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李景文(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74 评论:0

1925—


李景文,林学家,森林生态学家。长期从事教学与林业科学研究工作,对东北原始红松混交林的类型、更新、生长,以及结构和动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特别是他以近50年积累的丰富资料为基础,提出了以原始红松混交林的结构和动态为模式,对破坏后的广大山地森林,实施生态林业并建立可持续经营体系的新途径; 提出近自然经营的理论与实践,为红松混交林再度繁荣,奠定了科学基础。


李景文,曾用名李常兴,河南省新郑人,1925年出生于新郑县人和乡,父亲是乡村小学校长。初中就读于新郑中学,因怕日军轰炸县城,学校迁在一个寺庙里上课,后来在河南有名的安阳高中就读,因安阳已沦陷,校址迁在豫西一个偏僻小县城 (郏县) 里。1944年3月日军渡过黄河就要逼近县城时,他和几名要好同学,行程数百里,辗转流落西安街头。为了摆脱困境,他奋发刻苦学习,3个月里复习和自学了高中全部课程。暑期,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了三个大学。发榜后,中央大学和河南大学均榜上有名 (当时录取比例为50:1)。最后他选择中央大学森林系。大学毕业论文是在着名的郑万钧教授指导下进行的,题目为 “南京树木动态”,论文英文稿一直为郑先生所保存。李景文对林业产生浓厚兴趣是在大学里逐渐培养起来的。一毕业他就有一种强烈愿望: 到林区去。他认为只有到林区,才能把所学与林业实践结合起来。由于难以找到林业工作,他暂到湖北省咸宁县一个初级中学教书。他承担了三门课,即物理,化学和英语,每周上课时数17~18小时,还要加上理化试验。1949年5月东北老解放区到南京招聘技术人员。因他早就仰慕东北大森林,万分喜悦地劝说好友同行,但很多人害怕东北气候的寒冷不敢涉足。于是他决心将爱人送回老家,毅然独自到了南京参加应试,很快得到录取。被分配到沈阳农学院森林系,后沈阳农学院与哈尔滨农学院合并为东北农学院,后又分出成立东北林学院(现东北林业大学),他一直就在学校工作至今。40多年来他从助教到教授,几乎每年都坚持深入林区,不仅向森林和生产实践学习,同时孜孜不倦学习书本知识和国外书刊的最新动态。他常常对研究生说: “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说: 多读书,多到林区去,才能使书本理论与本国林业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有所创新和前进。他所指导研究生在做论文时,要到林区去多搜集第一手资料。他写的40余篇学术论文,也都是密切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他主持和参编有 (一、二版) 《森林生态学》、《黑龙江森林》、《红松混交林生态与经营》、《造林学》、《东北的林业》、《中国的森林》 等16部着作和译着,多部获国家教育委员会、林业部等颁发的优秀教材、优秀学术着作一、二等奖。主持完成两项红松混交林研究项目,分别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长期深入林区和定点研究


1950年他在王战教授的带领下到辽宁草河口调查了红松、落叶松等人工林生长的情况,并共同在 《东北林业》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从草河口森林实地观察中体验到的几个问题” 的文章,这是他第一次与东北森林打交道。翌年,他又到小兴安岭带岭林业试验局负责学生实习,第一次见到了东北的原始大森林,从此便与森林结下不解之缘,差不多年年都到小兴安岭实习或进行科研。也常到长白山、大兴安岭调查森林的更新、生长及其经营等。有3次只身在森林里几乎迷失了方向。1958年他带领学生到长白山的白山林业局,1959年到大兴安岭的乌尔其汗林业局,1960年又到福建西部清流、宁化林区进行营林规划设计。1962—1964年,他更是长年生活在凉水实验林场,他任营林研究室主任,指导和带动了10余名专业和专业基础课教师,对红松生态和更新进行了多学科的定位研究,不仅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多项研究成果,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1965年,他负责组织编写 《森林学》、《森林经理学》 和《造林学》三门林业部统编教材。为了编写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教材,使学生对现实林业生产的经验和存在问题有所了解,他带领编写组到长白山临江林业局、小兴安岭南岔等林业局蹲点。1974年复校后的几年里,他每年都带领学生上山学习或进行森林调查。1979—1990年,他负责凉水生态定位站的研究工作,并接受林业部两项研究红松混交林的重点课题。在10多年里,他为了探索生态林业的理论,经常往返于哈尔滨和林区之间。1985、1987、1990年到瑞典、芬兰、加拿大和美国参加国际会议期间,他借机考察了北欧人工林和天然林,以及北美东部阔叶林和西部高大针叶林,大大开阔了眼界。他把东北、全国和世界的森林联系在一起,整天看的书和脑子想的都离不开森林,但他更关心东北森林的实际。

揭开中国红松混交林的奥妙


李景文基于在森林里的近50余年大量调查、实验和定位研究工作,揭示了诸多困扰国际红松林学术界近百年的重要学术难题,拓宽和发展了现代森林生态学理论,在森林生态学与经营学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他最早剖析了红松混交林皆伐后树种逐年更新全过程和人工红松林生长规律。1964年他在全国性学术刊物 《林业科学》 上发表了2万多字的长篇论文,题目为 “红松林皆伐迹地天然更新的研究”。文中针对红松林皆伐后逐年树种更新过程作了详细描述,说明了红松林只有择伐和渐伐最有利红松更新。皆伐不论宽窄,最先更新的总是杨桦等阔叶树,10—15年以后,才可能有红松更新。伐区上的前更针叶树能于伐后迅速生长,说明留好针叶幼树的重要性。皆伐区四五年后几乎被阔叶树和杂草所布满,如若人工更新红松,应在伐后一二年进行,否则不仅费工且保存率大为降低。他根据3年 (1962—1964年) 对人工红松林昼夜生长、日生长和年生长的详细观测资料,1976年又在 《林业科学》上发表了题目为 “红松人工林的生长与扶育” 的论文。文中用图表和文字有力说明了红松生长与光、温、湿以及与降雨的关系,同时指出红松抚育中应采取“侧方庇荫和上方透光” 的科学道理。这两篇论文的内容曾被许多书刊所引用。
他揭开了红松成材之谜。50—60年代,林业界对红松是阴性树种、阳性树种或中性树种,曾有过热烈地争论,但都没有更多的试验根据。60年代初他在凉水林场蹲点期间,对红松人工林调查中,发现红松生长因相邻阔叶树遮光方向不同、其生长差异极大。凡周围有阔叶树而上方透光的红松,不仅生长最高,而且干形最好; 受阔叶树上方遮荫的红松生长最差。全光条件下生长的红松,虽比较健壮,然而干形尖削度大,且多数受球蚜危害。继之1965年,他在临江林业局与营林工人共同劳动时,了解到抚育红松时有句 “挨着别挤着,护着别盖着” (意即侧方庇荫,上方透光) 的顺口溜。再联系到原始林内的红松能成为 “参天大树” 的林隙效应,从而明确提出红松成材的最适生境,既不是林下庇荫条件,也不是林外全光条件,而是处于两者之间的林冠空隙,即从幼苗到大树应有一个上方透光的垂直空间。所以称红松为 “林内更新和林隙中生长的树种”。同样观察到原始林内与红松混生的一些伴生树种,也具有这一特点。说明红松及其主要伴生树种,“高干良材和大径巨木” 的形成,是由于 “先高后径”不同步增长的结果。林隙中上方透光的垂直空间,犹如山峡里生长出来的树木,先是有一个拔高向上生长的成材期,达到成材高度后便扩大树冠和加大径级生长。相反,人工红松纯林一直在全光照射下,初期生长快并过早结实,没有更长的拔高生长期,所以难以成为栋梁之材。这一说明比争论红松是阴性或阳性更具有现实意义。
他阐明了红松混交林自我维持的机理。60年代他在对原始红松混交林调查中,就曾注意到原始林是由不同年龄斑块树群所构成的镶嵌体。但始终没有机会对红松混交林进行采伐来加以验证。1984年在凉水进行科研期间,有一块5公顷多的红松混交林要进行采伐,决定以红松混交林结构和动态作为两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题目。采伐前对胸径超过3厘米的红松及其他伴生种2000余株树木,均挂牌编号,详细绘制了林木位置图和记载树高、胸径与和冠幅。之后全部查数伐根的年轮数,测定了相应根径生长量。胸径小于3厘米的幼树有1 000余株,全用扩大镜或解剖镜查数其准确年龄。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弄清了原始红松混交林斑块树群实际分布格局和斑块流动的规律性。森林内每一斑块树群的形成实际就是自然力 (风倒、病虫害、火灾等)或本身力量 (自然腐朽死亡) 的局部干扰形成的林内空隙,然后在空隙内生长起来的近同龄斑块树群。由于干扰时间不同,斑块树群处于不同发育阶段,斑块间和斑块内的树群始终是处于大小循环变化的过程。经计算,斑块树群间循环的周期,因立地条件不同,大致变化在200~300年。这一研究结果说明了原始红松混交林整体的相对稳定性是由诸多局部不稳定的斑块树群来维持的。证明各树种在林隙内前更和后更的幼苗所形成的树群 (近同龄斑块),是红松混交林发展的基本单位和持续不衰的基础。从而揭开了原始红松混交林生态系统自我维持的机理和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过程,为红松混交林的恢复和可持续经营提供了生态理论的依据。

探求森林可持续经营之路 创造性提出近自然经营理论


李景文在长期从事原始林的调查研究中,深刻认识到原始林是在自然法则下生成的产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完全达到了和谐,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他常常把原始林比作是天然实验室和大课堂,也是一部活的 “天然的书”,发展林业科学就必须向自然学习,通过观察和实践,破译这部“天然的书”,才能学到更多更好天然成林的方法,使森林走向健康和繁荣的道路。东北东部山地的原始红松混交林,百年前还是万木参天,数百里不见天日的林海。但百年后的今天,原始林已遭到极大破坏。如何恢复这些破坏后的林子,一直是他关心和研究的课题。他认为要恢复破坏后的森林,必须追根求源,向原始林学习,决不能犯主观主义的错误。他所着的 《红松混交林生态与经营》 一书中就是根据他多年研究原始红松混交林和人工纯林所积累的丰富资料为基础,依据生态系统学的理论,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了在现有破坏后的广大山地森林中,实施生态林业的新途径。书中明确提出的原始红松混交林是一种具有 “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生物量高和自我维持能力强” 的森林,它是世界上北温带针阔混交林中少有的最多样、最多效的森林,是本区发展森林的最好选择。他根据原始林人为破坏程度的不同,将现有森林分为四大类: 原始天然林、过伐天然林、次生天然林和人工林。提出总的经营方向应是: 以原始林的结构和动态为模式,过伐林着重进行林相整理,次生林加以优化培育,人工林逐步走向天然化。同时重视原始林的保护和天然母树林的建设等途径,达到生态与经济相结合,发挥森林整体功能和多效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他创造性地提出了近自然经营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建立红松混交林可持续经营的体系,以期昔日健康生长的含有红松的针阔混交林,更多地回归自然,一改目前以杨、桦、蒙古栎和人工红松和落叶松纯林占优势并生产中小径材的局面。这是一项较大恢复红松混交林体系的生态建设工程。

主编全国第一本森林生态学教材


李景文认为要发展中国的森林生态学事业首先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队伍。1977年他接受了主编全国第一本森林生态学教材的任务。如何编写出一部具有高水平的教材,成为他日夜思虑的问题。为了熟悉全国各地森林情况,他到南方亚热带和热带森林进行了解和学习,并联系了国内7所高等林业学院、系10余名教师,制订出了理论体系完整、内容翔实的教材编写方案和分工计划,为全书章节有机配合呕心沥血,为撰写重要章节废寝忘食。书编完了,他也累的病倒了,打针吃药半个多月,但心中却感到很充实。目前,此书已发行近10万册,经过近20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此教材概念清晰、内容翔实和完整,成功地培养了大批森林生态学与经营学教育、科研和管理人才,国内大多数林业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就是通过此书的学习,走上了科研之路。
李景文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森林生态学教学和科研的最新发展。80年代末期,他深感《森林生态学》第一版教材内容急待更新,又开始不断查阅国内外生态学研究成果,并针对一些概念和理论,与国内外有关专家进行讨论和研究,积极开始了《森林生态学》第二版的重写工作,根据生态学发展新趋势,制订出了教材编写新体系,内容更加丰富、翔实,该书于1994年正式出版,为中国森林生态学发展做出了贡献。

治学严谨 生活朴素


1962年,李景文为了研究红松混交林皆伐迹地上森林更新发生的真实过程,不顾林区生活的困难,带领2名教师远离场址,进行了红松林皆伐迹地更新的详细调查。在迹地上均匀布点200余块1平方米的样方,砍倒样方内所有更新的杨桦等阔叶树计3 000余株,之后用扩大镜查数其年龄,样方内发生的灌木数也都一一点数。他认为只有这样用大量数据才能客观地反映出实际情况,这就是他进行科研的态度。他还与一名教师对林场后山400余米处的一片红松人工林进行过长期定位研究,整整用了3年的时间,测定了红松的昼夜生长、季节生长和年生长。在生长季节里测定昼夜高生长最为困难。他们规定不分昼夜每隔4小时测定一次,许多资料是在蚊虫叮咬、黑夜和暴风雨的情况下取得的。
改革开放之后,李景文虽已年近60岁,但仍然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亲自带领学生到林区制定研究计划、落实调查和实验方案。1984—1987年在研究原始红松混交林的结构和动态时,他亲自带领研究生在小兴安岭行程数千里。目前他已培养出了近20位生态学博士和硕士人才,多数已成为中国森林生态学研究的中坚力量。
主编《黑龙江森林》一书,耗费了他10年的心血。这部书受到林业同行的好评,并获得了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优秀学术着作奖。他所着的《红松混交林生态与经营》一书也用了5年时间。他常常说编好一本书一定要 “‘志’ 与 ‘学’ 相结合”,同时要具有重要性、系统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可读性。他写一个句子或一段话,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他还特别注意一本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忌讳各章节不相联系,结果成了一本论文集。
李景文大半生的生活轨迹基本是这样循环的: 家中的办公桌一林区一学院。对森林学教学与科研之外的事情,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他无暇顾及,总是以坦荡的胸怀对待一切。他的工资收入多少,他从未放在心上,即使他的后辈们的工资赶上他了,他也从不计较,总是对老伴说: “钱多了没用,够花就行。” 涉及个人的事情上,从不争不抢; 可涉及森林事业发展的事却轻易不放。

(葛剑平 杨素华)


简 历


1925年 出生于河南省新郑县。
1944—1948年 在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学习。
1948—1949年 任湖北省咸宁县中原中学教师。
1949—1950年 任沈阳农学院森林系助教。
1950—1952年 任东北农学院林学系助教。
1952—1984年 任东北林学院林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1985年 任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 要 论 着


1 李景文,陈大珂,郑焕能.东北地区落叶松生育环境及生长情况的调查初步报告.东北林学院学报,1957,1~18.
2 李景文.对合理经营天然次生林的探讨.黑龙江日报,1962-07-31 (4).
3 李景文.要根据经营目的确定主伐方式. 中国林业,1964,(1): 17.
4 李景文,刘庆良,陈运大.红松林皆伐迹地天然更新的研究.林业科学,1964,9 (2): 97~113.
5 李景文,刘庆良. 红松生长及其与气候条件关系的研究. 东林科技,1975,(2): 1~15.
6 李景文,刘庆良 .红松人工林的生长与抚育. 中国林业科学,1976,(2): 39~46.
7 李景文.森林生态学 (第一版)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8 李景文,刘传照,徐贵林.林冠下红松直播试验初报.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4,(12): 30~38.
9 李景文,詹鸿振,刘传照.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采伐迹地更新的研究.林业科学,1988,33(2): 129~137.
10 李景文,刘传照,任淑文.天然枫桦红松林凋落量动态及养分归还量.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89,13(1): 42~48.
13 李景文.黑龙江森林.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3.
14 李景文,葛剑平.保护和研究红松老龄林的现实意义.见: 盛伟彤等主编.森林环境持续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122~125.
15 李景文,葛剑平.中国东北阔叶红松林结构和自我维持机制的研究.见: 林业部科技司主编.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论文集.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508~605.
16 李景文.森林生态学 (第二版)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17 李景文.东北天然红松混交林恢复的基本对策.见: 沈国舫,翟明普主编.全国混交林与树种关系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163~267.
18 李景文等.红松混交林生态与经营.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7.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04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