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范福仁(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30 评论:0

1909—1982


范福仁,生物统计学家,玉米育种学家和农业教育家。毕生从事生物统计与作物田间试验技术的教学工作,是中国这一学科的主要倡导者与传播者之一。较早开展玉米育种和栽培研究,是中国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培养了大量的农业科学专门人才。

一生献给农业教学和科学研究事业


范福仁,1909年12月29日生于江苏省无锡县 (今锡山市)堰桥镇的一个中医家庭。姐弟5人,父亲行医,母亲持家。6岁丧父,虽有薄产,生活艰难,故自小懂事,天资聪慧。由于生长在小镇,对旧社会农民劳作之苦、生活艰辛和农业生产技术之落后耳闻目睹,这对于他立志学农和毕生奉献祖国的农业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有着密切的关系。1929年7月他由省立常州中学毕业后,考入杭州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农科,一年后转入南京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 (辅系园艺系)。他学习专注,勤奋刻苦,尤喜爱作物遗传育种、生物统计以及英语等课程。
1934年1月,范福仁由金陵大学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月赴湖北宜昌第二乡村师范学校任教。同年8月经母校推荐进入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任技佐,从事小麦抗病育种,做了大量的田间实验、观察记载、鉴定等工作。三年中先后在 《农报》、《科学》、《中华农学会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专题介绍国内外育种进展、育种理论知识和小麦抗病育种的研究结果,还与马保之教授合译出版《田间试验原理与实践》。
1937年夏抗日战争爆发,南京国民政府内迁,人员疏散,范福仁从南京辗转到柳州广西农事试验场任技正。从1938—1944年,他作为主要主持人致力于玉米引种和杂交育种工作,兼进行蔬菜品种改良。时值抗战期间,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献身农业、振兴中华的雄心不减,长年累月奋战在南方田野,白天冒着酷暑,坚持下地观察、记载、套袋、授粉……,晚上忍着蚊虫叮咬伏案整理记录,考虑试验实施方案或看书学习和写作、编辑……。正是由于他和同事们的这种不畏艰苦的实干精神,使得广西农事试验场成为当时全国玉米育种规模最大、成绩最卓着的单位之一。在此期间,他在 《广西农业》等刊物上发表玉米育种研究等论文多篇,翻译或编着出版着作3册,同时还兼任 《广西农业》主编之一。此外,他还在广东岭南大学农学院、贵州定番乡政建设研究所等校、所任兼职教授、讲座,讲授生物统计和田间试验技术。1945年1月至1946年8月他受聘到国立广西大学农学院任教授,讲授生物统计学、田间试验、蔬菜园艺等课程,并开展蔬菜方面的研究。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下半年他北返江苏,先后在南京任国民政府农林部农事司科长兼书刊编辑委员与秘书,主要从事编辑和行政管理工作; 在上海任农垦管理处专员,专门从事编辑机械农垦杂志。在上海解放前夕,他不为去台湾的相邀和劝说所动,决心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上海解放不久,范福仁于1949年9月应聘私立南通学院农科任教授。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他随南通学院农科搬迁至扬州,进入新组建成立的苏北农学院 (1972年改名为江苏农学院,1992年又改名为扬州大学农学院) 农学系任教授、作物遗传育种教研室主任,主讲作物育种学、田间试验技术、生物统计等多门课程。他再次焕发出那早就蕴藏在心灵深处的要振兴祖国农业的豪情壮志,满腔热忱地投入到各项政治活动和教学工作之中。1956年党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并在青岛召开了遗传学会座谈会,贯彻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他趁此“东风” 带领助手和学生积极做好准备,把中断了近十年的玉米育种工作重新恢复了起来。从此,一切从头开始,脚踏实地地带领大家干起来,从原始材料征集、育种目标确定、田间试验设计到实施,以及工作总结,每一个环节都亲临现场,身体力行,一丝不苟,就是在下放劳动锻炼和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也未间断过研究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1958—1962年下放期间,他本着坚持真理、坚持实践的精神,针对当时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的一股违反科学规律之风,冒着政治风险进行玉米密植研究,并实事求是地将试验结果整理成文发表在报刊上以澄清视听。如若不是出于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和忠诚科学事业,他是不可能有此大勇大智的。不幸的是,1971年他突患脑血栓,虽经治疗有所恢复,但需长期在家休养,即使如此,他仍念念不忘他的玉米育种研究。1982年2月28日,他因病医治无效,溘然长逝。生前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中国田间试验技术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范福仁是中国着名的生物统计学家和早期田间试验技术的先驱者之一。大学毕业不久,中央农业实验所马保之教授即与他联合撰文在 《农报》上发表了 《机率与偶率之意义及其重要统计表之区别与应用》 (1936年) 一文,1937年他们合译出版了魏夏特和H.G.桑德尔 (Wishart & Sanders) 的 《田间试验原理与实施》 (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丛书第1号)。1941年他又翻译出版了C.H.高尔登 (Goulden) 着的 《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 (广西农事试验场丛书第1号)。这两本专着的翻译出版,对倡导和传播田间试验原理与方法以及生物统计学在农业研究中的应用起了很好的作用。他在介绍原理与方法的同时还有一些创造性的应用。例如在进行中耕作物田间试验时常遇到小区株数达不到预期的数目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在采用随机区组或拉丁方设计时,这种现象可用相关变异分析以消除株数不等的影响,但在拟复因子试验中当时还无合理的解决方法,对此他经过反复思考和验证,首次提出以相关变量分析应用于拟复因子试验,解决了这个难题。这篇 《相关变量分析法应用于拟复因子试验之商榷》论文发表于1941年 《广西农业》第2卷第1期,得到当时农学界的认可和采用。
1942年,范福仁结合自己数年的研究工作实践撰写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田间试验科学方法的专着 《田间试验之设计与分析》,阐明农作物田间试验的原理、田间试验所必须的统计学知识、分析方法和实施技术,具体介绍了随机区组、拉丁方、裂区试验、混杂试验、拟拉丁方、希腊拉丁方试验、拟复因子试验、平衡不完全区组试验、多年多点品种试验及多年生作物试验设计和分析,田间试验中的一些特种技术包括相关变量分析、取样技术、缺区补救和实施田间试验必须考虑的问题等内容。该书在1948年又由新农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再版发行,深为当时农学界欢迎和推崇,对生物统计和田间试验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和广泛应用起着倡导与推动作用。书中介绍的各种设计至今仍是现代作物田间试验的主体。
50年代初,由于遗传学两个学派的论争,生物统计学和田间试验技术受到株连,被视为禁区。60年代起开始解冻,1962年和1966年,范福仁在苏北农学院又根据20余年科研和教学的经验与体会重新加以撰写,并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 《田间试验技术》 和 《生物统计学》 两本专着。《生物统计学》 系统地阐述了常用统计方法在生物学和农业上的应用,具体介绍统计数的理论分布、显着性检验、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直线回归和相关、多元回归和相关、曲线回归和相关、卡方检验等理论和应用,是进行生物学,特别是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和必须掌握的应用工具。《田间试验技术》 出版后两年中曾连续三次印刷,《生物统计学》 于1980年修订后又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再版两次印刷,足见这两本着作在当时的反响。这两本着作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1) 可以用中等数学知识去读懂、理解高深的数理统计公式; (2) 用浅近的例子帮助读者加深理解统计理论; (3) 采用实例演示使读者学后即可用于自己试验的统计分析。两书不仅作为苏北农学院的学生教材使用,也被其他高等农业院校作为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有的院校和农业科研部门还派人专门来进修这两门课程。他年复一年地辛勤耕耘在讲坛,不遗余力地传播普及这方面的知识,直至生命之最后。

中国玉米杂交育种的主要创建者和奠基人之一


早在大学读书时,范福仁就特别喜欢作物遗传育种学,尤其钟爱玉米杂交育种这项新的科学技术,并注意收集美国杂交玉米研究进展和国内外玉米生产状况的资料。1936年他在中央农业实验所跟随受聘来所工作一年的美国作物育种学家H.K.海斯(Hayes) 教授学习作物遗传育种和田间试验技术。海斯教授的最大贡献为作物抗病育种,对玉米遗传和杂交育种亦有专长,这对范福仁后来从事麦类抗病育种、玉米杂交育种和田间试验技术应用具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玉米育种和田间技术更为专注。1938年范福仁来到广西农事试验场,在战火纷飞、工作与生活十分艰难的条件下,作为玉米杂交育种的主要主持人,为中国玉米改良事业奠定了基础。1936—1943年间他和同事们从广西、贵州、云南以及美国各地征得玉米品种483个计673穗子,逐年进行自交分离选择,至1943年共得自交系445个,实得穗数7 651个,自交代数3~8代不等,并于1939—1943年连续进行测交、单交和双交,共获测交种285个、单交种137个、双交种178个,每年将上年所得杂交种在广西境内进行多点比较试验,找出可以利用的优良自交系10余个,比对照品种 (当地品种)显着增产的单交种有53、1A、56等18个,双交种有2D、24、65等10个。在自己选育双交种的同时,为争取时间,他于1938和1939年从美国征得玉米双交种64个进行试种。通过两年试验,初步找出产量和抗玉米螟能力比广西当地玉米种好、有直接利用价值的有Wisconsin 696、Cornell 30-13、Iowa 939等7个。由于其时正值抗战最艰辛阶段,经费不足,条件很差,上述成果未能及时在生产上发挥作用。总之,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中国玉米杂交育种还处在初创阶段,范福仁和他所在的广西农事试验场的玉米品种改良工作,规模之大和实绩之优为当时国内为数极少的几家科研单位之冠。说他是中国玉米杂交育种的主要创建者和奠基人之一实不为过。
1956年范福仁与他的助手、学生在扬州又继续和重新开始玉米杂交育种研究工作,虽说驾轻就熟,但一切得从头开始。他广泛征集原始材料,先后获得上千个品种、杂交种和自交系,遂加紧进行自交系选择和培育,测配自交系选配杂交种。陆续选育出小金皇、启东大金黄、苏821、苏464、苏42、白春玉米等各具特色的自交系,测配测交种,选择和配置单交种、双交种,开展测交种、单交种、双交种比较试验。春来秋去,年复一年,历经风雨,几度忧欢,功夫不负执着追求事业的人,他们先后育成苏农金皇后、苏品1号、扬综540、扬三一号、扬双503、扬单1号等优良品种和杂交种,其中苏品1号、扬综540和扬三一号杂交种一度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
范福仁和他的同事一起在玉米杂种优势的理论基础研究上也取得可喜的成果。《玉米杂种优势生理生化特点的初步研究》(1964,《遗传学集刊》第5集) 表明: (1) 在各生育期内,单交种绿叶面积与光合势均高于自交系,而净同化率自交系不低于单交种; (2) 自交系呼吸强度高于单交种,并从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上得到了验证; (3) 从淀粉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幼穗分化、根系发育等方面探究,发现单交种比自交系表现较强的优势。
关于自交系配合力的微生物测定法,即用酵母菌生长量测定配合力的结果表明: (1) 不同自交系和杂交种的酵母生长量有很大差别; (2) 两个自交系的混合液酵母生长量多数介于两个自交系提取液酵母生长量之间; (3) 两个自交系混合液的酵母生长量和田间子粒产量无显着相关。

对玉米密植进行系统研究以正视听


1958年 “大跃进” 年代,在作物栽培的实践与理论中一度出现 “宁密勿稀” 的倾向。范福仁凭着一个科学家的良知和胆识,应用自己在田间试验技术和生物统计学方面的专长,带领助手和学生们 (100余人),从1958年至1962年连续四年分别在扬州学校农场和下放劳动锻炼地点江苏东台农村,通过缜密的试验设计和严格的作业实施,进行玉米密植研究,企图以科学实践阐明合理密植的真谛。该项研究包括15个试验,其中4个是种植密度试验,6个是种植方式试验,5个是密度和方式相结合的试验。综合9个玉米种植密度试验,供试密度从每亩1 000~8 000株不等,经科学、严谨的数理统计分析,论述了: (1) 不同密度下玉米生物产量及子粒产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回归方程;(2) 不同密度下玉米40个性状的变化规律及其回归方程; (3)生产水平及肥料数量对玉米密度的影响; (4) 不同密度下玉米群体的小气候特点,阐明了子粒产量与种植密度、栽培水平等因素的关系,种植密度对诸多性状的影响等。明确提出按照具体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合理密植的现实意义,并具体提出在当时栽培水平下粮食玉米和青饲料玉米的种植最适密度。至于玉米种植方式的11个试验,研究其在同等密度下,每穴株数不同、行距不同、营养面积与形状不同的栽培效应,发现各种种植方式的产量和性状虽有一定差异,但一般不够显着,并明确指出生产上确定合理密植程度要比选择合宜的种植方式重要得多。在种植方式上应着重考虑便于操作、节省人工、提高肥效、增收总产 (间作)等方面,从这些方面得到的收益往往可能比最适种植方式的效果还大。这些研究成果先后在 《农业学报》、《江苏农学报》、《作物学报》 以及江苏省、全国农业学术会议上发表和报告,当时在国内无论从规模、深度、实用性和学术性上均处于领先水平。1964年1月21日 《光明日报》第一版学术简报栏中刊登了 《范福仁等玉米密植规律的研究》 文章。他们的工作也被选编入1963年出版的 《中国玉米栽培》专着。
范福仁从大学毕业到逝世历时48年,其间战乱12年,卧病12年,真正有效从事科研活动的时间也就是20来年,还包括一些动荡的岁月在内。但他在生物统计学与田间试验技术上的造诣和对玉米育种与栽培的建树,则是人所周知的。可惜他去世较早,有些比较具体生动的事例已无法通过访问获得,这是历史的遗憾; 所幸还可从他发表的主要论着中看出其一生从事农业科研的脉络或印迹。值得注意的是,抗日战争以前,他每年都有好几篇论文在正式刊物上发表,即使在硝烟弥漫的岁月,仍然笔耕不辍,不断有新着问世,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有人说,无论在战乱的岁月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习惯于远离家人,长年独居在外一心埋头教研,即使在50、60年代相对安定的日子里也只有在寒暑假或仅春节才回家与妻儿团聚,从这一方面看,他的生活似乎略嫌孤寂。但是,“风物长宜放眼量”,他最关心和长期致力的学科与专业 (作物),如今在他生前所在的学校和课题组中,无论是人才成长还是科研水平,都得到了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也就是说,范福仁的身后工作一派繁荣,这无疑可以告慰于他在天之灵。更何况,范福仁秉性耿直,一身正气,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教书育人,专心学问,充分展示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和科学家的高尚品德。在他的身上可供后人学习的精神财富是丰盛的、宝贵的。

简 历


1909年12月29日 生于江苏无锡县 (现锡山市)堰桥镇。
1929年9月—1930年7月 在浙江杭州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学习。
1930年9月—1934年1月 在江苏南京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学习。
1934年2月—1934年7月 在湖北宜昌第二乡村师范学校教员。
1934年8月—1937年12月 任南京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技佐。
1938年1月—1944年12月 任广西农事试验场技正。
1945年1月—1946年8月 广西大学农学院教授。
1946年9月—1948年8月 南京农林部农事司科长兼书刊编辑委员会委员。
1948年9月—1949年8月 上海机械农垦管理处专员,机械农垦杂志编辑。
1949年9月—1952年7月 江苏南通学院农科教授。
1952年8月—1982年2月 江苏扬州苏北农学院农学系教授,作物遗传育种教研室主任。
1982年2月28日 病逝于江苏省无锡县 (现锡山市)。

主 要 论 着


1 范福仁.小麦区域试验第一年结果报告摘要.农报,1934(1):504~506
2 马保之,范福仁.植物之抗虫性.科学,1935,19(6):840~851
3 马保之,范福仁.作物抗病之性质.科学,1935,19(9):1 384~1 404
4 马保之,范福仁.甘庶育种法.中华农学会报,1935(136): 15~37
5 马保之,范福仁.小麦对于褐锈病之抵抗性. 中华农学会报,1935(139):20~31
6 马保之,范福仁.介绍来华之作物育种家海斯教授.科学,1936,20(4):303~310
7 马保之,范福仁.机率与偶率之意义及其重要统计表之区别与应用.农报,1936,3 : 689~696
8 马保之,范福仁.播种期与播种法对于小麦散黑穗病受害率之影响及小麦罹病后之损失.农报,1936 (3):1 013~1 017
9 马保之,范福仁 . 小麦抗锈病育种之田间试验及观察.农报,1937(4):401~406
10 J. Wishart & H.G. Sanders着.马保之,范福仁译. 田间试验原理与实施.第一版.南京: 实验部中央农业实验所丛书 (第一号),1937
11 马保之,范福仁,顾文斐,徐国栋.广西引种美国杂交玉蜀黍结果简报.广西农业. 1940,1 (4) : 207~213
12 C.H.Goulden着.范福仁译.生物统计和试验设计 (第一版) .柳州:广西农事试验场丛书,第1号,1941
13 范福仁,顾文斐.相关变量分析法应用于拟复因子试验之商榷.广西农业,1941,2 (1): 14~20
14 范福仁.田间试验之设计与分析.第一版.柳州: 广西农事试验场丛书,第2号.1942.第二版.柳州: 新农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48
15 A.H.Sturtevant & G.W.Beadle 着.范福仁,马保之译.遗传学导论.第一版.柳州: 广西农事试验场丛书,第3号,1943
16 范福仁,顾文斐,徐国栋.播种期对于玉蜀黍农艺性状及螟害之影响.广西农业,1943,4 (1):10~18
17 马保之,范福仁.小麦品种抵抗黄锈病及褐锈病试验 (一) .广西农业,1945—1946 (5):52~60
18 范福仁.广西玉蜀黍育种工作 .中华农学会报,1948 (188): 31~36
19 范福仁,莫惠栋,秦泰辰.玉米密植研究.农业学报,1960,11 (2):109~139
20 范福仁,莫惠栋 .玉米群体问题 .江苏农学报,1962,创刊号: 23~35
21 范福仁.田间试验技术.第一版.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1962
22 范福仁,莫惠栋,秦泰辰,胡雪华.玉米密植程度研究.作物学报,1963,2 (4):381~398
23 范福仁,莫惠栋,秦泰辰,胡雪华,吴一民.玉米种植方式研究.作物学报,1963,2 (4): 399~410
24 范福仁,秦泰辰,莫惠栋.玉米杂种优势生理生化特点的初步研究.遗传学集刊,1964(5):29~40
25 范福仁.生物统计学.第一版.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1966.第二版(修订本)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597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