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1971
李俊,养蜂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创办人,我国现代养蜂事业奠基人之一。主持形成全国养蜂技术协作网,推广蜜蜂授粉增产技术和活框蜂箱饲养技术,以及开发蜂王浆新产品; 支援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养蜂事业发展,并为晋冀鲁豫解放区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李俊,笔名清明,1901年生于北京的一个市民家庭。因家庭经济困难无力上学,八九岁时,借用邻居满族人的名字,在满族官立小学读书。1912年以后,改入民国小学,勉强在小学读了5年书。北洋政府时期,李俊的父亲托人在巡捐局车捐处给他谋得一个职务。他在车捐处工作7年,常受压迫役使,感到失学的痛苦和对现实的不满; 同时又被父母包办了婚姻,加重了生活的负担。1919年 “五四”运动时,在学生游行示威和宣传鼓动下,他曾参加示威游行,受到了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生动教育,对社会及家庭日益不满,并痛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他为了能够在当时称为“铁饭碗”的铁路局或邮政局谋得职务,以摆脱经济困难,发奋读书,并到夜校学习英语,达到了中等英语水平。
1923—1931年,李俊在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任仓库职员期间,业余养蜂,撰写养蜂文章,普及科学养蜂技术。1937—1948年,他投身革命,在晋冀鲁豫解放区从事农业技术工作,为解放区农场引进洋白菜、西红柿、甜菜、奶山羊等良种。撰写出版甜菜、棉花、番茄等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书籍,向农村普及科学种田。为贯彻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精神,在边区农场建立了制糖厂和烤烟房,为生产自救作出了贡献。1958—1971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副所长,领导建立了全国养蜂研究协作网,奠定了中国养蜂科学研究的基础。
1961年当选中国昆虫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1971年3月11日在北京病逝。
蜜蜂科学研究的奠基人
1923年,李俊投考到北平协和医科大学当仓库职员。那时的协和,工资较高,每周五天工作制,业余时间多。受到当时养蜂热潮的影响,他与几位同事搞起了业余养蜂。他们都会英语,可以阅读英美的养蜂书籍,经常在一起切磋养蜂技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养蜂知识传入中国。本世纪20年代以后,一批投机商从日本大量输入意大利蜜蜂到处推销,大肆宣扬养蜂售种当年就可以获得四五倍的利润,养蜂是一项可以发家致富的捷径。特别在北伐战争胜利以后,北洋政府垮台,在北平的许多旧军阀、旧官僚无事可做,转而投机开办蜂场,从日本购买蜂种转手出售,或喂糖分蜂,牟取暴利,在华北形成了养蜂畸形发展。当时李俊看到,从日本购进的意大利蜂群都是混杂种,并且带有严重的传染性幼虫腐烂病,同时很多蜂场集中在城市,蜜源不足,靠喂糖分蜂,贩卖蜂种,这样发展下去必然导致失败。李俊与黄子固联名撰写了 “中国蜂业前途之危机” 一文,发表于《华北养蜂月刊》1932年第2期和第5期。文中提出了整顿养蜂业的措施: (1)正确宣传发展养蜂的意义; (2)建议免征养蜂赋税,降低蜂蜜运费,对生产蜂蜜有成绩者给予奖励; (3) 对转地放蜂给予保护; (4) 取缔贩卖有病的蜂种。
李俊编着了 《最新实验蜂学讲义》、《蜂场学》、《人工养王法》等传播科学养蜂技术的书籍。1933年秋,《华北养蜂月刊》主编病逝,他受聘担任了该刊主编。不久,该月刊由上海实克农场接办,他仍担任主编,将刊名改为 《中国养蜂》 (月刊),移到上海出版一年。
1955年,李俊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筹备组办公室副主任,在制定1956—1967年农业科学发展规划时,他主持并邀请黄子固、黄文诚制定了蜜蜂学的科研规划。1957年冬,根据他的建议,农业部和农垦部联合召开了全国养蜂工作座谈会。会议初步查明了全国的养蜂概况,明确了发展养蜂业的方针,提出了发展规划和措施。
1958年10月,李俊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领导工作以后,组织全国广大养蜂科技人员协作研究,推动了蜜蜂科研和养蜂事业的大发展。
组织全国大协作 1959年在他主持下,在全国范围开展的大协作,参加的单位包括22个省市的132个单位,既有大专院校、有关的科研机构、制药厂和医院的科技人员,也有人民公社和国营农场的养蜂技术人员,初步形成了遍及全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养蜂科学研究协作网。通过协作研究,一年就提出研究报告65篇,内容包括蜜蜂饲养管理、蜂产品生产技术、蜂产品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开发利用、蜜蜂病虫害的防治以及蜜蜂为农作物的授粉增产试验等。李俊撰写了 “养蜂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一文,发表在 《人民日报》 (1960年2月5日)。
推广利用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增产 李俊非常重视利用蜜蜂授粉为农业增产服务。1959年他组织各地对油菜、向日葵、棉花、荞麦、果树等进行蜜蜂授粉试验,提出12篇报告,证明利用蜜蜂授粉可以促进农作物增产23%~70%,为大面积利用蜜蜂授粉提供了依据。
推广中蜂活框蜂箱饲养技术 1959年底,全国蜂群已从1949年的50多万群迅速增加到495万群,其中西方蜜蜂(意大利蜜蜂、东北黑蜂等)有159万群 (占32%),中华蜜蜂 (简称中蜂)336万群(占68%)。中蜂绝大部分仍然采用竹笼、木桶等固定巢脾的蜂窝饲养,每群每年只产蜂蜜3~5千克,产量低,质量差,而且不易管理。一些集体和国营蜂场,采用活框蜂箱以科学方法饲养,每群中蜂年产蜜量可提高到25千克以上。中蜂科学饲养是提高蜂蜜总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1960年1月,李俊受农业部委托,在四川省主持召开了全国改良饲养本国蜂现场会,促进了中蜂活框蜂箱科学饲养技术的普及。到1963年年底,广东全省以及福建、江西、四川等省的大部分中蜂都实行了活框蜂箱饲养。
重视新产品开发 1959年养蜂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制药厂、北京大学生物系等单位组成了蜂王浆、蜂毒研究协作组,对蜂王浆的成分、临床应用、生产技术和药剂研制分别进行研究。养蜂研究所作为牵头单位,主持了蜂王浆和蜂毒生产技术的研究。到1962年在北京郊区以及全国逐步普及了有王群生产蜂王浆技术及电取蜂毒技术,北京制药厂生产了蜂王精、蜂王浆冻干粉和蜂毒注射液,一些医院开展了蜂毒疗法,为新产品开发和蜂产品的综合利用开辟了道路。
支援边远少数民族发展养蜂事业 当时蜜源植物丰富的云南只有土法饲养的中蜂,内蒙古西部是个养蜂空白区。1960年他到云南省考察以后,组织北京、浙江、湖北、江西、四川5省市的养蜂技术人员和西方蜂种,支援云南和内蒙古发展养蜂事业,为少数民族地区养蜂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投身革命,发展边区农业
协和医科大学当时是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驻华医社负责管理,主管人员和高级职员都是美国人,他们工资高,待遇好,鄙视中国人。李俊在五四运动、五卅惨案示威运动等革命运动中结识的几位进步学生的启发下,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有了初步认识。1929年冬,他联合六七位同事,组织过一次增薪斗争,虽然取得了胜利,增加了工资,但是不到一年就被解雇了。在他认识的进步人士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李建(中国共产党党员,60年代任铁道部新线局局长)、戴元毅(中国共产党党员,60年代任监察部办公厅主任)和耿光波(中国共产党党员,60年代任农业部农业机械总局副局长)。他们常将进步书刊推荐给他阅读。“七七事变” 以前,李建经常与他保持联系,在他失业时,帮助他介绍工作。
1937年初夏,他应李建邀请回到北平。“七七事变”后,随东北流亡学生南下,到河北省涉县参加了革命。1938年4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后在晋冀鲁豫解放区从事农业技术工作,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积极提倡农作物的良种选育工作,采用单株选育技术育成小麦优良品种“169”,不但高产,而且抗倒伏,抗小麦黑穗病;并选育出玉米优良品种“金皇后”以及谷子良种。这些优良品种在解放区,以及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华北一些地区推广种植,对农业增产起了良好作用。当时农民群众中曾流传 “多种169,白馍遍地有” 的顺口溜。
1946年李俊在129师长治农场开始种植甜菜,并建立一个小型制糖厂,就地取材用草木灰代替碱给糖浆脱色,制出了土糖;还建立一个烤烟房,组织了合作社,撰写了 《怎样用甜菜土法制糖》,介绍了甜菜的种植、管理及制糖方法,加以推广。为提高棉花产量,撰写了 《种棉技术管理方法》,讲解棉花优良品种、管理技术,特别提出了防治棉蚜和红蜘蛛的方法。此外,还引进、推广了洋白菜和西红柿,受到了群众的欢迎。这些工作发展了解放区的农业生产,对打破经济封锁,生产自救,作出了贡献。
李俊自50年代就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1963年又患脑溢血留下后遗症,但他仍然坚持带病工作,为养蜂科研呕心沥血。到1965年底,养蜂研究所已发展到105人,设有蜜蜂饲养技术、蜜蜂育种、蜜源植物和蜜蜂授粉、蜜蜂保护、蜜蜂产品5个研究室和一个专业图书室,建成了一幢实验楼。李俊为新中国国家级蜜蜂科研机构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黄文斌
简 历
1901年12月 生于北平市。
1915—1922年 北平市巡捐局职员。
1923—1930年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仓库职员。
1933—1934年 上海实克农场职员,主管养蜂场及养蜂杂志编辑。
1937—1938年 河北省涉县129师地方工作团偏城工作队队长。
1938—1939年 太行区磁县抗日政府秘书。
1940—1944年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农林局技术室主任、科长,兼农场场长。1945—1947年 长治专区农林局局长兼农校校长,专区农场场长。
1948—1949年 冀南行署农业处副处长。
1949—1952年 河北省农业厅技术室主任、处长。
1952—1954年 华北行政委员会农林局技术处处长。
1954—1956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筹备组办公室副主任。
1957—1958年 农业部种子局副局长。
1958—1971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副所长,党支部书记。
1959—1962年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副院长。
主 要 论 着
1 李俊. 最新实验蜂学讲义. 北平: 李林园养蜂场,1928
2 李俊. 蜂场学. 北平: 李林园养蜂场,1928
3 李俊. 人工育王法. 北平: 李林园养蜂场,1928
4 李俊,黄子固. 中国蜂业前途之危机. 华北养蜂月刊,1932 (2,5)
5 李俊. 养蜂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人民日报,196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