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何金海(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95 评论:0

1918—


何金海,土壤学家,我国海岸带和海涂土壤资源调查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土壤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研究。首先提出和论证了我国热带地区有燥红土的存在。在华南橡胶宜林地考察,全国第一、二次土壤普查,我国海岸带和海涂土壤资源调查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何金海,字珍池,号磬石,1918年10月 15日生于河北省广宗县塘町乡刁家营村。1929年至1937年在河北广宗县、威县和保定县读完了小学和中学,同当时大多数青年学生一样,何金海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计划着进一步升学深造。然而,在他高中毕业的那一年爆发了七七事变,不久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河北省的大部分地区。家乡沦陷了,他的理想破灭了。面对日本侵略军的残暴,国民党的腐败无能,何金海深感不升学深造,就难以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1940年他只身离开家乡,过黄河西逃到洛阳,参加河北省教育厅招考战区高中毕业生升学考试,考入设在陕西省城固县的国立西北工学院土木系学习。经过一年紧张的学习,他病倒了,不得不休学。为了糊口,只好到城固县五郎庙小学教书,后经本家叔叔介绍,到城固县陕西省水利局湑惠渠工程处当监工员,但心中始终燃烧着升学的欲望。受朋友影响,他认为发展矿业,可以富强国家,于是于1942年转学考入国立西北大学地质地理系学习,同时继续兼任湑惠渠工程处监工员的工作,以维持学习和生活费用。
1945年夏,日本侵略军投降了,踌躇满志的何金海从国立西北大学地质地理系毕业了,怀着投身国家建设的满腔热情,他考取到新疆地质调查所工作,但终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而未能成行。后由马溶之向熊毅推荐,进入原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同时进入土壤研究室工作的还有于天仁、程伯容、黄孝夔。他们四人于1945年秋相继到达四川重庆北碚鱼塘湾土壤研究室。地质地理与土壤,在专业上还有一定差距,为了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在专业上充实自己,他们组成读书会,自学土壤专业书籍,分别作读书心得报告,并请土壤工作前辈马溶之、侯光炯、朱莲青讲专业课,参加了黄汲清领导的北碚地质实习。在此基础上,1946年夏,他与黄孝夔跟随李连捷,由北碚出发沿嘉陵江而上到大巴山区,进行路线土壤调查,发表了参加工作后的第一篇论文——嘉陵江流域之土壤侵蚀及防淤问题。经过几年跟随土壤学前辈们学习、工作,何金海打下了坚实的土壤地理理论基础和掌握了野外工作方法。经马溶之野外考核,认为具备了独立工作能力,可以带领其他同事工作了。1947年,土壤研究室派何金海带领陈明敏进行了安徽凤阳、五河两县的土壤调查,1948年又同席连之进行了台湾省八仙山的土壤调查。1948年冬至1949年春,南京即将解放,主管部门酝酿土壤研究室南迁广州,为了维护事业发展和国家财产安全,何金海毅然加入护所行列,参加巡逻、站岗,反对南迁,迎接解放。
1949年4月南京解放,何金海通过学习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工作中体会到土壤科学必须为农、林、牧业服务才能得到发展。1950年他与李庆逵到苏北大中集调查盐土,配合上海市政府选定劳改农场。然后带领王遵亲、赵守仁进行苏北四县盐土调查。
1953年至1957年,何金海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华南橡胶宜林地综合考察,随后参加了全国第一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1961年因大南水北调工作的需要,参加了川西北阿坝、松潘、若尔盖地区的土壤调查。1962年3月,因工作需要,组织上调他到中国科学院广州土壤研究所 (后改为中南土壤研究室) 任业务负责人。为了提高科技人员的业务水平,他亲自带领土壤地理组人员进行石牌、龙洞土壤详测,同时请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李庆逵、鲁如坤、蒋柏藩等专家讲课,藉以培养干部,为中南土壤研究室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何金海在参加华南橡胶宜林地考察的日子里,在广西、云南边境地区的密林中,艰苦与危险时刻与他伴行,他坚信自己的工作对国家橡胶事业有重大意义,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即使在“文化大革命” 期间下放到 “五七” 干校的日子,他也不曾忘记运用土壤肥料科学知识为大家做点好事。1972年从干校回广州后,中南土壤研究室合并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他负责农业科学院土地规划和土地平整工作。
打倒 “四人帮” 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78年广东省委决定,恢复中南土壤研究室,更名为广东省土壤研究所,属广东省科学院建制。何金海充满喜悦的心情,回到广东省土壤研究所,他加倍努力工作,希望把 “文化大革命” 失去的时间夺回来。1979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开始,他被农业部聘任为全国土壤普查中南技术顾问组副组长,从此,他跑遍了中南四省(区) 的山山水水。1980年在国家科委领导下,由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农委、总参谋部和国家海洋局等单位组成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领导小组,聘任何金海为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土壤植被林业组副组长、《综合调查成果编委会》编委、《综合调查报告》编写组成员,从此,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漫长的海岸线。直至1995年他已经78岁高龄,还在为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汇总和 《中国海岸带土壤》、《广东省和海南岛海涂土壤》专着的出版而辛勤耕耘。


协助由李庆逵开创的
“中国磷灰石直接利用研究”获得成功


1951—1953年间,李庆逵、何金海等在南昌甘家山红壤试验场布置了磷灰石肥效的正规田间试验,参试作物26种,先后发表了“海州磷灰石肥效试验的初步报告”和“磷灰石肥效试验第二次报告”。研究取得四方面成果:(1)作物对磷灰石的肥效可分为三类,即肥效极显着、肥效一般、肥效不显着。并指出,谷类作物一般肥效不显着,绿肥牧草肥效较显着,可以通过分解吸收磷灰石较强的绿肥牧草为前作来扩大磷灰石的利用;(2)磷灰石的后效很长,对易吸收磷灰石的作物,第二年肥效远较第一年为高,因此更适合于多年生的绿肥牧草;(3)磷灰石适宜在酸性土上施用,宜磨成细粉(过0.16毫米)施,施用量可逐年减少;(4)根据我国条件,磷灰石粉直接作磷肥施用,还有它的必要。上述试验和研究成果,对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在华中、华东、华南、西北和东北等有关省、区的农业科研单位,高等农业院校及农垦系统开展大规模的磷矿粉试验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起了直接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中国磷矿资源虽名列世界前茅,但以中低品位为主。我国有数十亿吨的磷矿不能用来生产化学磷肥。因此,因土因作物制宜地利用磷矿粉直接施用,对于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缓解磷肥供应不足、充分利用我国磷矿资源,都具有重大意义。

积极参与确定我国橡胶宜林地的考察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国际上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新中国扼杀于襁褓之中,橡胶、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首先被列入禁运之列。根据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决定建立自己的橡胶种植业。1953年,中国科学院组成华南橡胶宜林地考察队。在准备工作阶段,由6位苏联专家和我国的气候、植物、土壤科学工作者等6人,共12人组成概测队,何金海是该队的土壤科学工作者之一。概测队首先进入云南西双版纳,然后到保山西部和芒市地区进行考察,考察结果直接向中国科学院竺可桢副院长汇报。直至1957年的五年中,何金海带领考察队员,足迹遍及海南岛的热带雨林、广东西南部、广西东南部的台地丘陵以及广西红水河地区、云南蒙自河口地区的崇山峻岭,不畏艰苦,长途跋涉,与其他学科的科学工作者一起,为选择适宜种植橡胶的宜林地,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写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报告。除部分调查报告提供决策部门使用、不能发表外,在此期间,他发表了 “海南岛土壤调查报告” 等6篇论文。上述工作,为确定我国橡胶宜林地提供了科学依据。他的土壤调查报告,不仅论述成土条件、土壤发生分类、分布、性状,更重视论述土壤肥力及土地利用,强调在利用土壤的同时必须重视保护土壤、培肥土壤,今天来看,仍有其重要意义。


首先提出黄壤与红壤、砖红壤是垂直分布关系和
我国有燥红土类 (原名红棕壤)存在


1954年至1955年,何金海在海南岛考察时看到由于海拔高度不同,导致气候、植被等成土条件显着的差异,因而他推断,同处热带地区的海南岛应存在着土壤性状显着不同的黄壤、红壤和砖红壤。他多次提出: 黄壤、红壤、砖红壤不仅是纬度不同的地带性关系,也是高度不同的垂直分布关系。他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全国土壤学者的公认。
1955年以前,我国土壤图上没有燥红土这一土类。他在海南岛调查时发现西南部沿海,分布着一种在我国土壤图上没有的土类,并论述了该土类的成土条件: 气候干热,年雨量不足1000毫米,蒸发量大于降雨量; 分布着热带干旱稀树草原植被,植物特点为多针刺、富蜡质、具茸毛; 土壤含水量很少,化学淋溶不强烈,代换量低,土壤pH在7.0以上,土壤颜色以红棕色为主。在他发表的 “海南岛土壤调查报告” 中,把这一土类称为红棕壤,后经 “全国土壤分类研究组” 研究 (何金海为该组成员),定名为燥红土。

为全国两次土壤普查作出重要贡献


1958年3月,广东省开始土壤普查试点工作,10月在广东省新兴县召开全国土壤普查现场会议,总结和推广广东的土壤普查经验,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也由此而展开。何金海、龚子同等全力协助广东省农业厅土地利用局开展这项工作。1959年,何金海指导并参加了湖北省孝感地区的土壤普查试点工作,试点工作结束后推广到全省,协助湖北省完成了全省土壤普查工作,并总结了群众土壤命名的经验,发表在 《湖北农业科学》上。1960年,他又到江西参加土壤普查工作,协助江西省完成全省土壤普查资料汇总和江西省土壤普查报告。
1979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开始,何金海担任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技术顾问组成员,中南地区和广东省土壤普查技术顾问组副组长,一开始就参与了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方案”和 “土壤普查技术规程” 的制订工作,在此后的几年时间,他经常深入到广东 (包括海南岛)、广西、湖南、湖北四省 (区),办试点,培训干部,技术指导和成果验收。此外,他参加了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汇总,参加编写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重要成果——《中国土壤》、《中国土壤普查技术》。
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为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土壤科学水平,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历时十余载的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堪称世界土壤调查史上的创举。何金海也因此于1994年11月被农业部授予 “全国土壤普查先进工作者” 荣誉证书。

我国海岸带和海涂土壤资源调查的开拓者之一


我国对海岸带和海涂土壤的研究,已有50余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后,侯光炯、李庆逵、何金海、赵守仁、王遵亲、唐淑英等,对苏北的滨海盐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表了“苏北东台、射阳、滨海、灌云四县盐土调查报告”,这是早期为数不多的海岸带和海涂土壤调查报告之一。
1980年,国家科委、国家海洋局等五个部、委、局决定开展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并成立了全国岸查办公室和技术指导小组。沿海10个省、市、自治区也成立了相应机构。何金海担任全国岸查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和土壤、植被、林业技术指导小组副组长,广东省岸查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土壤专业队队长。参加制定 “海岸带土壤调查简明技术规程”,并且多次亲临各省、市、自治区,对这项工作予以指导。从1980年至1986年,北至鸭绿江,南至北仑河口及海南岛沿海,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亲自带领广东省土壤专业调查队,在宝安县开展岸查土壤专业试点工作,直至完成广东省和海南岛各岸段的调查任务。他非常重视海岸带和海涂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参加广东和海南岛岸查工作中,先后提出建议: 深圳盐田建深水港、海南洋浦建大港、保护红树林资源、建立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的海岸防护林带、如何解决围垦与水产养殖、港口间的矛盾、沙荒地的利用以及海岸带沙荒地与西北风沙土的区别和利用问题。这些建议有的已实施,一部分已成为现实。
何金海在参加海岸带和海涂土壤资源调查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参与撰写 “我国沿海滩涂资源的评价及综合开发利用的战略研究报告”,参与全国岸查成果汇总和广东省岸查成果汇总,与宋达泉主编 《中国海岸带土壤》; 主编 《广东与海南岛海涂土壤》,并荣获1987年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治学严谨 平易近人


何金海治学严谨,对工作一丝不苟。野外工作,总是亲力亲为,从不计较苦和累。一次到鼎湖山作土壤本底调查,爬上1000多米的山顶时,忽然遇到狂风暴雨,同志们劝他赶紧下山,他还是坚持观察完最后一个剖面才下山。对室内工作更是精益求精,每一篇调查报告,都要经过反复修改才最后定稿。在生活上,他一贯以低标准要求自己,从来不向组织提过高的要求。
何金海为人敦厚淳朴,平易近人,对年轻一代总是满腔热情,循循善诱,但又严格要求,从不草率。他领导的课题组,每一次野外调查,不论时间长短,都要求他们制定详细计划,明确规定时间、任务、路线、联系地点,调查完后及时总结。他要求大家多读书、多思考、多提问题。对年轻人的培养,他常常使用交任务,压担子的方法。在鼎湖山土壤外业工作结束后,他把撰写调查报告的任务交给一位从未执笔写过报告的青年人,对方有畏难情绪,他热情鼓励,并给予原则性的指导,报告写出来后又帮助反复修改,终于使这位年青人增强了信心,掌握了观察事物、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参加海岸带和海涂土壤调查中,这位年青人积极主动,经常在调查中提出改进方法或增加内容等问题,并执笔写出了10多篇论文。看到青年人的成长,何金海心里也感到无限欣慰。

简 历

1918年10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广宗县塘町乡刁家营村。
1940—1941年 在国立西北工学院土木系学习。
1941—1942年 在陕西省城固县五郎庙小学教书,城固县五郎庙陕西省湑惠渠工程处任监工员。
1942—1945年 在国立西北大学理学院地质地理系学习。
1945—1949年 任原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见习员、技佐。
1949—1951年 任南京市高教处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技佐。
1951—1952年 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土壤研究室技佐。
1952—1962年 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62—1974年 任中国科学院中南土壤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1974—1978年 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78—现在 任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原广东省土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
1964—1982年 当选为广东省土壤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
1979—1994年 聘任为全国土壤普查技术顾问组中南组副组长、广东省土壤普查技术顾问组副组长。
1980—1989年 聘任为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土壤植被林业专业组副组长、广东省土壤专业队队长。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599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