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
曹崇文,农业工程学家,教育家,农业机械专家,谷物干燥学专家。对干燥理论有较深的造诣,是中国谷物干燥模拟技术研究的开拓者。开发了一系列的谷物干燥模拟软件,研制并开发了多种形式的粮食干燥设备,在世界谷物干燥领域有一定影响。在培养人才和推动中国干燥技术的发展方面有重要贡献。曹崇文1928年8月20日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的一个职员家庭。父亲曹安礼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家庭的熏陶下,曹崇文自幼热爱学习,在中小学各门功课成绩优秀,一直名列前茅。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家乡沦陷,人民所受灾难极为深重,许多爱国学生深感国家民族的危机,都在寻求救国之道。青少年时代的曹崇文下定决心,刻苦攻读,发奋图强。1946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并考入国立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在清华大学他接受了有关机械工程方面的严格全面训练,养成了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
1950年大学毕业以后,曹崇文被分配到北京农业大学执教。当时学校条件十分艰苦,农业机械系设在北京西郊的恭王寺中,全系教师只有5人,没有任何机器设备,更谈不上实验室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曹崇文开始了他的教学工作,从热工学开始,一直到应用力学、工程材料、热处理、农业机械等他都讲授过。1952年院校调整,成立了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曹崇文成为建校的首批教师之一。他在工作之余,积极钻研业务,还自学了俄语。有感于当时缺乏教材的情况,他结合教学在国内首次翻译了原苏联 《农业机械学》 和 《苏联机械制造百科全书》第12卷有关收获机械部分,为农业机械教学提供了新的内容和先进技术。
成绩卓越的年轻学者
1954年,由于基础理论扎实,工作成绩突出,风华正茂的曹崇文被选派赴苏联哈尔科夫工学院学习,攻读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作为中国农业院校派出的第一批留苏研究生,他勤奋好学、勇于创新、成绩优异,博得导师和校友的爱戴。他结合学位论文研究,创制成功高频振动玉米清选机,并对清选机理、振动参数与种子在筛面上的运动轨迹从理论到实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该机结构新颖紧凑、传动简单、生产率高、分选质量好,于1958年获得苏联发明专利。当时苏联的 《消息报》、《教师报》、《共青团真理报》和 《苏中友好》 杂志纷纷以 “年轻学者的胜利”、“黑头发的年轻学者成绩卓越”、“中国研究生在苏联设计的新机器” 等为题做了专门报导,我国的 《人民日报》 和 《北京日报》 对此也做了报导。该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直至20世纪70年代的苏联出版物中仍有引用。在该机的基础上现已发展成多种机型。
在农机教育事业的园地里辛勤耕耘
1958年,曹崇文从苏联学成归来,回到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担任讲师,继续从事农机教育工作。从此,他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刻苦钻研、教学严谨、求实创新,在农业机械教育和科研领域辛勤耕耘。尽管一次次的 “运动” 对高校教育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尤其是 “文化大革命”带来了长达10年的破坏,他始终坚信我们国家需要科学技术,需要知识,需要人才,始终勤勤恳恳地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上。他以发展祖国的农机事业为己任,先后开设讲授了谷物收获理论、经济作物收获机械、农产品干燥理论、谷物干燥的数学模拟、农机动态讲座、干燥技术特论和收获机械等多门课程。在任课之余,他还主编和参加编写 《农业机械学》、《农产品干燥机理、工艺与技术》、《半喂入联合收获机的研究》、《德汉农业机械词汇》、《收获机械》、《现代干燥技术》、《国内外干燥技术动态》和《农产品及粮食干燥成套设备》等10余部教材、专着和译着。在教学工作中,他怀着对农机教育事业强烈的献身精神,认真备课,讲课条理清楚,讲授内容知识面广,新颖、全面、深入浅出,关心学生,教书育人,深受学校师生的好评和拥戴,先后3次获校级教学成果奖,连年超工作量完成教学任务。由于在教育工作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于1962—1966年当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1990年被评选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从1981年起,曹崇文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1985年又开始指导博士研究生。10多年过去,他培养了硕士20名、博士18名、博士后1名。现在还有5名研究生正在攻读学位。他对研究生既关怀备至,又严格要求,用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对研究生们言传身教,鼓励他们勇攀科学技术高峰,从学科前沿寻找研究课题。同时又给他们创造各种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条件和机会。他指导的研究生不仅论文质量高,而且工作能力强。目前已有3人担任教授及研究员,6人任高级工程师或副教授,在中国农业机械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其他院校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也慕名前来求教。
不断追踪谷物干燥学术领域的新起点
1982年,已是教授的曹崇文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讲学。他为该校农业工程系的研究生讲授了水田机械化及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获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他如饥似渴地收集资料信息,广泛接触美国农业工程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及专家学者,了解美国农业工程教育和科研动态。在访问交流中,他敏税地认识到谷物干燥是20世纪80年代农业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利用计算机进行谷物干燥的模拟更是当时研究的前沿。
1983年回国后,曹崇文率先在国内开展谷物干燥的计算机模拟研究,成为国内谷物干燥模拟技术的开拓者。在对干燥过程的传热传质和物料特性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各种农产物料和不同干燥工艺的数学模型。从谷物干燥基本工艺的模拟到气流干燥、滚筒干燥、振动干燥等工艺等模拟的实现,使干燥模拟技术在国内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直至达到国际水平。他在这方面的第一个课题是 “谷物干燥综合模拟程序的研究”,在大量实验数据和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种综合性的谷物干燥模拟软件,可以对玉米、小麦、水稻等5种谷物、4种主要干燥机型的干燥过程进行模拟。软件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填补了国内空白,在综合性等方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现已推广到10多家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他还结合对研究生的指导培养,相继开发出了太阳能干燥模拟软件、混流式干燥机模拟软件、气流干燥综合模拟软件、滚筒式干燥机模拟软件、逆流干燥模拟软件和循环式干燥机模拟软件等。这些工作为干燥过程的分析、干燥机的方案选择、试验研究和操作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干燥机的设计、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曹崇文10余年来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和省部级课题共10余项,取得一批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很高的成果,其中 “谷物干燥系统仿真和工艺的研究”、“粮食干燥工厂工艺设备配套优化研究” 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国际和全国性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13篇获优秀论文奖。
近年来,他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干燥技术研究的前沿动态,不断开拓农产品干燥研究的新方向。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资助下,先后对脉冲干燥、气流对撞干燥、顺一混流干燥、过热蒸汽干燥和脉动燃烧干燥等干燥新技术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其中大多为国内首次进行,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得出的规律和结论对开发新型干燥设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使中国的干燥研究进入国际研究的前沿。
从1993年起,曹崇文担任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农产品加工工程博士点学科带头人,这是中国第一个以农产品干燥为特色的博士点。借助于各种自行开发的干燥模型和仿真手段,曹崇文和他的研究生一起对农产品干燥机理、工艺和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获取了一系列的创造性成果。他在顺一混流干燥工艺、复合体干燥模拟理论、谷物缓苏过程、二维非线性气流和谷物流场的模型、谷物干燥过程的应力裂纹、种子干燥过程中发芽率的预测、混流式干燥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神经网络在逆流干燥模拟中的应用和谷物低温干燥专家系统等方面都发表了独到的研究结果,丰富了农产品干燥的理论和实践。这些研究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还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和好评。随着研究任务的深入发展和实际需要,曹崇文还主持开发了一批新的试验装置,所研制的干燥锋图形显示装置,解决了二维通风干燥中物料水分变化规律的直观描述和通风系统的设计问题。研制的谷物破碎敏感性测试仪,可以定量地测定玉米干燥品质,分析各种参数对谷物破碎敏感性的影响。1996年,其领导的实验室经农业部批准被命名为农业部农产品干燥重点开放实验室,成为中国干燥技术领域内科研和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地。
创新开发促进干燥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深入理论研究和软件开发的同时,曹崇文十分注重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第一生产力,推动中国干燥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先进适用的干燥机具设备。他将研究得出的理论大胆应用于实践。通过计算机模拟与干燥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干燥工艺进行设计和改进,开发创新,研制新型干燥设备。在多年来对各种干燥工艺研究的基础上,他先后开发了小型振动流化干燥机、水平螺线运动振动干燥机、小型混流式干燥机和套管式气流干燥设备。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作为主持人之一研制的5HG-4.5粮食干燥成套设备,在角状通气盒的配置上作了独创性的设计,采用了变间距角状盒和进气盒错位的排列,提高了干燥效率和干燥均匀性,他还利用自己开发的混流干燥模拟软件对主要参数进行了优选。该设备投资少、作业费用低、粮食品质好、热耗低、能烘干多种粮食,其主要性能指标居国际先进水平,被定为国家科委推荐新产品,现在已经在全国12个省市推广,获得显着经济效益,1993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外,曹崇文还把振动理论成功的用于干燥设备的研制,在振动清选机的基础上改装成小型振动流化干燥机,该机具有结构简单、通用性好、成本低、干燥速度快等特点,可用于干燥多种农业物料。为了提高物料在振动干燥机内的停留时间,又设计研制了水平螺线运动振动干燥机。开发的干燥设备 “复合工艺干燥机” 获发明专利,研制的 “小型粮食干燥设备”获实用新型专利。由于曹崇文对发展中国干燥技术所起的积极作用和突出贡献,1998年被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授予 “农业机械发展贡献奖”。这是学会成立以来颁发的首次重奖。
满腔热情投入学术交流与科学普及
曹崇文深知开辟一个新的应用研究领域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开展研究而研究,更为重要的是让它迅速转变为新的技术手段,在工农业生产得到应用,在应用中发展。因此,他在担任繁重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走出校门,热心传播先进的农产品干燥理论和技术,毫无保留地向国内同行介绍推广他的研究成果。1987年,全国谷物干燥计算机模拟学习班在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举办,曹崇文亲自担任主讲,给来自各地从事干燥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科技人员讲授了 “谷物干燥原理和计算机模拟”。同年他为内蒙古农牧学院农业机械系教师及研究生讲授了 “数学模拟在农机中的应用”,该系教师反映 “国内专家比国外专家教学效果好,水平高,收获大”。1988年受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邀请,曹崇文赴垦区讲授 “谷物干燥技术” 一周,来自20多个农场的60多位生产技术人员参加听课,学员一致反映良好,认为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明确了谷物干燥技术的发展方向,掌握了干燥机设计方法。课后,他被农垦科学院聘为顾问。后来他还多次赴山东工程学院、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作专题报告,讲授干燥新技术、新原理和新结构,均收到很好效果。在他的带动下,一大批研究工作者投身到新的农产品干燥研究领域中来。
由于曹崇文在农产品干燥领域的学术地位和成就,为国内外学者所推崇,他担任了不少学术团体和组织的重要职务。尽管工作很忙,他却十分热心学术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学会工作,为科学技术的交流和推广普及尽心竭力。从1985—1987年,他连续3年主持了中国西南地区云、贵、川三省的农副产品加工学术研讨会,促进了当地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在每年召开的全国农产品干燥技术学术交流会或跨行业的全国干燥学术会议上,他都要应邀做专题报告。1993年在无锡召开的全国农产品干燥技术情报网年会上,他做了 “农产品干燥新技术” 的专题报告,介绍了除湿干燥、脉冲干燥、过热蒸汽干燥、旋流闪蒸干燥、气流对撞干燥等新技术,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会后又应大家的要求,不辞辛苦、不要报酬地将报告撰写成书发给各网员。由于曹崇文在学术活动方面的积极参与和贡献,他曾3次被全国干燥情报网评为先进个人和积极分子。他不仅在农业工程领域十分活跃,在农产品干燥方面享有盛誉,而且与化工、轻工、工程热物理和粮食部门也有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联系,有很高威信。
曹崇文精通俄、英、日、德4门外语,曾多次赴美国、日本、英国、波兰等国家访问、讲学。他不仅是国内公认有造诣的农产品干燥领域的知名学者,在国际上也有较高声誉。曹崇文现为美国农业工程师协会会员。他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英国西尔索研究所、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和密执安州立大学的干燥专家有着密切的业务联系。他的论文曾在美国农业工程师协会年会上获奖。他多次代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机械学会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的组织工作。1988年在广州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亚太地区收获后加工技术和设备学术研讨会上,他负责主编会议论文集并在会上宣读了自己的论文; 在1989年的北京国际农业工程学术会议上,曹崇文负责主持农产品加工组的分组讨论会并宣读了论文; 在1993年的北京国际干燥学术研讨会上,曹崇文任会议副主席并代表我国作了 “我国谷物干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的大会专题报告,还宣读了多篇论文。1996年在波兰召开的第10届国际干燥学术会议上,他被会议主席推荐当选为国际干燥会议顾问团成员。同年他还被推荐为着名国际干燥技术 《DryingTechnology》期刊的编委,现正在主编一期中国学者的论文专辑。1998年他又被推选为亚澳干燥会议ADC’ 99顾问团成员。现在正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合作,进行谷物干燥特性的研究。1998年还和波兰卢兹大学签定了协议,共同进行 “脉动燃烧干燥” 的研究”,由于曹崇文的积极努力和社会影响,不仅促进了中国干燥技术的发展,还扩大了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中国在干燥领域的国际声望。
曹崇文作风正派,为人坦诚,谦虚,学风严谨,淡泊名利,获得同行们的广泛赞誉,在所有认识他的人中,有口皆碑。对他的同事、尤其是他的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在农产品干燥等方面锲而不舍和富有创造性的研究及其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给人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
简历
1828年8月20日 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县。
1946年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1950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1950—1953年 任北京农业大学助教。
1953—1954年 任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助教。
1954—1958年 在苏联哈尔科夫工学院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
1958—1982年 任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讲师、副教授。
1982—1983年 赴美国依阿华大学农业工程系进行合作研究。
1983年至今 任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教授、博士导师。
主要论着
1 曹崇文 (译) .苏联农业机械制造百科全书 (卷12) 收获机械 .北京:工业出版社,1956
2 曹崇文 (译) .农业机械学 (列托希聂夫着) .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65
3 曹崇文 (译) .半喂入联合收获机性能研究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1
4 曹崇文,等 .农业机械学 (下册)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5 曹崇文 (译) .收获机械.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
6 曹崇文,等 .德汉农业机械词汇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7 曹崇文,等 .环境科学测试设备和测量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8 曹崇文,等 .农业机械学 (下册)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88
9 曹崇文,等 .现代干燥技术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10 曹崇文参编 .粮食及农产品干燥成套设备和技术 .北京: 气象出版社,1998
11 曹崇文 .谷物干燥工艺的试验研究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95,15 (2): 51~57
12 曹崇文 .水稻干燥模型与干燥机性能预测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95,15 (2): 58~65
13 曹崇文,牛兴和.北大荒横流式谷物干燥机模拟机的设计和试验研究.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95,15 (2): 44~50
14 曹崇文,戴天红.混流式谷物干燥机的结构与性能分析.农业工程学报,1995,11 (2): 167~172
15 曹崇文.农产品干燥机理、工艺与技术.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
16 Cao Chongwen.Experimental studies of corn drying technology.IAMC' 91,Beijing,1991
17 Cao Chongwen,Mao Zhihuai.A review of recent grain drying research in BAEU.ICAE'92,Beijing,1992
18 Cao Chongwen,Liu Qiang,Mao Zhihuai.Research on computer modelingand simulation of grain drying in BAEU.Interdry China' 93,Beijing,1993
19 Cao Chongwen,Liu Dewang.Simulation analysis of 5HG-4.5 graindryer.InterdryChina' 93,Beijing,1993
20 Cao Chongwen.Research on double tube flash dryer.IDS' 96,Poland,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