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林伯群(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36 评论:0

1926—


林伯群,森林土壤学家。长期从事森林土壤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40余年来制定和撰写了涉及9个专业的有关土壤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先后为研究生、本科生讲授土壤类、地质类、化学类和微生物学等近20门课程,为建立森林土壤研究生授权点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森林土壤的发生分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并获得了重要的成果。对我国森林土壤学科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林伯群,1926年4月6日生于四川省夹江县。童年受教于私塾和家庭教师。定居成都后,入教会办的小学、初中 (华美女子中学) 和高中 (华英女子中学)。她自幼天资聪颖,学习勤奋,自信,并全面发展。她崇敬居里夫人,并作为自己的楷模。这对她青少年的成长及几十年的科技生涯中锲而不舍地追求新学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高中毕业后,她决定报考大学中有关化学的专业。1944年考入了公费的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1948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大学期间,她担任农业化学系学生会主席时,在中国共产党地下党领导下,曾组织同级同学参加重庆的 “一二·五” 和南京的 “五二○” 学生运动。
1949年11月,她到沈阳农学院任教,筹建土化专业。1950年10月沈阳农学院迁至哈尔滨,与哈尔滨农学院合并,改名为东北农学院[1]。林伯群任该院助教、讲师,从事土壤、农化等课程的教学。1956年起林伯群任教于东北林学院直至1991年离休。历任土壤 (森林土壤) 教研组主任,森林土壤研究室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林伯群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森林土壤的科学研究。她几乎走遍了全国的深山峻岭,出没于一些人迹罕至的原始林自然保护区。取得了大批的第一手资料,获得了多项重要科技成果,发表了中英文论文50余篇。
林伯群十分热心社会工作,只要对发展我国森林土壤学科有利,她都热心去做。她曾任国际土壤学会森林土壤学组副主席;国际林联P3.08委员[2]; 中国土壤学会第四、五、六、七届理事兼第五届副秘书长; 中国土壤学会、中国林学会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第一、二、三、四、五届副主任; 黑龙江省土壤学会第一、二、三、四、五届常务理事。创立了黑龙江省土壤学会森林土壤学组。1964年参与组建中国土壤学会森林土壤学组 (后改为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她先后主持了黑龙江省首次森林土壤学术讨论会(1963,哈尔滨)、第一届国际森林土壤学术会议(1990,哈尔滨)。
林伯群于1991年11月离休,但对发展我国森林土壤学科的努力一如既往,锲而不舍。仍然给研究生讲课、出国访问和讲学。

为创建森林土壤学科而努力工作


林伯群从1956年从事森林土壤教学以来,一心为创建森林土壤学科而不懈地努力。为此,她做了以下几件工作,并取得了令她欣慰的成果。
1.筹建森林土壤学科组 1956年,她在参与筹建黑龙江省土壤学会的同时,就积极建议在土壤学会中设立森林土壤学组,并当选为该学科组的负责人。森林土壤学科组的成立,为森林土壤学科在我国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组织条件。从此,她积极与各地在林业部门工作的土壤专业人员联系,在各种会议上作有关国内外森林土壤研究状况及成果的报告。在林伯群的努力下,在有关人士的支持下,1964年8月,中国土壤学会也正式设立森林土壤学科组。
2.召开学术会议 学科组建立后,林伯群意识到必须召开森林土壤学术会议,才能使森林土壤学不断地发展,才能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于1964年4月在哈尔滨市召开了 “黑龙江省首届森林土壤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分别来自黑龙江、新疆、吉林、内蒙古、辽宁和北京等地。会议印发了 “论文 (摘要) 汇编”,取得了成功。
会后,林伯群又及时地向中国土壤学会和中国林学会提出举办全国森林土壤学术会议的建议并得到了满意的答复。1964年8月在沈阳市召开了 “第一次全国森林土壤学术会议”。迄今已召开多次。
3.开展国际交流 林伯群很重视国际学术交流。1983年,曾应邀出席第六届北美森林土壤学术会议。1990年,在她积极筹划和组织下,于哈尔滨市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森林土壤学术会议。会上通过的6条决议也全文刊登在国际土壤会会刊上,受到各国森林土壤工作者的重视。她为国际森林土壤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92年,参加第二届国际森林土壤学术会议。先后访问了许多国家,并与瑞典、丹麦、芬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学者保持经常联系,达到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森林土壤学科发展的目的。

森林土壤学科的带头人之一


1956年林伯群被任命为东北林学院土壤教研组 (后改为森林土壤教研组) 主任,领导全组同志结合教学和生产开展科研活动。1960年以前,有3项研究成果列入国家科委成果公报之中。林伯群主持的 “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森林土壤区划”,1978年被列为黑龙江省科技大会献礼项目。80年代以后,共有5项科研成果通过专家鉴定,其中有3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1985年,经过林伯群的努力和争取,成立了东北林学院森林土壤研究室,是我国两个森林土壤研究室之一。她领导的研究室,成员由学术见解相似,有共同研究志向,不同专题,跨国跨校的人员组成,共同完成课题研究和课题鉴定。
她能及时发现学科领域内的新生长点。如1985年在中国土壤学会的年会中,她提交的 “80年代的森林土壤” 学术论文明确指出了三个新动向之一——土壤动物的研究,她积极传播信息,呼吁相关学科教师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后来,在这方面研究获得可喜成果,并有一篇论文选入她主编英文论文集中。她对学科中的某一时期的热点也不放过,如土壤的数量分类。她用自己所获得的数据尝试找出数量化的公式或规律,但不盲从。她对学科领域中的理论难点,如土壤发生分类,从不回避。只要能解决中国土壤的实际问题,她克服重重困难,用各学派研究方法叠加,多年坚持定位研究,最终得出中国主要森林土壤中物质移运规律,而被同行专家评定为 “……,其中土壤发生研究方面居国际领先地位。”* 她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土壤发生分类、学科发展动态、森林土壤特性与森林生产力、土壤污染、林区火灾对土壤和森林更新的影响等。她在森林土壤发生分类的基础理论上有重大突破*。
我国东北原始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下的土壤,多国专家认为属于欧美同纬度森林下的灰壤 (灰化土)。同时将国外灰化土区的各种营林措施引入当地,但效果不理想。随着林区的开发,人们发现土壤剖面是棕色的,有关专家又改称为 “棕色灰化土” 或“棕色森林土”。这种情况引起了林伯群的高度注意,开始研究该区土壤发生学特性、形成过程及分类等。她把中国寒温带、温带原始林下土壤与同纬度的欧美灰壤进行了对比研究。考查路线涉及亚、美、欧。通过地理空间对比法弄清了欧美森林下灰壤与中国及远东非灰壤的分布规律。研究否定了这个学说。不只在中国东北和其他林区没有真正的灰化土,即使西欧和北美的灰壤分布区,灰壤也不完全分布在针叶林下,生长苔藓的阔叶林和无林的石楠灌丛下都有灰壤存在。唯一与灰壤的发育密不可分的因素是冰碛粗砂母质。她还在中国东北林区与北美灰壤的中心分布区做了定位动态观测,揭示了中国温带、寒温带森林土壤在林木生长季内土壤内部的水热变化和惰性元素 (R2O3) 的移运规律,同时找出了与灰壤中物质变化和移运规律的显着差异。林伯群还进行了针叶林下和酸性苔藓覆盖下成土过程的模拟试验,获得了人工土壤剖面的变化。该项系列研究,揭示了中国寒温带针叶林下土壤中惰性元素回流于地表积累,与灰壤向下淋溶的移动方向相反,形成表层棕色的土壤,即棕色针叶林土,纠正了前人定此广大林区土壤为灰化土的错误。模拟试验证实了导致土壤贫瘠灰化的不是针叶树本身,而是林下的酸性苔藓,突破了 “针叶林下形成灰壤学说”。
林学家们曾以 “针叶树使土壤贫瘠灰化” 为理论,指导造林学中树种的配置。虽然株间混交已被实践证明不成功,但仍惧于针叶林对土壤的负面作用。林伯群研究证明,针叶林的针叶能使表层有机质和氮的含量增加。针阔叶林下每年更以数吨的枯落物归还土壤,形成肥沃的表土层 (A1),因而林木确有自肥改土的功能。因此,提高土温可促进林木生长和增加经济效益,而不一定要仿照欧美国家的灰壤林区要着重施肥的经验。
林伯群主持的 “中国温带、寒温带森林土壤发生分类及其在营林生产中的应用技术的研究” 获林业部1995年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为林业生产服务


林伯群认为: “科研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的确,她在几十年的科学研究中,始终坚持科研联系生产实际[4]。
50年代,东北红松阔叶林被大面积砍伐后,有些地块,红松造林不见林,以致红松造林地出现: “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 的情况。她研究发现红松幼苗生长状况与土壤含水量关系密切,进而通过模拟试验得出红松苗最适的土壤含水量。建议将原苗床改为宽垄或窄床育苗,试验获得成功,并在黑龙江省林区推广应用。显着提高了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增加了经济效益。由她主持的 “红松苗木生长的适宜土壤条件的研究”,获省林业部1987年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森林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已受到多数人的重视,但林地上林木本身受到污染的危害却尚未受到注意。林伯群观察到哈尔滨市马家沟河畔林地上林木生长衰退。经检测发现河水、地表水和井水均受到污染。为此,她对林地污染的动态变化进行了长达10年的追踪。提出了防治污染的措施和切断污染源的建议。经防治,得到明显效果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在吉林市也布置了类似的重复试验研究。由她主持的 “林地污染及其防治研究” 项目获吉林省科委1996年科学技术进步三等桨。
森林调查人员迫切需要可供检索的土壤资料。为此林伯群在50年代末开始着手准备。经探索和试制,最终在80年代形成一份适用于林区非土壤专业人员使用的土壤检索表。该检索表在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中 (林区土壤调查) 发挥了重要作用。黑、陕、青等省均应用此检索表。它是国内外唯一用于林业生产中的土壤检索表。此项成果于1986年通过专家鉴定。
1980年林伯群率队在东北林学院凉水自然保护区,利用航片和卫片资料结合地面调查绘制1:25000比例的土壤图等图件,同时在调查中培训了人员。1987年 “5.6” 特大森林火灾后,她代表东北林业大学承担了受灾的塔河林业局大型苗圃土壤调查和绘制1:1000比例尺的土壤图和土壤改良区划图的任务。她不畏艰苦,亲自参加调查,定出102个上图单元,分类级别达到变种。图件上可反映苗床整平情况,全区内黑土层厚度、泥炭储量和全区改土、平整土地的土方量等,便于生产部门应用。

参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


1979年,林伯群受聘为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顾问,兼东北区和黑龙江省顾问组副组长。她在技术咨询、干部培训、撰写技术文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历时十余年,工作始终如一。1994年她被授予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先进个人” 的光荣称号。
1984年她在主持召开 “中国首届森林土壤分类会议” 之后,撰写了 《中国森林土壤分类系统》。该系统融入了美国 《土壤分类》 的精华和前苏联土壤分类适用部分,并力求与中国森林土壤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而且在东北、青海林区均有新的森林土壤类型发现。她还是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一书的撰写人之一。
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为了解决全国土壤分类会议中一些有争议的土壤类型,在山西省太原召开了土壤分类专家会议。林伯群就中国是否有灰化土 (灰壤),这个争论良久的问题在会上做了详细的论述,获得了到会专家一致肯定。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科学技术顾问组组长席承藩对她作了如下的书面表述: “林伯群教授用多年来现场研究、观察、定位试验与大量分析资料,确认我国东北林区无灰化土……这是一大科学进步。”

教书育人 尽心尽责


林伯群任教40多年,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林业专门人才,其中包括6名森林土壤硕士研究生。有不少学生已成为技术骨干、拔尖人才、学科负责人、学术带头人或者技术、行政领导干部。她先后讲授化学类、地质学类、土壤类和微生物学等近20门课程。参与原沈阳农学院、东北农学院、东北林学院土壤学科的筹建工作。她在实验室、标本室及其他与此有关的事务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她一向重视教材建设。在五六十年代,她根据不同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每学期都在编写新的教材。使教材更适合于中国的实际情况、符合专业需要和教学时数。70—80年代,她主编了全国高等林业院校试用教材 《土壤学》 (下册),参加编写了这套试用教材 《土壤学》 (上册)。她与别人合译着了 《森林土壤—性质和作用》,作为土壤研究生的教材、本科生的参考教材。
1983年,林伯群在美国讲学和科研期间向林业部教育司写信,介绍国外森林土壤学科人才培养情况,并建议设置森林土壤专业,经过几年反复论证,撰写专业论证书、专业设置的课程及实验室、设备预算等。为此,顷注了不少心血。最终在东北林业大学设立了森林土壤学科硕士授权点,后来其他有关单位亦设置了这个学科硕士研究生授权点。
林伯群治学严谨、知识渊博、诲人不倦,讲课语言简练而生动,条理清晰而又深入浅出,深受学生欢迎和敬佩。

简 历

1926年4月6日出生于四川省夹江县。
1944—1948年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49—1950年任沈阳农学院助教。
1950—1956年任东北农学院助教、讲师。
1956—1991年任东北林学院 (1985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
1956—1992年任黑龙江省土壤学会常务理事。
1964—1978年任中国土壤学会森林土壤学组负责人。
1979—1995年历任中国土壤学会第四、五、六、七届理事兼第五届秘书长。
1978—1995年任中国土壤学会、中国林学会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第一副主任。
1995年—任中国土壤学会、中国林学会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荣誉副主任。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06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