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林世成(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16 评论:0

1918—1997


林世成,薯类育种家,水稻遗传育种学家。参与育成华北117、华北166等甘薯良种,主持育成中丹2号、中百4号等抗稻瘟病或抗白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品种,在北方稻区推广,为促进中国水稻生产和国际交流作出了贡献。
林世成,1918年7月16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父亲经商,早逝,林世成由寡母和长兄扶养长大,6岁起念了几年私塾,1932年插班考入福州市颇负盛名的教会学校——英华中学读初中二年级。他天资聪颖,学习刻苦,各科成绩名列前茅,从小就喜好书法、金石篆刻、诗词以及围棋、摄影、游泳等,可谓是一个品学兼优、多才多艺的青年学子。
1937年夏,林世成高中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那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学校为逃避战火破坏迁至江西泰和上课,他和同学们一边读书一边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经常漏夜书写标语,宣传抗日。后来战火不断漫延,国土连片沦丧,学校从泰和迁到广西宜山,又从宜山迁到贵州湄潭。林世成作为流亡学生随校辗转,在颠沛流离中和敌机轰炸下积攒学识。1941年,他终于在湄潭 (浙江大学) 读完4年的课程,获学士学位,同年受聘于中央农业实验所麦作杂粮系驻湄潭工作站,任技佐,从事小麦育种研究。
1942年8月,他应同窗挚友盛家廉之邀从湄潭北上兰州,任甘肃省农业改进所技士兼代理农艺系主任,继续从事小麦育种。1945年春,国民党政府在四川重庆举办抗战以后第一次公费出国进修考试,林世成决定应考,无奈当时内地交通十分困难,赶到重庆时已误了考期。后来只好就近应母校聘请,回农艺系任教,师从卢守耕教授,参加稻作遗传育种教学和研究。抗战胜利后,随校从湄潭迁回浙江杭州。
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久,林世成再度应已在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任职的盛家廉之邀来北京共事。那时华北农科所人才荟萃,生机勃勃,他到所后协助盛家廉从事薯类研究,力主开展抗病育种工作。由他参与育成的华北166甘薯良种曾在华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并受到农业部奖励,他参加编写的 《甘薯》一书至今仍是甘薯工作者手边常备的参考资料。
1957年,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扩建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林世成在该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主持防止马铃薯退化的研究。他在农村调查的基础上,用 “男爵” 等品种进行分期播种试验,试验表明,病毒是引起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因素。这对澄清当时众说纷纭的马铃薯退化原因很有指导意义。为了便于在产区开展研究,林世成与河北省张家口沙岭子农科所、内蒙古乌盟农科所合作在河北省坝上沽源县建立了马铃薯研究基地,对从全国各地征集到的400多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系统观察记载,编写出版了中国第一本 《马铃薯品种目录》。后因工作调动,他将过去所做的杂交组合及优良品系交给了河北省坝上农科所,该所从中选育出虎头、跃进、坝薯9号等马铃薯良种。虎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跃进和坝薯9号则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5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丁颖院长为加强对全国稻作科研的协调和领导,责成作物所增设水稻研究课题。作物所则任命林世成为作物栽培室主任,负责北方稻作栽培研究。他随即组织力量就水稻生态、稻种资源、耕作栽培、品种选育等问题进行实地调查,为制订工作计划提供了依据。20世纪60年代初正是中国开展农作物合理密植、高产栽培学术大讨论的活跃时期,林世成鉴于当时过度密植和不合理施肥导致水稻减产的情况,曾连续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论述水稻群体结构、合理密植与丰产特性的关系等问题,对指导当时水稻增产起了良好作用。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林世成于1969年底参加中国农科院组建的红旗科技服务队到贵州娄山关农村蹲点,在向贫下中农传授科学种田和接受再教育中受到了表扬,并被评为先进分子。1972年底,林世成从贵州回到北京,他被安排在新成立的农业所水稻组从事水稻抗病育种及抗病性遗传研究。这期间他与辽宁省丹东市农科所合作育成了以中丹2号为代表的早熟、抗病、丰产、优质粳稻新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1978年,农业所并入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林世成任该所水稻育种室主任,随后育成高抗白叶枯病、高产、优质的中百4号,并通过了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兼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中丹102、中系5号及中系8121等品种则分别通过辽宁省、北京市、天津市品种审定。
“六五”、“七五” 期间,林世成是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高产、多抗、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 的主持人,曾两次 (1984、1989)受国家计委、经委、科委和财政部的表彰。他参与研究的“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和遗传研究及应用效果”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林世成曾多次出国考察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他到过伊拉克、古巴、朝鲜、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马尔加什、坦桑尼亚、赞比亚和埃及,对促进国际稻作学术交流、发展友好交往发挥了积极作用。1978年,林世成被聘为国际水稻研究所 (IRRI)理事会第一任中国 (大陆) 理事,1983年第二届任期期满时获该理事会的嘉奖和荣誉奖牌。
林世成曾是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水稻研究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理事,《作物学报》、《中国水稻科学》 编委,《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编委会委员、水稻分支副主编。他参加编写并统稿 《中国稻作学》,主编 《中国水稻品种及其系谱》 (该书获1995年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发表论文50余篇。
1989年退休后他仍孜孜不倦地从事水稻科学实验,并开始注意稻米香性的遗传。通过研究他证实不香性状为显性,香性状为隐性,属孟德尔式单基因控制; 并在粳稻中发现sk1、sk2两个不等位的隐性香味基因,前者分布广泛,后者只存在于 “两香”品种中。同时还观察到在香×不香的F2糙米中用40~45℃温水浸泡24小时后可准确鉴别其香性,利用这种方法分群播种,可对稻米香性进行选择。
1991年,林世成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7年5月6日病逝于北京,享年79岁。

在作物抗病育种中开拓前进


抗病性一直是作物育种的主旋律,林世成不是植物病理专业出身,却与抗病育种结下不解之缘。80年代初他回顾自己所走过的科研历程时曾颇为动情地说: “从事科研近40年,专业变动较多,总的看来贯穿纵横两条线: 一是作物专业——水稻、一是学科专业——抗病育种”。他先是着力于抗病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继则探索田间抗性育种以补救垂直抗性之不足,三是挖掘、利用普通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抗病性,四是从实际出发提倡双抗育种而不过分强调多抗。
他早在从事甘薯育种时就认识到选用具有抗病虫特性的地方品种作杂交亲本的必要性,着名的华北166甘薯品种就是用当时北京西郊农家品种西郊红 (山东二红类型) 作亲本育成的。在开展马铃薯育种时,他又特别注意搜集和利用抗晚疫病的种质以解决当时严重危害我国马铃薯生产的病害问题。他用小叶、波友1号等作亲本选育的一些抗病品系或材料,后来由河北省坝上农科所育成了 “虎头” 等高抗晚疫病的马铃薯良种。
在水稻抗稻瘟病育种中,林世成开始时致力于垂直抗性基因的利用。1973年,他用Pi5 (含Pi-ta2基因)、取手1号、2号(含Pi-zt基因) 为抗源与农艺性状好的亲本配制了许多杂交组合,通过海南岛、辽宁省丹东等稻瘟病重病区异地交替筛选,1976年从Pi5×喜峰的后代中选育出中丹1号、2号、3号等抗稻瘟病品种,在辽宁丹东、河北抚宁、陕西汉中等地区大面积推广,1982年种植面积曾达120万亩。但就在这一年中丹2号开始在丹东大面积感病,这对林世成的震动很大,促使他考虑转向田间抗性育种。从1982年到1988年,他和研究生一起开展了叶稻瘟田间抗性及其鉴定方法的研究。初步认为,用发病叶面积百分率 (DLA) 对田间抗性进行评价更为简便可靠,用相对抗病性指数 (RRI,试材DLA与感病对照DLA的比值) 作为指标,比r(流行速度)、AUDPC(病害流行曲线下面积) 和RDI (相对病情指数) 有较多优点; 同时指出,田间抗性至少由抗侵入和抗扩展两个因素组成,二者在遗传上有较大的独立性。在选择时,低世代可用DLA作指标,同时参考叶片上最大病斑大小; 高世代则用病斑数和扩展速度作指标。
为了解决抗源贫乏问题,林世成和广西农业科学院合作,组织课题组成员在该院原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对普通野生稻资源的抗病性进行鉴定和筛选,发现编号为RBB16的普通野生稻,其抗性超过IR26,是迄今最佳的白叶枯病抗源之一。为此,通过杂交、复交、回交及花培等途径,将RBB16的抗性基因导入栽培稻,获得一批农艺性状优良、抗性接近或相同于RBB16的新品系,如T209-1、T14-5、T167、T157、T200、T169等。遗传分析表明,RBB16的抗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其基因与Xa-4非等位,抗性传递力很强、持久而稳定。这对进一步开发利用中国极其丰富的野生稻资源的抗病性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林世成注意到,单一抗性的品种难以应付多种病虫害的挑战,针对稻瘟病和白叶抗病是中国稻区的两个主要病害,必须育成双抗品种才能在稳定增产上发挥更大作用。他认为国际水稻所培育兼抗5种病虫害的多抗品种不大切合实际,因为他发现后期育成的IR系统品种抗病虫性虽然大有提高,但丰产性都不及IR8,难以在广大稻区发挥应有的作用。他强调在中国当前的水稻育种实践中以实现双抗为目标较为可取。他的全部试验材料首先必须通过苗期稻瘟病混合菌株接种鉴定,严格淘汰重病的组合和株系,以保证插到田间的材料具备应有的抗性,并在插秧前分出一半秧苗移栽于白叶枯病鉴定圃,在出穗前用致病力强的白叶枯病菌株接种,鉴定出双抗株系及单株,然后以此为基础在选种圃收割前着意从中选择农艺性状优良的株系或单株。80年代后期,他所主持的水稻育种试验田中双抗品系就比较普遍,如1988年中选的43个株系中双抗的就占88.5%。林世成就是这样在水稻抗病育种的道路上踩出了自己的脚印。

出任国际水稻所理事,促进合作交流


国际水稻研究所是国际农业研究组织的排头兵,1960年创建之初,曾有中国台湾省马保之、沈宗瀚相继出任其理事会理事,1966年后便告中断。1976年,农业部杨立功副部长和该所所长布雷迪(N.C Brady)先后率团互访并签订了科学家互访协议。1977年9月,中国由包括林世成在内的6名科学家组成的水稻考察组首次访问了国际水稻所。1978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种植国的代表,林世成受聘为该所理事会理事,这对他无疑是一种殊荣,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专业和学术交往的范畴。他在担任理事期间,除努力促进中国与国际水稻所的学术交流、人员培训和种质交换之外,着重做了以下三件事: 将中国杂交稻的成就推上世界科技舞台; 促成对方协助筹建中国水稻研究所; 在国内倡导多学科协作育种。
林世成1977年秋首次访问国际水稻所时,曾向该所简要介绍中国水稻育种新动向——杂交稻的成就。当上理事以后,1979年4月,他应邀在国际水稻所召开的国际水稻研究会上作题为“中国的杂交水稻” 的学术报告 (中方科学家还有袁隆平、邵启荃),系统而详细地阐述了中国杂交稻研究进展及推广情况,图文并茂,轰动了整个会场,使在座的34个国家200多位科学家大为震惊,他们没想到国际上刚刚起步的研究课题——杂交稻在中国竟然已推广到500万公顷了。林世成的报告和随后中方稻作科学家的一些活动不但把中国杂交稻研究推上了世界科技舞台,提高其学术声望,也推动了中国科学家与各国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往,密切了中国与国际水稻所在水稻研究领域的合作。
国际水稻所育种规模宏大,仪器设备先进,研究力量雄厚,专业配套齐全,已在国际水稻科坛上起着马首是瞻的作用。而中国是泱泱水稻大国,却没有相应全国性的水稻研究中心,对此,林世成深有感触。1979年1月,当国际水稻所的代表到北京和中方商谈合作事宜时,中方提出由对方帮助中国建立一个全国性水稻研究所的可能性,对方慨然允诺。随后,双方组成联合考察组,对中国水稻生产和科研现状以及所址的选择进行实地考察,最后确定在浙江杭州建所,并起草建所计划。林世成自始至终是联合考察组的成员,经常奔走于北京、杭州之间,他作为国际水稻所的理事,兼有双重身份,更是责无旁贷。国际水稻所也主动协助筹集建所资金,向世界银行筹措到软贷款,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订援助协议,还派遣副所长和有经验的高级科学家、建筑师、图书管理专家协助筹划,并承诺为中国培训高级科学家。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水稻研究所于1983年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农业科学史的一件大事,对推动中国及世界水稻科技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997年5月,中国水稻研究所领导人获悉林世成去世后来电表示哀悼,怀念和赞扬他为创建中国水稻研究所做出的贡献。
国际水稻所成立后6年就育成一鸣惊人的 “奇迹稻”——IR8,其成功的奥秘就在于创造性地开展了GEU(种质遗传评价与利用) 研究。林世成第一次听到这个缩写名词是在1975年秋天,那时国际水稻所所长布雷迪博士作为美国植物学代表团的成员第一次访华,在座谈会上提到了多学科协同进行种质资源及育种材料的遗传评价与利用的综合研究。后来林世成在该所对此进行了专门考察,体会到GEU实际上是采取类似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的组织形式,围绕共同的育种目标,借助多学科合理分工、通力合作的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抗多种病虫害的性能和一系列农艺性状逐渐组装结合起来,育成一批又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新品种的科技活动。这种做法的优越性和先进性是显而易见的,林世成决心向国内推荐,并从自己主持的课题组做起,由京外调入学有所成的植物病理专业人员,组成小小的 “GEU”来加强抗病育种研究。他在主持的 “六五”、“七五”全国水稻育种攻关课题时,也有意识地吸收植物病理、昆虫、谷物化学等学科的专业人员参加协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严谨治学 默默奉献


林世成为人忠厚诚恳,谦逊有礼,和蔼可亲,平等待人;在工作与生活中坚持原则,刚直不阿,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他热爱祖国,献身农业,不为名,不为利,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他是治学严谨的科学家、心地善良的读书人、团结共事的好同志。在他52年的科研生涯中,研究过小麦、甘薯、马铃薯、水稻和高粱,涉及栽培、育种、植保、土肥等诸多专业,但他全心全意地投入,认真负责地实践,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他博学多才,经验丰富,却虚怀若谷,从不盛气凌人,因此大家乐于和他交往。他谈吐幽默,饶有风趣,但又坦诚相见,知无不言,使人们视他为良师益友。当他不幸逝世时,国内外亲朋好友和学生闻讯无不悲痛万分,纷纷电唁悼念,其为人所敬仰之深可以想见。
他严谨治学,一丝不苟。在参加编写 《甘薯》一书时,为了查明甘薯引入中国的时间和来龙去脉,他翻阅了 《农政全书》、《形成图片》、《甘薯考》、《辞源》等多种资料,最后综合各家意见认为,甘薯传入中国可能不仅一处,但最先栽培于闽、粤二省,而后向长江、黄河流域及台湾传播这一点则是肯定的。他在主编 《中国水稻品种及其系谱》一书时,邀请全国近百名水稻育种家集体撰写,历时五年才算脱稿。当发现大样仍有多处需做调整时,又不惜返工重新修改,他毫不含糊地说: “既写就要写好,我们要向后人负责,不能留下遗憾”。他就是这样严肃、严格地对待工作。
作为一个有时代感、有责任感的科学家,林世成认为能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农业建设事业尽一份力量就是最大的幸福、最大的愉快。这种赤诚和激情在他自发填写的一首 《沁园春》词中表露无遗。那是在1990年的一个夏天,当苦战五年的 《中国水稻品种及其系谱》一书文稿终于 “脱手” 时,他欣喜若狂,情不自禁地挥笔填词一阕:

沁园春

——为我国绿色革命赞


革命洪流,举国汹汹,奋战上游; 但非干杀戮,不求浴血,为桑麻计,作稻粱谋。矮化强生,健株多抗,异质相交绝代优;乘冬暖,渡海南制种,未雨绸缪。
天涯碧绿油油,喜茁壮禾苗一望收; 更东沿苏浙,西登云贵,南巡闽粤,北涉辽沟。莽莽河山,绵绵沃野,一派金天佳穗秋; 诗千首,咏兴农风暴,席卷神州。
是呵,还有什么能让“一派金天佳穗秋”更令林世成和像他一样激情满怀的中国农业科学家心往神驰的呢!

简 历


1918年7月16日 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1932—1937年 在福州市英华中学上初二至高中毕业。
1937—1941年 在前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
1941—1942年 任前中央农业实验所麦作杂粮系驻湄潭工作站技佐。
1942—1944年 任前甘肃省农业改进所农艺系代理主任,技士。
1945—1950年 任前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助教,讲师。
1950—1957年 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系技士,副研究员。
1957—1969年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所杂粮研究室、水稻研究室任副研究员。
1969—1972年 在贵州省娄山关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服务队。
1973—1978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所水稻组副研究员。
1978—1989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水稻育种室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
1978—1983年 任国际水稻研究所理事会理事。
1989年5月 退休 (回聘至1992年)。
1997年5月6日 病逝于北京。

主 要 论 着


1 盛家廉,林世成,袁宝忠等.甘薯新品种 “华北117”和 “华北166”.农业学报,1956,7 (2): 159~168
2 林世成,以凡,程天庆.甘薯生长特性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农业学报,1956,7 (3): 313~338
3 林世成,陈耕陶,过益先.农作物群体结构及其控制 .人民日报,1961-05-18
4 林世成.关于水稻群体结构和合理密植问题的探讨. 中国农业科学,1961 (5):10~15
5 林世成,过益先,杨泉勇等.水稻不同群体结构的丰产特性的研究.作物学报,1963,2 (4):363~380
6 林世成.水稻的多抗性育种.遗传与育种,1978(4):17~19
7 林世成,冯瑞英,康小湖等.水稻抗病育种研究Ⅰ.粳稻的抗瘟性和中丹1号、2号、3号的育成.中国农业科学,1980(1):1~14
8 林世成,章琦,冯瑞英等.水稻抗病育种研究Ⅱ品种 (系)对稻瘟菌的抗谱鉴定初报.中国农业科学,1981(3):1~9
9 林世成.浅谈水稻的抗病性和抗病育种.作物杂志,1985(1):5~7
10 黎志康,林世成.粳稻叶瘟田间抗性及其鉴定方法研究.作物学报,1985,11 (4):257~265
11 章琦,林世成,G.S.Khush等.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遗传研究I水稻品种对菲律宾白叶枯病菌系PXO61的抗性遗传. 中国农业科学,1986(5):19~25
12 章琦,王春莲,林世成.水稻抗病育种研究Ⅲ我国主栽品种对若干白叶枯菌系的抗性分析.中国农业科学,1988,21 (1):41~49
13 林宏博,黎志康,林世成.水稻稻瘟病田间抗性的遗传与育种.中国水稻科学,1988,2(2):71~78
14 赵开军,林世成.水稻抗病育种研究V中丹2号抗稻瘟基因分析.作物学报,1989,15 (3):267~272
15 Lin Shi-cheng,Rice Aroma:Methods of Evaluation and Genetics Rice Ge-neticsⅡ:783~784
16 林世成,章琦,阙更生等.普通野生稻对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的评价及遗传研究初报.中国水稻科学,1992,6(4):155~158
17 林世成,阙更生,邢祖颐等.广西普通野生稻RBB16抗白叶枯病育种初报.广西农业科学,1993(1):1~11
18 盛家廉,林世成,程天庆等.甘薯.北京: 北京科技出版社,1957
19 中国农业科学院主编.中国稻作学.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6
20 林世成,闵绍楷主编.中国水稻品种及其世谱.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06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