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李东辉(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08 评论:0

1921—1990


李东辉,谷子专家。毕生从事谷子育种与栽培研究,提出 “夏谷沟播”和 “一优三改”谷子高产栽培技术,先后选育出沙农1号、张农3-9号等春谷和冀谷5号、11号等夏谷品种多个,在生产上推广; 为发展中国谷子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东辉,字吟秋,1921年11月12日生于北京,祖籍辽宁省义县后杨柳屯村。自幼随父亲在北京生活、读书。1944年在北京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毕业后曾任职于华北合作事业总会指导局,先后在调查科、采种科、采种圃、合作科工作,直到1946年11月。1948年2月他到张家口女子师范中学任教,但暑期后因校长的亲戚顶替了他的位置而又告失业。1949年3月,北平解放后的华北人民政府农业部实施失业技术人员登记,李东辉被分配到当时的察哈尔省农林厅沙岭子省立农业试验场工作。他参加革命工作后就全力扑在业务上,决心要做出点成绩来报效党和国家。他经常勉励自己,逆境时应逆水行舟,顺境时要乘风破浪。不久该农业试验场改为张家口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他被任命为作物研究室主任,从此开始了他的谷子科研生涯。
从1949年至1962年,李东辉在沙岭子从事春谷育种和栽培研究。那时张家口地区农业生产十分落后,他响应党的号召把科研工作深深扎根于农村,并从革命老同志的言传身教中树立了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学会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坚持在基层蹲点,开展调查研究,虚心向农民学习,总结群众生产经验,联系当时当地的实际解决增产技术问题,使该地区谷子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1963年他被调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担任谷子室主任,主持谷子育种和高产栽培研究。这时他的工作条件比在沙岭子时期有了明显的改善,正可以一展鸿图为农业生产多作贡献,但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一开始,他就被打成 “反动学术权威”,科研工作被迫中断。1969年他被下放到河北省邯郸地区曲周县插队落户。他在劳动中仍然念念不忘选种工作,有一次在田间偶然发现一株生长茁壮的谷子,从外观形态判断可能是天然杂种,经过单独收获、连续数代选择,培育成一个优良品种,定名为冀谷5号。1972年李东辉又调回所内搞科研,主持全省夏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为了彻底摘掉夏谷低产帽子,他以栾城县贾村为基地,开展试验研究,结合所内有关专业总结出一套综合增产技术,并亲自组织 “谷子增产技术宣讲团”,分赴河北省8个地区宣传普及,促使谷子产量迅速增长。1983年,李东辉受农业部的委托负责在技术上组织“六五”全国谷子育种协作攻关的工作。正当他紧锣密鼓积极落实国家计划的时候,不幸身患癌症动了大手术。他预感到留给自己的日子可能不会太多了,手术后半年便想方设法说服单位领导和家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冬到海南,春赴广西,夏回河北,一年繁育三代,和时间赛跑,加快育种步伐并抓紧时间加强夏谷高产栽培研究。
李东辉从事谷子科研41年,走访了全国13个省17个谷子科研单位,踏遍了河北省10个地区的山山水水,和广大农民、基层干部与技术员、全国谷子科研人员打成一片,共同为发展中国的谷子生产奋力拼搏。他先后选育出13个谷子优良品种投入生产应用,撰写了8部着作和35篇论文供后人参考。李东辉常说他平生有五大心愿: 一是摘掉谷子低产帽子; 二是成立全国性谷子研究中心; 三是建立全国性谷子专业学术组织; 四是将谷子研究纳入国家计划; 五是消灭谷子混杂退化,让良种常种常优。这些心愿,除最后一项尚须今后继续努力、持之以恒外,其他四项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经他和全国谷子科技界人员以及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都已全部实现了。
由于他对谷子科研与生产事业的卓越贡献,1982年底62岁的李东辉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3年7月河北省政府给予他 “通令嘉奖” 并晋升工资的奖励; 1984年6月河北省委授予他 “科普先进个人”; 当年 “五一” 节他荣获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并成为全国 “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1987年他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代表。

整理地方品种 选育谷子新品种 组织全国育种攻关


张家口地区地瘠人贫,耕作粗放,农业生产水平很低。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财力有限,党和政府从实际出发号召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先由总结推广群众增产经验、评选地方优良品种做起,逐步开展其他农业设施建设。李东辉立即把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搜集、整理、研究、利用农家品种上,先后在全区收集到511个谷子地方品种,经过调查评价和试种选优。选出了适合该地区扩大种植的优良品种有早熟品种白罗沙,中熟品种西城白,抗病品种蒜皮白,抗风不落粒品种气死风,适合水地种植的东方亮及适宜旱地种植的半夜来、小白苗 (谷)、一根白等。这些品种就地或在附近地区迅速扩大推广之后,对恢复那一时期的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李东辉主编出版的 《谷子农家品种整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1959) 集中反映了这方面的工作成果。
随后,从1953年起他在整理地方品种的基础上开展系统育种和杂交育种工作,相继选育出春谷品种沙农1号和张农3-9号等早、中熟品种投入生产应用。其中张农7号、9号以及上述的地方良种西城白、小白谷、半夜来已载入 《中国谷子品种志》(农业出版社,1985)。李东辉在总结高寒地区选育春谷品种和地方良种的试验、示范推广经验时得出如下三点结论性意见: 一,由于早熟类型品种一般具有生长、结实较迅速整齐、避旱、抗旱、避早霜、抗逆性强、易保苗等特点,颇适于河北省北部高燥农业地带土壤瘠薄、有稀植习惯并常发生缺苗断垄的地区种植;二,应用早熟品种并掌握其密植规律,即在原中熟种密度的基础上增植50%至1倍,可补偿其原株生产力低的缺点而显着提高产量; 三,应用早熟品种结合迟播密植技术,除可获得20%以上的增产效果外还能有效调节劳力。
调到石家庄工作以后,针对冀中南地区以种植夏谷为主的具体情况,李东辉在育种目标上做了相应调整,即进一步提高单株生产力的同时注意协调生育期与产量的关系,并增强抗病性的选育。这一时期他主持或参加育成冀谷2号、5号、9号、11号以及冀特1号、2号等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其中以冀谷11号推广面积最大,1989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冀特2号品质最好,其米色金黄,做米粥香味浓郁,口感特好,胜过山西沁州黄,1991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另有冀谷5号、9号、冀特1号也均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四等奖。他的育种经验已载入他主编的《谷子新品种选育技术》 (天则出版社,1990) 一书中。
1983年,国家开始实施主要农作物育种攻关,把谷子也包括在内,技术上由李东辉主持。他积极组织北方几省市的谷子科研单位参加协作,3年之内共培育出并通过审定的夏谷、春谷新品种7个,分别在不同省区推广应用。1986年,这个协作组扩大到13个省市17个单位,并将品质育种列入议事日程。为了加快育种步伐、提高效率,李东辉积极倡导育种材料相互交换,将河北承德研究所、张家口坝下所、山西遗传所等承担品质育种的单位集中到河北省谷子研究所共同研究杂交方案,共同配置组合,秋收后将所得杂交种子平分给协作单位,再各自种植其后代材料。河北省还带头将103份营养品质好的材料在广西繁种,组织全国13个谷子育种单位到现场参观,并无偿地向他们提供所需的亲本。经过5年的共同努力,协作组在 “七五” 期间又培育出通过审定的谷子新品种19个,增产幅度在9.9%~16.9%,最高亩产曾达575千克,其中表现较突出、作为向国家攻关交卷的8个中的冀谷11号获两委一部重大成果奖。另有出口鸟饲、高营养、富硒食疗、适口性好的专用品种各1个也通过了审定。同时研究制定了中国谷子主要营养品质的指标及其分析方法和优质米材料。

夏谷沟播 推行 “一优三改”栽培技术


起初,河北省多种植春谷。后来,由于水利的发展,改春谷为夏谷已是大势所趋。李东辉又像解放初期一样,深入冀中南地区生产实地做调查研究,发现限制夏谷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是“一倒三病”。倒是倒伏,三病是谷瘟、谷锈和褐条病。他提出要从品种和栽培上迅速解决 “一倒三病”,摘掉夏谷低产的帽子。目标明确之后,研究就有所进展。他带领助手在河北省栾城县贾村蹲点,和农民共同研究出促进根系发育的沟播技术,解决了夏谷防倒的问题。他们又从品种、栽培、植保、土肥、工具改革等多方面研究,进而提出 “三抗品种、机播沟种、宽幅密植、提高光能利用率” 的综合栽培技术。这一技术通过大张旗鼓地宣讲,除在河北省夏谷地区推广百万亩外,还被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省采用,全国共计推广200多万亩。在推广过程中又针对“杨村谷品种” 早熟矮秆的特点总结出高密度沟播的高产经验,并又从品种生物学特性的角度阐明这项技术的科学依据 (植物学报,1976)。解决 “一倒三病” 除选用抗病品种和沟播外,还普遍推行石灰乳浸种、变温浸种及药剂拌种等种子处理技术,有效地控制了谷子 “三病” 的危害。
夏谷沟播种植技术对稳定和提高河北省中南部夏谷产量起到很大作用,一般比平播种植的亩增产50千克以上。1977年北京农业电影制片厂的 “夏谷沟播”技术拍摄成科教片,在全国谷子产区放映,对加速推广此项技术起了很好作用。1979年国际半干旱地区热带作物研究所代表团来河北谷子所参观时,观看了这部影片,代表团团长及谷子博士斯文代尔对此评价很高,表示要购买一部在世界上广为宣传。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北省旱情逐年加剧,冀中南是黄淮海平原的干旱中心,地下水位急速下降。尽管谷子耐旱耐瘠,适宜在此地区种植,但沟播费工,农民不愿推行,夏谷面积又出现滑坡。李东辉在忧国忧民的强烈事业心驱动下,于动过肺癌大手术的第二年就到河北省南宫、巨鹿、内邱等地进行调查,通过试验和生产示范研制出一套中低产地区夏谷旱作丰产栽培技术,简称“一优三改”。“一优” 就是选用优种,当时选用的优种有冀谷9号、冀谷11、豫谷1号等,实行 “新技术小包装” 供种,即将谷种精选后用药剂 (包括杀虫、杀菌剂) 和微肥拌种处理,然后每0.5千克左右包一袋,一袋种一亩地。“三改” 即一改大翻沟播种为贴茬早播; 二改原47厘米大宽行距为20~33厘米小垄密植; 三改亩用种1.5~2千克的大播量为0.3~0.5千克的精量播种。“一优三改”栽培技术的推广给夏谷生产带来几大好处。麦收后抢墒播种可避免大翻沟播时水分散失所造成的土松“烧苗”现象,并提早播期3~5天; 精量播种不用间苗,省种省工,且谷苗个体发育健壮; 小垄密植使群体结构合理,可充分利用水、肥、光、热资源,再辅之科学施肥、适时培土,实现了夏谷高产稳产,在旱薄地一般亩增产16.9%以上,肥水地可增产35%左右。“一优三改” 夏谷栽培技术简便易行,农民容易接受,推广面积从1982年的几十万亩上升到1990年的400多万亩,为河北省谷子生产上台阶做出了突出贡献。

扎根农村 服务农民


李东辉从事谷子研究的一多半时间是在农村度过的。他常说: “谷子的根系在土壤里,我的根系在群众中”。他把自己的事业深深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民。他的足迹踏遍了河北省所有的谷子产区。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从没有知识分子的架子。白天在田间现场指导,晚上召集农民开会,讲解一些科学种田技术。在他的带动下,河北省的夏谷面积和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20世纪70年代他在栾城县贾村蹲点5年,当地的夏谷产量从100千克提高到300千克; 80年代,他在南宫市垂阳镇、巨鹿、内邱等地蹲点,整个邢台地区的夏谷面积由几十万亩扩展到近200万亩。垂阳镇的农民说: “翻身不忘共产党,吃米不忘李专家”。1989年,他与武安市签定了 “十万亩夏谷亩产增百斤” 的技术承包合同,亲自出马住在武安磁山镇,从种到收分阶段传授技术,到田头指导管理,结果秋后夏谷亩产超过合同计划。全镇人均收入从几十元增加到670元。武安市政府对此非常满意,县长亲自向他送锦旗。他利用这个机会走访老农做调查研究,总结出 “武安种谷十八法”,编写了小册子 《武安谷》,为中国谷子发祥地着书立说。当地农民为了报答他,有的请他到家里吃饭,有的给他送土特产,他都一一谢绝了,回答说: “你们种好谷子就是对我的最好报答”。一次他病了,垂阳镇党委书记等人带着群众的心愿专程到石家庄看望,还带上10千克大枣。他收下了大枣,可随后就汇去了50元钱。他在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上,为知识分子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李东辉在旧中国初出校门不久即备受失业之苦; 新中国一诞生就给他带来了新生,注入了活力。在党的阳光雨露滋养下他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无限忠诚,把发展农业科学、改变谷子低产面貌、促进粮食生产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他患气管炎多年,有时咳嗽难眠,痰里带血丝,仍默默地照常工作。1980年他下乡调查,不幸发生车祸,身上多处受伤,可他仅简单处理一下外伤,就继续投入工作。1981年他的病情加重,昼夜咳喘不止,面容日见消瘦,仍然抱病去广西繁种,趁播完种出苗前的空隙赶到北京参加 《中国谷子品种志》审稿会议,接着又去山西参加 《中国谷子栽培学》编写会议。其间还应邀给山西农业科学院的科技人员做学术报告,在讲台上他边讲边咳嗽,脸色一阵阵苍白,直冒冷汗,硬是忍着痛苦艰难地把课讲完。山西农科院的医生看他的病情严重,建议他马上拍胸片,可是他回到石家庄后并没有去医院,而是又给河北农业大学和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的实习生讲授谷子栽培课。后来在老伴和同志们的再三催促下才去医院做了检查,他又趁诊断结果尚未出来的空隙,背上谷种乘长途汽车再步行十几里土路到藁城县岗上乡试验基点去抓工作了。
诊断的结果是中心型肺癌。在这生死关头,李东辉首先想到的仍然是谷子事业。他没有把诊断结果告诉所领导,待他一件件地布置完待办的工作,才住进北京市肿瘤医院。当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同志们去看望他时,一见面他谈的不是病情,而是工作。他一边把在医院起草的部分文稿交给中国农科院的同志们,一边谈自己的意见。手术前一天,本单位领导去看他,他最先想到的是在广西加代繁殖的谷子快收获了,要派某同志去收,随手从床头拿出一张田间种植图交给所领导,并说: “千万嘱咐他不能收乱了!”。动大手术后,他想到癌症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便以极顽强的毅力与病魔做斗争,开始与时间赛跑。手术危险期过后,他强忍刀口和化疗带来的痛苦,便背靠背架,膝盖上放一块硬纸板,修改起 《中国谷子栽培学》 书稿了。出院时,医生再三嘱咐他要全休一年。可他手术后半年,就说服了所领导和家人,在1982年的大年初一又带上谷种由老伴和助手陪同去广西南繁。手术后的9年里,他12次去海南,5次到广西,3次赴新疆进行了23代的谷子育种试验,也就是说9年完成了23年的育种工作量。他说: “争取时间就等于延长生命”。在这9年里,他还筹建了北方谷子研究中心——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组建了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 创办了 《粟类作物》期刊;主持了 “六五”、“七五” 国家谷子育种攻关课题。李东辉常说:“谷子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国宝,不摘掉谷子低产帽子对不起老祖宗”。正是这种振兴中华、为国争光的精神支持着他,鼓舞着他忘我工作,无私奉献。
1990年11月30日,他在北京筹备 “七五” 国家谷子育种攻关课题验收会时,因操劳过度,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了。他走得有些突然,但给自己的生活、工作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他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也很多,他那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奋力拼搏、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农业效劳、为农民服务的高尚情操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简 历


1921年11月12日 出生于北京。
1944年6月 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农艺系。
1944—1946年 任北京合作事业总会增产科技士,北京合作社物品供销处天坛农场技士。
1948年2—9月 任张家口女子师范学校任生物、化学教师。
1949—1962年 任宣化县沙岭子省立农业试验场作物股技术干部、副股长,张家口地区农科所谷子室主任。
1963—1968年 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谷子室主任。
1969—1971年 在河北省邯郸地区曲州县插队落户。
1972—1986年 回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恢复谷子科研工作,任谷子研究室主任。
1987—1990年 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所长 (兼育种室主任)、名誉所长。
1990年11月30日 病逝。

主 要 论 着


1 李东辉,张树森等.粟作物的单株选择.华北农业科学,1957,1(1):60~64
2 李东辉,赵连元等.华北北部高燥农业地带粟早熟种应用问题的研究.华北农业科学,1957,1 (3): 288~289
3 李东辉,董福庭,张树森.关于粟的地方及引进的原始材料抗白发病性能的规律及其应用.华北农业科学,1957,1(4)
4 李东辉.谷子农家品种整理.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1959
5 李东辉,郑彦苏.春粟增粒的水分临界期.河北农学报,1962,2(2):33~39
6 李东辉,张树林.谷子(粟) 的栽培特点.中国农业科学,1962(12)
7 李东辉,董福庭.谷子(粟) 的苗色做为变种分类依据的实践意义.河北农学报,1963,2 (1): 33~34
8 李东辉.谷子生产中的秕谷问题.中国农业科学,1963 (6): 31~36
9 李东辉,张树森等.试论决定谷子产量高低的主导因素及其栽培生理基础.中国农业科学,1963 (9): 22~26
10 李东辉,崔文生,赵连元.春粟增粒的氮磷营养及氮素临界期. 中国作物学会第二届年会.1964,1~13
11 李东辉.关于沟播谷技术的研究.农作物研究资料,1973 (9): 2~5
12 李东辉.摘掉谷子低产帽,科学试验创高产.农作物研究资料,1975(6): 7~8
13 李东辉.杨村谷 (粟) 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高产经验的研究.植物学报,1976,18 (1): 1~22
14 李东辉.早熟品种保穗数,夏播沟谷夺高产.农作物研究资料,1976(3): 7~9
15 李东辉.管好夏播沟谷.农作物研究资料,1976 (4): 13~14
16 李东辉,张孟臣.旱地夏谷配套技术.河北省谷子科研论文集.1986,7~12
17 李东辉.谷子两防新技术.糜谷黍科研通讯,1987 (3) : 43~45
18 李东辉.中国谷子品种志中河北省部分.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7
19 李东辉.农业百科全书中小谷类分支.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7
20 李东辉.中国谷子栽培学.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7
21 李东辉. 以增粒为中心的谷子应用基础研究.河北农业情报,1988(3): 34~38
22 李东辉.谷子新品种选育技术.杨陵: 天则出版社,1990
23 李东辉,王天宇 .育苗移栽谷子 (粟) 的生理生态特点及其增产潜力.华北农学报,1990,5 (2): 50~53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04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