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李文华(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39 评论:0

1932—


李文华,着名林学家,生态学家。中国资源生态和生态工程学术带头人。对中国森林地理分布、结构、功能与生产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特别对青藏高原的森林和生态系统进行了全面考察和定位研究,为高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样板和模式。领导青藏高原和西南4省 (自治区) 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与资源开发研究,主编了29部系列专着。编着了该领域中国第一部专着《中国农林复合经营》。曾在多个国际计划中任职,领导了多项大型国际生态学研究,创建了全球生态技术网络。


李文华,1932年1月15日生于山东省广饶县张庄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随父母到天津。就读于天津一中。1949年考入北京大学农学院森林系,院系调整后成为北京林学院 (现北京林业大学) 的学生。195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他每年都有几个月到大小兴安岭原始林区和林调队员一起参加森林调查,对林业科学的热爱和感情日益加深。
1957年他被国家选派到苏联科学院森林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师从着名的生态学家和生物地理群落学说的创始人苏卡切夫院士。在3年多的时间里,不仅在生态地植物学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学到了定位研究的科研方法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所撰写的副博士论文受到很高评价,被《青年团真理报》报道。
1961年学成回国后,他一面担任教学工作,一面又在小兴安岭进行森林的野外考察和定位研究。在 “文化大革命” 中,他被下放到云南林区,仍坚持进行植物标本的采集和自然保护区的调查,为后来的西南地区研究打下了基础。
1973年他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成为他科研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转折。他主持了林业方面的工作,首次对世界上自然条件独特的中国林业科学空白地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他主编的《西藏森林》专着对丰富的考察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该着作成为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系列专着之一,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特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于1978年正式调入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1984—1990年间,他担任过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1981—1983年兼任青藏高原 (横断山) 综合科学考察队常务副队长、1986—1989年任西南4省 (自治区)综合考察和资源开发项目主持人。他还担任了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第一、二届常务副理事长、1987—1990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与生物圈计划》 中国委员会秘书长等职。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他不断调整和扩大自己的研究范围,从单纯的森林生态学研究扩展到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区域的综合开发整治。
改革开放后,他成为本领域最早走出国门、登上国际科学舞台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积极参与当代国际许多重要的国际组织活动和科学研究计划,并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型政府间生态项目 “人与生物圈” 计划第九届和第十届国际协调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主席 (1986—1990年),国际自然与自然保护联盟理事(1984—1992年),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理事会理事、副主席(1982—1988年) 和专家理事 (1990—1997年) 等重要职务。对推动中国和国际生态学以及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9年,他应瑞士苏黎士大学的邀请,作为客座教授到该校讲学一年。1990—1993年间,受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担任南亚10个国家小流域治理项目的首席技术顾问。
1993年回国之后,他继续在中国科学院担任研究员,从事青藏高原的研究和指导博士生。他还对中国农林复合系统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他与联合国大学和瑞典皇家科学院合作,发起了 《工—农—养殖零排放系统工程》计划,组织了多次学术研讨会。他还担任了 《自然资源学报》 和瑞典皇家科学院《人类环境杂志》等多种国内外着名杂志的主编和编委。
40年来,他从最初单学科的森林学研究,发展为多组分的生态系统研究,进而发展成以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复合体为对象的生态工程研究。他有12项科研成果15次获得了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的奖励,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导师,获得了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他还获得美国名人传记研究所 “国际杰出生态学家奖”,被聘为 “遴选顾问委员会委员”,英国剑桥名人录 “杰出知识分子奖” 和1992—1993年度 “杰出生态学研究奖”,被授予美国Chatanouga市荣誉市民。
他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有14部专着出版,其中4部用英文在国外出版。他与赵献英合作编写的 《中国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在这方面的第一本系统的论着,两次获得国家和部级科普读物奖和 “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与杨修合作编着的 《环境与发展》,被国家指定为干部选读资料,与其他参考书一起获得了全国科技信息系统优秀成果一等奖。他组织和主编了 《西南地区资源考察与发展战略研究丛书》29部以及自然资源科普系列丛书14部。
1997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森林分布和生物生产力定量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李文华长期从事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的研究。自50年代开始,他对北半球分布最广的暗针叶林进行了系统的生态学研究。他率先用数学模型探讨森林植被宏观分布规律,提出了欧亚大陆暗针叶林历史演化和统一起源的假说。从欧亚大陆最北的泰加林,到中国东北和西南山地以及青藏高原的暗针叶林,他都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和定位研究,探讨了暗针叶林的起源及其演化规律,揭示了暗针叶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研究了暗针叶林在欧亚大陆分布的地理规律及其地带性的数学模拟。这项研究是70年代完成的,在当时对中国森林地理的定量化研究起了先导作用。其研究成果纳入了 《中国植被》 及 《Mountain Researchand Devel opment》,被国内外广泛引用,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他率先把国际上发展迅速的生物生产力和养分循环的研究方法向国内介绍,并应用于长白山和青藏高原的研究之中。1979年,他与王德才合作,把计算机符号模拟图的制图技术应用于生态学研究中,并创造性地利用分级打印和多层印刷的方法制成了中国第一张森林分布和生物生产力彩色模拟图,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在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持工作期间,他组建了信息系统研究室,将综合考察与近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1988年与孙九林共同主持,首次在微机上建立了洛阳国土资源信息系统,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了系统总结中国,特别是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成立40年来在林业资源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及其本人的研究成果,他在1996年主编出版了 《中国森林资源研究》 专着,对中国森林的基本特征、结构功能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他组织学者完成了 《中国资源百科全书·林业资源卷》,并参加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 的编写,该书集体获得了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研究的学术带头人


70年代初,李文华对中国森林科学中最薄弱的区域——西藏的森林,进行了长期、全面、深入的考察。第一次以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揭示了西藏森林植物的丰富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独特的分布规律和巨大的生产力,彻底扭转了西藏无林的陈旧观念。他主编的《西藏森林》专着,不仅以丰富的资料填补了这一地区的空白,其中对立地条件的划分、树种的选择,以及开发保护等的战略设想,为西藏森林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该书迄今仍被认为是该地区森林研究最系统和最具权威性的着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学进步特等奖和陈家庚地球科学奖。他主编的 《Forests of the Himalayan-Hengdu-an Mountains of China and Strategies for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专着,由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出版,系统向国外报道了90年代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好评。
80年代初,李文华作为常务副队长主持了多学科的青藏高原 (横断山) 综合科学考察,把传统的线路调查和定位、半定位研究结合起来,在极端困难的高山峡谷区建立了横跨流域的5条垂直观测剖面,进行了连续3年的观测,积累了珍贵的科学资料,为植被分布与水热因子的定量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八五”期间,他主持了国家攀登项目中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演化的研究” 课题,以贡嘎山森林生态定位站、青海高寒地生态定位站和拉萨农业生态定位站为基础,结合全区面上资料的系统收集与分析,对青藏高原的生物生产力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生物生产力与环境因子相关的数学模型,并与世界和全国进行了对比和接轨。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从生理生态的角度揭示了高原作物、林木和草甸植物的高产机制,并通过试验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草甸放牧的优化配置以及高原农业系统优化结构提供了模式和样板,引种了225个作物、牧草和林木的优良品种在高原试种,确定了三元的农田结构和放牧系统的优化,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其成果在1997年出版的60万字的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与可持续发展》 专着中得到了反映。以他为首的中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研究方面的成果,彻底结束了长期以来外国人在这一地区研究的垄断地位。他应联合国粮农组织邀请,出任了南亚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负责人,向南亚10个国家系统介绍了中国在喜玛拉雅和横断山地区的成就和经验。

为推动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80年代,国际上开始孕育可持续发展概念。李文华当时正在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 国际理事会主席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理事以及国际科学联合会生物圈计划研究与培训系统常务理事,直接参与并推动了这一概念的形成,并将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圈保护区确定为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核心。
在他领导的南亚及太平洋地区小流域治理项目中,以小流域为单元,把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技术相结合,行政领导和群众参与相结合,建立起南亚小流域治理国际网络,培训了近百名学员,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高度评价。他在联合国大学的支持下,与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C.Hedendt共同发起了以可持续发展原理为基础的《工—农—养殖零排放系统工程》。该计划在坦桑尼亚、纳米比亚、斐济、印度等国家推广实行。在此同时,他还创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生态技术网络,并被推选为第一届顾问委员会主席。目前这一网络已经在INTERNET 网上运行。
在国内,他曾担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生态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和 《中国21世纪议程》专家组组长,为《中国21世纪议程》提供了框架结构,并围绕生态工程和生态技术,组织了多次国际研讨会和培训班,向不同层次的人士,系统介绍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内涵和行动策略。
他打破原有学科的局限,系统总结中国在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他坚持以可持续发展原理,从国际、全国、区域、生态系统、景观的不同层次,以及理论方面进行了资源生态工程的研究。

生态工程的创导者


生态工程是当代生态学发展的前沿。李文华是这一分支学科的倡导者和亲身实践者。在领导西南4省、自治区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和发展战略研究中,他在区域的层次上,把整个地区作为一个巨系统,组织4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自然资源的综合考察及资源开发的全面系统研究。这是一项多层次、多目标、跨地区、跨行业的,以区域开发为目标的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研究中,把开发和保护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采用遥感制图和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西南地区国土信息系统,使西南地区的资源开发战略建立在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5年的考察研究,形成了包括30本系列专着和图集在内的1 000万字的成果,为西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在有关省、自治区的国土规划、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国土整治重点片区规划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景观和生态系统的尺度上,他以长白山、坝王岭等生态定位站和天津诚实系统为对象,以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为目标,组织开展了中德生态合作研究计划。这一当时国内生态学领域和联合国 《人与生物圈计划》 中,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将中国生态学研究与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结合起来,为中国争取了400万元的国际资助,为不同地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样板。
他率课题组在江西省千烟洲以小流域为单元,创建了红壤丘陵试验站并担任站长,在生态农业思想指导下,提出了立体农业开发的 “千烟洲模式”,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效,为中国亚热带退化山地的恢复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此模式在吉泰盆地大面积推广,现在已经成为江西山江湖计划的样板和 《中国21世纪议程》第一个国际资助项目的组成部分。
他对中国农业生态工程从理论、实践、技术上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主编了中国第一部农林复合系统专着 《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并在瑞士出版了 《Integrated Farming System in China》。此书以可持续发展原理为指导,对中国的传统经验和该领域近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阐述,对15种典型生态农业工程类型作了重点剖析。这项成果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出版的 《中国农业生态工程》,已经成为该组织的生态系列丛书并向世界发行。

(铁铮)


简 历


1932年1月15日 出生于山东省广饶县。
1949—1953年 北京林学院学习。
1953—1957年 任北京林学院森林学教研室副主任、讲师。
1957—1961年 苏联科学院森林研究所研究生,获副博士学位。
1961—1973年 北京林学院森林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1973—1978年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林业组负责人。
1978—1983年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员、生物资源室主任。
1983—1990年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1990—1991年 瑞士苏黎士理工大学地植物研究所客座教授。
1991—1993年 联合国粮农组织南亚小流域治理项目首席技术顾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顾问。
1993年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员。
1997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8年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主 要 论 着


1 李文华.西藏的森林.中国林业科学,1977,(4): 4~10.
2 李文华 .森林生物生产量的概念及其研究的基本途径 . 自然资源,1978,(1): 71~92.
3 李文华.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结构和演替的研究. 自然资源,1980,(4): 17~30.
4 李文华,王德才.电子计算机符号图在生态学和自然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自然资源,1980,(4): 70~81.
5 李文华.西藏暗针叶林概论. 自然资源,1982,(2): 1~16.
6 李文华,冷允法,胡涌.云南横断山区森林分布与水热因子相关的定量化研究.见: 横断山考察专集 (一) .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186~206.
7 李文华,赵献英.中国自然保护区.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4.
8 李文华.西藏森林.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5.
9 李文华. 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发展趋势.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7,9 (2): 213~220.
10 李文华.持续发展与资源对策. 自然资源学报,1994,9 (2): 97~106.
11 李文华,郎一环.持续发展的资源对策及生态学.见: 持续发展与生态学.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2 李文华,赖世登.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4.
13 李文华,杨修.环境与发展.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
14 李文华.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县建设.农业环境与发展,1995,(1):12~17.
15 李文华,李飞.中国森林资源研究.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6.
16 李文华,张铭陶,韩裕丰.西南地区综合科学考察.见: 自然资源综合考查委员会纪念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成立40周年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20~126.
17 李文华,罗天祥.中国云冷杉林生产力格局及其数学模型.生态学报,1997,9 (5): 511~518.
18 李文华,周兴民.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与可持续发展.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
19 Li W H.The Vegetation in Tibet of China and It' s Economic Signifi-cance.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rid Land Conference on Plant Re-course (Lubuck,Texas),1978,650~655.
20 Li W H,Zhou P C.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Spruce-Fir Forestin China and It' s Modeling. China' s Nature Reserves.Beijing: ForeignLanguage Press,1989.
21 Li W H,Zhao X Y. China' s Nature Reserve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Press,1989.
22 Li W H.Forests of the Himalayan-Hengduan Mountains of China and Strat-egy for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athmandu: International Center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1993.
23 Li W H. Integrated Farming Systems in China. Zurich,Veroffent Lichun-gen Des Geobotanischen Institute,ETH,Zurich,1993.
24 Li W H,Min Q W. 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Sustainable Development-ICEE’96 Summit. A News letter of China Net-work for the Promo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terdisciplinaryStudy on Economy,Ecology and Ecopolis,1996,(5) .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05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