事业上作出了贡献,政府也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而刘竹溪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直到退休以后还没有安装住宅电话。有一位教师建议用科研费为他安装住宅电话,他坚决不接受。后来还是他的儿子出钱给他安装了电话。刘竹溪一向公私分明,爱惜公物。他和老伴生活俭朴,但很充实。对登门求教,无论是科研教学疑难问题,还是生产技术关键,他都热情接待,无保留地阐述自己的论点。数不清他给多少人解决过疑难问题,提出过好建议。在他眼里,知识只有用于生产实际才能体现它的价值,而在不断地解决生产问题中能使自己的理论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然后又用于指导生产。他为能解决生产问题,产生经济效益而感到无限欣慰。
简历
1923年7月15日 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
1946—1950年 在河北农学院学习。
1950—1954年 任河北农学院助教。
1954—1955年 任河北农学院讲师。
1955—1978年 任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讲师。
1978—1983年 任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副教授。
1983—1992年 任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教授。
1992年9月 退休。
主要论着
1 刘竹溪.抽水机及抽水站.北京: 中国工业出版社,1961
2 刘竹溪.关于取消离心泵抽水装置中 “三阀” 问题的探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1963 (1): 43~61
3 刘竹溪.事故停泵水锤简易计算方法.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1978(3、4): 21~32
4 刘竹溪.水泵及水泵站.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1981
5 刘竹溪,刘光临.水泵通用全特性的研究.水泵技术,1982 (2): 1~8
6 刘竹溪,刘光临.事故停泵水锤电算方法.水泵技术,1982 (3): 25~33
7 刘竹溪,刘光临.水泵的反常运行问题.水泵技术,1983 (3): 45~50
8 刘竹溪,刘光临.水泵机组水力过渡过程计算.水泵技术,1983 (4):28~34
9 刘光临,刘竹溪.泵系统水锤模型相似理论分析及其应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1986 (1): 80~90
10 刘竹溪.水泵及水泵站 (第二版) .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
11 刘竹溪,刘光临.泵站水锤及其防护.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12 刘竹溪.冯广志等. 中国泵站工程.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