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李仲明(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71 评论:0

1925—


李仲明,土壤学家。长期从事土壤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编写了大量教材,改革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了大批土壤科技人才; 揭示了 “冬水田” 放干后肥力降低的实质,提出了改良措施; 根据岩性土风化阶段特征进行紫色土发生分类; 运用综合观点研究农业发展战略。为四川土壤科学和农业开发作出了贡献。
李仲明,又名李振堂,1925年7月7日出生于山东无棣县李八里村。
1937年,他刚12岁,日本侵略军侵占无棣县城,他读了1年多高小便失学了,与同村的两个同学、三弟4人在祖父的教导下,过了5年 “半农半读” 的生活。
1942年,他考入安徽省阜阳私立成城中学初中部。衣、食、用全依靠公费勉强维持。1944年,日本侵略军发动河南战役,阜阳受到威胁,他随校西迁陕西汉阴县蒲溪铺,1945年初又转入四川绵阳国立六中 (即抗战时的山东联合中学),该校教师质量高,学习风气浓,他学习用功。后因与家庭失去经济联系,生活无法维持,只得 “半工半读”,利用课余时间,帮学校抄写,挣点钱,以解燃眉之急。然而贫困造就了李仲明的自立更生性格,他终于考入四川大学 (今名四川联合大学)。
他进入大学后,经济依然拮据,为了能维持正常生活,他一边读书,一边为当地的一些报社撰写一些 “小诗” 或 “通讯” 之类的文章,换来微薄稿费以供学习之需。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他才获得了 “解放”,享受甲等助学金,学习才得到保障。
1951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都市工作委员会工作。1952年底调入四川大学,当时适逢院系调整,原农化系并入西南农学院 (现为西南农业大学)。1953年他被派往北京参加的 “威廉斯土壤学讲习班”。他广泛接触了土壤界的老前辈,系统的学习了土壤学知识,参加了 《普通土壤学》教材的编写,1954年返校后,他承担了生物系普通土壤学的讲授任务,由于成绩突出,1956年在同辈人中首批晋升讲师职务。
1956年,四川农学院 (今四川农业大学) 在雅安成立,他担任了土壤教研室第一副主任,协助彭家元教授工作。
1978年他调入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土壤室,为该室的创建和发展作了大量工作。在科学研究上,他主持了 “紫色土肥力研究”; “川中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研究”; “西南地区农业发展和战略研究” 和 “西江流域可持续农业研究” 等重大课题。写出30多篇论文和两本专着。
1981年,李仲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从事农业教育和土壤科学研究,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负责,热心服务。在担任全国土壤普查西南组技术顾问时,还对 《四川土壤》一书中多数章节作了详细修改,或提出具体修改意见,作者十分满意。从1979年起,他主编 《土壤农化通报》 (四川)亲自审改稿件,保证了刊物质量。他曾担任中国土壤学会、四川省土壤学会常务理事以及四川省首届科技顾问团成员。现在,他任四川省首届青年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积极协助省领导选推荐跨世纪人才。1992年他享受了政府特殊津贴。

克服困难 教书育人


李仲明从教已有26年,培养了大批学生。
他认为,教学是关系到培养人的严肃事业,来不得半点虚伪。他备课认真,每年都增加新内容,他编写的土壤学、土壤学附地质学基础、土壤学Ⅰ及土壤调查及制图等教材,有的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有的被四川省教材会议推荐为全省农业专科学校用书。他一丝不苟地修改学生作业,因人批注意见,受到学生欢迎。在指导生产实习时,与同学一起观察土壤,面对变化多端的土壤剖面,他总是认真地分析研究,启发学生思考。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他曾到各地进行土壤和农业考察。从而对四川省主要土壤和典型农业区域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学生反映他的讲课既有理论又联系实际,效果特佳。


揭示了 “冬水田”放干后肥力降低的实质
提出了改良方法


1959年,他带领土化专业学生到邛崃县进行教学改革,发现成都平原再积台地上有大面积一年只种一季水稻而冬季蓄水的“冬水田”,放干后出现了 “小春不保,大春减产” 的现象,李仲明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冬水田放干产生 “不化块” 现象是导致肥力降低的主要原因,而有效磷奇缺和水热条件的恶化是“不化块” 引起的派生现象。
他根据理论分析认为 “不化块” 与土壤的机械组成和胶结物质有关,是冬水田性质决定的,而不是放干的必然结果。从而提出了 “冬水田” 在放干前大量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即可消除 “不化块” 问题。放干后应结合耕作、施肥,以加速土块的分散,达到改良与利用并举,改制与改良结合,寓改于用的主张。

提出根据风化度进行紫色土分类的见解


李仲明和他的同事及研究生们根据紫色岩性土的特点,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 “按区域、按岩层系统采样,以提高科学性; 将岩石、母质、土壤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索土壤发育分异性; 在系统积累资料的基础上,突出标志岩性土特征特性等”。他本人着重于研究紫色土的发生分类和区域治理。他从矿物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粘化过程,采用数学分析方法确定了紫色岩的富铝化类型。纠正了过去凡发育在紫色岩上的统称为紫色土的传统概念; 运用沉积相理论研究了紫色岩成土的肥力变异和分类; 研究了岩石、母质、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阐明了紫色土风化—成土特点,指出了当时紫色土分类存在的问题,主张以发生学与诊断指标相结合,古地理环境与现代生物气候相结合及剖析岩性特征,确定风化度,并据此进行紫色岩性土的分类。对于紫色土的区域治理,他做了两件工作: 1974—1975年,参加了紫色土区的水、土、林综合治理考察。在蓬溪县星花大队开展试验工作,撰写了 “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文章提出,建造 “高产稳产农田” 是综合治理的核心,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肥沃的土体,充足的水肥保证,地上水热动态平衡和稳定的环境。1978年该研究获四川省科学大会奖励,1979年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奖。1985—1986年,他还主持了川中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研究。1988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他在主编 “中国紫色土 (上篇)” (科学出版社,1991) 时,不仅提出了详细的编写提纲,还逐章地进行统稿,提出修改意见,有近1/3的章节进行了较多的改写,得到了科学出版社责任编辑和科学家的好评。

对西南地区农业发展提出新见解


1987—1992年他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西南地区资源综合考察及发展战略研究——“西江流域经济开发与环境整治重大问题研究”。为此,他走遍了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广东部分地区,多次召开座谈会,搜集了大量资料,对西南地区农业资源、农业发展的方向都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首先,他认为西南地区资源虽丰富,但水土资源匹配不好,限制光热优势的发挥,制约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他主张必须发挥农业资源的整体优势,才能促进农业的发展; 其次,他认为西南地区出现的干旱问题,并不是气候异常所致,而是一种自然规律。因此,在制定农业发展战略时,必须立足于干旱,在发展水利的基础上,建立抗旱耕作体系 (作物节水系统,土壤蓄水系统,耕作保水系统,森林涵水系统) 第三,他认为,过去制定农业措施有一刀切倾向,对西南地区地貌、土壤的复杂性认识不够,他主张要根据不同生态类型分别建立 “抗逆型、集约型、开发型、节源型为中心的复合型农业”; 第四,面对人多地少的现实,必须把培肥土壤、改良土壤提高到战略地位的高度,使有限的土地发挥 “无限” 的作用,进一步提出建立永续利用的资源支持系统,以后续技术为中心的综合管理体系; 第五,根据区域经济落差大,提出流域内部调剂为核心的互补型农业。这些见解已成为由他主编的 《西南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一书 (科学出版社,1991) 中的主要观点,对于制定西南地区农业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简 历

1925年7月7日 生于山东省无棣县。
1951年 毕业于四川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
1951—1952年 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都市委员会学生部工作。
1952—1956年 任四川大学农学系助教、讲师。
1956—1978年 任四川农学院 (现名四川农业大学)讲师、教研组第一副主任,院务委员,农业化学系系务委员。1978年以后 先后任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土壤室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1979年以后先后当选为中国土壤学会理事、副秘书长 (四届),常务理事 (五~七届),顾问 (八届),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西南组技术顾问,四川科技顾问团 (一届) 成员,四川省土壤学会常务理事 (四~八届),土壤农化通报 (前身为土壤通讯)
(1979—现在) 主编,四川省生态学会理事,农业生态委员会主任 (一~二届),四川省科委 “八五” 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不同生态区农业增产综合技术研究” 专家组组长。现任四川省青年科学基金会专家组成员。
1990年 退休。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05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