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李阜棣(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72 评论:0

1930—


李阜棣,土壤微生物学家。长期从事微生物教学及紫云英根瘤菌共生固氮和其他土壤微生物研究。阐明了水稻根圈固氮菌生态学规律; 在湖北省大面积推广紫云英根瘤菌的应用,继而扩大到长江流域和华南数省; 发现紫云英根瘤菌在实验室长期培养下结瘤功能衰退现象和根瘤菌在土壤中竞争结瘤的 “位置效应”; 在我国首先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推动根瘤菌遗传学研究,1981年构建了携带转座子Tn5的自杀性质粒用于紫云英根瘤菌的诱变研究,并揭示其结瘤基因结构的特异性。
李阜棣,1930年6月27日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城关一个普通商业经营者家庭。1937年至1938年在县城一个私塾馆学习,1939年进入仁德小学,在抗战烽火连天的年代断断续续地念完小学和初中。1949年自湖南益阳信义中学毕业后考入武汉大学学习,当时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李阜棣在积极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也热情参与学生社会活动,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担任过团支部书记、学生会主席和班长等职务。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国遭帝国主义国家封锁,重要的战略物质——橡胶不能进口,中央政府决定在华南 (包括海南岛) 发展橡胶垦殖事业。李阜棣和土壤农化系同学前往参加大规模土壤勘察工作,并担任中队长职务,领导4个小队在遂溪和海康作土壤调查,并兼任青年团高雷地区总支书记。全体团员和学生在垦殖工作中的成绩得到了团中央的通报表扬;在总结和庆功时李阜棣被评为甲等劳动模范。
李阜棣1953年毕业于院系调整后的华中农学院,留校任教,从事微生物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 “微生物学” 和 “土壤微生物学”,并参与指导土壤农化专业学生的教学和生产实习。在微生物生态和生物固氮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专着和教科书4本。李阜棣积极参与和推动微生物学科建设,历任微生物学教研组长、教研室主任、土壤农化系主任。1981年赴英国洛桑试验站从事根瘤菌研究。农业部于1990年冬批准在华中农业大学建立农业微生物重点开放实验室,李阜棣被任命为室主任 (1991—1997)。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梯队建设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绩,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受国家计委和科委委托,对全国生命科学类43个重点实验室进行评估,该实验室名列第8位。1997年底该实验室领导班子换届,他被任命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李阜棣热心参加和推动国内和国际学术活动。任中国土壤学会第六届、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兼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1987—1995),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1996—1999); 中国微生物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兼农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主任 (1991—1995),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和 《微生物学报》 副主编 (1996—2000);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曾任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副组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和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系统痕量物质生态过程开放研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等各项兼职。组织和主持多次全国土壤微生物和生物固氮学术讨论会,1994年组织和主持 “国际根瘤菌多样性和分类学术讨论会”。他还是几个国际学术组织的会员。
在中南地区大面积推广紫云英根瘤菌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我国于60年代初进行大面积水稻栽培制度的改革,双季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为提高地力,相应地需要发展紫云英绿肥。在种植紫云英新区,接种紫云英根瘤菌 (现已定名为华癸根瘤菌,拉丁文学名是Mesorhizobium huakuii) 是紫云英栽种成功的关键,也是绿肥高产的重要因素。1965年湖北省农业委员会决定在华中农学院建立细菌肥料工厂,李阜棣受命担任总技师职务。在多方支持配合下,两个月内完成了基建和大型灭菌设备等的安装; 采用曹燕珍筛选的优良紫云英根瘤菌生产了大量优质菌肥,销往湖北农村和邻省。秋天播种时节,在有经验的农工配合下,李阜棣亲自带领部分师生在湖北荆门、潜江、洪湖等县进行紫云英根瘤菌接种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并布置多点田间试验。在未种植过紫云英的土壤中,接种后鲜草产量成倍提高,多数地区也大幅度增产,为早稻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肥源。这项工作是我国农业微生物应用的重要成绩之一,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荣誉奖。


发现紫云英根瘤菌共生功能的衰退现象
推动我国根瘤菌分子遗传学研究


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根瘤菌应该具有优良的共生固氮功能,即感染速度快、结瘤能力强、固氮效率高。60年代,在紫云英根瘤菌的选种和菌剂的生产与应用中,李阜棣和曹燕珍发现优良的103菌株于实验室转代培养几年后逐渐失去了结瘤能力。为了给生产应用不断提供优良菌株,在继续筛选的同时,除进行根瘤菌的化学诱变外,他还认为根瘤菌的某些共生性能较易丧失也许是一种遗传变异现象,后来对根瘤菌质粒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看法。1979年他设计制定了研究紫云英根瘤菌退化机理的试验方案,即采用从根瘤细胞原生质体中分离培养单个根瘤菌的方法进行根瘤菌分化的研究,1981年他的合作者 (此时李阜棣已去英国访问进修)根据该设计方案,成功地完成了 “根瘤菌在寄主细胞内的分化及存活性研究”,该成果获1986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李阜棣于1981年去英国访问,在世界着名农业研究中心洛桑试验站进行根瘤菌遗传学研究,构建了多个携带转座子Tn5的自杀性质粒用于根瘤菌诱变。回国后采用此技术继续进行紫云英根瘤菌分子遗传学研究。他指导研究生研究证明了决定紫云英根瘤菌共生功能的遗传因子存在于细胞内的质粒上,而质粒的不稳定性是其共生特性较易丧失的主要原因。80年代后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下,在中国首先开展根瘤菌多样性研究。90年代在欧盟资助下,分别同荷兰、希腊、芬兰、英国的根瘤菌研究者合作,主持大豆根瘤菌和紫云英根瘤菌遗传多样性两项重点课题的研究。大豆起源于中国,与之共生的根瘤菌也必然首先在我国土壤中演变发展而来。李阜棣及其研究组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东北等地区的大豆根瘤菌的分析结果发现并证明它们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紫云英是在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绿肥作物,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十分普遍。李阜棣及其研究组对大量紫云英根瘤菌菌株的研究结果揭示出它们的遗传多样性也是很丰富的; 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其共生固氮分子遗传学研究,已发现和证实紫云英根瘤菌的结瘤基因在质粒上的排列不同于大豆根瘤菌等种类,它的nodA和nodBC是不连锁的,丰富了国际根瘤菌分子遗传学研究内容。

揭示和阐明根瘤菌在土壤中竞争结瘤的 “位置效应”现象


用根瘤菌纯培养体制成菌肥作为豆科植物接种剂始于19世纪90年代。实践证明,只要应用得当,这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可是在长期栽培某种豆科植物的土壤中,即使采用与之适配的优良菌株接种常常没有明显效果。对此问题虽然已有大量研究,而且也找到了生理学和遗传学方面的一些原因,但未能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国内外传统的看法是,接种于种子表面的根瘤菌会随着萌发生长的根系向土壤下部迁移,并在根表面繁殖,在根系上下形成根瘤。对根瘤菌在土壤中的迁移问题国际上虽有一些研究,但未同结瘤作用直接联系起来。李阜棣根据根瘤菌在土壤中的移动特征和生长速度,于1980年指导研究生采用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研究了大豆根瘤菌在土壤中竞争结瘤的生态学问题,发现在有土着根瘤菌存在时,种子表面和不同土层中接种的根瘤菌所形成的根瘤数量差别很大,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根据这项研究和前人的许多资料,李阜棣提出了根瘤菌在土壤中竞争结瘤的 “位置效应” 概念。这一结果在第13次国际土壤学大会上发表。这是改革根瘤菌接种技术以提高接种效果的一项主要依据,也是对证明维诺格拉德斯基生态学观念有重要意义的具体贡献。


倡导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生态学的结合
开创我国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领域


土壤微生物研究始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上半叶已是一门成熟的独立学科。由于土壤的高度异质性,其中微生物数量大而种类繁多,估计已分离培养的微生物种类尚不到蕴藏种类的10%,有许多问题尚待新技术的发展才能深入研究和阐明。土壤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维诺格拉德斯基在20世纪初就提出 “土壤微生物学所研究的问题基本上属于生态学范畴”,他非常重视土壤微生物的原位研究,并一生致力于研究技术的改进,也创造了一些原位研究的方法。随着80年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发达国家开始有人采用某些新技术研究土壤微生物学问题。李阜棣于1991年在中国土壤学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 “分子生物学对微生物生态学的渗透” 的报告。在李阜棣的倡议与指导下,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研究者在此前后陆续开展了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研究工作,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分子生态学研究室。早在80年代中后期,李阜棣就注意到了自然条件下微生物之间遗传物质的转移问题,发现异养产碱杆菌中的2,4-D降解质粒能向菜豆根瘤菌转移。90年代初,又和其合作者及学生一道引入和发展了发光酶基因标记微生物原位检测样品的方法,并采用这一技术研究了根盒—土壤微宇宙 (microcosm)中荧光假单胞菌在小麦根圈的定殖动态和土壤因素的影响,以及紫云英根瘤菌和大豆根瘤菌的竞争结瘤能力及其占瘤率的测定,不但为我国开展环境中靶细菌动态的原位研究及释放转基因微生物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了有力手段,而且还提高了我国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水平。

执着追求 奋发进取


李阜棣在抗日战争岁月中度过少年时代,跟随小学和中学几度迁移,学习和生活均不稳定,饱尝了民族灾难之苦,但他坚持学业,逐步形成了奋发进取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大学中受老师和环境的熏陶,树立了在微生物学领域奋斗的目标,培养了自己的志趣,并持之以恒地去追求。他在困难和逆境中用以自勉的是 “笨鸟先飞”,“人一能之己十之”,“浪费每一个今天,就会失去无数的明天”。几十年来,他在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在前辈创造的知识宝库中不懈求索; 既牢牢抓住主导方向,又注意开拓边沿领域。在土壤微生物的应用、微生物生态学和紫云英根瘤菌分子遗传学等方面,他为土壤微生物学的发展添砖加瓦。由于他胸襟开阔,淡薄名利,因而对于如何处理好学术事业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他具有其独到的见解,并身体力行,从而赢得了同事与同行们的很高评价,在学术界也享有崇高威望。他认为: 在一个单位中,个人的成长都是在前人积累的基础上和集体的影响下形成的,必须正确认识个人的地位和对未来发展的责任。这一观念在他为陈华癸教授从事学术活动60周年撰写的纪念论文中有很好的表述。他在文中写道: “任何重要的科学成果,特别是理论方面,都是人类的集体创作,是社会的共同财富。即使在一个具体的小单位里,聪明人的创造和发明,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集体得到了启示,从别人的劳动成果中吸取了营养。”

简 历

1930年6月27日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
1949—1952年在武汉大学学习。
1952—1953年在华中农学院学习和毕业。
1953—1961年任华中农学院土壤农化系任助教。
1962—1979年任华中农学院土壤农化系讲师、微生物学教研组组长。
1980—1985年任华中农学院土壤农化系副教授、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
1986—1987年任华中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从
1984年至1987年任土壤农化系主任。
1991—1997年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农业部农业微生物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农业微生物研究所所长。
1998年至今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农业部农业微生物重点开放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主任。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04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