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1993
刘步洲,园艺教育家,蔬菜专家。长期从事蔬菜保护地栽培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中国农业高等院校率先开设 “蔬菜保护地栽培学” 和 “设施园艺学”课程; 主编中国第一部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 《蔬菜保护地栽培》,为中国培养了一批蔬菜人才; 积极参与并筹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对中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刘步洲,字伯华。1923年5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丰南县。194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农艺系,随即投身于蔬菜栽培事业。先后任北京市政府农林实验所技佐、技士,河北省保定农事试验场技术员,河北省保定高级农业学校园艺教员等职,1951年到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任教。刘步洲从事蔬菜栽培教学后,对蔬菜的保护地栽培给予了特殊的关注,毕生为之奋斗,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立中国蔬菜保护地栽培的新学科
刘步洲到北京农业大学任教不久,适逢农业部组织有关人员对中国农业及农民经验进行调查,他积极参与了这一活动,深入北京市郊区农村、农户,进行调查研究。中国蔬菜保护地栽培有悠久的历史,2000多年前农民就利用温泉水做温室热源种植黄瓜,在冬季获得产品。刘步洲对中国农民的智慧和成果十分重视,他参加并负责调查北京郊区的蔬菜保护设施如阳畦、北京温室 (单屋面温室) 等的结构、性能特点及栽培技术。为获得第一手材料,白天他在田间与农民一起劳动,晚上深入农户进行访问调查,请一些老农口授他们的宝贵经验,并加以记录、总结。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查,他得到了丰富的材料,回校后经仔细加工、整理,作为主编编撰了 《北京郊区蔬菜栽培》 一书,1956年由农业出版社出版,成为当时农业院校的师生和蔬菜生产人员主要的参考书,对中国尤其是北方的蔬菜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50年代,全国进行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以后,北京农业大学率先成立了蔬菜专业。刘步洲认为要解决蔬菜的周年均衡供应问题,必需大力发展蔬菜的保护地生产,这也是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经验,他克服种种困难,建立起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第一个 “蔬菜保护地栽培教研室”,从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为新学科的建立做了大量工作。1958年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迁至海淀区东北旺马连洼,教学基地一片空白,在他的带领下,从零开始,建立起一栋栋北京改良式温室,阳畦、改良阳畦,风障畦等蔬菜保护设施,起到了试验、示范的作用,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在创建蔬菜保护地教学基地的同时,刘步洲还十分重视教材的建设,他主持组织了相关教材的编写工作。1961年8月出版了中国第一部,至今还是唯一的一部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 《蔬菜栽培学》 (下卷) ——《保护地栽培》,此书由刘步洲主编。1978年,仍在他的主持下,该书进行了全面修订,于1980年7月出版了 《蔬菜栽培学》——《保护地栽培》 的修订版。1987年在刘步洲组织领导下,该书进行了第二次修订,体现出农业工程的特色,内容也更加丰富。该书受到从事蔬菜保护地栽培教学、科研和生产工作者的欢迎,各高等农业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一直作为主要教材或参考教材沿用至今。近30年来,这部专着一直在中国的蔬菜保护地栽培及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2年2月荣获农业部首届农科本科部级优秀教材奖。这是对刘步洲多年来为中国蔬菜保护地栽培学科发展所做贡献的最好评价。
热爱教学工作 终生诲人不倦
刘步洲一生从事教学工作,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学生。他十分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一直坚持课堂教学,终生奋斗在教学第一线。就是在升为教授、年事已高,也坚持上讲台。自1951年到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任教后,他年年承担教学任务。他对教学兢兢业业,经常备课到深夜。由于他生产经验丰富,讲课理论联系实际,生动活泼,因而非常受学生欢迎。刘步洲虽然是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教授,但他从来不摆架子。在校内无论是研究生还是大学生的课程,他都一丝不苟。在校外,许多生产单位请他讲课,他有求必应。仅在1979年就到过13个大中城市做学术报告、专题讲座20多次。
“文化大革命” 结束后,北京农业大学从陕北迁回北京,昔日的蔬菜保护地教学用温室已面目皆非,只剩下框架,无法使用。当时刘步洲已年近6旬。为了创造教学条件,他和工人及年轻教师一起,起早贪黑修复温室。经过1个多月的艰苦劳动,破旧的温室焕然一新,大学生有了教学的现场,研究生有了试验的条件,刘步洲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当时刘步洲还担任蔬菜栽培教研室的主任,为恢复和重建蔬菜专业的教学基地,他到处奔波,争取经费,与全专业的教师们共同努力,终于使蔬菜栽培学和保护地栽培学的课程走上了正轨。在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刘步洲积极招收研究生。尽管当时经费不足,教学和科研条件还不完善,但他克服种种困难,勇挑重担,先后培养了9名硕士生,其中有7名出国深造,学有所成,目前已经是国内外设施园艺界的后起之秀。刘步洲对待学生和年轻教师十分关心。学生们毕业后在工作中遇到困难,请他去现场指导,他从不推辞。对于青年教师,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工作,他都大胆放手让助手去干,在问题面前,他主动承担责任,有了成绩却把助手推在前面。在他的培养下,年轻教师很快成为教学与科研的骨干力量。
热心学会工作 推动中国农业工程事业的发展
刘步洲十分关注前沿学科的发展。他思想敏锐,经常把国际上的前沿动态介绍到国内,通过讲课、做报告、发表文章等途径,将无土栽培技术、先进的育苗技术、温室技术等介绍到中国,而且身体力行。早在60年代,他就积极向学校建议,在北京农业大学的试验基地,建立了前苏联最先进的无土栽培试验温室,后因 “文化大革命” 干扰中断了研究工作。“七五” 期间,他向农业部建议立项研究无土栽培。在他的倡议下,蔬菜无土栽培项目被列入农业部 “七五” 重点项目,他是课题主持人之一,该课题研究成果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外的许多经验证明,农业走向现代化,必需与工程技术手段相结合,蔬菜设施栽培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中国农业工程学科直到70年代才开始起步,刘步洲对此给予很高的评价,大声疾呼应在中国成立农业工程学会。他和许多同行一起,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的建立做了很多准备工作。1979年7月,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正式成立,他担任了首届常务理事,并担任首届 “植物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随着学科的发展,1987年,植物环境工程委员会改为 “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委员会”,他继续担任专业委员会主任,直到1993年去世后才由他培养的助手接班。他热心于学会工作,定期组织召开学术年会,组织进行全国保护地区划工作的调查研究,发表的相关论文至今仍是设施园艺工作者们的重要参考资料。
1989年,刘步洲赴日本参加了 “国际设施园艺高新技术研讨会”,回国后他向同仁们宣传 “设施园艺” 的概念,认为不应只局限在蔬菜的设施栽培而应发展到花卉和果树,为研究生开设了 “设施园艺” 专题课。在他的倡导下,原北京农业大学的蔬菜保护地栽培教研室正式改为设施园艺教研室,当时只有4人,如今已发展成9人的 “设施园艺工程研究所”。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加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入90年代,中国以设施园艺和工厂化养殖为主体的设施农业,已成为农业工程学科的主流。“九五” 期间,“工厂化农业” 被列为国家级6个产业化工程项目中唯一的1个农业项目,其主要研究开发内容,都是蔬菜设施栽培的相关课题,刘步洲虽然未能亲自主持,但他为此重大课题的确立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积极参与社会工作 甘当拓荒者
刘步洲热心于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很多社会工作。1981年起担任海淀区政协委员,并连任三届政协常委,在此期间他为群众做了很多好事。原北京农业大学因在东北旺地区,交通不便,购物环境差,而周围的机关、院校、科研单位却不少,知识分子也多,他积极向海淀区反映情况 ,提出提案,使一些问题得到解决。海淀区是北京的老菜区,而且是北京温室的发源地,刘步洲利用自己的专长,积极为海淀区的蔬菜生产献计献策。他经常利用假日骑车到许多菜地观察,发现问题在田间直接和农民讨论解决,深受农民群众欢迎。他还曾担任北京市蔬菜顾问团的顾问,1989年,人民政协报上登载了刘步洲的事迹,文中写到,“北京人如今一年四季能吃上蔬菜,有他的一份功劳”。
刘步洲曾经说: “我这一辈子就是垦荒。” 回顾他一生的经历确实如此。50年代,他编写的 “蔬菜露地栽培” 和 “蔬菜阳畦栽培”,对新中国的蔬菜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60年代他参与了中国第一座蔬菜塑料拱棚的设计工作,大胆尝试塑料薄膜在蔬菜栽培上的应用,为以后中国农用薄膜在蔬菜园艺中的广泛应用,做了开创性的工作。70年代末,中国引进了日本塑料大棚,刘步洲协助农业工程技术专家,进行消化、吸收,使国产大棚研制成功,很快在全国普及推广。80年代,他积极倡导并参加了蔬菜无土栽培和蔬菜工厂化育苗等科研项目,为促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在中国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刘步洲 “垦荒” 40多年,把中国设施园艺领域中的一块块 “荒地” 变成了绿洲。
刘步洲热爱党的事业,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1987年10月24日,65岁的刘步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30多年的宿愿。1991春天,刘步洲不幸患了癌症,他知道后十分镇静,以共产党人的精神正确对待生与死,患病期间也未停止工作,他总想在有生之年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他的党龄虽然不长,但他以自身的行动,证明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张福墁)
简 历
1923年5月15日 出生于河北省、唐山、丰南县。
1942—1946年 北京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毕业。
1947—1948年 北平农林实验所技士。
1949—1950年 河北省保定农事试验场技术员。
1950—1951年 河北省高级农业学校教员。
1951—1954年 北京农业大学农场技士、园艺系助教。
1954—1993年 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1981—1989年 任海淀区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
主 要 论 着
1 刘步洲等.北京郊区阳畦栽培.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56
2 刘步洲主编.蔬菜栽培学 (保护地栽培)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61,1980,1989共三版)
3 刘步洲.北方蔬菜.北京: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
4 刘步洲参编. 中国蔬菜栽培学 (主编其中第三篇保护地栽培)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5 刘步洲参编.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蔬菜卷)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6 刘步洲参译.蔬菜生物生理学基础.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5
7 刘步洲,刘宜生,安志信等译.营养液栽培大全.北京: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9
8 刘步洲,聂和民,张福墁.塑料大棚的结构与性能.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9 刘步洲译.果菜保护地栽培变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天津农业科学.1980 (2)
10 刘步洲译.地温对果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天津农业科学.1980 (2)
11 刘步洲.蔬菜生产工厂化.天津农业科技.1981 (3)
12 刘步洲等. 中国设施园艺——发展中的农业工程 (1991学术年会论文集) .北京: 知识出版社,1990
13 陈瑞生,徐师华,刘步洲.我国加温温室蔬菜生产合理布局探讨.农业工程学报.1985 (2)
14 李书民,刘步洲等.不同营养液栽培方式对黄瓜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农业工程学报.1985 (2)
15 侯国强,陈瑞生,刘步洲.遮光和整枝对甜椒小气候和生态生理的影响. 园艺学报.1987,14(4):251~256
16 杜永臣,张福墁,刘步洲.不同形态氮等对温室砂境黄瓜生育的影响.园艺学报.1989,16 (1): 49~50
17 任华中,张福墁,刘步洲.不同形态氮素对基质培甜椒生长发育的影响.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2,18(3)
18 林晶,张福墁,刘步洲.黄瓜无土栽培基质和营养液的交互作用.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0
19 谭学文,张福墁,刘步洲.不同营养液配方对基质培黄瓜生育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农业工程学报.1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