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李笃仁(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10 评论:0

1920—1993


李笃仁,土壤耕作学家。长期从事土壤耕作和作物栽培学研究。倡导旱地农业研究,为我国旱地农业区制定了土壤水分管理的耕作技术体系。阐述了 “蹲苗” 对小麦高产的重要作用。长期坚持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实地考察、总结生产经验,推广科研新成果。深受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欢迎。
李笃仁,1920年7月25日出生于河北省丰润县岳会庄一个店员家庭。1933年在唐山市六村小学毕业; 1939年毕业于唐山市中学; 1943年北京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毕业。1943—1945年任华北农事试验场技术员,1945—1949年任北平农事试验场技佐,1949—1958年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59—1978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研究员、土壤耕作研究室主任,1978—1985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员、土壤耕作研究室主任。
近半个世纪以来,李笃仁一直从事耕作 (轮作) 科研工作,主持和领导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土壤耕作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他长期深入科研、生产第一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先后在北京郊区、山西省长治、平顺、甘肃省临洮、河南省新乡、河北省高碑店、山东省德州、陵县等县、市蹲点跑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主持了 “北京郊区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利用”;“深浅耕在轮作中的安排和作用”; “小麦高产的水肥管理和土壤条件”; “北方抗旱保墒耕作技术”; “旱地深松蓄水及创造良好的耕作层”; “砂荒地种草养畜培肥地力” 以及 “北方旱农地区蓄水型耕作技术体系”等多项研究课题。他认为研究土壤水分运动的规律性应与土壤肥力联系起来,重视 “抗旱保墒” 和 “以水调肥” 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他主张农林牧结合的生产结构和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轮作制度; 有机、无机相结合的肥源结构和施肥制度; 深、浅、免相结合的耕作制度作为华北地区因地制宜调节土壤肥力、高效节能的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各种耕作措施和轮作制度对土壤熟化过程和肥力演变规律的影响,用于解决当前农业生产关键问题。
他1985年退休后,仍只身去河北省廊坊地区的永清县,开展 “永定河古河道的砂荒地种草养畜研究”工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廊坊地区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李笃仁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工作上实事求是,生活上简朴无华。在1985年12月,年逾花甲的李笃仁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他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上。他勤奋努力,撰写了不少既有科学价值,实用性又很强的着作和论文。主编了 《实用土壤肥料手册》,参加了 《中国小麦学》、《农业土壤管理》、《中国农业土壤概论》 的编写工作。曾任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第一届副理长和中国土壤肥料研究会第一届理事等职。


为北方旱地农业区制定了以 “蓄、保、提、用”
为中心的耕作技术体系


自50年代起,李笃仁同广大科技人员一道,先后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河南、内蒙古、新疆、北京等省 (区、市)对旱地农业生产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他认为,旱地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东北的西部和西北地区,大多缺乏地表水和地下水,同时肥料不足,造成这些地区土壤瘠薄、肥力低下,加上降水偏少,特别是在丘陵山区,天然降水就成了农作物生育期所需水分的唯一给源。李笃仁意识到如何通过耕作措施,达到最大限度地将天然降雨蓄纳于土体之中是旱地农业区最重要的任务。1957年在分析了解苏联马尔采夫耕作法的基础上,在晋东南地区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在北方旱地农业区,夏季要“深松蓄墒,纳伏雨,供秋用”; 秋季要 “秋耕耙耱,蓄水保墒,集秋雨春用”; 春季要 “播种前后镇压提墒保全苗”; “生育期适时管理,科学用水”的 “蓄、保、提、用” 为中心的耕作技术体系,在抗旱保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主张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受到各地领导的重视和群众的欢迎。

提出创造良好的耕作层是高产的基础的观点


李笃仁从多年的研究中总结出,耕作层的土壤应达到 “深、细、透、平、严” 的要求,这是获得作物高产的基础。耕作措施就是要为作物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所谓 “深”是指作物生长要有一个深厚的活土层,尤其是耕作层内、水、肥、气、热以及生物活性等因素协调,耕作深度一般标准是18~20厘米;“细”表示要耕得完全,不漏耕; “透”是要保持耕深一致; “平”是指翻上来的垡面要平整; “严”是指耕后地表要严实,无残茬和杂草外露。这些耕作质量要求,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更显得特别重要。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还要大力提倡秋耕后适时耙耱,平整地表,以达到 “合口越冬” 的目的。

提出 “蹲苗”是保证小麦高产的关键措施


1972年,李笃仁在山东省陵县,进行了 “冬小麦高产不倒伏的技术措施” 的研究。他认为在冬小麦生育过程中,要明确不同发育阶段的主攻方向,促使冬小麦沿着一个高产生育结构的进程发展,才能达到稳产高产。
但是,高产冬小麦常因倒伏而达不到高产的目的。李笃仁认为,倒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品种问题,也有栽培管理问题,但后者往往更为普遍和重要。据研究,土壤肥力高,施肥量较大,并不是造成倒伏的主导因素,而灌溉不当,特别是拔节水灌溉欠妥对冬小麦倒伏起着决定性作用。李笃仁经过几年试验,认为看苗 “促”、“控”,巧浇返青水,协调群体结构,是高肥力土壤条件下,小麦获得壮苗的关键措施。但壮苗不等于高产,关键是浇好拔节水,这是防止小麦倒伏争取高产的主要措施。提出迟浇拔节水和采取 “以水控肥” 及 “蹲苗控节”等,是小麦防倒高产的有效措施。小麦蹲苗是指小麦浇返青水之后,延迟浇拔节水的时间,从返青水到拔节水这一阶段称为小麦的蹲苗期。在此期间既要满足小麦生长发育对水肥的需要,又要以水为中心抑制小麦的猛长,使小麦出土的第一节不超过5~6厘米,第二节不超过8~10厘米,通常把这一措施称为 “以水控肥”。而 “蹲苗”时间的长短,依品种、小麦长势、当时当地的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状况而区别对待,一般以35~40天为宜。李笃仁的这些研究成果和措施对于小麦高产栽培具有重要的意义,已被鲁北广大农民群众所采纳。

近代旱地农业研究的倡导者之一


“六五” 期间,在研究 “华北丘陵旱地耕作法” 的同时,李笃仁深入到我国北方主要旱农地区调查,发现这些地区,虽然生产条件较差,又贫穷落后,光、热资源丰富,地域辽阔,土层深厚,有很大增产潜力。他认为旱农地区并不注定就低产,在人口众多的我国,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只靠沿海发达地区。国家应加强对东北西部、华北西部和西北地区的农业开发,增加投入,提高这些地区的粮食产量,这才是解决我国十亿人口吃饭问题的重大决策。他的这些认识与当时姜秉权、马世钧、钮缚等教授的观点一致。于是,他们四人联名向中央建议,并发起了1980年在辽宁朝阳市召开的第一次 “东北、华北、西北旱地农业研究讨论会”。他还与其他同志一道,代表农业部向国家计委撰写了第一份 “旱地农业综合增产技术” 可行性报告和论证报告,被列为“七五”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他曾多次以 “旱地农业综合增产技术研究” 项目技术顾问的身份出席有关旱农研究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

深入群众 联系生产 发现问题 开展科学研究


早在五六十年代,李笃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长期深入科研、生产第一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问题。
1957年,北京双桥农场种了大面积苜蓿,晒干后打捆,落叶严重。当时,李笃仁在该地蹲点,也为此事急得几天睡不着。他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晒干后的苜蓿,白天用手一攥掉叶,而晚上被露水打湿后,用手再攥就不掉叶,于是向农场建议改变打捆时间,解决了生产上的一大难题。
1980年,在山西长治周围各县考察时,李笃仁发现当地春播作物捉苗难。他不分昼夜与其他科技人员和有经验的老农促膝长谈。认为影响晋东南地区春播作物捉苗的主要原因是春天多风,雨少,当地又习惯于随犁随种,造成土壤过松,跑墒严重而缺苗。于是,他到各种类型地块亲自踏看,结合仪器测定,制定出不同作物出苗的种床适宜紧实度,认为镇压时每平方厘米压力不超过500克为宜。为了便于向群众宣传,李笃仁把它概括为“没鞋底不没鞋帮”,非常通俗,又易于让农民了解和运用的语言。同时,为解决农民这一难题,他又与当地科技人员一道,研制出了机引铁磙镇压器。
为了推动科学种田,1980年冬,年逾60岁的李笃仁,带领助手,抱着幻灯机,跑遍了晋东南各县,走乡串村,宣传科学种田的道理,使当地农民由相信老天,转到相信科学。为当地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科学风气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简 历

1920年7月25日 出生于河北省丰润县岳会庄 (现属宁河县)。
1927—1933年唐山市六村小学学习。
1933—1939年河北省立唐山中学学习。
1939—1943年北京大学农学院。
1943—1945年华北农事试验场化学科技术员。
1945—1949年北平农事试验场技佐。
1949—1958年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59—197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研究员。
1978—198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员、土壤耕作研究室主任。
1993年4月21日 病逝于北京。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04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