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
龚子同,土壤学家。长期致力于土壤的发生、分类和利用改良的研究。80年代末,提出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的土壤系统分类,这是我国土壤分类由定性向定量的转变,其中人为土的分类被世界土壤分类组织所接受,成为国际土壤分类的一部分; 率先以地球化学的观点,论述了我国土壤和风化壳的发生演化过程,编制了我国第一幅土壤地球化学图,并探讨其与土壤肥力和人、畜健康的关系。龚子同,江苏海门人,1931年10月 14日出生于一个港口小村镇,就读的小学是面对滔滔长江的一个村落,这里自古民风古朴,而崇尚学问,抗日战争胜利后,随家来到上海,进入了历史悠久的上海敬业中学就读。在这十里洋场,作为中学生的他目睹了国民党政府腐败专制,拳拳报国之心油然而生。这时,他一面刻苦读书,一面靠拢左派组织,加入了党在学生中的外围组织,并积极投身党领导的学生运动。于195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当时着名的浙江大学农学院,主修农学。在大学生活中,一边学习,一边参加校学生会和共青团的工作,锻炼了他的组织才能,这对他以后主持完成的许多重大研究项目来说,受益匪浅。60年代,被派往苏联沃龙涅什大学生物土壤系进行研究生学习。
自1954年大学毕业,来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师从着名土壤学家马溶之、李庆逵,从事有关土壤地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他的足迹几乎遍及祖国的山山水水,并写下了篇篇着作。40多年前海南岛的五指山土壤调查归来,与张俊民合作写下了融科研与科普于一体的 “五指山之土壤” 等文章,从此开始着书立说的生涯,并乐此不疲; 70年代西沙群岛考察归来,写下了至今仍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专着 《西沙群岛土壤和鸟粪磷矿》,并为西沙群岛属于我国的领土提供了佐证; 改革开放后,他将在湖南、广西的考察成果,主编了 《华中亚热带的土壤》 获省级一等级; 作为主要作者编着了 《中国土壤 (第二版)》 和 《中国水稻土》,均荣获中国科学院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目前,主着的130多万字的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理论·方法·实践》 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即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集他领导的中国科学院特别支持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十年来研究之大成,将在国内外产生重要的影响。
龚子同的丰硕研究成果使他在国际土壤学界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以秘书长的身份,组织举办过多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先后应邀到美国、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墨西哥、俄罗斯、日本、罗马尼亚、哈萨克斯坦、朝鲜、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越南、马达加斯加和南非等国以及香港地区讲学、访问或出席会议。并帮助阿尔巴尼亚进行全国土壤调查包括土壤分析和编写报告。1990年作为主席主持14届国际土壤学大会东亚土壤地理会议,曾任国际土壤学会东亚东南亚土壤联合会秘书长,现任联合国和国际土壤学会土壤分类组织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土壤学会干旱土壤工作组秘书长。
龚子同作为一名土壤学家的同时,他还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常常将他的研究成果和调查资料写成深入浅出的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以期人们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土壤资源,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数十年来,他在国内外包括SCI杂志上发表有关文章200余篇,专着10余部,先后获国家和省 (部) 级奖励17项; 他身传言教、诲人不倦,乐于提携新人,先后培养近20名研究生和博士后,他们在土壤学领域内已崭露头角。
主持制定以定量化为特点的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都忙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由于原有传统的土壤分类,只有中心概念而无边界,缺乏定量指标,无法进入电子计算机和建立数据库,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有鉴于此,美国从50年代开始经10年努力提出了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的、以定量为特点的土壤系统分类,1975年正式出版 《土壤系统分类》 一书,世界土壤分类面貌为之一新。然而,在此期间我国与国外交流中断了十多年,此后,我国土壤学家出席国际会议时,与国外同行无法进行交流。因此,根据我国情况,开展土壤系统的研究十分必要与迫切。80年代中期,在中国科学院特别支持和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支持下,龚子同作为主持人,先后组织了国内34个研究所和高等院校的120多位土壤学家,历时12年开展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涉及300多个县,将全国土壤分为14个土纲39个亚纲141个土类595个亚类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出版文集4本,专集4册,专着2本,论文350多篇,其中30多篇是在国外刊物或国际会议上发表。1991年发表了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首次方案)》,在此基础上1995年又提出了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修订方案)》。这一方案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发生学理论为指导,面向世界可与国际交流,并充分体现我国特色 (以人为土、干旱土、富铁铝土壤和高寒土壤为重点),其中1/3的诊断层是根据我国情况拟定的,还设有完整的谱系式检索系统。
目前该分类系统已被编入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有关教科书中、应用于土壤调查和制图,1996年中国土壤学会也将此分类作为标准分类加以推广。1996年11月和1997年1月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先后进行了验收认为:“此项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荷兰国际土壤信息参比中心将这一分类作为中国的国家分类列入其信息库中,并在 《国际土壤学会志》 上介绍。1996年日本土壤学会把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作为世界三大分类系统之一向会员介绍,为了学习 “优秀的中国土壤分类”,同时请龚子同赴日介绍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并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全文翻译成日文出版。
创建了 “人为土”分类为世界土壤分类做出了贡献
经典的土壤学理论认为土壤形成受控于气候、植被、母质、地形和年龄五大因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土壤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为作用可以加速、延缓甚至改变成土过程的方向,而成为第六大成土因素。因此,研究人为作用下的成土过程和 “人为土” 的分类既有理论意义,又与农业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但目前最具影响的美国土壤系统分类没有 “人为土” 的分类,联合国土壤图图例单元最近虽提出了 “人为土” 的概念但缺乏具体的指标。我国农业历史悠久,人为作用对土壤的影响之大是世界上罕见的。因此,中国土壤学家对此认识特别深刻。龚子同早在50年代就开始研究 “人为土” 的分类。美国土壤学权威杂志《Soil Science》和 《Advance in Soil Science》,日本的 《Pedologist》以及在美国、日本、菲律宾、越南、斯里兰卡和马达加斯加召开的国际水稻土会议上,都发表了他的早期 “人为土” 方面的论文。80年代中期以后,龚子同作为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主持人,在前人的基础上,直接负责 “人为土” 分类的定量研究,经过广泛而深入的野外、实验室和定位研究,首先提出了水耕层系列、灌溉表层、堆垫表层和肥熟表层的概念和指标,作为水耕 (水稻) 土、灌淤土、堆垫土和肥熟土的诊断层,以此定量地对人为土进行分类,使 “人为土” 分类有一个系统和科学的表达,受到国际土壤学界的极大关注。90年代初,龚子同被聘为国际土壤分类组织 (WRB) 亚洲唯一的指导委员会委员,兼 “人为土”分类组长。鉴于我国 “人为土” 分类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国际土壤分类组织全盘采用了龚子同所创建的 “人为土”分类,成为国际土壤分类方案的一个重要部分。
率先论述我国土壤和风化壳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龚子同先后研究了我国成土风化壳、红色风化壳、黄土性土壤和漠境土壤地球化学,主编了中国第一幅 “中国土壤地球化学类型图” 和 《土壤地球化学进展和应用》 一书。90年代他与地矿部合作主持新编了一系列新的土壤微量元素 (铜、锌、硼、锰、铁、钼等) 的地球化学空间分异图 (1:1200万)。首次对我国土壤风化壳的地球化学类型及其空间分异作了全面论述,特别是对红色风化壳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有独特之处。龚子同主编的《华中亚热带土壤》一书,不仅以土壤地球化学观点讨论了土壤形成和分类,而且从元素迁移累积角度,阐明了提高土壤肥力的途径。日本着名土壤学家菅野一郎撰文赞扬 “这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在 “国际土壤圈物质循环会议上” 龚子同发表的 《土壤地球化学环境与人类健康》一文和在 “国际绵羊矿质营养会议”上发表的 《土壤地球化学环境与畜牧业的关系》更受到国际同行的热烈欢迎。他主编的 《土壤环境变化》一书中,从古土壤推断古环境、土壤退化的环境效应,大型工程中土壤环境评价和预测以及工矿区土地复垦等方面讨论土壤全球变化,扩展了土壤环境变化的研究领域,对土壤环境变化研究起了推动作用。
首次提出 “次生潜育化”和 “次生石灰化”的概念和防治措施
龚子同把土壤发生分类与土壤改良密切结合起来。70年代,由于土壤管理不当,南方稻区发生了人为的 “渍害”; 同时,由于酸性土壤上长期过量施用石灰和用 “富含碳酸盐水”灌溉造成土壤 “石灰板结”,影响我国水稻产量提高。龚子同依据对我国土壤的长期考察及一系列实验室研究和田间实验,首次提出并从理论上剖析了 “次生潜育化” 和 “次生石灰化” 的实质和防治措施,引起我国土壤界和农学家的注意。继而,他先后在湖南和广西等地进行了潜育化水稻土及石灰性水稻土改良研究,取得良好效果,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广西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农业技术改进成果二等奖。
简 历
1931年10月14日 | 出身于江苏省海门县青龙港。 |
1944—1947年 | 在江苏省海门县锡类中学和海门中学初中学习至毕业。 |
1947—1950年 | 在上海市敬业中学高中学习至毕业。 |
1950—1954年 | 在浙江大学农学院后改为浙江农学院农学系学习至毕业。 |
1954—1963年 | 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任研究实习员和助理研究员。 |
1964年 | 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习俄语。 |
1965—1966年 | 在前苏联沃龙涅什大学生物土壤系研究生学习至毕业。 |
1967—1985年 | 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78年起),任土壤地球化学研究室主任(1979—1983),所长助理(1981—1983)。 |
1986年至今 | (国内) 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土壤地理研究室主任(1984—1991),任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 (1991—1995)、中国土壤学会理事兼土壤地理和土壤发生分类委员会主任(1987—1995)。 |
1991年至今 | (国际) 欧共体—中国土壤项目主持人(1991—1994),国际土壤学会东亚东南亚联合会秘书长(1993—1995),1993年至今为国际土壤分类组织 (WRB)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人为土分类组长和国际干旱土工作组秘书长,1997年至今任UNDP授项目海南土地持续发展项目副主任。 |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598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