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1985
高惠民,土壤学家。长期从事土壤耕作的研究及科研的组织管理工作。不断探索科学研究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正确途径和方法,提出了农业科研必须坚持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相结合,实验室、试验场和农村基点相结合,试验、示范和推广相结合的科研路线。总结形成了种植结构和种植制度、肥料结构和施肥制度、耕作结构和耕作制度相结合的土壤管理体系,对促进我国土壤耕作学和科学管理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高惠民,1908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清丰县大岳庄的一个农民家庭。1937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在大学时代,他积极参加 “一·二九” 学生运动。七七事变后,他全身心地投入抗日救国运动和抗日宣传教育活动。1940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以来,先后担任冀、鲁、豫行署实业处农林科长,冀、鲁、豫边区农场技术室主任,利用自己的业务专长组织指导群众进行生产建设,对边区农业生产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他主要从事教育工作,为我国农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先后担任了北方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农学系主任、教授; 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教授兼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 平原农学院和北京农机学院副院长。195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调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任副所长。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后,历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等职务。曾任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土壤肥料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等。
坚持农村基点工作 提出 “三个三结合”的科研路线
高惠民在担任中国农科院土肥所的领导职务后,一直勤奋工作,不断探索科学研究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正确途径与方法。他十分重视正确对待农民群众的经验,深刻认识到群众经验来自生产实践,是科学的源泉,也是检验科学的标准,只要认真地总结研究,就会成为科学理论。他提出应抓好学习、总结、实验、示范、推广五个关键环节,切实做到边学习总结、边示范推广、边实验提高。
深入农村、深入群众、深入生产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工作,是理论联系实际,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重要途径。高惠民始终把建立长期农村试验基点作为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他不断总结经验,加以完善,提出了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相结合,试验、示范和推广相结合,实验室、试验场和农村基点相结合“三个三结合” 的科研路线,为农业科研工作指出了正确的道路。在他主持下,中国农科院土肥所率先在湖南祁阳和河南新乡建立了长期农村科学实验基点。在祁阳,以改良鸭屎泥、黄夹泥和冷浸田为研究重点,针对当地早稻烂秧的问题,提出了用好磷肥、种好绿肥,解决了多年来冷浸田 “冬干坐秋”减产问题,改变了当地的低产面貌。在新乡,通过研究水盐运动规律和总结群众改良盐碱地的经验,推行了深耕晒垡、开沟起垄、深播浅盖以及提早播种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多年不易捉苗的盐碱地,获得棉、麦好收成。1964年,冬干鸭屎泥水稻 “坐秋” 及低产田改良研究和豫北地区盐渍土棉、麦保苗技术措施等两项,分别获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发展农业土壤科学
高惠民不仅在组织管理农业科研成绩卓着,作为土壤学、耕作学专家,他亲自主持多项研究项目。在科研工作中,他十分重视低产田的改良和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等工作。在主持 “小麦不同前茬对土壤肥力影响”、“北京地区黄土深耕结合施肥对熟化土壤和增加冬小麦产量的作用” 和 “以田养田” 等研究课题,探讨了不同作物对土壤肥力、耕层结构和生产性能等方面的影响,为合理轮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他不断总结我国农业土壤学研究工作的经验,指出农业土壤学是我国农民群众长期耕作栽培过程中的经验积累,是研究天 (气候)、地 (土壤)、人 (耕作活动) 和物(农作物) 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科学,不仅要重视高肥力土壤的研究,还应重视如何解决高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使高产更高产,低产变高产。为了推动中国农业土壤学的发展,在他的倡导和组织下,经国家科委批准,1962年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有关专家组成 “中国农业土壤学编着委员会,编写出版了 《中国农业土壤论文集》; 1979年还与侯光炯教授共同主编了 《中国农业土壤概论》。在这些着作中,总结了我国农民用土、认土、改土、养土和看天、看地、看庄稼、定措施的经验,从农业土壤特性、土壤肥力、培肥土壤途径、土壤管理以及低产田改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科学论述,使农业土壤学理论不断完善。
农业土壤管理是农业生产和土壤科学的重要内容,涉及农业生态、土壤耕作、轮作、培肥、施肥技术以及农业微生物等多方面内容。为了系统、全面地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耕作的经验和科技成果,1984年开始,高惠民主持编写了《农业土壤管理》 一书。从农业生态、肥力平衡和光能利用的角度阐述了农业土壤管理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揭示了土壤管理与农耕技术的关系及其基本概念,提出了农耕技术主要包括土壤管理、合理施肥和间、套、轮作,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套农耕制度。通过长期的科学实践,他总结提出了三种结构和三种制度的理论。在耕作结构和耕作制度中,使深耕、浅耕和免耕(少耕) 相结合; 在种植结构和种植制度中,把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 (多熟) 交织起来; 在肥料结构和施肥制度中,使有机肥、绿肥和化肥搭配起来。还指出,实行农林牧结合,发展大农业,是土壤管理的重要基础。林业是农业的水源、肥源和能源; 牧业是农业的肥源,农业是牧业的饲料、饲草的来源,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建立合理的农作制。他特别强调要实行以田养田、寓养于用; 要重视土壤肥力与土壤水分的关系,探索土壤结构对地下水分状况的影响; 要注重蓄水、排水、找水和节水等等,这些论述丰富了我国农业土壤学的理论和技术,对促进我国土壤科学,加速农业现代化作出了贡献。1988年该书的出版发行,使他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
加强计划管理 保证科研顺利开展
长期以来,高惠民把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作为培养锻炼科技队伍的一条重要途径。他提出,新来的大学生必须首先到生产第一线,熟悉农村生产实际,了解生产问题。同时为提高青年科技人员业务水平,制定了举办学术报告、开办各类学习班的制度,交流研究成果和经验,介绍国内外学术动态,并采取以老带青的传帮带形式,帮助年轻科技人员尽快熟悉业务,提高科研技能。
制定好科研执行计划是科研任务得以切实完成的保证。在他的主持下,提出并推行了计划任务书、年度计划书和作业计划书三配套的做法,使各研究组做到既有长远目标,又有近期安排,方向明、任务清、措施落实。在执行研究计划中还坚持年中小结、年终总结的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辛勤耕耘 为土壤科学发展奋斗终身
高惠民同志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待人诚恳、知人善任、团结同志,以实事求是的坦率作风,为农业科学事业贡献毕生精力,深受广大科技人员的尊敬和爱戴。“文化大革命” 中,虽受到严重迫害,但不计个人得失,仍努力工作。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土肥所下放山东期间,他勇于承担责任,与全所职工一起团结奋战,排除各种干扰,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一贯倡导的 “服务生产、发展科学、培养人才” 的方针,使中国农业科学院土肥所为山东省的农业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1978年他作为先进集体的代表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受到了表彰。1982年离休后,他仍时刻关心农业科学研究事业,以满腔热情和诚恳态度,多次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写出书面汇报,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为完成学术研究目标,他日以继夜地工作,直到临终前仍伏案撰写书稿,为我国土壤肥料学科的发展奋斗终身。
简 历
1930年9月—1937年7月 | 北京大学农学院学习。1937年7月—1938年8月 察哈尔省农试场技师。 |
1938年8月—1946年2月 | 冀鲁豫边区抗日政府干部。 |
1946年2月—1948年2月 | 冀鲁豫边区政府农试场技术主任兼技正。 |
1948年2月—1948年12月 | 北方大学农学院系主任。 |
1949年1月—1949年10月 | 华北农业大学农学院系主任、教授。 |
1949年10月—1951年5月 | 北京农业大学教授、主任。 |
1951年6月—1952年12月 | 平原农学院副院长。 |
1953年1月—1953年10月 | 北京农机学院副院长。 |
1953年10月—1957年7月 | 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
1957年8月—1969年 | 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副所长、研究员。 |
1975年8月—1978年7月 | 山东农科院土肥所党委副书记。 |
1978年7月—1979年12月 |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秘书长。 |
1980—1982年 | 中国农科院土肥所所长、研究员。 |
1982年6月 | 离休。 |
1985年4月 | 逝世。 |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598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