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李公德(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36 评论:0

1925—


李公德,高粱育种家。先后开展高粱地方品种调查整理、系统育种和雄性不育系及其杂交种选育,育成一批以 “护22号” (系选种)、“吉杂26、11、52”为代表的杂交种,为中国高粱生产作出了贡献。
李公德,1925年12月 18日出生于辽宁省复县南极乡南极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母亲省吃俭用供他上学深造。1928年小学毕业后,他考入复县瓦房店国民高等学校 (相当于中学)就读。1942年考上哈尔滨农业大学农学科。当时日本军警对学生严加监视,有的老师和同学受到拷打入狱和杀害,作为一个中国人李公德深感亡国之苦。1946年转入沈阳东北大学农学院农学系学习,1947年迁校北平。国民党政府腐败,仇视东北学生,对因不满国事而进行示威的学生进行血腥镇压,发生了 “七五”惨案。在进步同学的影响下,李公德的思想有了很大进步,1948年末北平解放在即,他决心参加革命,1949年3月被分配到东北行政委员会 (后改为东北人民政府) 工作。他感到国家科学技术落后,自己应该在科学事业中发挥作用,提出要到农业科学研究部门工作,组织上答应了他的请求。1949年7月他被调到公主岭东北农事试验场 (后改为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一直从事高粱遗传育种研究。
李公德到东北农事试验场工作后受到组织上信任、关怀和重视,1952年被任命为农产系 (现作物育种研究所) 杂粮组 (玉米、高粱、谷子) 组长,并参加了中央农业部在北京举办的米丘林遗传育种学习班。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他的阶级觉悟有了提高,爱国奉献、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大大增强,1956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9年李公德出任作物育种研究所副所长,这给他创造了再学习的条件,对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育种工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使其知识积累和业务能力更趋成熟。1962年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有人批评他只钻研业务、不问政治、走 “白专道路”,他心里很委屈,常想:自己辛辛苦苦干了十几年,不为名、不为利,一心想为国家、人民作点贡献,还批评走白专道路,难道什么工作也不干就算对吗? “文化大革命” 期间,他不再担任领导职务,但并未间断高粱育种课题的研究。1968年恢复原职,1980年任作物育种研究所所长。
李公德是吉林省作物学会第四届理事长,曾数次组织全省各农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召开学术经验交流会,评选优秀论文、发展会员。他还是吉林省农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第四届理事。

地方品种搜集和选育见到成效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农事试验场和随后的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的高粱育种工作,还是沿袭国民党时期少数日本留用人员的思路,按照杂交育种改进品质的方向进行的。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李公德认为在当时国家要求迅速恢复生产的条件下,杂交育种很难在短时间为生产上提供优良品种。同时那时手边掌握的高粱原始材料 (即品种资源) 还不足60份,也很难为杂交育种筛选出合适的亲本。通过深入高粱生产县份进行考察,听取农民群众意见,再查阅过去的高粱资料,他发现生产上应用的都是古老的地方品种,混杂很严重,需要补充搜集、整理提高。1952年末,他写出了 《终止杂交育种,集中力量开展高粱地方品种调查、搜集、整理、选育》 的报告,他认为 “高粱是东北地区的古老作物,地方品种繁多,对分布广的地方品种进行选育提高,是最现实有效的途径; 同时对地方品种进行搜集、整理研究和长期保存,有利于今后育种工作。” 他的意见得到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唐川的赞同和支持。1953年配合中央农业部提出的地方品种征集和评选工作,按县份共搜集到2000余份材料,淘汰了同种异名的样品,整理出1 200个品种,同时明确了 “护脖子”为当地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广泛、变异较多的地方品种。在征集评选的同时,他按不同生态区选择若干条件优良的地块,对该品种进行了单株选择,并收取集团种子,经过1~2次单株系统选择,育成了护22号、护4号、护2号3个优良品种,较原始品种增产15%。60年代累计推广面积约200万公顷,成为吉林省主栽品种,约占高粱播种面积50%左右。1978年护22号荣获吉林省人民政府重大科技成果奖。

杂种优势利用获得成功


高粱是杂种优势很强的作物,20世纪50年代国外已育成了雄性不育系,并配成杂交种推广于生产。李公德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他认为发达国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为了获得雄性不育系的材料,1957年他曾从地方品种“八面城” 中观察到花粉囊不破裂的植株,随即套袋自交10余株,结果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半恢复,未获成功。1958年末,得到由徐冠仁教授从美国带回雄性不育系 “3197A”及其保持系 “3197B”数十粒种子,但在中国北方地区表现晚熟,在当地无法利用。他根据遗传理论,以早熟的地方品种作轮回亲本制订了回交转育计划交学术委员会讨论。大家认为 “当前仍应以地方品种选育为主,辅之以杂交育种的准备工作,不应好高骛远”,李公德认为自己的计划经过努力是可以赶上先进国家水平的。不育系转育工作虽未被列入正式计划,但工作仍在半保密状态下进行着,同时他激励自己在设计和实施上更加科学严谨。转育亲本不但选用许多品种,每个品种又采用大量单株分别进行了回交。对每个品种的后代,按系统逐株进行育性调查,研究其不同世代的育性反应。1962年终于育成了具有3197A的细胞质、中国高粱的细胞核、较早熟的矬1、护2、2731等一批雄性不育系,为吉林省利用杂种优势打下了基础。同时,利用国外品种与地方种杂交、一次回交和测交育成了具有国外亲缘关系的一批恢复系,如7384、7313、6115等。1965年春所学术委员会对李公德主持的这项工作进行了讨论,多数人认为杂种优势利用可以作为高粱育种的主攻方向,并对他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表示了赞许。
从1963年起,李公德相继利用育成的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配制了一批高粱杂交种,证明凡是用具有国外品种亲缘关系的作亲本,都表现了高产的特性,同时肯定了杂11、吉杂709、吉杂26、吉杂27等杂交种的生产价值。这些杂交种较过去的推广品种增产20%以上,一般栽培条件下每亩产量达400千克,在吉林省和内蒙古哲里木盟地区推广面积3 000万亩左右,收到显着增产效果。其中吉杂26号推广面积最大,增产幅度最多,1978年获吉林省人民政府重大科技成果奖。这批育成的亲本还为其他科研单位所利用,如恢复系7384曾是山西大同良种场育成同杂2号的父本,该组合在黑龙江、内蒙古推广10余年,累计种植面积达4 500万亩。
20世纪60年代,水稻、小麦育种工作首先在国际上取得了突破,被誉为 “绿色革命”。1968年澳大利亚科学家C.M Don-ald最早在小麦上设计出独秆的理想株型并提出株型育种概念。李公德注意阅读有关资料,认为株型 (包括矮化) 育种提高了收获指数 (即经济系数),是禾本科作物育种的一个新进展。他分析国外育种动态和本省生产条件,认为高粱育种工作必须把杂种优势与株型育种相结合,提高收获指数,单位面积产量才会有大幅度提高。70年代中期以后,吉林省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化肥施用量大幅度增加,旧的耕作制度已逐步为轮翻所代替。1979年他和王方等一起,把育种目标从高秆逐步转向中、矮秆,要求株型紧凑,结果育成了吉杂52、吉杂20等杂交种。他还进行了不同茎秆高度杂交种的密度试验,调查其经济系数、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厚度等,证明了中、矮秆杂交种适于密植,每亩可种植1万株,较高秆杂交种增加1/3,经济系数由0.37提高到0.45,在一般条件下每亩产量达500千克左右,较高秆杂交种增产30%; 1982年在黑龙江省双城县缩垄增长、增加种植株数、精心管理条件下,平均每亩产量曾达到667千克以上。80年代中期以后,吉杂52号在吉林省北部和黑龙江省南部各县推广,累计种植面积达600多万亩,实现了北方早熟高粱区由高秆稀植低产到中矮秆密植高产的历史性转变。

无私奉献 平易近人


李公德的家境并不富裕,全家三代全靠工资生活,他整天埋头于学习和工作,对家庭的经济和生活状况不闻不问。每次公出回来,他首先到试验地里观察育种材料,看看有何新变化,然后才回家。礼拜天、节假日也从不休息,业余时间不是学外语就是看资料,长年累月奋斗不息,一心扑在事业上。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最大乐趣是业务上有新见解和工作上取得成绩并使农民得到实惠。1962年在吉林省人民政府召开的全省劳模大会上农民代表反映他们种植的高粱护22号普遍获得了大丰收,省领导当即给李公德补发了一张奖状,他感到无限的高兴和欣慰。在业务工作中,他能深入实际,掌握国内外动态,既实事求是,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育种观念,敢于大胆探索。兄弟单位曾数次来所参观交谈,他也曾到其他农业科研单位作报告,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从不保密。60年代以后,一些地区农科所,包括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的单位在内,相继育成了一批高粱品种、杂交种用于生产,这是与李公德的业务开放思想和平等待人的工作作风分不开的。
李公德从不看重职务的高低。1959年初,他刚满34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曾三次找他谈话,叫他担当作物育种研究所副所长工作,他认为自己年轻,没有经验,不能胜任。最后还是服从组织上的安排,同时继续主持高粱育种工作。李公德诚实可靠,平易近人,从不以副所长、所长自居。作物育种研究所有许多老科学家,他非常尊重,虚心向他们请教、学习。“文化大革命” 期间,年长的科学家不再主持课题并借故公出,而他则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积累,根据他们留下的意见和工人一起将大豆、水稻等作物的田间管理、评价、收获、考种等工作承担了下来,使许多育种材料妥善保留下来。每年年初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讨论各农作物育种计划时,一般他都尊重课题主持人的意见执行。他很重视品种资源工作,曾亲自带领科技人员赴生产第一线收集玉米、谷子地方品种,并与省农业厅共同主持召开有全省科研单位和县农业局长参加的会议,布置对野生大豆资源进行全面考察、搜集。他强调玉米应迅速由双交种过渡到单交种,谷子应进行矮化株型育种,都已见成效。70年代该所育成了农作物优良新品种20余个,推广面积约占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0%左右,这里也有他的汗水和功劳。
李公德非常重视科技人员的培养和提高,不放过一个机会派送年轻人到国内外学习。他要求年轻科技骨干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生产实践经验和分析研究的能力,并养成品德高尚、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他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已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

简 历


1925年12月18日 出生于辽宁省复县南极乡南极村。
1939—1942年 在辽宁省复县瓦房店国民高等学校学习。
1943—1945年 在哈尔滨农业大学农学科学习。
1946—1948年 在沈阳东北大学农学院农学系学习。
1949—1951年 在东北农事试验场农产系普作组工作。
1952—1958年 任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产系杂粮组组长。
1959—1979年 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副所长。
1980—1991年 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所长。

主 要 论 着


1 李公德.高粱地方品种细胞核内不育和可育反应的研究.吉林农业科学,1964,1 (1),39~46
2 李公德,王世义.高粱 “护2号”、“护4号” 品种选育报告.吉林农业科学,1964,1 (3): 1~6
3 李公德 .高粱护颖型与千粒重、着壳率的遗传关系.作物学报,1965,4(2): 149~155
4 李公德 .早熟与高产矛盾统一——选育杂交高粱体会.遗传育种,1978,(1),9~11
5 李公德,姜秀奎.中国高粱品种志 (吉林部分)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0
6 李公德,陈淑莹.高粱杂交种株型研究.吉林农业科学,1980 (1):76~80
7 李公德.农作物育种工作的回顾与前瞻.吉林农业科学,1980,(2):25~29
8 李公德.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作物卷小谷类作物.北京: 农业出版社,1991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04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