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韩一凡(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202 评论:0

1935—


韩一凡,林木育种学家,杨树育种专家。在国内首先通过杨树杂交育种手段,获得抗天牛的南抗杨系列品种,该品种已在中国江淮天牛泛滥地区大面积推广; 在林木利用基因工程防治病虫害的研究与应用上,首次获得欧洲黑杨转抗虫基因的基因工程植株,大田试验也明显表现出对食叶害虫的抗性; 之后又成功地获得欧美杨、美洲黑杨抗食叶和蛀干害虫的基因工程植株,并由杨树种类扩大到针叶树、花卉和果树。


韩一凡,山东省济南市人,1935年12月25日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早年参加革命,在上海白区从事地下工作。她自幼跟随作小学教师的母亲生活。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母亲的勇于斗争、乐于助人的品质,对她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她从小勤奋好学,不服输,上中学时酷爱物理课,曾梦想成为一名物理学家。然而,1954年高中毕业后,她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被选拔到苏联列宁格勒林学院读书,专业是林学。她全身心地投入了学习生活,伟大的生物学家米丘林渐渐成了她最为崇拜的偶像。
1960年韩一凡毕业回国,被分配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树木遗传育种研究室工作。正当她满腔热忱地协助林木育种专家徐纬英从事油橄榄引种研究时,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她被迫离开实验室,先后下放到广西邕宁县 “五七” 干校和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怀安县林业站劳动。几经辗转,1971年,韩一凡来到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树木遗传育种教研室任教。颠沛流离的生活,没有磨灭她献身于林业科研事业的信念,她大量收集和阅读有关树木遗传育种的资料。在争取到了杨树和榆树杂交育种研究课题后,韩一凡不顾生活的艰辛和巨大的政治压力,忘我地投入了教学和科研工作,培育出了白杨派杂交种741,这个成果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78年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恢复,韩一凡回到了北京。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开始了树木染色体核型研究,首次在树木中发现了B-染色体,并在 《林业科学》 上发表了 《杉木染色体核型研究》 的论文。
80年代以来韩一凡参加和负责国家林业科技攻关 “六五”、“七五” 和 “八五” 专题,致力于抗虫、抗旱、抗碱等抗性育种。
1990年,韩一凡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物工程开放实验室的专家合作,开始了树木生物工程的研究。仅用3年时间,就获得了对杨尺蠖和舞毒蛾害虫杀伤力高的欧洲黑杨转基因植株。
1994年起韩一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首次利用人工杂交方法培育出系列抗虫杨树新品种


林木的病虫害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全国当时约600万公顷杨树人工林,虫害的面积竟有40%。在宁夏,因天牛成灾,不得不把所有的杨树人工林砍掉,造成损失高达2.1亿元。作为杨树育种专家的韩一凡,心里始终放不下的就是如何解决杨树虫害问题。不论走到哪,甚至坐在车上,她都在观察路边的杨树,树干是否通直、有无结疤、病虫害的为害如何、应该怎样解决问题……林木的育种抗虫不仅是她的职业,也已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
80年代韩一凡在从事国家抗性育种攻关专题时,每年都要到下面去搞调查。从干旱地区到半干旱地区,从秦岭到大兴安岭,甚至在海拔4600米的四川甘孜地区也留有她的足迹。在调查中,她发现天然杨树林有虫无灾,而人工林的树叶却被吃光,树干千疮百孔,惨不忍睹。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天然林和人工林在对待虫害上有这样大的差距呢?她曾经请教一位国外着名的杨树育种权威: “杨树通过人工杂交能不能选育出抗虫的新品种?” 回答很肯定: “不可能!” 但倔强的韩一凡没有就此罢手。她说:“创新比跟着别人走难得多,但搞科研就不能总跟在别人后面爬行,要敢于突破,敢于探索,敢于承担风险。”
有的天然杨树林虫害不严重,虽然许多人已熟视无睹,但在韩一凡脑子里却留下深刻的印象。她从生物相生相克的自然选择规律及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出发,寻找具有抗虫特性的天然杨树作为亲本,进行人工杂交。一个新的杨树品种诞生了。
一般3年生前的杨树最容易遭虫害,1989年,她用人工杂交培育的抗虫杨树林长到了第四年,不仅没有虫孔,而且长得枝叶茂盛,与周围被虫子吃得不像样子的杨树形成强烈的反差,韩一凡在疲劳之余感到了欣慰。
她与合作者在8年间通过人工杂交共培育出23个杨树新品种。这些新品种能在中国不同生态地区生长,能抗寒,能抵御蛀干害虫如云斑天牛、光肩星天牛等为害。目前,在陕西、湖南、江西、江苏等天牛为害严重的地方,正在大面积推广这些抗虫新品种——南抗杨系列。
这项研究成果在1995年和1997年分别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韩一凡在取得成就后没有止步,又开始了双亲本抗虫杂交试验。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始了抗虫基因定位、抗虫化学物质定位、抗虫蛋白的分离,并探索出早期人工接虫可靠的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杨树为世界领先


1984年当基因工程研究在农业方面开始取得成绩时,韩一凡已用基因工程培育出抗虫的杨树品种。这一课题当时在国内填补了空白,在国际上也仅仅是开始。
她要将一种杀虫蛋白基因Bt转入到杨树细胞中去,使其形成新的杨树品种。这项涉及生物技术的科研项目难度相当大。韩一凡在连续的失败面前毫不气馁,失败了再做,周而复始,在大量的试验中寻找规律。为了找到容易转化的杨树材料,韩一凡筛选了3年。凭借她多年的育种经验、敏锐的观察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有56株被接种的杨树转基因植株成功了,并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对昆虫毒力的检测。当时同样的转基因植株在国外只获得两株。
韩一凡把这些已经转入抗虫基因的植株种在地里,再把叶子采集回来喂虫子,试验杀虫能力。从采集树叶到检查抗虫效果,韩一凡都不离现场,一丝不苟地参与每一个细节的工作。长时间的大工作量使韩一凡累得几乎晕倒。吃了转基因杨树叶的害虫10天内陆续死亡,有的抗虫率达到100%,而国外的两株转基因杨树抗虫率最高仅为70%。
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随后得到了林业部和中国林业科学院的资助。1995年国际科学与文化中心世界实验室将杨树基因工程列入该实验室的项目。韩一凡与意大利教授F.萨拉合作在英国 《转化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用苏云金杆菌毒蛋白基因转化欧洲黑杨: 杀虫活性和基因细胞分析 (英)》 的论文,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
然而,新事物的出现总伴随着反对、怀疑及各种疑问。韩一凡要用事实把所有的疑问解答得明明白白。她说: “我追求完美,将来恐怕要倒在 ‘完美’ 之中。我不在乎得什么奖,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把事情做出来,完美地做出来”。为进一步试验,她把这批基因工程植株送往欧洲黑杨产地新疆进行了小规模大田试种。第二年奇迹发生了。在对比林里,未转基因的杨树叶已被害虫杨尺蠖吃得稀稀疏疏,而在试验田里,转Bt基因植株的树叶依然茂盛葱绿。
1995年,在新疆玛纳斯林场的试验区,韩一凡陪德国专家H.H.威斯盖勃参观。当时一场虫害几乎毁掉了所有的杨树、榆树叶子,唯独试验区的嫩小的杨树保持着绿色,不仅如此,虫子吃了这些转基因杨树的叶子以后,5~9天内死亡率达80%,德国专家看呆了。这是世界上第一批利用基因工程培育的抗虫杨树在大田发生的效果。
第三年韩一凡调查发现,林地内挖出的地下虫蛹的数量发生了变化,每立方米的土壤中虫蛹数由70~80个,降低到18个。这说明害虫吃了转基因杨树的叶子死亡后,虫口密度下降了,从而使其周围未转化树木也得到保护。这一意外的发现对于大面积林木防虫具有重要意义。
1997年夏,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新闻媒体都对这一国内外首次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报道,国外多种报刊进行转载。1994年在意大利召开的世界林业研究组织联盟杨树育种与生理学组的学术会议上,韩一凡介绍了这一研究成果。许多国外专家握着她的手,向她表示祝贺,赞扬她的成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树木生理学专家T.J.布莱克在参观了她的试验地后说:“真没想到,你们起步晚,却走在了我们前面”。美国加州大学的病害与分子生物学教授D.W.加百利说: “在韩一凡身上,我看到中国的希望。他们实验室的条件那么简单,却能把基因工程搞成功,非常不容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庆祝成立十周年时,《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的培育》被推荐为优秀论文并进行了大会发言,载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 (二)》。该成果于1994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又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为了保持基因工程植株的稳定性和克服昆虫的抗药性,继单基因对杨树的转化之后,韩一凡又开始了双基因对杨树的转化,并获得比单基因抗虫性更强和更广谱的基因工程植株。
现在韩一凡进行着不育基因、耐盐基因、抗鞘翅目基因等对杨树的转化、Bt基因对落叶松的转化、反义乙烯基因对花卉和果树的转化。中德合作项目 “杨树丰产林技术合作” 和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恢复森林技术”聘请她作顾问,她12年如一日,为项目提供了数万株杂种苗,建立了我国最大的杨树基因库。她领导的实验室与很多国内外着名实验室有着合作研究。1995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宋健来到实验室参观,对他们的成绩给予了很大的鼓励和肯定。宋健感慨地说: “他们的钱不多,可干了这么多事情!” 1998年该实验室 (多数为女性) 荣获林业部和国家中央直属机关 “三八” 妇女先进集体称号。

把培养接班人作为科学事业的一部分


韩一凡说: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更短,但是我不惧怕这些,年青一代的接班就是我的科学生命的延续,我要尽快使他们进入角色。”有人问她: “你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 回答是 “交好班”。韩一凡认为,在科学研究方面,人是最宝贵的财富,加强梯队建设是重要环节,是向更高领域延伸的关键因素。
为了加强实验室薄弱环节——分子生物学部分,更是为了中国林木育种事业的持续发展,韩一凡先后将实验室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选送到国内外知名研究单位和院校深造。一名博士生在她指导下所从事的乙烯反义基因构建,将控制产生乙烯的两个反义基因同时构建在一起,以增强控制乙烯发生,得到了前人未得到的结果。1979年以来,她协助杨树育种专家徐纬英培养了3名硕士生,随后独立培养硕士生3名、博士生3名。
她要求学生热爱国家、热爱科技事业,要求学生献身科学,勇于创新。她鼓励学生在学术上要有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注意学科发展,全面地了解、掌握和研究各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在学科发展中确定自己的位置; 要多查阅资料,并有驾驭资料的能力; 在学术上应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不定期地在实验室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实验室充满着家庭般的和谐和浓重的学术气氛。
1997年8月13日,与韩一凡共同生活几十年的爱人、同窗挚友、志同道合的伴侣王世绩突发心脏病去世。这位原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的所长,因过度劳累突然在工作岗位上倒下。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给她带来了难以抑制的万分悲痛。她以坚强的意志擦干眼泪振作精神,肩上又担起了丈夫未竟的事业。她比过去更加珍惜时间,更加关注接班人的培养。她夜以继日地工作,用自己的生命证实着一位中国科学家的崇高情操和自我价值。

(王和平)


简 历


1935年12月25日 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
1955—1960年 在苏联列宁格勒林学院林学系学习。
1960—1968年 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遗传育种研究室工作。
1969年 在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怀安县林业站劳动。
1971—1977年 在河北省林业专科学校树木遗传育种教研室任教。
1978年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分子遗传研究室工作。

主 要 论 着


1 佟永昌,韩一凡.阔叶树优良无性系图谱.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 高瑞桐,韩一凡等.杨树丰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北京: 金盾出版社,1996.
3 王世绩,韩一凡等.杨树研究进展.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4 秦锡祥,王建园,韩一凡等.杨树抗云斑天牛新品种选育Ⅳ: 抗云斑天牛研究.林业科学,1992,28 (2): 123~128.
5 田颖川,李太源,韩一凡等.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的培育.生物工程学报,1993,9 (4): 291~297.
6 Tian Y C,Li T Y,Han Y F,et al. Insect Tolerance of Transgenic Populusnigra Plants Transformed with Bacillus thuringiensis Toxin Gene. ChineseJournal of Biotechnology,1993,Vol 9. (4): 219~228.
7 王克胜,李淑梅,韩一凡,群众杨改良后代杂种优势及无性系遗传距离聚类分析.林业科学研究,1995,8(2): 119~126.
8 王克胜,卞学瑜,韩一凡等.杨树抗云斑天牛纤维材无性系选育.林业科学研究,1995,8(4): 429~436.
9 王克胜,韩一凡,任建中等.群众杨改良无性系材性的遗传及性状相关的研究.林业科学,1995,31 (1): 44~50.
10 卞学瑜,韩一凡,杨明珍等.不同杨树无性系对云斑天牛抗性差异机理的研究.杨树研究进展,1995,(12): 97~102.
11 陈颖,韩一凡,田颖川等.苏云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转化美洲黑杨的研究.林业科学研究,1995,8 (2): 97~103.
12 陈颖,韩一凡,李玲.用组织培养方法增殖兴安落叶松限制因素的研究.林业科技通讯,1995,(10): 163~169.
13 王京兆,卞学瑜,韩一凡等,筛选与杨树抗云斑天牛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林业科学,1996,32(4): 382~384.
14 Bian X Y,Brian D S,Han Y F,et al.Midut Proteinase Activities in Lar-vae of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Coleoptera;Cerambycidae) and TheirInteraction with Proteinase Inhibitors. Archives of Insect and BiochemistryPhysilogy,1996,(31): 23~37.
15 Wang G J,Castigone S,Han Y F,et al. Insect Tolerance of Transgenicwith a Bacillus thuringiensis Toxin Gene: A Insecticidal Activity andGenome Analysis Transgenic Research,1996,5: 289~301.
16 Zhao S H,Han Y F.Transformation of Poplars with TPAGene.Developmental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1994,3 (2): 48~54.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599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