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仲尼弟子(77人)(正史资料记载_注释_简介)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3日 阅读:137 评论:0

相传孔门弟子有3000多人,而比较优秀的则有70多人。司马迁这篇《仲尼弟子列传》,便集中记录了这些着名弟子的行状籍贯和他们的言语行动,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宏大的人物画面。其中有些人物的记载较为详细,性格和经历也都非常清晰,有些则较为简略,甚至只有姓字。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中了解孔子及孔门衍变的大致情况。

〔正 史〕

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师也辟①,参也鲁②,柴也愚③,由也喭④,回也屡空⑤。赐不受命而货殖⑥焉,亿则屡中⑦。
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数称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皆后之,不并世。
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
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⑧,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⑨。”
闵损,字子骞,少孔子十五岁。
孔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如有复我者,必在汶上矣。”
冉耕,字伯牛,孔子以为有德行。伯牛有恶疾,孔子往问之,自牖执其手,曰:“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
冉雍,子仲弓。
仲弓问政,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⑩。”
仲弓父,贱人。孔子曰:“犁牛之子骍且角(11),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冉求,字子有,少孔子二十九岁。为季氏宰。
季康子问孔子曰:“冉求仁乎?”曰:“千室之邑,百乘之家,求也可使治其赋。仁则吾不知也。”复问:“子路仁乎?”孔子对曰:“如求”。
求问曰:“闻斯行诸?”子曰:“行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子华怪之,“敢问问同而答异?”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12),故退之。”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13),劳之(14)。”请益(15),曰:“无倦(16)。”
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17)。
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18),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喜从游,遇长沮、桀溺、荷��丈人。
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19)矣。”
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20);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是时子贡为鲁使于齐。
宰予,字子我,利口辩辞。既受业,问:“三年之丧不已久乎?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21)矣。”子曰:“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君子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故弗为也。”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义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22)也。”
宰我问五帝之德,子曰:“予非其人也!”
宰我为临菑大夫,与田常作乱,以夷其族,孔子耻之。
端沐赐,卫人,字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
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问曰:“汝与回也孰愈(23)?”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贡既已受业,问曰:“赐何人也?”孔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24)。”
陈子禽问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又问曰:“孔子适是国,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25)异乎人之求之也。”
子贡问曰:“富而无骄,贫而无谄,何如?”孔子曰:“可也。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之,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泄,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战。君不如伐吴。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君之功不与焉,则交日疏于主。是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难矣。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隙,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于齐危矣。故曰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说曰:“臣闻之:王者不绝世,霸者无强敌;千钧之重加铢两而移。今以万乘之齐而私(26)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且夫救鲁,显名也;伐齐,大利也。以抚泗上诸侯,诛暴齐以服强晋,利莫大焉。名存亡鲁,实困强齐,智者不疑也。”吴王曰:“善。虽然,吾尝与越战,栖之会稽。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子待我伐越而听子。”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且王方以存亡继绝为名。夫伐小越而畏强齐,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难,仁者不穷约,智者不失时,王者不绝世,以立其义。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说(27),乃使子贡之越。
越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而问曰:“此蛮夷之国,大夫何以俨然辱而临之?”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且夫无报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也。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事未发而先闻,危也。三者举事之大患。”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入于骨髓,日夜焦唇乾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遂问子贡。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群臣不堪;国家敝以数战,士卒弗忍;百姓怨上,大臣内变;子胥以谏死,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以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28),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弱吴必矣。其锐兵尽于齐,重甲困于晋,而王制其敝,此灭吴必矣。”
越王大说,许诺,送子贡金百镒,剑一,良矛二。子贡不受,遂行。报吴王曰:“臣敬以大王之言告越王,越王大恐,曰:‘孤不幸,少失先人,内不自量,抵罪于吴,军败身辱,栖于会稽,国为虚莽,赖大王之赐,使得奉俎豆而修祭祀,死不敢忘,何谋之敢虑!’”后五日,越使大夫种顿首言于吴王曰:“东海役臣孤句践使者臣种,敢修下吏问于左右。今窃闻大王将兴大义,诛强救弱,困暴齐而抚周室,请悉起境内士卒三千人,孤请自被坚执锐,以先受矢石。因越贱臣种奉先人藏器,甲二十领,铁屈庐之矛、步光之剑,以贺军吏。”吴王大说,以告子贡曰:“越王欲身从寡人伐齐,可乎?”子贡曰:“不可。夫空人之国,悉人之众,又从其君,不义。君受其币,许其师,而辞其君。”吴王许诺,乃谢(29)越王,于是吴王乃遂发九郡兵伐齐。
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臣闻之,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兵不先辨不可以胜敌。今夫齐与吴将战,彼战而不胜,越乱之必矣;与齐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晋君大恐曰:“为之奈何?”子贡曰:“修兵休卒以待之。”晋君许诺,子贡去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果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去城七里而军。吴王闻之,去晋而归,与越战于五湖,三战不胜,城门不守,越遂围王宫,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霸。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子贡好废举(30),与时转货赀(31)。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
言偃,吴人,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
子游既已受业,为武城宰。孔子过,闻弦歌之声。孔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曰:“昔者偃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孔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孔子以为子游习于文学。
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
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32)。”曰:“礼后乎?”孔子曰:“商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贡问:“师与商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然而师愈与?”曰:“过犹不及。”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
颛孙师,陈人,字子张,少孔子四十八岁。
子张问干禄,孔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33)。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34)。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他日从在陈蔡间,困,问行。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国,行也。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35),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36)。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孔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国必闻,在家必闻。”孔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国及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国及家必闻。”
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
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
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既已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
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37),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宓不齐,字子贱,少孔子三十岁。
孔子谓:“子贱君子哉!鲁无君子,斯焉取斯(38)?”
子贱为单父宰,反命于孔子,曰:“此国有贤不齐者五人,教不齐所以治者。”孔子曰:“惜哉不齐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则庶几矣。”
原宪,字子思。
子思问耻,孔子曰:“国有道,榖(39)。国无道,榖,耻也。”
子思曰:“克伐怨欲(40)不行焉,可以为仁乎?”孔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弗知也。”
孔子卒,原宪遂亡在草泽中。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宪摄(41)敝衣冠见子贡。子贡耻之,曰:“夫子岂病乎?”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贡惭,不怿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
公冶长,齐人,字子长。
孔子曰:“长可妻也,虽在累绁(42)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南宫括,字子容。
问孔子曰:“羿善射,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孔子弗答。容出,孔子曰:“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国有道,不废;国无道,免于刑戮。”三复“白珪之玷(43)”,以其兄之子妻之。
公晳哀,字季次。
孔子曰:“天下无行,多为家臣,仕于都,唯季次未尝仕。”
曾点,字晳。
侍孔子,孔子曰:“言尔志。”点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尔叹曰:“吾与(44)点也!”
颜无繇,字路。路者,颜回父,父子尝各异时事孔子。
颜回死,颜路贫,请孔子车以葬。孔子曰:“材不材,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以徒行。”
商瞿,鲁人,字子木,少孔子二十九岁。
孔子传《易》于瞿,瞿传楚人馯臂子弘,弘传江东人矫子庸疵,疵传燕人周子家竖,竖传淳于人光子乘羽,羽传齐人田子庄何,何传东武人王子中同,同传菑川人杨何。何元朔中以治《易》为汉中大夫。
高柴,字子羔,少孔子三十岁。
子羔长不盈五尺,受业孔子,孔子以为愚。
子路使子羔为费郤宰,孔子曰:“贼(45)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曰:“是故恶(46)夫佞者。”
漆雕开,字子开。
孔子使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47)。”孔子说。
公伯缭,字子周。
周诉(48)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孔子,曰:“夫子固有惑志,缭也,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孔子曰:“道之将行,命也;道之将废,命也。公伯缭其如命何!”
司马耕,字子牛。
牛多言而躁。问仁于孔子,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訒(49)。”曰:“其言也訒,斯可谓之仁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
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可谓之君子乎?”子曰:“内省不疚(50),夫何忧何惧!”
樊须,字子迟,少孔子三十六岁。
樊迟请学稼,孔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孔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51)。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曰:“知人。”
有若,少孔子四十三岁。
有若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信近于义,言可复也(52);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53),亦可宗也。”
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他日,弟子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商瞿年长无子,其母为取室(54)。孔子使之齐,瞿母请之。孔子曰:‘无忧,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55)。’已而果然。敢问夫子何以知此?”有若默然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
公西赤,字子华,少孔子四十二岁。
子华使于齐,冉有为其母请粟,孔子曰:“与之釜(56)。”请益,曰:“与之庾(57)。”冉子与之粟五秉(58)。孔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君子周急不继富。”
巫马施,字子旗。少孔子三十岁。
陈司败问孔子曰:“鲁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退而揖巫马旗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鲁君娶吴女为夫人,命之为孟子。孟子姓姬,讳称同姓,故谓之孟子。鲁君而知礼,孰不知礼!”施以告孔子,孔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臣不可言君亲之恶,为讳者,礼也。”
梁鳣,字叔鱼,少孔子二十九岁。
颜幸,字子柳,少孔子四十六岁。
冉孺,字子鲁,少孔子五十岁。
曹䘏,字子循,少孔子五十岁。
伯虔,字子析,少孔子五十岁。
公孙龙,字子石,少孔子五十三岁。
自子石已右三十五人,显有年名及受业闻见于书传。其四十有二人,无年及不见书传者纪于左:
冉季,字子产。公祖句兹,字子之。秦祖,字子南。漆雕哆,字子敛。颜高,字子骄。漆雕徒父。坏驷赤,字子徒。商泽。石作蜀,字子明。任不齐,字选。公良孺,字子正。后处,字子里。秦冉,字开。公夏首,字乘。奚谷箴,字子皙。公肩定,字子中。颜祖,字襄。单,字子家。句井疆。罕父黑,字子索。秦商,字子丕。申党,字周。颜之仆,字叔。荣旗,字子祈。县成,字子祺。左人郢,字行。燕汲,字思。郑国,字子徒。秦非,字子之。施之常,字子恒。颜哙,字子声。步叔乘,字子车。原亢籍。乐欬,字子声。廉絜,字庸。叔仲会,字子期。颜何,字冉。狄黑,字皙。邦巽,字子敛。孔忠。公西舆如,字子上。公西葴,字子上。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损其真,钧之未睹厥容貌,则论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疑者阙焉。


《史记·仲尼弟子传》卷六七



〔注 释〕

①辟:邪辟,偏激。②鲁:迟钝。③愚:憨直,愚笨。④喭:卤莽,粗鲁。⑤屡空:经常受穷。⑥货殖:经商。⑦亿则屡中:预测行情能屡屡猜中。亿,通“臆”,预料。⑧不贰过:不犯第二次同样的过失。⑨亡:通“无”。⑩南面:坐北朝南做长官。(11)骍且角:有赤色的毛,而且有周正的角。(12)兼人:胜过人。(13)先之:先导之以德。(14)劳之:劳动,役使。(15)请益:请求再讲一点儿。益,增加。(16)无倦:按此行事永无疲倦。(17)唯恐有闻: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以至来不及实行。(18)折狱:判断案情。(19)具臣:备位充数之臣。具,聊备其数。(20)比众:亲近民众,民众归而近之。比,近。(21)期可已:指服一年丧期就可以停止了。期,一整年。(22)圬:涂墙,粉刷。(23)愈:胜,强。(24)瑚琏:古代宗庙中盛黍稷的祭器。用以比喻人有立朝持政的才能。(25)诸:作语气助词,无义。(26)私:吞并,据为己有。(27)说:通“悦”。(28)货赀: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随时转手货物,以便图利赚钱。(32)绘事后素:纯白的丝帛在先,绘画的事在后。(33)寡尤:少过。(34)寡悔:少悔。(35)衡:车辕头上的衡木。(36)书诸绅:写在系腰的大带子上。(37)设取予去就:设立了取舍去就的规矩。(38)斯焉取斯:这人从哪里学到君子的品德?(39)谷:在官食禄。(40)克伐怨欲:指好胜、吹牛、怨恨、贪欲四种毛病。(41)摄:揭起,穿上。(42)累绁:囚禁。累绁,拘系犯人的绳索。(43)三复:三次重复;白珪之玷:原出《诗·大荡抑》:“白珪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意为白珪上的污点,还可以磨掉。言语上的毛病,便无可奈何。(44)与:赞赏。(45)贼:害。(46)恶:厌恶。(47)未能信:没有信心。(48)诉:控告。(49)訒:难。(50)疚:内疚。(51)不用情:不说实话。情,实。(52)言可复:合于义的话可以反复地说。(53)因不失其亲:所亲近的人不失其为可亲近。因,亲。(54)取室:娶了妻子。取,通“娶”。(55)五丈夫子:五个男孩子。(56)釜:六斗四升为釜。(57)庾:十六斗为庾。(58)五秉:十六斛为秉,五秉合八十斛。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3911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