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李实烨(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28 评论:0

1925—


李实烨,土壤学家。遵循科学研究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原则,致力于稻田培肥与水稻高产耕种技术研究40余年,较早进行了我国稻田长期连种三熟制的定位试验,从而揭示三熟制持续增产的主要机理; 提出了高产稻田土壤管理技术的关键,为水稻增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实烨,1925年8月6日出生于上海。幼年就读于南洋中学附属小学,初小即学英文,师从美籍华裔女教师。进入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中学后,校长为美国学者,基本采用外文原版教材,从而打下了坚实的英语基础。李实烨父亲半生在外奔波经商,向往田园生涯,时常对他进行务农教育。李实烨中学毕业正值抗日战争时期,适逢清末名士张骞所创办的南通学院迁沪办校,在其父亲的影响下,1943年考入该院农艺化学系学习。1947年毕业后曾在江苏省立江阴农校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实烨由他的老师施华吝教授推荐去国立南昌大学农学院任土壤学助教。1950年又受程学达先生的邀请聘任到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前身) 土壤肥料系从事土壤肥料研究工作,迄今已有40多年。50年代初,在薛禹谷先生指导下,担任测试分析工作,并结合进行人粪尿不同贮存方法比较试验”。李实烨逐步成长为具有独立化验分析能力的优秀人才,深受前辈们的好评。随后,在俞震豫、程学达先生的带领下,完成浙西常山、开化两县的土壤概查,充实和丰富了土壤地理知识; 参加金华地区稻田施用煤灰、柴灰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田间试验,以及农田早稻早发的增产技术总结。50年代中期,又主持浙东宁波余姚片的双季稻土壤耕作施肥和稻棉轮种技术的系统研究。1957年李实烨被错划为 “右派” 而下放劳动。他在农村劳动中,尽管生活艰苦,思想苦闷,但他仍认真向农民群众学习,勤奋做好各项农事操作; 加深了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思想感情和实践的认识。为他日后牢固地树立起理论联系实际和科技为农业服务的观念打下了基础。
1962年,李实烨恢复工作,重新走上科研工作岗位。他先去浙江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在金华石门农场设立的红壤试验站,蹲点从事3年 “红壤垄田改良培肥技术”研究。1965年参加省工作组赴绍兴东湖农场总结稻田三熟高产经验。以上两项研究结果,为浙江发展水稻生产中的单季改双季,双季改三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此后,李实烨对开展稻田多熟高产研究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文化大革命” 期间,李实烨再度被下放劳动,直至1972年。
从70年代初,李实烨在广泛调查高产典型田土壤肥力性状及其培肥措施的基础上,开始稻田高产土壤肥力平衡问题的研究。1974年在浙东黄岩县马铺农场布置第一个 “稻田三熟连种对土壤肥力影响” 的定位试验 (目前已持续到第二十五年)。在取得5年系统观测结果后,1979年又在浙江全省四大农区7个类型的稻田土壤上设置了12个长期定位试验,在试验持续到5~10年时,由于受客观条件所限而中止。然而,该试验在我国土壤肥力长期定位试验中,以其网络之广、时间之长、成果之多而居前列。有关该研究的系列研究论文曾在国际会议上多次报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的一致好评; 研究成果也多次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
70年代后期,李实烨被任命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肥研究所副所长,主持科研工作,这期间,他思路更加活跃,积极开拓国际科技协作和对外交流,并热情投身各类社会活动。1980年参加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国际水稻研究所联合工作组在国内筹建中国水稻研究所。1987年受国家计委委派在浙江筹建 “国家水稻土肥力监测基地”。经过3年不懈努力,终于建成了包括0.8公顷高标准排灌体系的定位监测试验区; 8个2米2原状土柱的养分渗漏池以及2000米2的监测实验楼等三大设施。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目前已正常运转。
80年代末期,李实烨还多次参加过国家计委和科委召开的重大攻关项目的论证会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活动; 受聘于浙江农业大学土化系,作为土壤化学和肥力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评审和答辩委员。
1981年,李实烨参加了九三学社,历任九三学社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支部委员、副主任委员及主任委员。1988年李实烨被选为浙江省第七届人大代表。他还历任中国土壤学会第四、五届理事及浙江省土肥学会第三、四届副理事长。从1979起到1997年止,他一直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学术委员。李实烨还是国际腐殖质学会 (IHSS)、美国纽约科学院以及美国地理学会的会员。

重视科研与生产结合 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李实烨在土壤学界前辈们的带领大,长期开展调查研究和蹲点试验,解决过当地农业生产中的不少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为当时浙江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1952—1956年的5年内,李实烨先后参加金华地区农田早稻早发的增产技术和稻田施用煤灰、柴灰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田间试验。探明了当地稻田在早春低温时由于土壤缺硫而影响早稻早发,而施用含硫肥料 (如石膏、明矾、芒硝、绿矾),有助于早稻早发。“煤灰” 系由石灰石用石煤煅烧而成的石灰,内含少量石膏 (CaSO4),也有助于早稻早发。由于石灰石和石煤往往处在同一地质层面,资源丰富、取料就近、煅烧方便、成本低廉,很受群众欢迎。这对解决当地农田早稻早发增产,推动金衢地区全面推广种植早稻与进一步大力发展双季稻生产都有积极影响。
在参加浙东宁波综合工作组时,他主持了 “双季稻田土壤耕作施肥技术和稻棉轮种的优越性”研究,提出了稻田翻耕后种植连作晚稻,不仅活化了土壤肥力、稻苗生长良好,而且增产效果显着 (连作晚稻田翻耕问题的研究,1956),这对当时制定双季稻生产技术方案很有参考价值。在定点观测稻棉轮种效果后,他认为稻棉轮种的主要特点为 “防病、省肥、增产和稳定地力”。证明群众用 “年花年稻、眉开眼笑”来评价稻棉轮种是完全有科学依据的。这一轮种方式在当地已延续至今。
60年代初期,李实烨在金华石门农场的红壤试验站进行 “低丘红壤垄田改良培肥技术”研究。总结出 “增辟水源、改善排灌;以磷增氮、种好绿肥; 因土种植、积极改制; 精耕细作、合理施肥” 的改良低产红壤垄田的综合技术。这为当时金衢地区全面推行改制而发展为浙江第二商品粮生产基地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创立稻田长期连种三熟制的定位试验


李实烨于1974年在浙东南黄岩马铺农场起步布置了稻田长期连种三熟制的定位试验,以探索三熟制长期连种究竟对稻田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有何影响?试验设计为二组处理,一是在等量化学氮肥条件下观察配合施入轻重不同有机肥用量的影响,二是在等氮量基础上研究有机肥配合化肥的最佳比例? 10年(1974—1983年) 的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稻田长期连种三熟制可以保持地力不衰、施肥不多、亩产吨粮、效益较好。这一研究成果,1984年在国际水稻研究所主持的亚洲水稻农作制协作网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召开的稻田多熟制国际讨论会上作过专题报告 (见论着31),得到与会中外科学家们的一致公认。
当黄岩定位试验进行到20年 (1974—1993年) 时,李实烨又揭示了三熟连种所以能持续增产的主要机理: (1) 必须不断更换作物良种以消除连种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 (2) 保证对稻田常年投入一定数量的有机肥以稳定地力; (3) 采取化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以提高肥效。1993年黄岩的定位试验被美国洛氏基金会采纳,刊登在它们主编的 “全球农业长期定位试验名录” 上。1994年李实烨应邀以定居学者 (Resident Scholar) 去该基金会设在意大利的贝莱吉讨论研究中心进修并作专题报告。1997年该定位试验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采纳而列入即将出版的 “世界着名农业长期定位试验名录”。到目前为止,黄岩稻田三熟连种定位试验持续时间已达25年之久,在国内占领先地位。李实烨通过黄岩的定位试验,将祖国传统农艺上的精粹,推上了国际先进行列。

提出高产稻田土壤管理技术的关键


李实烨一贯遵循土壤科学必须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宗旨。他所进行的土壤肥力研究,就是为水稻高产服务的。他综合近20年的系统研究,认为高产稻田土壤管理必须掌握好4个关键:
1.维持优厚的地力贡献。地力贡献是指土壤肥力对作物产量的综合反应。据多点长期研究,一般高产稻田即使在不施肥条件下种植多熟作物,仍可有一定的收获量。不施肥与施肥处理相比,前者可占后者产量的60%~80%。归纳地力贡献表现有4个特性: (1) 各异性,即因季节、作物而异; (2) 持续性,即贡献能力在5~10年后才逐渐衰退; (3) 相关性,即田块中作物产量的高低往往与地力贡献大小呈正相关; (4)恢复性,即对长期持续不施肥后,一旦再施肥时,作物产量和地力迅即恢复。由此足证,要求高产的田块,必须具备优厚的地力贡献。
2.保持土壤养分平衡。稻田在多熟制生产中,首先要使产投之间尽量保持养分平衡; 其次,通过产前和产后的土壤测试,必须保持土壤养分相对的平衡,以持久地维护地力,确保丰收。
3.建立高质量的排灌体系。高产稻田必须具备土壤内排水条件,即铺设地下塑料波纹暗管,降低地下水位,达到 “上灌下排” 的标准,才能符合土壤内部水气协调和作物高产稳产。
4.集约化土壤耕作。高产稻田土壤耕作必须采取三结合的方式进行。即免耕与翻耕要交替进行; 深耕与浅耕因作物、季节而异; 犁耕与旋耕也要因地制宜。只有三结合协调得好,就能达到高效低耗与增产增收。

积极开拓国际协作和对外科技交流


李实烨十分重视科研工作的国际协作,1979年他负责指导由美国夏威夷大学派送来华学习绿萍研究的博士留学生伦普金(T. Lumpkin)。三年学成归国后一直保持联系。伦普金现为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教授并主持土壤和资源系的工作。1981年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办在我国首次召开的国际水稻土论文会,李实烨与陈家坊先生合作撰写论文并在大会上作专题报告“高肥力水稻土的一些特征” (见论文27),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1982年受国际水稻所邀请去菲律宾参加 “水稻和有机质”国际讨论会。他在大会上作了 “中国东部稻田中的绿萍” 报告(见论文29),引起了国际科学家们的浓厚兴趣。由农业部推荐,1984年李实烨又受国际硫磺研究所 (SUDIC) 邀请前往加拿大参加国际硫素会议。他在大会上宣读了 “中国东部稻田中硫肥的应用” (见论文30)。该文主要介绍我国东南部稻田施用含硫肥料促进水稻和冬作物生长的典型材料,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中一些富有内涵的宝贵经验,得到与会各国科学家们的赞赏。为了宣传我国稻田多熟制种植中的系列配套技术,李实烨又应邀在国际钾肥研究所 (IPI) 主持的以 “钾在湿热地带农作制中的地位”为中心的第十九次国际讨论会上作了 “中国多熟稻田中的钾素”专题报告 (见论文32)。该报告通过长期定位试验,阐明有机肥配合化肥施用后,促使钾素的有效循环及其平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李实烨的努力下,1984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正式成为由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 (IDRC) 资助的钾肥协作网的最早的成员之一。此后3年中,土肥所得到IDRC的资助,先后派出3位青年科技人员去加拿大攻续博士学位。
90年代初期,黄岩定位试验又受英国洛桑试验站的邀请而参加了 “全球地域生态演变” (GCTE) 项目中的核心计划 “土壤有机质协作网” (SOMNET),主要研究定位试验中的基础数据材料。1996年,李实烨还被邀参加由欧共体资助英国洛桑试验站主持的 “多种专业体系影响下统一指标质量的评估”(UNIQUAIMS)项目,而承担城乡农业生产力持续发展的核心计划任务。根据计划要求,将对稻田多熟制的有关土肥指标,作出相应的科学评价。该项目的重点对象是五大洲的发展中国家。

简 历

1925年8月6日出生于上海市。
1944年毕业于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中学。
1947年毕业于南通学院农艺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48年任江苏省立江阴农校教师。
1949—1950年任国立南昌大学农学院土壤助教。
1950—1959年任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技工、农技师。
1960—1979年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79—1984年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1986—1996年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04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