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
林培,土壤学家。在土壤地理、农业遥感应用、土地资源与土壤利用等领域,卓有建树。先后参加了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新疆中苏联合考察; 以及利用现代遥感技术进行全国土壤普查、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研究和全国水土流失调查等工作。在大量野外和生产实践工作基础上,他确认了土壤地理与土地利用的地学原则。并为土壤、土地、遥感等学科的专门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林培,1928年9月 17 日生于湖北公安县申津渡附近的农村,6岁于农村家族私塾受启蒙教育,13岁于申津渡小学毕业后考入公安县初中。1943年日本侵略军侵占公安县,于1944年冬与几位同学赴重庆学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武汉继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考入武汉大学农学院土壤农化系 (1952)年合并为华中农学院土壤农化系),1953年毕业后到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作研究生,由学部委员李连捷教授指导,从此开始了他的土壤地理学的研究生涯。1955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其研究生论文 “吕梁山山地土壤垂直带地理结构”就是由李连捷教授委托当时中科院南京土壤所所长马溶之教授指导的,所以深受两位土壤地理大师学术思想的熏陶。1956年参加中苏两国科学院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连续3年 (1957—1959) 的大型综合考察,是其学术思想成长的重要阶段。1963—1966年协助李连捷教授组织北京山区综合考察,并开始山区找水打井及改土丰产实验,取得较好成绩而受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好评。1972年与李连捷教授一同参加榆林地区毛乌素沙漠的研究。1973年开始参加由国务院指定的河北省曲周县盐渍土改良实验,他主要负责执行农田建设规划与农作物丰产实验,由于成绩突出,被授予了国务院 “黄淮海农业开发试点奖”。1980年参与 (后期主持) 农业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的农业遥感技术合作,成立了 “北京农业大学农业遥感应用与培训中心” 及南京、成都和哈尔滨三个应用分中心。“六五”、“七五” 主持 “黄淮海平原低产土壤遥感调查”及 “黄土高原遥感应用研究”,分别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5年参与水利遥感中心的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创立了土壤侵蚀的多因子定量组合制图,1994年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年主持我国 “尖兵一号”卫星和美国陆地卫星的TM影像对黄河三角洲的应用比较研究,分别获农业部及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80年开始参加全国土壤普查的技术领导 (华北区) 和指导,1994年获农业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先进工作者奖”。1980年和1982年先后指导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北京顺义县冬小麦遥感估产项目及中央气象局农气所的全国冬小麦遥感估产项目研究,其成果获中央气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相继入英国剑桥和美国世界名人字典 (ABI)。他还编写了 《现代土壤调查技术》专着,主编了 《区域土壤地理学》、《农业遥感》和 《土地资源学》等部级统编教材,发表论文50余篇。
林培曾任中国土壤学会及中国土地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遥感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农业大学全国农业遥感应用与培训中心主任等职。
坚持土壤地理的地学基础观点
在导师李连捷教授影响下,参加诸如新疆阿尔秦山地和天山地区1:50万的土壤制图、黄淮海平原1:25万低产土壤遥感制图,以及其他地区大量的大比例尺土壤制图和土壤普查等大量实际工作,林培深信土壤是一个地理体。宏观土壤形成因素及分布受气候因素支配; 区域土壤分布受地学因素影响,包括以地貌为代表的综合地质、地形、水文和水文地质因素等。所以,林培一再强调一幅好的土壤图除满足一定的制图精度要求以外,还要反映与其地形、地貌相联系的土壤地理规律,其中特别是大、中比例尺制图。这种规律性的理解是认识当地水、土资源的科学基础,也是进行土壤改良和土地合理利用的科学基础。在这一学术思想指导下,他发展了 “区域土壤地理学” 的学科概念。
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我国土壤学界有人对所谓 “地质学派”进行批判,但林培对土壤地理的地学基础坚信不移,所以在7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筹备会议期间,他就以鲜明的态度积极参与技术规程制定、调查技术试点、遥感技术应用,以及后期的成果鉴定验收,直至最后参与主编 《中国土壤普查技术》 一书,并被授予农业部 “全国土壤普查先进个人奖”。这期间,他对任何一个工作环节都反复强调土壤制图的地学理论基础,他认为这是胜利完成这一工作的技术理论保证。
重视土地资源的基础性研究
林培认为,土壤地理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土壤调查和土壤的地理科学研究上,必须要为土壤的资源利用服务。开放改革后,接受了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关于 “土地” 的概念,而且认为作为一个自然资源,还必须进一步考虑经济与社会因素。他参与了“中国土地人口承载潜力” 的国际合作研究,1987年在北京农业大学创办了全国第一个 “土地资源与管理系”,1991年主编了全国第一本 《土地资源学》 教材,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土地资源学科研究的概念、领域、特有工作方法和服务范围。
林培还指出,“土宜” 是土地资源合理持续利用,以及发展区域经济的基础。但是 “土宜” 不同于一般的作物生态学,它是“作物经济性状的生态要求和人类栽培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后来他进一步明确 “土宜” 是品种的经济性状,土地生态条件与栽培、加工等三者相结合的产物。近年来,他一直积极倡导和支持土宜科学的研究。
为了加强土地利用的土壤地理及土地评价的基础研究,他建议将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现有国际和国内通用的土地利用制图的小比例尺制图第一、第二级统一分类的基础上,于地区性的大、中比例尺制图中加以第三、第四级分类,分别表示地形和土壤因素,而且可以为土地资源信息积叠和迭加制图创造条件。
开创我国农业遥感事业
根据全国土壤普查的技术需求,1979年农业部开始了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和粮农组织 (FAO) 的农业遥感技术合作,林培参与并在后期主持了这一工作,先后创立了 “北京农业大学农业遥感应用与培训中心” 及南京、成都和哈尔滨3个应用分中心,为全国土壤普查及农业遥感应用,特别是在应用方法及其应用理论基础方面打下了初步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土壤遥感解译: 根据红外卫星影像所提供的地面景观、水系、土壤水分、土壤质地及土壤有机质等多层次信息,与土壤形成因素相结合,开展了土壤类型解译研究,同时将相同比例尺的卫星彩色影像与蓝膜 (透明) 地形图,以地面水系为准 (因水系的平面系统不易畸变位移) 进行逐块局部套合 (因两种图件的地图投影系统不同,不能全面重迭),以保证卫星影像中小比例尺土壤解译与制图的精度。他主持的 “黄淮海平原低产土壤遥感调查” ( “六五”攻关项目) 1986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 土壤侵蚀遥感定量: 根据通用土壤侵蚀公式: A(土壤侵蚀量) =R (降水量) ·K (土壤抗蚀性状) ·S(坡度) ·L(坡长) ·C (植被类型与盖度) ·P (水保措施) 的多因子模式,以及透明地形图与卫星影像进行局部迭合的方法,结合区域土壤侵蚀量的水文站观测数据 (即A),进行了土壤侵蚀的模拟遥感定量解译研究。1986年,在主持 “黄土高原遥感应用技术研究”(“七五” 攻关项目) 中,利用大比例尺红外航片及有关资料进行定位研究,取得肯定性成果,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将此法也引入全国1:100万及各流域1:50万的土壤侵蚀定量研究,进行土壤侵蚀信息的迭加制图,1994年和1995年相继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农业遥感估产: 1980年他指导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进行北京地区顺义县的冬小麦遥感估产,1982年开始指导中央气象局农气所的全国冬小麦估产的大型项目,并将美国遥感估产的面积框图取样法 (Area Sampling Frame) 中的统计分层改为土地资源分层,从而提高了抽样及统计的精度,而且将遥感统计与统计、气候、农学与光谱等估产方法相结合,提出综合印证的方法,大大提高了遥感估产的可信度。19991年该项目获中央气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简 历
1928年9月17日 | 出生于湖北省公安县申津渡镇附近农村。 |
1949年10月—1952年6月 | 武汉大学农学院土壤农化系学习。 |
1952年7月—1953年6月 | 华中农学院土壤农化系毕业。 |
1953年7月—1956年7月 | 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研究生毕业。 |
1956年7月—1979年7月 | 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助教、讲师、副教授。 |
1980年5月—1992年9月 | 北京农业大学全国农业遥感应用与培训中心副主任、主任。 |
1982年2月—1982年4月 | 美国普度大学(Purdne Univ.)遥感中心学习。 |
1986年5月 | 北京农业大学教授。 |
1989年4月—1991年4月 | 北京农业大学土地资源与管理系主任。 |
1990年10月 | 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
1992年10月—1996年10月 | 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
1996年10月 | 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06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