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胡济生(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31 评论:0

1918—


胡济生,土壤微生物学家。长期致力于土壤微生物及其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研究。率先将花生根瘤菌应用于农业生产,并发现快生型大豆根瘤菌。早年发现固氮菌与纤维素分解菌共栖过程中的活化技术,并据此提出了 “麦糠还田”、“秸秆覆盖减耕” 等实用农业技术,为保持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作出了贡献。
胡济生,1918年12月27日出生于天津一知识分子家庭,祖籍四川成都。自幼深受家庭 “学以报国富民” 思想的影响,对贫苦的种田人极为同情,深感旧中国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1935年入南京金陵大学,修农艺和化学,1940年在成都毕业留校任助教。不久转入广西农事试验场,开始了他毕生从事的土壤微生物学研究,立志以农业科学技术报国。两年后,转入重庆中央农业实验所土壤肥料系。其间,被录选国家高等文官考试和美国战时租借法案,于1945年公费留学美国,在康乃尔大学研究院肄业,于1946年10月回国,就职于北平农事试验场,任技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济生为解决我国氮肥不足,深入农村基层,率先将花生根瘤菌应用于生产,成功地研究出适用于农村基层的菌种选育方法和菌剂生产工艺; 大堆固氮菌培养和质量检查法; 酒瓶法培养并测定豆科共生固氮效率等实用技术。为解决我国土壤培肥,防止土壤肥力降低、退化,他从50年代起,长期深入农村蹲点,调查研究土壤肥力变化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关性,倡导并致力于土壤微生物学在农业上的应用,提倡适合我国国情的积累土壤有机质保护土壤的 “秸秆盖田减耕”法,有效地维持了土壤生态平衡,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胡济生十分重视与农民交朋友,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协助培养农民自己的农业科技人材。他在山东省滕县(今滕州市) 所培养的农民技术人才中约有十余人已晋升为农艺师、助理农艺师或农业技术员,现已成为当地农业生产和试验研究方面的骨干力量。

发现固氮菌与纤维素分解菌共栖过程的 “启动因素”


纤维素分解菌与固氮菌的协同作用,可以丰富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氮素含量,有利作物的根系营养。胡济生研究发现,如果任其自然采用纯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两者都停滞不长,但是在培养基中添加少量 “糖” 后则固氮菌先行启动起来,随后纤维素分解菌也被启动。“糖”作为 “启动因素”使固氮菌取得能量进行固氮活动,固氮菌以其所固定的氮提供给纤维分解菌,从而启动了纤维素分解菌的活动,将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供给固氮菌利用。如此反复互惠,使固氮和纤维素的分解的生化反应开动起来。
胡济生依据 “启动能” (Energy of actiration) 原理发展了“麦糠还田” 的实用技术。即把农村粮食加工的废弃物 “土面子”(可作为微生物的能源) 配入极少量的磷肥,作为基肥施用,籍以启动 (Initiate) 土壤中的固氮菌,使其活跃起来。“启动能”的发现及其应用,因此而于1956年荣获前苏联列宁农业科学院“米邱林百年纪念奖”。197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土肥所在山东陵县袁桥农村基点,对 “麦糠还田” 进行了小区和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可连续数年增产8.6%~29.5%。
长期的农村蹲点和调查研究使胡济生了解到,常规的土壤耕作因人畜机械作业导致土壤压实,形成坚实的犁底层; 降低了土壤对雨水的蓄纳能力,增加了地表径流; 作物根系受阻扭曲,阻碍其向下延伸吸收水分和养分。频繁的耕耘操作并不能长时间稳定降低土壤容重,带来的后果则是导致投入的粪肥、秸秆等有机质经土壤微生物迅速增殖而分解——“一种看不见的火焰在燃烧” (生物氧化)。结果是土壤肥力不断下降,作物产量难以提高。为解决这一问题,胡济生不顾多方的劝阻和反对,在 “麦糠还田”技术的基础上又提出 “秸秆覆盖减耕” 法。于1975年左右,亲赴山东滕县 (今滕州市) 党村基点进行试验和示范。由于这一技术在麦收前套种玉米 (或大豆、花生) 不耕翻,然后将铡碎麦秸或小麦残茬覆盖在地表,并配施少量化肥、农药,即可减免病虫杂草危害而促使幼苗茁壮生长,不仅可以降低投入、免除“三夏”农活集中重迭,还可使农作物持续增产。“秸秆覆盖减耕” 法现已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应用,证明它是一个投入低、效益高的耕作方法。

发现快生型大豆根瘤菌


1980—1981年,胡济生在美国联邦农业研究中心作访问学者; 在合作研究中首先发现了 “快生型大豆根瘤菌” (发表于美国 “Science” 杂志,1982年3月)。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的发现,在理论与实践上均有很大的意义。近年来,有关根瘤菌的分类多根据根瘤菌的形态、生活习性、宿主专一性、化学组成、代谢类型、抗原特性、DNA同源性等多方面的特点。有的分类方法中也将快生型与慢生型根瘤菌分为两个不同的属 (如根瘤菌科的Jordan分类法),但均将大豆根瘤菌归为慢生型根瘤菌属中。胡济生的这一发现填补了大豆根瘤菌分类中的空白。
快生型大豆根瘤菌能与某些大豆品种选择性的共生固氮和增加大豆产量,而且还具有许多良好的生产性能。例如生长快,抗逆性强、产微酸等,这为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在胡济生这一发现的带动下,我国有关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现已发现,我国农田中广泛存在着这种细菌,而且品系甚多,但固氮效率高低不同。为使在生产应用中提供优质型大豆根瘤菌株,在胡济生参与下,筛选出多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菌株,并在东北、华北等地区推广应用,9年平均每亩增产大豆19.7千克,增产率达19.4%,同时在菌剂的生产方法和剂型上也有重要突破。

率先将花生根瘤菌用于农业生产


1948年,胡济生从美国引进一批花生根瘤菌菌株,又选育了我国第一株花生根瘤菌优良菌株 “1046”,并成功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菌剂生产程序及使用方法,在我国华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首次肯定了花生根瘤菌在我国的增产效果。1950—1955年,又在山东,河北、河南等省广泛应用花生根瘤菌剂,面积达66.67万公顷。据1392个试验点次数据统计,接种花生根瘤菌的增产幅度为12%~21%,每公顷增产花生202.5~285千克,总共增产花生达1350~1900万千克,从而确定了使用花生根瘤菌是提高我国花生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1956—1985年的30年中,花生根瘤菌接种累计面积达288.33万公顷,每公顷增产花生300千克,投入产出比为1∶40。我国花生接种根瘤菌的面积和接种效果都达世界第一位。此项研究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70年代,胡济生将共生固氮的研究重点放在鲁南及淮北一带的夏大豆根瘤菌上。在他的支持下,课题组选育出大豆根瘤菌优良菌株 “005”,其固氮效率、侵染力及增产效果均优于美国商品菌株,特别适用在黄河流域及南方各省推广应用,同时证明005血清型是一个新的血清型。
根瘤菌固氮作用需要某些微量元素,施用钼能促进其固氮。胡济生针对国外施钼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钼酸铵代替钼酸钠并用2%用量加入到菌剂中,再增添少量能量物质以抵消铵对结瘤的抑制作用,增强菌剂中根瘤菌的增殖。试验表明,接种大豆根瘤菌植株每毫克根瘤能固定氮素0.01毫克,而钼和大豆根瘤菌混合拌种则每毫克根瘤能固定氮素0.11毫克。1976年在山东荷泽、巨野等12个县几万公顷夏大豆上推广应用,据100多个试验表明,大豆接种根瘤菌平均增产7.5%; 钼酸铵拌种平均增产8.8%; 根瘤菌与钼酸铵混合拌种平均增产16.9%。
在根瘤菌选育工作中,通常要作结瘤试验。胡济生首先采用塑料袋水培法和试管滤纸法。因其简单、方便,还能观察到结瘤动态,此法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
胡济生在推广应用根瘤菌、固氮菌、磷细菌等微生物制剂的过程中,始终遵循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的原则,使科研工作紧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在推广微生物肥料中,观察到施入土壤的微生物肥料由于制剂中营养物质不足,作物出苗后生长受到影响,常出现初期脱肥现象。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实验室内的再研究,提出了 “带嫁妆” 的观点 (即在菌剂中添加适量的养分),经过再实践后肯定了这一看法。他对待科研工作十分热爱,即使在 “文化大革命” 期间,他虽被关入 “牛棚”,但他仍在“牛棚” 中偷偷地在地铺前用砖进行 “泥面法” 培制固氮菌,并暗中查看国外科技资料。
胡济生几十年来的辛勤劳动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和奖励。曾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以及山东省、农业部、农学会和土壤学会颁发的各项奖多起,还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现已退休,仍在为研究 “低投入高效益的持续农业生态技术”而出谋划策。

简 历

1918年12月 出生天津,祖籍四川成都。
1930—1935年天津南开中学学习。
1935—1940年 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学习。
1940年1月—1940年10月 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助教。
1940年11月—1943年 广西伪农试场技工。
1943年11月—1945年 重庆伪中央农试场技佐。
1945—1946年 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实习。
1946年10月—1948年12月 北平农试场技正。
1949—1956年 华北农业科研所副研究员。
1957—1977年 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副研究员。
1978年 中国农科院土肥所研究员。
1980—1981年 赴美国联邦农业研究中心合作研究,首先发现和报道了快生型大豆根瘤菌。
1987年 退休。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土肥所微生物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生命科学部微生物学评审成员,国家菌种保藏委员会常委,微生物学会、中国农学会土壤肥料研究会常务理事,生态学报编委等职。
1987—1998年 科技退协成员。仍坚持专业活动。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600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