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
高一陵,蚕学家。长期致力于中国蚕业科学研究和组织工作。组织研究夏秋蚕新品种、空头性软化蚕病、桑树萎缩病卓有成效。对主持全国蚕业区划研究,倡导蚕业经济研究,组建中国蚕学会作出了贡献。高一陵,原名龚鈜,祖籍湖南湘乡,1919年10月14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父亲龚道煦曾为旧政府低级文书雇员,一家六口依靠微薄薪资勉强糊口。高一陵10岁时,父亲年老被解雇失业,一家生活艰难,只能把他和姐姐二人送往南京贫儿教养院小学就学(该院由黄兴夫人徐宗汉任院长)。1933年高一陵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南京贫儿教养院初中,并被资助考入浙江省立高级蚕丝职业学校 (该校前身系清末的蚕学馆,为我国现代最早的蚕丝教育机构)。1936年,高一陵毕业,留校任助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停办,高一陵抱着抗日救国理想,与许多热血青年一起参加了浙江省义乌县政工队,不久任队长。1938年高一陵先后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浙东出现一股限制异党活动的反共逆流,企图解散县政工队,高一陵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利用国民党政权中的派系矛盾,瓦解了反动势力的企图。1940年夏,高一陵由党组织派往皖南新四军工作,任二支队三团政工队长。皖南事变中突围到苏中根据地,先后任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苏北区党委办公厅主任及江苏省委办公厅主任。
高一陵早年受过蚕桑科学教育,也曾有志于蚕业的振兴,但由于革命的需要,直到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了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周恩来总理作了 “向现代科学进军” 的伟大号召,始奉命归队献身于蚕业科学工作。1957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副所长兼党组副书记,1981年任所长兼党委副书记。
高一陵到蚕研所后主管科研业务,当时所内蚕桑专家为数不多,且年龄偏高,人才培养遂成当务之急。他首先发挥老专家的积极性,指导扶持新生力量,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锻炼成长,并组织各种培训班,派送出国进修,以及在所内培养研究生等多种途径,培养了一支60年代以后挑负重担的蚕桑科技队伍。他同时将所内研究机构设置逐步扩展为桑树栽培、蚕品种资源、蚕品种选育、蚕生理病理、养蚕技术、蚕桑机具、茧丝、科技情报等8个研究室和1个试验场; 并收集保存1500余份桑树品种、500多个蚕品种,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建所以来共取得科技成果260余项。1978年以来有66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种奖励,大批研究成果已在国内生产中取得效益。现已成为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蚕业科技研究中心。先 后 有25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到蚕研所考察,进行学术交流,蚕研所也派出专业研究人员分别去11个国家考察或合作研究。高一陵为开拓我国蚕业科研事业、培养专业人才和取得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的研究成果,并为蚕桑科研成果的推广和普及作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
研讨蚕业迈向现代化的道路
在50年代后期,全国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我国蚕业科研和生产都面临着如何加速农村传统养蚕业的技术改造、如何吸收国外研究成果为我所用、如何建立高产优质省力的栽桑养蚕新技术体系,以及如何提高单位面积产茧量和茧丝质量以增加蚕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等问题。高一陵在深入生产和科研实际调查总结的基础上,认识到既要大力改革传统的养蚕技术,又要挖掘其优秀的经验遗产,使现代科学技术同我国传统优秀技术相结合,既不能照搬外国如日本、苏联正在推广的机械化养蚕技术体系,又要结合国情吸收他们的先进研究成果,以生物技术的进步为主,实行生物技术与机械技术相结合。1957年蚕业研究所养蚕法研究室,根据我国北方民间居室炕房取暖方式的启发,设计创造了简易炕床饲养小蚕,既符合饲养小蚕保温保湿原理,又能减少给桑次数和劳动力,同时也节省了桑叶和加温费用成本。我国重点蚕区杭、嘉、湖一带,为解决养蚕劳动力不足和蚕室蚕具缺乏的困难,在清代已有大蚕放养地蚕的省力养蚕法; 经所内科研工作者改进为地蚕条桑育和屋外土坑棚架育。1961年高一陵及时总结了所内研究成果,发表了 “论养蚕技术革新” 的重要论文,指出小蚕炕房育、大蚕地蚕条桑育、屋外育及少回育是在继承、引进和改造的基础上当前养蚕技术创新的方向。为其后我国这些成果的推广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在桑树栽植方面,50年代以前,民间习惯每亩仅稀栽300株左右,养成中、高干树型,要 “三年开剪,五年成林”。1957年,浙江省余杭县嶂岭大队农民突破成规,每亩栽桑800~1000株,当年就能采叶养蚕,增加收益; 同时,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试验桑园采用湖桑亩栽1000株的密植桑园,第二年亩产叶达1656千克,而对比的稀植330株亩产仅为590千克。但当时国内还有些栽桑学者认为稀植桑的通风透光好、单株发条多、同样可达到每亩桑树总条长的目的; 同时还认为桑树经多次采叶,易致生理早衰等不同看法。高一陵组织广大科研和生产工作者,经过反复论证后提出: 稀植桑需较长时间培养多枝干树型,且需较高的肥培条件; 但农村养蚕要求快速丰产以提早收益,而适当增加每亩株数、合理密植、配合其他措施,是适合当时多次收获桑叶的栽桑模式。在其后的生产实践证明: 全国逐步对老桑园和低产桑园改高干稀植为低干合理密植,各地普遍涌现了亩栽1500株左右、产叶2500千克的密植丰产桑园;有的还创造了当时每亩桑叶产茧量150千克以上的世界最高纪录。
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和工业装备条件的发展,高一陵和蚕业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以高产量、高质量、高工效为目标,逐步实现桑园管理机械化、小蚕共育专业化、大蚕饲育省力化、蚕茧品质优良化和养蚕布局合理化的技术体系。1978年在江苏省无锡县坊前乡建立蚕桑现代化科学实验点。1982年实验点共产茧10.5吨,亩产桑叶2000多千克,亩产茧103千克,比大面积桑园亩产增加一倍以上; 每个养蚕劳动力年产茧605千克,年创产值2541元;同时,秋季养蚕采用多丝量品种,推广新蔟具——纸板方格蔟,蚕茧质量显着提高,上茧率全年平均达95%以上,鲜茧出丝率由11%提高到16.32%,即每百千克茧可多产生丝2千克。高一陵根据他在无锡县实验点的经验加以总结,1980年在他主持召开的全国养蚕现代化学术讨论会上,他提出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养蚕技术,向高产、优质、省力、高效的方向迈进;根据农业区划原则,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相对集中建立一批蚕茧生产基地,在联产承包制基础上逐步发展专业乡、专业村和专业户,形成适度经营的规模效益; 建设成片高产稳产桑园,小蚕标准蚕室共育,培养和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等建议。为在较大范围内建立技术比较先进、经济上高效益的蚕桑生产新体系,发表了 “我国蚕业现代化的设想”、“养蚕业技术改造的途径”两篇论文,引起了蚕业界的普遍注意。
高一陵重视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倡导科研人员经常深入全国蚕区; 新参加工作的大专毕业生随同蹲点人员先去农村工作一年熟悉生产; 设置科学实验点,将成熟的科研成果组装配套在大面积生产中推广,树立起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蚕茧产量、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样板。
组织协作攻关解决技术难题
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全国夏秋蚕发种量迅速增加,已超过春蚕饲养量。由于夏秋蚕品种 “沄文×华十” 不适应高温多湿气候,不少地区发生蚕空头性软化病;又加上桑树采伐过度,萎缩病蔓延为害,使全国蚕茧产量蒙受很大损失。高一陵为此组织研究人员急生产之所急,对这三大难题进行攻关。首先集中力量主攻夏秋用蚕种,在蚕种研究室专门成立夏秋蚕品种选育组,根据所内培育抗病性强的含多化性血缘品种的研究,发现耐高温性与抗病性这两种特性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杂种后代在高温多湿环境下培育,经过选择淘汰,不仅可选育出耐高温品种,也可能培育出抗病性较强的品种。高一陵和室内同志及时总结了这一经验,在 《中国农业科学》杂志上发表了 “关于夏秋蚕品种选育的几个问题”论文。1970年夏秋蚕品种选育组育成了抗逆性和丝质较好的日系苏蚕3号,但茧形嫌小,如果仍沿用含多化性血缘的小茧形对交,预测产茧量不高的矛盾尚不易解决,高一陵经过反复思考,建议选用产丝量高的春用大茧形品种来对交,再用广东培育抗逆性品种方法,在高温多湿环境中进行抗逆性选择,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受常规思想束缚的大胆设计,有关同志根据这个设想,引用产丝量多而抗病力较弱的春用品种作材料,经过多代的培育,终于育成“苏3×苏4”抗逆性与产茧量都较满意的夏秋蚕新品种。直到今天,选用抗病率强耐高温的含多化性血缘品种为亲本的一方,以产丝量较多二化性品种作亲本的另一方,进行杂交育种,已被认为是培育夏秋蚕抗病耐高温品种在亲本选择方面的成功经验。
1959年,江苏农村空头性蚕病流行。过去国内外专家包括日本的有关文献大多认为此病是家蚕因生理失调而引起的细菌性胃肠病,是不传染的生理病害,从而孤立地围绕在生理失调、高温多湿、叶质不良上找原因定措施而无法解决。高一陵亲自主持组织养蚕研究室和蚕病研究室协作研究。养蚕研究室采取室内试验和农村基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农村发病情况,调查对比及室内试验的分析,认为高温与叶质不良不可能是空头性软化病暴发的主要原因,因而对日本权威学者一直认为空头性软化病不传染的论点产生怀疑。高一陵积极支持养蚕研究室进一步作传染性试验,用空头性软化病组织液进行蚁蚕添食,又将组织液经细菌过滤添食,同样具有极高的致病力。终于首次实验证明当时严重威胁蚕业生产的空头性软化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病。在此新的认识基础上,制订出对蚕室和蚕具彻底消毒、切断病原感染途径为核心的综合防治措施。在时隔一年以后,日本也发表同样的结论,否定了过去认为是生理失调的说法。这项研究不仅避免了蚕业生产的经济损失,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在科研上取得重要成果,江苏省为此发给他们协作研究组以科学大会奖。
桑树萎缩病曾一度严重为害桑叶产量。高一陵组织蚕业研究所栽桑室全体科研人员分别在桑品种抗病性、桑树害虫菱纹叶蝉吸毒传染,以及土壤、肥培和采伐等方面进行协作研究,逐步取得有效的控制措施: 更换抗病品种、苗木检疫、防治菱纹叶蝉媒介昆虫、春伐休养,以及增施有机肥等综合防治; 同时,还总结推广石马蚕种场及时挖除病株切断传染原的防治经验。这些研究成果,为控制桑萎缩病的蔓延起了相当大的作用。高一陵在科研管理实践中体会到,过去科学研究进展比较迟缓,生产中技术难题不能很快突破,是由于仅仅靠少数科研人员孤立地或单学科地进行,较少与生产和群众密切结合,因此,他在组织协作攻关中,强调老中青科技人员三结合,领导、研究工作者和生产人员三结合,以及多学科的协同探索,发扬集体智慧,使长时间大面积蚕桑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能在短期中得到解决。
倡导蚕业经济研究,提高养蚕生产效益
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蚕业生产包括茧、丝、绸的产供销必须作为系统工程联为一体,需要从宏观角度全面地研讨蚕业经营管理各方面的问题,在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基础上,不断挖掘增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为此,他倡导开展蚕业经济的专题研究,在蚕业研究所设立专门研究组。并在每次中国蚕学会年会上提出有关蚕桑生产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研究和建议,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他在80年代初期,发表 “从市场变化谈我国蚕丝业发展战略”和 “努力提高蚕茧质量开创蚕丝生产新局面”等一系列论文,并为全国各地区蚕桑刊物所转载。他主持了全国蚕业区划研究,由24个省市自治区的研究,生产、教学单位协作,对我国蚕业的历史、现状、自然资源、生产结构、生态环境,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善途径等进行调查探索; 1984年集体编着出版 《中国蚕业区划》 一书,记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蚕业生产发展的曲折过程和经验,是一部指导蚕业发展和制订规划的重要参考文献,高一陵在组织、领导区划研究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近代蚕茧产量曾长期落后于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艰苦努力,于1970年开始超过日本,领先于世界。但我国蚕茧的质量和日本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原料茧品质和出丝率较低,可缫丝的上茧率不高,我国缫制100千克生丝需耗鲜茧原料要比日本多35%~40%。1973年秋,高一陵从日本考察回来后,建议农业部组织全国蚕品种选育协作组,并成立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以加速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同时,他在蚕业研究所主持方格蔟的研制和组织科研人员共同在江浙重点蚕区协助办厂制造纸板方格蔟,在农村推广应用。1982年,他在由中国蚕学会和中国纺织学会联合召开提高原料茧品质和出丝率的学术讨论会上提出,全国应从偏重提高蚕茧产量转到大力提高质量上来;加快推广新品种和先进蔟具,实行缫丝计价,是促进蚕茧出丝率提高的重要措施; 就可以将全国蚕茧出丝率平均提高到15%左右,能增加全国生丝产量1/5;但必须真正解决按质论价、优质优价的茧价收购政策,改革当前以鲜茧干壳量定价为通过缫丝按出丝率计价。之后农业部和国家标准局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在江、浙蚕茧集中产区多点试行。如在江苏吴江庙港乡实行 “缫丝计价”后,使蚕农不仅每100千克茧多得益271元,同时还促使蚕农为了增加养蚕收益,十分重视蔟中管理、通风排湿,并采用方格蔟等先进蚕具等技术措施。
组建中国蚕学会,开展学术交流
1963年高一陵受中国农学会委托,筹组中国蚕学会专科学会,并长时间担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在蚕学会工作中,紧密团结全国科研、教学和生产的各方力量,结合实际,展开多种形式的蚕业学术活动,进行科学普及和科技咨询服务; 同时,出版《蚕业科学》杂志,由他任主编,这一刊物代表了我国不断发展的蚕业科学的学术成就,对提高我国蚕业科学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加强国防学术交流方面,在高一陵主持下,蚕业研究所先后与国际蚕业委员会、日本蚕丝学会、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养蚕机构等建立了联系。1973年中日复交,中国农学会组织以高一陵为团长的蚕桑考察团赴日访问,与日本蚕业科研、教育各方广泛接触,开拓了长期中断的两国蚕业学术交流渠道; 促成了我国百余名学者分别去日本考察或进修; 先后接待了日本蚕丝学会会长吉武成美和其他许多学者来华访问或讲学;苏联、朝鲜、印度、越南、缅甸等2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也到我国访问交流,增进了世界各蚕丝生产国与我国的联系和友谊。
在组织研究协作方面,高一陵受农业部委托,每年主持召开全国各省蚕业研究所、高等院校蚕桑专业负责人联席会议,制订蚕业科技发展规划和协作计划,开展应用技术和开发研究,并进行各学科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在深化基础科学研究方面,他组织蚕业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昆虫研究所、实验生物研究所、武汉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协作,在桑萎缩病病原、蚕激素调节机理、蚕病毒病生理生化机制等方面取得不断的进展。
他先后参加撰着蚕业理论着作,主编《中国桑树栽培学》(1961第一版,1985第二版);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 ·农业卷》蚕桑学科副主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蚕业卷》副主编,并执笔撰着“蚕业”等条目。1989年随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深入发展,他着述的 《现代蚕业经营》一书出版后,引起国内蚕业界的重视,被认为是我国蚕业经济方面在新形势下的一部开创性着作。
1979年高一陵被国家科委聘为农业组成员;中国农学会选为常务理事。1983年离休后仍继续担任第三届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及中国农学会荣誉理事。为发展我国蚕丝事业继续作出贡献。
柳德康
简 历
1919年10月14日 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33—1936年 浙江省立杭州高级蚕丝职业学校毕业,并留校任助教。
1938—1939年 浙江义乌县战时政治工作队任队长。
1940—1941年 皖南新四军二支队三团任政工队长。
1942—1946年 高邮县委宣传部长、汉留区委书记。
1947—1948年 苏中二地委人民报社总编辑。
1949—1952年 苏北区党委办公厅主任。
1953—957年 江苏省委办公厅主任。
1957—1983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主 要 论 着
1 高一陵. 科学技术为蚕业生产服务. 中国农业科技通讯. 1960
2 高一陵. 贯彻农业八字宪法,争取桑园快速丰产. 中国农业科技通讯.1960
3 高一陵. 论养蚕技术革新. 中国农业科技通讯. 1961 (3)
4 高一陵. 夏秋蚕品种选育的几个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 1962 (3)
5 高一陵. 对空头性软化病开展协作研究的体会. 蚕业科学. 1980 (4)
6 高一陵. 我国养蚕现代化的设想. 蚕业科学. 1980
7 高一陵. 养蚕业技术改造的途径. 湖南蚕桑. 1982
8 高一陵. 我国桑蚕饲养技术体系的探讨. 陕西蚕桑通讯. 1981
9 高一陵,吴云,方泽和. 对我国蚕桑生产发展前景的探讨:我国粮食和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第二集),1982
10 高一陵. 有关家蚕的生物学起源问题的讨论. 广东蚕丝通讯. 1985 (2)
11 高一陵. 抓好宏观决策促进茧丝协调发展. 湖北蚕桑. 1987 (1)
12 高一陵. 正确对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湖南蚕桑.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