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
何电源,土壤农业化学家。从事热带亚热带土壤肥力、植物营养与施肥工作40余年。曾参与调查研究橡胶树的土壤和生态环境及营养与施肥。研究了稻田合理施用石灰对作物潜育性水稻土的改良利用途径; 农田土壤污染对作物产品质量的影响; 南方土壤中硅及炉渣硅肥的应用; 以及养分在土壤—作物—家畜系统中的转化等均进行了研究。何电源,原名殿元,祖籍湖南省永明县 (现江永县),于1928年10月13日出生在莲塘村。入乡村小学不久,即爆发芦沟桥事变。全国掀起抗日救国运动,教唱 “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歌曲,使他逐渐懂得爱国抗日的道理。” 1944年,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我国西南,他从衡阳船山中学初中二年级回家避难,不久,日军即攻占永明县。目睹日军的暴行,激起他对侵略者的仇恨。1946年春,他随广益中学迁回长沙,沿途看见许多劫后余生的灾民,衣不蔽体,食不裹腹,更加深了他对侵略者的义愤。当年秋季,他考入长沙清华中学,在进步教师的教导下,读了鲁迅的 “阿Q正传” 等进步文艺作品。1948年秋,他考入武汉大学农业化学系后,在进步社团的帮助下,读了毛泽东的 “新民主主义论” 等着作,思想觉悟有了提高,比较自觉地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 “保校保产和迎接解放” 等活动。武汉解放后,他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各项运动,于1949年10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2年春,何电源读大学四年级时,参加了华南橡胶树宜林地勘察调查,毕业后分配在华南垦殖局 (农垦总局) 生产技术处和总体设计室,从事橡胶树宜林地勘察调查及垦殖场总体设计和土壤肥料等科技工作。在工作中他深感自己的学科基础不足,遂于1956年考取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的土壤农化副博士研究生。在导师李庆逵学部委员 (现称院土) 的指导下,到南京大学选修了7门基础课后,于1958年秋又回到华南垦殖局研究土壤微量元素对橡胶树生长和产胶的影响。1960年春,中国科学院组织7个研究所的部分科研人员到海南岛从事橡胶树的育种、生理生化、土壤、气候等方面的研究,何电源除担任本所承担的课题 (橡胶树速生丰产的土壤条件) 组组长外,还被指定为中科院海南工作站领导小组组长。1970年何电源全家下放到江苏省新沂县农村劳动,他主动出钱和粮票向有关科研院所征求稻、麦、大豆、绿肥、杂交玉米和高粱的优良品种,在生产队边劳动、边试种推广。在抽调到县上山下乡办公室工作期间,为有关社、队解决了水稻僵苗不发等有关土壤肥料问题。1975年3月,他调回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作为专职编委参加了 《中国土壤》 的编写; 开展了土壤硅和炉渣硅肥及农田施用石灰的研究。1980年他被中国科学院调任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任副所长、代所长,负责全所的业务行政和科研协作项目。先后共主持了5项科研课题; 主编了1部科学专着; 培养了9名硕士研究生; 他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着作103篇 (本)。
在1980—1992年间,他曾任湖南省科协第三、四届常委,湖南省科技顾问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湖南省生态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第三届理事,湖南省土壤肥料学会连续三届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微量无素与食物链研究会第一届常务理事,湖南省农学会连续三届常务理事。
为我国橡胶种植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橡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50年代初期,外国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我国政府决定自力更生大规模种植巴西橡胶树。何电源自1952年春直至1966年夏,做了以下3方面工作:
(1) 橡胶树宜林地的勘察调查和选择。何电源被分配到华南垦殖局后,即与其同事深入到华南不同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和植被等生态环境的植胶场、站,调查研究橡胶树对各种生态条件的反应。经反复综合分析后,明确提出低温是我国橡胶树北移的主要限制因子。在粤西北部和广西南部及其以北地区种植胶树,必须选择背风向阳的小环境; 在有台风和常风≥3.0米/秒的平原台地,如果原来不是森林,必须先营造防护林,种植绿肥,改良环境后才种胶树。在气候适宜的前提下,土壤条件是决定橡胶树能否速生高产的重要因素。经过室内外结合进行深入研究后,他们提出根据土壤综合肥力、土层厚度,表土有机质层厚度和含量,土壤质地等指标,划分一、二、三等宜林地和不宜林地的标准。所有这些成果都反映在 “橡胶树宜林地选择及垦殖场总体设计纲要” 上,供领导作决策参考及实际操作的指南。
(2) 橡胶树的营养与合理施肥。50年代至60年代初,何电源等通过田间肥料试验和测定不同树龄胶树的根、干、枝、叶的氮、磷、钾含量和累积量,以及胶树叶片营养诊断,明确了华南垦区主要类型土壤上,橡胶树对氮、磷、钾及有机肥的反应; 同时在国内率先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土壤和肥料的微量营养无素对胶树生长和产胶的影响,为合理施肥提供了依据。
(3) 橡胶树黄叶病与钾素营养问题。50年代初,国内外对胶树施钾肥都未获正效应。50年代后期,粤西北部的一些胶树到了秋天即出现黄叶病,严重影响其生长和产胶。当地科技部门认为,可能是受病毒感染或缺乏微量无素。何电源等自1960年起,经过4年多的调查研究和试验,确证缺乏钾素营养是橡胶树发生黄叶病的原因。当胶树缺钾时,氮肥施用越多,叶片中的非蛋白态氮含量越高,病情越严重,说明缺钾影响胶树对氮的代谢。发生黄叶病的土壤中,各种形态钾的含量都很低。这项研究,既找出了胶树发生黄叶病的原因,同时也首次在华南地区发现大面积的缺钾土壤。为了开发钾肥资源,在广东省布置了大面积施用水泥窑灰钾肥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样板田,为国家制订钾肥资源的开发、生产和供应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提出了稻田合理施用石灰的指标和技术
70年代中期,何电源等在进行炉渣硅肥试验时,发现炉渣硅肥用量较高时会使水稻干物质重量降低。用同位素32P标记磷肥进行的试验也证明,凡施用碳酸钙或炉渣硅肥使土壤pH达6.4以上,均明显地降低水稻的吸磷量。1980年以后,他在湖南农村调查土壤时,看到稻田施用石灰仍很普遍。于是与该省农业厅及有关地、市、县的土肥站分工合作,系统地研究了施石灰对土壤pH、氧化还原电位; 还原性物质的数量和转化; 有机质的组成和转化; 有机氮的矿化供应特性; 有机和无机磷的组成、转化及磷的等温吸附特征; 钾的吸附和固定,以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同时在该省17个代表性的水稻土基点上进行了64个试验。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合理施用石灰的指标和技术,并在该省有关地、市、县进行示范推广,取得了显着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他们撰写的 “稻田合理施用石灰指标的研究” 一文被刊登在第十四届国际土壤学会论文汇编中。
研究了潜育性水稻土的肥力特性及改良利用途径
潜育性水稻土是我国南方主要的低产土壤之一。1978年在湖南省桃源县进行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试点时,龚子同等发现潜育性水稻土的面积较前扩大,并提出水稻土次生潜育化问题。1980年何电源及其课题组以洞庭湖地区为重点,在桃源和长沙县设立定位试验点,研究该类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和氮、磷、钾等养分的形态、含量、转化及动态变化规律; 应用同位素15N示踪技术,在国内首次阐明了水稻土在潜育化条件下,有机氮的矿化特征,有机—无机氮在潜育化水稻土中的转化和去向; 杂交水稻和常规稻在潜育性水稻土中的吸氮特点和区别; 为合理施肥及潜育化水稻土的改良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在桃源、长沙进行了大面积潜育性水稻土的改良利用示范推广,取得了极显着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他们撰写的 “潜育性水稻土的养分供应特性” 一文曾于1986年在德国汉堡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土壤学会土壤肥力与植物营养专业会上宣读,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
研究了土壤污染对水稻柑橘生长的影响
鉴于工厂和矿区排放的重金属及长期对水稻、柑橘施用农药,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产量和质量。在1986—1990年间,何电源及其课题组通过对湖南省株洲等5地、市的调查研究,查清了主要厂、矿区重金属和砷对水稻土污染的严重程度,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及其对水稻生长发育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查清了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对柑橘和稻米的污染状况; 同时研究了喷施农药技术与柑橘的农药残留和降解的关系。系统地研究和阐明了镉、铅对水稻生长、养分吸收、生理生化作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首次明确了镉、铅对稻米氨基酸、淀粉和还原糖等的影响规律。还研究了改良污染土壤,降低稻米和柑橘中重金属及农药残留量的技术措施。为环境协调发展的决策提供了具有现实价值的依据,为湖南省和相类似的污染地区的有关部门制定控制土壤重金属和农药污染的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防治途径。
提出了土壤活性硅含量可作为土壤
供硅能力的指标之一
50年代后期,日本等国的学者将高炉渣作硅肥施于水稻等禾本科作物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0年代中期,何电源等在国内率先进行我国南方稻田土壤硅的形态、含量、有效性及硅钙肥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多次被同行引用。1989—1991年间,何电源及其领导的课题组对湖南省主要稻田土壤的供硅等级与硅的形态、含量及其与土壤基本性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土壤活性硅也可作为衡量土壤供硅能力的指标之一; 同时根据土壤供硅的分级,指明了施硅的有效区域,为湖南省及同类土壤大面积施用硅肥提供了科学依据。他们还与湖南化工研究院合作,证明黄磷炉渣和锰矿鼓风炉渣是较好的硅肥资源,并且证明这两种炉渣作为硅肥能改善水稻的生理功能,为改良重金属污染土壤及提高潜育化水稻土的稻谷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研究了土壤—作物—家畜系统中氮的转化规律
绿肥稻草 “直接还田”或 “过腹还田”是我国部分农村采用的农业技术。但有关氮和其他养分在土壤—作物—家畜系统中的转化和循环规律则在国内外都尚未见报道。何电源与其课题组自1989年开始,将用高丰度15N标记的绿肥和水稻秸秆作饲料,研究了猪和羊对含氮物质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规律,及饲料15N在畜体内各组织器官中的含量分布,然后将15N标记的猪和羊粪尿还田种稻,与绿肥秸秆直接还田比较。明确了15N在 “绿肥—猪—土壤—水稻” 和 “稻草—山羊—土壤—水稻” 两个农牧结合系统中的循环特点,以及它们与 “绿肥—土壤—水稻” 和 “稻草—土壤—水稻” 两个传统农业模式的差别,证明了绿肥和稻草 “过腹还田” 比 “直接还田” 好,畜体和稻谷对饲料15N的总利用率分别提高33.0%和2.46倍,而且,与氮相伴的碳、磷、钾也不同程度地被家畜消化吸收。同时,还研究了15N标记的牲畜粪便及绿肥、稻草N在土壤中的转化、积累和平衡规律,及其对水稻生长和稻米品质的作用。他们撰写的论文于1994年7月发表在美国 《Soil Science》 杂志上。声望卓着的土壤有机质和植物营养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FRS) D. S. Jenkinson教授在给何电源的信中这样写道: “我祝贺您的令人生畏的研究工作,15N标记无机肥料的田间试验是困难的,15N标记植物物质是更困难的,15N标记的动物试验是最困难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华癸教授、朱兆良研究员先后着文,评价此项成果为发展我国稻作区的可持续农业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主编 《中国南方土壤肥力与栽培植物施肥》
何电源自大学毕业后,对我国南方土壤肥力和作物施肥进行了广泛而系统的调查研究及定位试验已有4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科学资源。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对他从事过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同时与国内30多位同行专家合作编写出版了 《中国南方土壤肥力与栽培植物施肥》一书。他任主编并单独或合作撰写了其中20章、节。全书分两篇34章,共87.1万字,资料翔实,观点新颖,既反映了作者多年的科研成果,又广泛吸收了国内外已有的成就。着名的土壤—植物营养学家史瑞和教授及谢建昌研究员分别在 《土壤》 和 《土壤通报》上发表对该书的评价文章,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祖祥教授、赵其国研究员在评审该书时认为: 这是一本理论与实际结合,有创新构思的专着,对推动科研与教学有积极作用。
何电源出色的工作成就得到党和政府的鼓励和奖励。从1965年至1997年间,作为大协作项目专题负责人的主要研究人员,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一等发明奖和自然科学二、三等奖各一项; 作为课题主持人先后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奖一项,自然科学二等奖三项,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湖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他撰写的 “稻田不能盲目施用石灰” 一文,于1987年获湖南省第三届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1990年获湖南省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称号; 同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简 历
1928年10月13日 | 出生于湖南省永明县(现江永县)允山乡莲塘村。 |
1948—1952年 | 在武汉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学习、毕业。 |
1952—1956年 | 在华南垦殖局(农垦总局)生产技术处和总体设计室任技术员,土壤肥料组组长,副科长。 |
1957—1970年1月 | 在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读土壤农化副博士研究生,任助理研究员。 |
1970年1月—1975年3月 | 下放到江苏省新沂县农村劳动,后抽调到县上山下乡办公室工作。 |
1975年3月—1980年6月 | 回南京土壤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
1980年6月—迄今 | 在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任副所长、代所长,副研究员、研究员。 |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599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