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华兴鼐(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15 评论:0

1908—1969


华兴鼐,棉花遗传育种学家。倡导发展陆地棉代替亚洲棉,推动指导岱字棉15在江苏省普及种植,并扩大到长江和黄河流域; 研究提出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缓解棉麦两熟栽培矛盾; 制定江苏省棉花种植区划,为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生产提供依据。是中国蚕豆遗传研究的先驱,搜集、创造大量变异材料,研究其遗传规律,特别是连锁遗传。
华兴鼐,号和州,1908年11月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一个旧官僚家庭。父亲在清朝末年做过探统 (相当于团长),在反清反袁二次革命失败后失去军职。失意后的父亲经常教育子女不要做官,要从事实业。因此,华兴鼐从小热爱自然科学,特别是对生物科学很感兴趣,高中毕业后,立志学习农业。1929年1月考人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33年1月毕业,1933—1939年在浙江、河北、湖南等地从事棉花科研、教学工作。1939—1949年在中央农业实验所、中央棉产改进处、孝陵卫棉场从事棉花科研工作,其间1945—1946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进修。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为了维护中央农业实验所的国家财产使农业科研事业不受损失,任护所委员会副主任,与留守职工一起参加了护所活动,迎接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华兴鼐受到党和政府的信任,被任命为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特用作物系系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经济作物系系主任。他曾是九三学社南京分社副主任委员、南京市人民代表、江苏省人民代表、第三届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担任过中国农学会理事、江苏省农学会常务理事、农业部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1958年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考察团,赴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今埃及与叙利亚) 考察长绒棉的科研与生产,并进行学术交流。

献身棉种改良事业


华兴鼐一生致力于中国棉种改良事业。30年代中期在湖南第二农业试验场工作期间,从事中棉 (亚洲棉) 品种选育,采用系统选种法育成品质好、产量高的新品种 “紫茎铁籽20-2”,并对中棉育种的取材、方法、成效以及中棉育种的途径进行了详尽的总结分析与探讨。1939—1949年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技士、技正和代理棉作系主任期间,评选出陆地棉高产、优质新品系 “德字24-424”、“德字24-1099”,曾在四川省及江苏南京、太仓等地推广种植。为了解决棉花因叶跳虫为害引起缩叶病的问题,他在四川遂宁进行了陆地棉抗叶跳虫品种的选育。利用优质、高产陆地棉品种珂字棉等与低纬带抗叶跳虫品种罗甸铁籽等进行杂交,成功地将抗叶跳虫性状转移到优良陆地棉品种中,获得了一批有利用价值的品系。此项育种工作后来在南京继续开展,先后育成华东2号、华东6号抗叶跳虫品种,有效地防止了棉花缩叶病的危害。
早在20世纪40年代,华兴鼐就对中国棉种改良问题提出一套独特的想法,他认为 “棉种改良是棉作育种和棉种推广两部曲的合奏。棉作育种是用科学方法选择种子,重点为试验研究。棉种推广是将改良种籽扩大民间种植,重点为繁殖、示范、指导和管制”。他构思的一个棉区的远景为 “在一广大棉区中建一个育种场,如卫星一样围绕着它设几个繁殖场,繁殖场四周有许多植棉指导员办事处,星棋罗布,其间点缀一些大的星点是轧花厂和种子仓库。棉种每年更新换代,在这些星点所覆盖的广大空间中常年生育着一片旺盛的棉株”。这是一幅多么美丽而壮观的画面。
50年代任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特用作物系系主任期间,华兴鼐积极倡导发展陆地棉,以代替生产上应用的产量低、品质差的中棉和退化洋棉。1950年岱字棉15号引进后,华兴鼐深入江苏棉区培训技术人员,积极组织、指导和示范推广,使这一品种迅速普及全省,并扩大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为棉花生产上新台阶作出了贡献。同时,他还对棉种退化组织调查研究,倡导并建立了棉花良种繁育体系,使岱字棉良种在较长时间保持其优良种性,并为中国以后建立棉花良种繁育体系做出模板。
60年代华兴鼐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经济作物系系主任。为了发展长江流域长绒棉的生产,他主持海岛棉与陆地棉杂交一代优势利用的研究,研究查明了高产优质棉花杂交组合宁杂1号 (彭泽1号×长4923) 等的生理特性以及简易有效的制种技术,如MH杀雄剂的应用、利用隐性指示性状鉴别杂种一代等。他选用芽黄棉株为材料,以芽黄与彭泽1号杂交和回交,转移这一隐性性状到彭泽1号,选出 “芽黄彭泽1号”新品系。这一变异材料至今仍为棉花遗传研究工作者所应用。与此同时,他还研究了杂种一代施肥、密度等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并在国内较早地实施农业科研、生产及纺织部门相结合的 “一条龙” 研究方法以促进优质长绒棉的发展。海陆杂种一代棉曾在江苏省常熟、江浦、丰县等地示范推广,其皮棉产量相当于亲本陆地棉的82%,海岛棉的172%,而纤维品质相当于亲本海岛棉,远远超过陆地棉; 试制的大胎帘子布、150支以上细纱等成品都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由于海陆杂种一代纤维品质好,皮棉收购价格较高,经济收益可以超过一般陆地棉,群众愿意种植,因此示范推广面积逐步扩大。很可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这一研究项目受阻,未能继续下去。但海陆杂交种的育成和试种成功,为中国长江下游及淮北棉区发展优质长绒棉指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发展棉花栽培技术


随着植棉地区的扩大,粮棉两熟争地、争时的矛盾日益突出。1954年华兴鼐主持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的研究,包括营养钵钵土成分的配制、制钵机具、制钵技术、苗期管理、移栽时期以及移栽方法等,同时倡导采用玻璃温床棉花育苗,以利早播、早发、早熟。示范推广结果证明,应用这一技术,可以有效地缓解麦棉两熟栽培的矛盾,提高粮棉产量。此法用于新品种繁殖,可以扩大繁殖系数、加速良种的推广。棉花营养钵塑膜覆盖育苗移栽是棉花栽培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1982年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这项技术在全国主要棉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显着增产作用,据统计,1990年全国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面积已发展到192.2万公顷,占全国棉田总面积的35.6%。
华兴鼐对棉花密植增产技术研究多年,认为农业产量是以单位面积上群体的产量总和来计算。因此,要想达到棉花单位面积产量高,必须每亩株数多 (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5亩=1公顷——编者注,全书同),同时又要单株产量高,而这二者之间有一定矛盾。要获得高产,必须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条件求得最有效的种植密度,一般瘦地种植密度要大,肥地可稀; 紧凑株型可稍密,松散株型可稍稀; 干旱地区可稍密,多雨地区可稍稀; 生育期长的可稍稀,生育期短的可稍密。江苏棉区,一般丰产肥地每亩可种植3 000~4 000株,中等肥力地每亩5 000~6000株,盐碱地每亩可达8 000株以上。这些研究结果为60年代江苏棉花密植增产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为解决棉花蕾铃脱落这个难题,华兴鼐在50年代中期从内因和外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初步明确,要从棉花整个生育期着眼,根据不同生育阶段的长势和气候特点,运用肥、水、摘整等措施协调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生育的矛盾,使双方都能有节奏地生长; 生育早期应适当促进营养器官的生长,中期适当抑制其生长,后期又要促进其生长,这样才能相辅相成,把蕾铃脱落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20世纪60年代初期,华兴鼐就对农业改制十分关心,并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他认为农业制度改革是一项带战略性的增产措施,对农业技术改革具有根本性和决定性的影响。针对江苏的农业改制,他提出了三点意见: 增加复种指数,改种高产作物,平整土地、连片种植、旱改水。事实证明这些意见是对的。

心系江苏棉产发展


江苏棉区是华兴鼐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他对江苏省的棉花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无时不在为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新中国成立前江苏棉产极不稳定,单产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华兴鼐曾对此作了分析,找出自然条件、生产和技术条件、经济条件等三方面原因。建国后,江苏棉产有了较大发展,棉田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均有大幅度增长。为使江苏棉产能持续发展,华兴鼐又及时总结出存在的问题: (1) 棉田单产尚不够稳定,根据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的规定,棉花单产与要求指标尚有较大的距离; (2) 棉田面积波动大,需要在长远的规划下稳定下来; (3) 棉产总趋势是平稳上升,但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以致影响到全省棉产进一步的提高。针对这些问题,他向江苏省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五条建设性建议: (1) 在提高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发展棉田; (2)根据地区特点,逐步建立棉区的粮棉稳产高产的耕作制度; (3)推广棉花良种,改进栽培技术,提高棉花单产; (4) 防治病虫害、盐碱、旱涝、风霜等自然灾害,奠定棉花稳产的基础; (5)改革植棉工具,提高耕作效能,降低生产成本。这些建议指出了江苏棉区棉产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可惜,由于“文化大革命”来临,华兴鼐未能参加这些建议的实施。但后人实现了他的建议和愿望,并有了新的发展,华兴鼐先生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华兴鼐对江苏棉区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开拓了江苏省棉花区划研究。江苏棉区位于长江、淮河下游,地跨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两大棉区,有悠久的棉花生产历史,植棉面积在50万公顷以上,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当时是中国五大产棉省 (山东、河北、河南、江苏、湖北) 之一。新中国成立前江苏棉花产区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一带; 以后植棉地域逐步扩展,到60年代则比较集中分布在沿江冲积土地区、沿海盐渍土和淮北废黄河沿岸的花碱地三个地带。1962年华兴鼐主持 “江苏省棉花区划研究”,根据全省棉区分布、耕作制度、土壤类型、气候特点等,以三个集中的植棉地带为基础把江苏省植棉区划分为徐淮棉区、沿海棉区 (包括沿海及里下河农业区) 和沿江棉区 (包括沿江、镇扬丘陵及太湖农业区) 三个一级区; 每个一级区又划分为若干二级区,共13个二级区。他主持编撰的 “江苏省棉花区划报告”对每个一级区均详尽地论述了基本情况、自然条件、种植特点、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这对调整棉花生产布局,因地制宜指导棉花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蚕豆遗传研究的先驱


华兴鼐除对中国南方棉产改进事业有卓越贡献外,还是中国蚕豆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蚕豆是中国南方主要冬作物之一,仅次于大麦与小麦。蚕豆种植省工、省肥,其茎秆可作绿肥,根瘤发达,能提高地力。蚕豆自然杂交率颇高,杂种优势显着,改良品种增产效果大,同时,变异大,细胞染色体数少,且形体大,是研究细胞遗传的理想材料。因此,华兴鼐认为,对蚕豆开展研究,无论在生产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有重要意义。
自1936年起他在湖南常德、四川遂宁、江苏南京等地对蚕豆遗传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深入研究。到50年代初,前后共搜集变异蚕豆50种以上,变异性状有株型、叶色、叶型、花色、花型、粒色、脐色等,其数量之多,实属罕见,共做杂交组合298个。经研究明确,属孟德尔式单性遗传的有24种性状,连锁遗传的3对性状,即黄绿高株与淡黄种皮色有连锁,其交换价为31.22%; 白脐与淡黄种皮色有连锁,其交换价为35.24%; 黄绿高株与白脐交换价近于50%。这是国内有关蚕豆连锁遗传研究的第一篇报道 (1944中国农学会会报)。50年代初,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派在我国受到批判,最使他痛心的是,多年来创造积累的蚕豆遗传研究材料 (种子) 全部被毁。他沉痛地说: “田间试验无法做了,但研究的资料和卡片我要保存整理”。1956年青岛遗传学讨论会以后,全国学术研究领域开始贯彻 “双百” 方针,学术讨论逐渐活跃起来。华兴鼐从科学实际出发,将过去的蚕豆遗传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写出题为 《蚕豆遗传的研究》的论文 (1962,江苏农学报)。这一篇连同1944年发表的 《蚕豆连系遗传研究报告 (一)》 都是他在蚕豆方面的力作,也是中国蚕豆遗传学研究的宝贵文献。

身体力行昭后人


华兴鼐是中国着名的棉花科学家和遗传育种学家,虽然过早去世,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重于实践的工作作风及关心重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高尚品德至今仍为人们称道和景仰。
华兴鼐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富有创新精神。对棉花遗传、育种、良种繁育、栽培、生理以及加工检验等都有很深的造诣,并擅长生物统计; 主要论文着作共计60多篇,50余万字。
他为人耿直,作风正派,工作勤恳,生活简朴,从不以才自傲,平时经常与工人一道参加试验田的劳动管理。每次去基层工作,他总是深入田间调查了解,虚心倾听当地技术人员和农民的意见,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1958年 “大跃进” 时期,他亲自种棉花高产试验田,不说违心话,实事求是地抵制了 “浮夸风”。
华兴鼐重视科研与生产相结合,1953—1954年积极响应号召,先后组建苏北和苏南工作组,选派科技人员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总结群众经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研究解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1961年后,他以身作则,经常深入到盐城、南通、苏州、徐州等主要棉区调查研究,指导生产,培训技术人员,为各级领导做好技术参谋。盐城地委和南通地委领导同志十分重视华兴鼐对棉花生产提出的建议,常视为科技 “座上客”。江苏省棉产比较稳定而能持续增长,是与他的努力分不开的。
华兴鼐重视科技人才培养,他认为,事业的成败,人的因素很重要。从历史上看,不少伟大事业的成功,虽系于少数领导人物的高瞻远瞩和开创事业的独特魄力和才能; 但要发扬光大这个事业,则要靠德才兼备、组织健全的干部队伍去支持、继承和发展。华兴鼐特别重视对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其原则是业务上严格要求,生活上百般关怀,既重视理论知识提高,也加强基本实践的锻炼,诸如实验操作、调查研究、文字写作、职业道德等,使其全面发展。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一批优秀的棉花遗传育种和栽培的研究骨干脱颖而出,成为驰骋在祖国南方为棉花事业承前启后的中坚力量。

简 历


1908年11月 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18—1921年 于北京市孔德小学初小毕业。
1921—1923年 于杭州市第五小学高小毕业。
1923—1928年 于杭州私立盐务中学中学毕业。
1929—1933年 在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
1933—1939年 任浙江余姚棉场主任,河北保定农学院讲师、副教授,湖南第二农业试验场技术股主任,湖南沅陵湖南农业改进所技师。
1939—1949年 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技士、技正、代理棉作系系主任,兼任棉产改进处棉作股股长、孝陵卫棉场场长。
1945—1946年 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进修。
1949—1958年 任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特用作物系系主任。
1959—1969年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经济作物系系主任。
1969年3月30日 病逝于南京。

主 要 论 着


1 华兴鼐.棉之促育理论及其实施.农业建设,1937,1 (2): 4~17
2 华兴鼐.本场中棉育种及如何育成紫茎铁籽棉之检讨.农业建设,1938,2 (1): 2~12
3 华兴鼐.我国植棉业之回顾与前瞻.新经济,1940,3 (10): 184~189
4 华兴鼐.棉之僵烂铃研究. (一) 农报,1940 (5) : 16~18
5 华兴鼐.棉之僵烂铃研究. (二) 农报,1941 (6): 34~36
6 华兴鼐.蚕豆连系遗传研究报告(一) .中华农学会会报,1944 (178):25~36
7 华兴鼐.纵论棉种改良.中国棉讯,1948,2 (24): 390~392
8 华兴鼐.棉作育种问题的探讨.中国棉业,1948,1 (2): 1~3
9 华兴鼐.棉花检验的展望.棉检月刊,1948,1 (2): 7~15
10 华兴鼐,朱凤美等.山东胶东棉区棉株发生枯现象 (死花柴) 的调查报告.华东农业科学通报,1953 (2) : 37~40
11 华兴鼐,朱绍琳等.棉花的育苗移栽.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1956,1~70
12 华兴鼐,袁申盛等.1956年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总结报告.华东农业科学通报,1958 (1): 3~14
13 华兴鼐.论棉花密植.华东农业科学通报,1959 (5): 222~224
14 华兴鼐.有关长绒棉生产情况的介绍.棉花,1959 (9): 17~22
15 华兴鼐 .谈棉花蕾铃脱落.华东农业科学通报,1959 (7): 329~331
16 华兴鼐.关于棉花营养问题研究结果的报告.棉花,1960 (5): 17~23
17 华兴鼐.利用杂种优势发展长绒棉生产.棉花,1960 (6) : 6~8
18 华兴鼐.蚕豆遗传的研究 (单性遗传分析) .江苏农学报,1962,1(2):15~24
19 华兴鼐.棉花群体结构与密植增产的研讨.作物群体问题论文集.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1962,40~52
20 华兴鼐.论农业改制.江苏农学报,1963,2 (1): 1~2
21 华兴鼐.江苏省棉花区划报告.江苏省农业区划,1964 (22) : 1~24
22 华兴鼐.海岛棉与陆地棉杂种一代优质利用的研究.作物学报,1963,2 (1):1~28
23 华兴鼐,周行,黄骏麒,朱绍琳等.世界长绒棉生产情况及江苏省长绒棉的研究工作.江苏农学报,1964,3 (1): 75~86
24 华兴鼐,朱绍琳,黄骏麒,刘兴民等.关于棉花良种繁育的理论与设施.在全国国营农场种子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中国农垦,1963 (12):3~12
25 华兴鼐.江苏省棉产的历史回顾与今后发展的意见.农业科学研究,1964 (64): 1~7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01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