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陈锡鑫(个人资料简介_简历故事_成就贡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26 评论:0

1903—1955


陈锡鑫,园艺学家,园艺教育家,中国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园艺学、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是西北农学院、北京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和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主要创办人,为中国园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锡鑫,1903年11月生于江西省萍乡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在该县中学读书三年,未毕业就东渡日本留学。1923年考取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特设预科,修业期满后,于1924年升入日本第六高等学校理科。1927年升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学习。1930年3月至1932年6月在该校做研究工作,专攻园艺利用。在日本留学期间,他经常看到中国学生遭受凌辱,遂参加了反日的学生运动,因而曾遭日本官方拘捕。“九一八” 事变发生后,中华民族处于危难关头,陈锡鑫毅然回国。1932年8月,到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任教,次年升为教授。南京沦陷后,1939年,陈锡鑫辞去金陵大学教授职务,到陕西武功,参加筹建西北农学院园艺系,任系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应俞大绂教授之聘,到北平任北平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教授兼系主任。北平解放前夕,台湾园艺界有关人士邀请陈锡鑫赴台湾任教,以“避开政治”,被他谢绝。他一直坚持在北京大学农学院任教,直到北平解放。1949年11月,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与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陈锡鑫遂任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主任,直至1955年病逝。
陈锡鑫是中国老一辈园艺学家,在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的教学和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

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1939年,北平大学农学院和西北农业专科学校合并,成立西北农学院,陈锡鑫受命在原西北农专园艺组和北平大学农学院园艺组的基础上组建西北农学院园艺系,并在较短时间内使园艺系初具规模。1946年,陈锡鑫到北平担任北京大学农学院园艺系主任。在他的领导下,园艺系从无到有,形成了一支较有实力的教师队伍,建成了一批实验室、标本室和园艺试验场,创办了中国高等学校第一个果蔬加工实验室,并开设了一批专业课程。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陈锡鑫担任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主任兼果蔬贮藏加工教研组组长,殚心致力于园艺系及教研组的建设工作,使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迅速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建立了包括果树栽培、蔬菜栽培、果蔬贮藏加工和造园等四个教研组,形成了较完整的教学科研体制。早在1951年,陈锡鑫与汪菊渊教授一起倡议并积极奔走,与清华大学建筑系 (当时系主任为梁思成) 合作创办了当时国内唯一的造园学教学组 (造园专业)。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经国家批准,在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正式建立果蔬和造园两个专业,显示出陈锡鑫的远见卓识。同时,经他精心筹划建立的国内颇具特色并有相当实力的果蔬贮藏加工教研组,在他的带领下,在果蔬贮藏加工教学与科研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这个教研组的建立与发展,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园艺产品加工利用方面的专门人才,在科研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为80年代建立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奠定了基础。

建国初期致力于园艺教育改革工作


陈锡鑫从事园艺学、园艺产品利用学的教学工作20余年,在园艺学、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方面有很深造诣,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建国初期,他致力于园艺教育改革和教学工作,作出了成绩。
30—40年代,陈锡鑫先后在金陵大学、西北农学院、北平(京) 大学农学院任教,讲授园艺学通论、果树园艺学、蔬菜园艺学、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等课程。在任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主任兼果蔬贮藏加工教研组组长期间,曾悉心致力于园艺系的教学改革和系、教研组的建设。1950—1951年,园艺系是全国农业院校进行课程改革的重点单位之一。陈锡鑫主持制定了园艺系课程改革方案,提交给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审议。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他积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从国家农业生产需要出发,使教学与生产和科研紧密结合。他注重实践教学,注重调查研究和总结群众经验,并用以充实教材内容。1950年,在他的领导下,园艺系着手制定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力量翻译苏联教材,并着手编写中国实用的新教材。
在教学改革工作中,陈锡鑫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50年代初期,否定摩尔根遗传学 (所谓 “旧遗传学”) 曾风行一时,北京农业大学停止了摩尔根遗传学的教学课程,主讲教师李景均教授被迫出走。陈锡鑫却认为,对任何学说都应该用科学的批判态度吸取精华,要 “沙里淘金”。他主张 “旧遗传学” 不应取消。1950年,在有关学术会议上,他以辣椒与番茄嫁接的实例对当时所谓 “新遗传学” 提出质疑,并对苏联专家宣扬的 “米丘林——李森科学说”提出异议,给全系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研究方面做出贡献


陈锡鑫在日本留学期间即致力于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利用研究。后来在北京大学农学院任教期间,除讲授园艺学有关课程外,还积极从事园艺产品采后研究,并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1947年,天津的一个罐头加工厂的罐头制品曾一度约有80%发生霉变。陈锡鑫经过认真研究,终于找出了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使这个工厂的罐头制品霉变率降到0.3%以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短短四年的时间里,陈锡鑫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他十分重视对农民经验进行调查和总结,亲自带领助教到京郊考察大白菜冬季贮藏。在卢沟桥农场,为摸清窖藏条件及技术措施,他住土炕,认真观察记录,有时彻夜不眠。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们进行了窖型改进试验,并进行试验推广。在此基础上,他们发表了题为“北京白菜贮藏的经验总结及其初步改进” 的论文,刊载于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创刊号上。
陈锡鑫在中国传统的园艺产品加工利用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工作。他是最早对中国传统的酱腌菜技术开展研究并用科学理论进行解释的学者。他研究了传统酱腌菜的保绿、保脆机理及其技术要点,对冬菜、干菜等也进行了试验研究。他曾建议把干菜制品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进藏部队的必备军粮。他认为一些适应战时需要而兴起的罐头和干菜食品也可以为普通群众服务,甚至可以发展出口创汇。可以看出,他当时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陈锡鑫还曾进行香蕉催熟技术研究,利用电石催熟获得成功,使当时采用这一技术的厂家获得显着的经济效益。他的研究成果也获得有关部门奖励。
陈锡鑫为人谦逊,待人宽厚,严于律己,平易近人,深受园艺系师生们的尊敬。1955年2月,陈锡鑫因患癌症,英年早逝。虽然他离开我们已经多年了,但他在园艺学特别是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为今天的园艺产品采后教学与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王步峥 周山涛 李亚新)

简 历


1903年11月 生于江西省萍乡县。
1921年7月 江西省萍乡县中学肄业。
1921—1924年 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特设预科学习。
1924—1927年 日本第六高等学校理科学习。
1927—1930年 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学习。
1930—1932年 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大学院做研究工作。
1932—1939年 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讲师、教授。
1939—1946年 西北农学院园艺系教授兼系主任。
1946—1949年11月 北京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教授兼系主任。
1949年11月—1955年2月 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教授兼系主任。
1955年2月 病逝。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4596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