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
刘佩瑛,园艺教育家,蔬菜专家。长期从事蔬菜教学和研究工作,培养了一批园艺人才; 对魔芋进行了生物学、栽培、育种及加工的系统研究,发现并命名了白魔芋优质新种,通过胚胎学研究发现魔芋果实中的小球茎为有性繁殖的后代,为魔芋杂交育种提供了依据。刘佩瑛,女,1921年5月17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其高祖为思想家刘沅,父亲于清末法政学堂毕业。刘佩瑛青年时期,军阀混战,内忧外患。她痛恨国民政府腐败无能,决心走 “科学救国”道路。鉴于中国以农为本,她于1938年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园艺系。1942年毕业后留校,从事蔬菜园艺教学工作。1949年在美国密执安州农学院 (现名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获理学硕士学位。当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消息传到美国,她兴奋不已。为了报效祖国,改变自己国家农业的落后面貌,她不顾老师、同学劝阻,毅然返回祖国。在太平洋上空,当听到毛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时,她热泪盈眶,向往着祖国的美好未来。从此,她坚定了一个信念: 为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而奋斗。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刘佩瑛来到西南农学院,全身心地投入了教学工作。她组织蔬菜教研组的教师自编教材,建立规范化的教学制度和完整的教学记录。同时开展生产经验调查总结和蔬菜品种资源调查,成文后在全国交流。她以广博的学识、深入实际和生动的教学赢得了学生的崇敬,并以教书育人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得到同行的好评,作了园艺系主任。
正当刘佩瑛在事业上扬起风帆之际,反右斗争的灾难降临到她头上。她因坦城表述了对农业合作化急于求成的不同看法而被划为 “极右派”,“文化大革命” 中被定为 “现行反革命”。但刘佩瑛始终相信人民相信党,坚定的信念和优良的心理素质使她精神不倒。她自觉去菜园劳动,观察总结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并利用指导学生生产实习等机会进行试验研究。她发表了3篇理论联系实际的论文,得到重庆市农业局的重视,经推广采用后,解决了当时生产上普遍发生的春甘蓝抽薹问题,并使60年代初重庆市场上因三大病害而几乎绝迹的大白菜又迅速恢复了生产和供应。
拨乱反正以后,科学春天到来了。长期压抑在刘佩瑛心中的热情进发出来。从此,她全身心地投入了教学和科研工作。80年代以来,她培养了硕士12名、博士18名,主编了 《中国芥菜》、《魔芋学》专着及 《蔬菜研究法》全国统编教材,担任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 副主编。1979年起从事魔芋生物学、生理生化、栽培、育种、加工及开发利用系统研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多次获国家教委、农业部、四川省和重庆市科技成果奖。她主持召开了国际魔芋科技研讨会,其研究成果促进了中国魔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1986年,刘佩瑛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1985年和1988年两度被评为重庆市劳动模范,1988年被评为四川省 “三八” 红旗手,1989年受到国家教委、农业部、林业部联合表彰,1991年被国家科委评为全国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被四川省教委评为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993年被国家教委、国家人事部授予优秀教师奖章。
刘佩瑛还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农业部学科评议组第一、二、三届成员及四川省教委学科评议组首届成员,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指导委员会及第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园艺学科组组长,中国民主同盟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五届中央委员、第六届及第七届中央常务委员,四川省政协第五、六届委员。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首届会长。
为建立中国现代蔬菜栽培学竭尽全力
50年代,重庆市春甘蓝未熟抽薹严重。刘佩瑛根据阶段发育理论,做了大量试验,明确了低温界限、感受低温的时间长短和植株大小等主要指标,筛选出了不易低温春化的品种,提出了适时播种和注意施肥量等控制甘蓝植株大小的栽培技术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春甘蓝未熟抽薹问题。60年代初,大白菜由于病害而在重庆市场上几乎绝迹,尽管当时病毒病、软腐病和霜霉病三大病害的发病规律及其防治在华北已经清楚,但重庆市大白菜生长期的气候条件与华北有很大差别,采用相同的防治方法在重庆市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刘佩瑛认为其中必然存在地区性的发病规律。经过4年试验,发现苗期高温多湿,炭疽病发病率达100%,而病毒病并不严重; 10月中旬大白菜结球期秋雨多时,软腐病盛发; 霜霉病在各生长期均发生,尤以11月气温下降后,阴雨多雾时严重。据此规律,刘佩瑛提出引进抗病高产品种、适期播种、严格防蚜、高畦排水通风等综合防病措施,效果良好,恢复了重庆的大白菜生产。
1976年以后,高校教育恢复正常,刘佩瑛重新走上讲台。她在考虑如何推动蔬菜学科的进步。有些人认为栽培试验费力费时,出不了大成果,既无经济利益,又难于争取课题,因而转向育种研究。但刘佩瑛看到生产中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继续从事蔬菜栽培学研究,并决心从新的高度、采用新的科技手段改变传统的栽培学研究。
70年代末,刘佩瑛针对重庆市夏季高温干旱易引起茄果类蔬菜落花落果的难题,探讨了相应的栽培措施,为延长茄果类蔬菜的供应和解决秋淡提供了技术指导。1982年在中国园艺学会召开的全国露地蔬菜栽培研讨会上,刘佩瑛提出各地蔬菜科技工作者应研究制定当地气候条件下各类蔬菜的栽培技术规程以指导当地进行规范化蔬菜生产的建议。随后她选择了重庆9种有代表性的蔬菜,经过五年的探索,43个项目的试验,在全国首次较大规模地制定了 “栽培规程”,并在重庆市3年推广了0.67万公顷。
80—90年代,刘佩瑛的研究工作更加深入。她指导博士生研究了蔓生菜豆和辣椒的花果脱落问题,揭示了菜豆落花落荚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温 (昼35℃/夜28℃)。14C示踪显示了光合产物局部分配规律及各种 “库” 的竞争关系。并发现高温及脱落酸和乙烯利均能引起离层组织过氧化物酶、纤维素酶等酶活性的增高,导致花荚脱落。赤霉素能颉颃乙烯利、吲哚乙酸颉颃脱落酸引起的脱落,但所采用的任何植物生长调节剂均不能改善高温引起的脱落。因此,提出应在资源搜集和研究及在品种选育上作更大努力,并采取适时播种等栽培措施。
刘佩瑛等发现辣椒花果脱落有其自身的特点。低温 (昼15℃/夜8℃) 和高温 (昼35℃/夜25℃) 均引起花果脱落,直接原因在于过低和过高的温度导致花粉生活力降低。库间竞争也导致花果脱落。脱落酸含量和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在离层形成中起重要作用。采用2,4-D和萘乙酸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防止辣椒的花果脱落。
90年代设施园艺发展迅速,土壤盐渍化问题也日益严重。刘佩瑛和博士生一起研究了黄瓜抗盐生理及其调控,找出苗期及组培愈伤组织鉴定抗盐性的简捷方法,筛选出了抗盐品种,探讨了嫁接提高抗盐性的生理基础,研究了Ca2+抗盐调节中钙调素(CaM) 的作用。
刘佩瑛还投身于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指导博士生进行了菜豆原生质体培养与转化,黄瓜和南瓜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芥菜DNA分子系统学研究和品种的RAPD鉴定、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分子系统学研究和品种的RAPD鉴定、苏云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甘蓝和番茄的遗传转化、大白菜高频再生体系建立及TuMV-CP基因对大白菜的遗传转化方面的研究,积极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为建立中国现代蔬菜学竭尽全力。
中国魔芋科学研究与开发的带头人
魔芋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和食用历史,但从未对它作过深入研究。针对魔芋在中国栽培零星,技术落后的问题,刘佩瑛在1980—1984年间,对魔芋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作了深入探讨,提出并验证了魔芋与玉米等高秆作物间作,实行荫蔽栽培的技术方案。这一技术革新,使中国魔芋走出了庭院,开始了成片规模化栽培,并获得粮芋双丰收的效果。同时她还提出以少量投资、较小风险、获较高利润的优化栽培方案及高效益防病丰产栽培方案等,使中国魔芋种植水平大大提高。由于深入实际,刘佩瑛发现和命名了一个魔芋新种——白魔芋 (Amorp-hophallus albus Liu et Chen),并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承认。该新种品质优良,其产品已成为国际市场的名牌产品。
1985—1987年,刘佩瑛制定了中国魔芋种植区划,提出因地制宜,区域化发展的方案。鉴于当时中国魔芋加工技术落后,缺乏关键性加工设备,刘佩瑛组织协作攻关组,成功地研制出魔芋精粉加工机等机械,实现了魔芋加工设备国产化,同时还开发出魔芋面条和雪魔芋等20余种魔芋食品。至此,中国魔芋形成了科、农、工、贸一条龙的发展格局,科学技术已使魔芋从过去零星种植的半野生植物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为农民脱贫致富和振兴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魔芋栽培和加工生产步入正轨的同时,刘佩瑛又将目光集中到魔芋应用基础研究。经多次观察,她发现魔芋果实中的种子不是真正的植物学种子,而是一个小块茎。胚胎学研究结果表明,魔芋大小孢子均经过正常的减数分裂分别形成成熟的八核胚囊和花粉,但受精卵发育至长形胚后,近珠孔端单极性发育形成顶芽,顶芽生长点以下至合点端的细胞分裂分化成为贮藏组织,形成的小块茎仍是有性结实的后代。这一发现及其研究成果,为开展魔芋有性杂交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刘佩瑛还对魔芋植株生长动态和物质消长、块茎贮藏的生理变化、块茎休眠机理、叶片衰老生理、细胞和环境条件基础等作了大量研究,使中国魔芋基础研究达到新水平。
自1982年起,刘佩瑛多次组织人力到南方13个省收集魔芋资源,并对收集的资源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细胞学和孢粉学研究,DNA分子分类研究,低温 (4~8℃) 和超低温(-196℃)试管保存研究,建立了魔芋试管基因库。
刘佩瑛非常重视魔芋品种改良,选出了万源花魔芋——中国第一个通过审定的魔芋新品种。采用花期调节、凡士林涂布去雄、创造较高湿度环境、赤霉素诱花、以及花粉超低温(-196℃)保存技术,解决了魔芋杂交育种的难题,成功实现了花魔芋与白魔芋的种间杂交。
刘佩瑛不断关注着魔芋产业的发展。1985年提出魔芋发展应 “立足国内,力争外销” 的方针。1987年她作为组织者之一,在成都主持召开了中国首届魔芋学术研讨会。当魔芋国际市场疲软时,她又多次呼吁魔芋界要加强国内市场的开发。1995年,她主持召开了首届中日魔芋科学技术研讨会。鉴于她在魔芋科技方面的突出贡献,1997年6月,在魔芋协会成立大会上,刘佩瑛被一致推举为首届会长。76岁高龄的她,不顾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繁忙,足迹遍及四川、云南、广西、贵州、湖北、湖南等地,考察魔芋加工设备和各地的栽培生产情况。她提出魔芋的发展必须走产业化、集团化道路和采取创名牌的战略,使魔芋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熟悉刘佩瑛的同行说,刘佩瑛是 “着了 ‘魔’ 的教授”。
(张兴国)
简 历
1921年5月17日 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
1939—1942年 在四川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42—1949年 四川大学园艺系助教、讲师。
1947—1949年 美国密执安州农学院园艺系研究生,获理学硕士学位。
1952—1978年 西南农业大学副教授。
1978年— 西南农业大学教授。
主 要 论 着
1 刘佩瑛,杨显明.如何防止春甘蓝未熟抽薹.西南农业科学.1956 (2):131~133
2 刘佩瑛,黄泳贞,张淑英.重庆地区结球白菜防病丰产栽培研究.中国农业科学.1964 (8): 50~52
3 刘佩瑛.夏季高温地区茄果类蔬菜高产及延长供应的栽培.中国蔬菜.1982 (4): 1~5
4 刘佩瑛,陈劲枫.魔芋属一新种.西南农学院学报.1984,6(1): 67~69
5 刘佩瑛,陈劲枫.魔芋光合性能的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84,6(4): 21~26
6 刘佩瑛,张大鹏,赵蕾.两种魔芋核型及蛋白质的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85,7 (5): 39~43
7 刘佩瑛,陈劲枫.魔芋优化栽培探讨.园艺学报.1986,13 (2): 100~106.
8 刘佩瑛,陈劲枫.魔芋块茎形态发育和生长动态的研究. 园艺学报.1986,13 (4): 263~279
9 刘佩瑛主编.蔬菜研究法.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10 赵蕾,刘佩瑛.魔芋胚胎学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87,9 (2):196~202
11 刘佩瑛,王玉兰.魔芋贮藏生理研究. 中国园艺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暨第六届年会论文集.蔬菜,北京: 万国出版社,1990: 29~32
12 Liu P.Y.,Chen J. F; Hou L,Chang D.P.,Yan D. M. Germplasm re-search of amorphophallus,proceeding of inrernational symposium of horti-cultural gerrnplasm,cultivated and wild. International Aca demic Publi-shers. 1989: 219~223
13 杨代明,刘佩瑛.中国魔芋种植区划.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0,12(1): 1~7
14 王玉兰,刘佩瑛.魔芋生长期物质动态及产量形成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0,12 (5): 471~474
15 刘佩瑛副主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北京: 农业出版社,1990
16 杨四林,刘佩瑛等.蔓生菜豆结英期光合产物分配与生殖器官脱落的研究.园艺学报.1993,20(3): 251~256
17 史跃林,刘佩瑛等.黑籽南瓜砧木对黄瓜抗盐性影响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17 (3): 232~235
18 别之龙,刘佩瑛等.温度和光照对辣椒生殖器官脱落的影响.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17(3): 226~231
19 Liu Peiying,Zhang Shenglin,Zhang Xingguo. Resarch and utilization ofamrphophallus in China. VI International aroid ConferenceProceeding.Kunming,China.1995: 20~26
20 刘佩瑛,张盛林,张兴国.中国魔芋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日魔芋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及摘要.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 (增刊):1~11
21 刘佩瑛主编.中国芥菜.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2 孙远明,刘佩瑛等.花魔芋球茎休眠与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关系.园艺学报.1996,23 (3): 303~304
23 孙远明,刘佩瑛等.花魔芋球茎发芽抑制物质的提取、分离与鉴定.植物生理学报.1996,22 (3): 277~283
24 乔爱民,刘佩瑛,雷建军.芥菜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最佳参数的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19 (3): 23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